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大讲堂第十一讲:探寻秦岭山中的大堡礁(珊瑚礁)_冰凝炫蓝的空间_ ...

  主讲:林晋炎

  主题:探寻秦岭山中的大堡礁(珊瑚礁)——四亿年前秦岭海洋的证据

  时间:2010年5月20日19点

  地点:跋山涉水主题吧(科技路西段枫叶新都市北门西50米)

  详情咨询:029-88191000     88193299

    主讲简介:林晋炎,西北大学副教授,博士;讲授课程:沉积环境与沉积相;主要从事沉积盆地分析,沉积学,层控矿床和采油工程研究,参加过秦岭泥盆系层控铅锌矿床,准噶尔盆地及吐哈盆地,博格达山晚古生代沉积相和盆地分析研究,鄂尔多斯延长组的沉积相和油藏特征及开采工艺等的研究和实践。

  珊瑚礁(coral reef)是指在热带和亚热带浅海,由造礁珊瑚骨架和生物碎屑组成的具抗浪性能的海底隆起。世界上珊瑚礁多见于南北纬30°之间的海域中,尤以太平洋中、西部为多。

  珊瑚礁的主体是由珊瑚虫组成的。珊瑚虫是海洋中的一种腔肠动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吸收海水中的钙和二氧化碳,然后分泌出石灰石,变为自己生存的外壳。每一个单体的珊瑚虫只有米粒那样大小,它们一群一群地聚居在一起,一代代地新陈代谢,生长繁衍,同时不断分泌出石灰石,并粘合在一起。这些石灰石经过以后的压实、石化,形成岛屿和礁石,也就是所谓的珊瑚礁。

  大堡礁(Great Barrier Reef),是世界{zd0}最长的珊瑚礁群,位于南半球太平洋,在澳大利亚东北海岸连绵2000千米,分布宽度可达200千米,厚度400米,有2900个大小珊瑚礁岛,构成了一个十分壮观的奇妙景象。这里景色迷人、险峻莫测,水流异常复杂。这里有鱼类1500种,软体动物达4000余种,聚集的鸟类242种。

  珊瑚礁只是现代生物礁形成的一种方式,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的各个不同的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礁中的造礁生物不仅仅是珊瑚虫一种,还有藻类、苔藓虫、钙质海绵、层孔虫以及古杯类动物等多种生物。其中四亿一千万年至三亿五千万年前的泥盆纪是生物礁大量发育时期。

  在巍巍秦岭山中,有泥盆纪时期海洋中形成的各种地层、岩石和矿产,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只能在热带海洋中才能生长的珊瑚礁。规模巨大的珊瑚礁(类似大堡礁)的发现是四亿年前秦岭古海洋存在的最有利证据。欲知巍巍秦岭的沧海桑田,请听第十一期户外大讲堂和参加第十二期户外大讲堂的野外考察活动。



郑重声明:资讯 【户外大讲堂第十一讲:探寻秦岭山中的大堡礁(珊瑚礁)_冰凝炫蓝的空间_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