“加息”靴子一日不落 股市方向便一日不明_刚济柔_新浪博客
   “加息”靴子一日不落,股市方向便一日不明, 此话虽说有几分夸张,但货币政策是影响股市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一点却是毋庸置疑的,而息率的调整又无疑是货币政策最为投资者xx的。不过,关于加息预期的传言从去年四季度就已兴起,可一直到今天也没听到靴子落地的声音,以至于前段时间相关媒体都发出了“小川先生,请加息吧!”的呐喊。

  加息时间窗口大猜测

  5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dy}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进一步引发了大家对加息时间窗口的猜测。

  猜测一:二季度加息

  本周公布的宏观数据中,4月份的CPI已经上升至2.8%,再次超越2.25%的一年期基准利率,也更接近央行年初制定的3%的通货膨胀目标,负利率和通货膨胀双重压力成为央行要加息的主要动力。申银万国证券认为,加息有助于稳定通胀预期,“这是加息操作{dywe}的优点”。

  通过简单的相关系数分析,东方证券发现,自1996年以来,货币供应量增速平均会{lx1}CPI和PPI大约1~3个季度,而2010年1月M1增速达到39%,见到本轮周期以来的阶段高点,2~4月份增速开始大幅回落(见图1)。因此,东方证券认为,货币供应高速增长对于通胀的推升作用将在未来2~3个月得到体现。另外,如果从广义通货膨胀的角度来看,2009年房地产、股票等资产价格的暴涨,已形成了事实上的CPI不高,普通老百姓却认为早已通胀的局面。在此压力下,申银万国“预计7月份之前将加息0.27个百分点”。

  另外,中信证券认为二季度加息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在正常情况下,货币市场1年期利率应等同于同期存款利率,而目前1年期利率却已高于存款利率,因此,基准利率有调整的必要。

  猜测二:当1年期的央票利率开始突破盘整时,加息来临

  从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角度看,因未来3个月到期的流动性很大,公开市场操作的难度将非常大,当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力度不足或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时,加息恐成为{zh0}的选择了。

  从中央银行公开的数据可知,5~7月每月到期的各期限央票金额分别是3180亿、5130亿和4660亿元,各期限正回购金额分别是3000亿、2620亿和2820亿元。两者加总,5~7月每月到期的流动性分别是6180亿元、7750亿元和7480亿元(由于6、7月份到期额中不包括28天正回购,因此实际金额还会大一些)。在如此巨大的流动性面前,如果央行不加息,则可能采取的措施包括: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或者“拆东墙补西墙”,即再发行大量央票进行资金回笼。

  一、央行继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今年以来,央行共上调了三次存款准备金率,目前大型商业银行的存款资金准备金率已高达17%,接近历史{zg}水平17.5%;而且每上调0.5个百分点,冻结资金量约为3000亿人民币左右,相比接下来即将到期的流动性,可谓杯水车薪。而高频率调整准备金率的代价也很大,它会挤压中小企业xx,不利于解决就业、收入分配和启动内需。

  二、发行大量央票进行资金回笼。央行要想从公开市场上“借”到足够的钱,支付的利息够高才有吸引力。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本周11日发行的140亿1年期央票发行量较上周减少60亿元,利率第15周维持在1.9264%,出现了缩量盘整的态势;而3年期的央票虽然在利率上比短期央票有较大的吸引力,但因为隔周发行,而且很难每次都保证上千亿的规模,因此也很难以起到足够的对冲作用。更何况因为银行间充足的流动性,上周发行的3年期央票利率已经下降了0.2个百分点,如果一级交易商不愿意再为竞买3年期央票而压低收益率时,那就可能出现3个月、1年、3年期的央票都销售不利的情况,央行就不得不考虑提高1年期和3个月期央票利率。而“一旦1年期央票利率上升,必将大大强化加息预期”,光大证券认为,因此,当我们观察到公开市场上1年期的央票利率突破盘整开始上升之时,也许就到了加息预期最为浓烈之日。

  猜测三:加息时间推后,年内或不加息

  “加息后xx有可能扩张,而非有效紧缩,”兴业证券认为,与美国加息是调节xx基金隔夜拆借利率(直接影响到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不同,中国的加息是直接调节商业银行的存xx利率,因此,二者的传导机制略有不同。在中国,目前提高xx利率,将会使得银行有更大的动力把资金投放给xx者,而不是“借”给央行(即参与央行的资金回笼),这一现象从2007年央行不断加息,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却不断下降便可证明。另外,从银行目前的现状来看,xx利率的上升,会使以前风险偏高、利润无法覆盖风险、需要慎重审核以判断是否发放的xx,现在因为利润的提高,变成可以接受的xx。所以,综合判断,目前加息不但不会收缩流动性,反而有可能会加剧流动性。因此,兴业证券认为,当前央行可能还会采取1~2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方法,加息时间将推迟。

  “今年可能不会加息,”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则表达得更为明确,“本来预计今年经济将是前高后低,现在‘后低’可能会比预期还要低,所以,下半年甚至可能放松货币政策。”

  “我认为,现在加息不是非常有必要。”经济学家滕泰也表示了对经济的担忧,他认为,基于对投资回落的判断,经济现在已初现“M”形头部,今年一季度11.9%的经济增速将是今明两年的高点,如果此时再加息,将会加速下滑的趋势。针对市场上担心的通货膨胀预期,他认为,今年5~7月可能是CPI{zg}的3个月,如果超过3%,央行可能在压力面前“被迫”加一次息,但如果能挺过这三个月,那全年就都不会加息了。另外,他还强调说,“即使在这三个月加息,也必须保证汇率先动,或者二者一起动,否则,国际资本同时获得汇差和利差,将会大量流入。”

  加息真的如此重要?

  可以看出,市场上对加息时间点的看法是各持己见,难达统一。那么最近市场单边下跌的态势与加息的预期有多大的关系呢?如果市场果真加息,那此利空会成为压倒骆驼的{zh1}一根稻草,还是会因利空出尽摆脱现在的颓势?

  “最近的单边下跌应该是综合因素造成的。在众多因素中,相比金融机构天量融资、房地产政策等,货币政策反而显得并没有那么重要了,”(12.80,-0.12,-0.93%)宏观分析师李冒余对《红周刊》分析道。至于加息前后市场可能的反应,他认为,“关键还是要看经济基本面的情况,如果是经济向好的情况下,加息应该不会对市场造成太大的冲击,顶多会在消息出来的一两天内出现短期调整,不会影响到大的趋势。”他补充道,“当然,如果进入加息周期,那反而表明经济是向好的了。”

  但光大证券策略分析师郭国栋表达了xx不同的看法,郭国栋认为,“加息可能会给股市带来重创”,甚至认为沪指5月6日4.11%的暴跌是起因于CPI高启从而引发加息的传闻。他分析说,加息预期目前主要影响的是人们的心理层面,投资者普遍预期6~7月份即将加息,所以,随着时间越来越近,这种暗示就越来越强烈。虽然加息对银行股是个利好,但还不足以支撑整个市场,再加上地方融资平台极可能给银行带来大量坏账,因此,综合来看,加息仍然是一个较大的利空。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加息”靴子一日不落 股市方向便一日不明_刚济柔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