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盘点时: 2009年赣州xx新闻评选揭晓_发现之旅,生机无限
编者按:2009年,是我市发展历史上不寻常的一年。这一年,是追赶跨越的加速之年,是我市经济发展取得显著进步的一年,也是民生得到不断改善的一年。这一年,我们真切感受了赣州化危为机的豪迈,亲历见证了赣州飞速发展的激越,共同分享了新赣州十年庆典的喜悦。

  又到一年盘点时,在此回放赣州2009年追赶跨越征程中的“鼓点”,与读者一起品味昨天,共祝明天。

  1.赣州在全省率先发行15亿元地方债券,行政审批实现“三个缩减40%”以上,“xx体系”成为赣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现经济逆势增长的制胜“法宝”。

  在2009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历经五年磨剑的xx体系建设,大力贯彻落实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潘逸阳对xx体系提出的“三个围绕,一个继续”(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围绕优化发展环境、围绕提高政府效能,继续推进物质载体建设)和“三个形成”(形成载体、形成机制、形成环境)指示精神,围绕“保企业就是保发展”这一主题,纵深推进,开展了“xx体系支持企业应对危机渡难关”的主题活动,携手企业化解危机。

  这一年,针对企业流动资金较为紧张的实际,xx体系中的金融服务体系积极xxx据融资业务,为寒冬里的企业送去了温暖。通过完善产权交易体系,赣州在全省率先发行了15亿元的“2009赣州发展债”,不仅为赣州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急需的资金,而且为赣州开辟了一条新的融资渠道。赣州还引进高能资本设立了赣州xx创业投资基金,将募集5亿元资金投资矿业经济及能源建设等项目中。

  这一年,赣州结合社会保障、人力资源和金融服务等体系建设,通过创立全省{sg}新市民创业担保xx中心、返乡创业园和返乡农民工创业一条街、廉租店面,并开展返乡农民工招聘会等系列活动,使全市94.6%的返乡农民工及时实现了就业或自主创业。

  2009年,赣州通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使市本级保留行政许可事项、投资项目审批和承诺办理时限均缩减40%以上,远远超过了省里规定的“三个缩减30%”的要求,初步实现了赣州项目审批在全省乃至我国中部地区“时间最短、效率{zg}、费用{zd1}、服务{zy}”的目标……

  2009年,xx体系建设的成效已凸显在赣州的各个领域与各个层次,尤其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已然成为了克敌制胜的一大“法宝”。

  2.赣州5年共有1.5万多个村镇展开新农村建设,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各地专家学者汇聚中国(赣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论坛,赣州新农村建设又上新台阶。

  一个个看不够的新村庄,一幕幕美丽动人的田园新景象,一件件令人兴奋的致富事,仅仅是赣州全市1.3万多个村庄,通过新农村建设带来了农村人居环境大变化的缩影。

  2009年,一批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品位较高、富于特色的新村庄在赣南大地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这一年,赣州的农民基本实现了“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的目标。农村村头村尾的许多“空心房”、破旧栏厕不见了,代替的是一排排整齐漂亮的楼房,赣州全年新建了人畜分离区20多万平方米,农村人居环境的改造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推进。

  据此,2009年12月18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北京召开会议,隆重表彰2008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获奖城市(项目),“赣州市村庄环境整治项目”为江西省{wy}获此殊荣的项目。

  2009年12月2日,由新华网、《求是》杂志社总编室、中共赣州市委主办的中国(赣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论坛在赣州开幕。为期两天的论坛带来了许多精彩的观点与创新的思路。此次论坛的召开,标志着赣州的新农村建设继续在全国发挥强大的示范带头作用。

  几年来,赣州一直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作为一项常态化、需要一代乃至几代人为之奋斗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2009年的奋斗,只是其岁月长河里的一朵浪花,但跳跃的智慧与汗水连接着新农村壮美的未来。

  3.筹资18亿元收储钨和稀土,章源钨业xx申请成功通过。赣州开发区打造三个{sjj}生产基地,争创{gjj}{yl}开发区。中国(赣州)国际脐橙节暨首届中国(赣州)新农村电视艺术节举行,促进了脐橙产业和脐橙品牌又好又快发展,赣州资源导向型四大优势产业集群闪耀着新的光芒。

  是造物主的恩惠,使得赣南拥有“世界钨都”和“稀土王国”之美誉,萤石资源储量占全省之首。2009年,赣州通过落实扶持政策、推进资源整合、实施资源储备、推进项目建设、引导企业升级等一系列措施,使三大优势产业在全球经济普遍低迷的大环境下呈现积极迹象。

  为稳定资源市场价格,帮助矿产企业渡难关,赣州从2009年1月起由政府牵头筹资约18亿元,在全市启动钨、稀土产品收储计划,储备钨精矿及钨加工产品1万吨和稀土原矿及各类稀土分离产品1万吨。此举不仅是应对危机维护市场稳定的“应时之举”,更是抢夺钨、稀土国际定价权的长远之策,许多陷入困境的稀土深加工企业很快“重续”资金链,恢复了生产。

  新一轮的资源整合行动,使三大优势产业重点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全市{dy}批68个工业投资重点调度项目中,涉及三大优势产业的项目有19个,已累计完成投资13.61亿元。2009年12月16日,中国证监会发审委举行的2009年第146次工作会议上,崇义章源钨业股份有限公司的xx申请获得通过,打破了江西企业上市两年停滞的局面,也给赣州的优势产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优势产业集群的发展,必须依托高水平园区基地的建设。2009年,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潘逸阳,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平多次在赣州开发区调研,提出要把开发区打造成“稀土永磁材料和永磁电机、硬质合金和刀钻具、新型光源材料和节能灯具三个{sjj}生产基地”,建设成“{gjj}{yl}开发区”的发展定位和战略目标。

  而作为赣州钨、稀土、氟盐化工三大产业集群以外的脐橙产业,2009年紧紧抓住脐橙营销体系建设和加工甜橙产业发展两个重点,让“绿色宝藏”散发出新的光芒。在2009年的橙黄橘绿时,赣州举办首届中国(赣州)国际脐橙节,并与首届中国(赣州)新农村电视艺术节合办,唱响“世界橙乡、魅力赣州”的主旋律,本次节会共签约果品销售合同40个,现场签约量16.8万吨,境外签约量为5.6万吨。以节搭台,以橙唱戏,以节促销,成功探索和促进产业和文化互动融合,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2009年, 赣州进一步将各种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赣南人坐拥‘金山’愁饭吃”的局面已经一去不复返。

  4.赣州投5000万元巨资规划设计城市,以“六大片区”为抓手构建特大城市,实现“六个翻番”,同时,大力开展省级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创建活动,努力提升城市现代文明水平,向着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一路高歌猛进。

  当人们站在峰山顶上眺望时,就会发现新千年宋城赣州呈“南进、西拓、东延、北控”发展之势。2009年,赣州以中心城区六大片区建设、交通和能源等建设为主阵地,加快城市化建设,全面拉开特大城市框架,完成投资、道路面积、绿地面积、桥梁面积、房屋竣工面积和民生保障项目投入“六个翻番”的实现,为特大城市构建开好了头,起好了步。仅章江新区这一年就有268个、总投资为200亿元的城建项目开工建设。数据显示,在国际金融危机条件下,2009年赣州的城市化建设力度不降反升,为全面拉开特大城市框架投资发力。

  这一年,赣州以推进道路建设为重点,着力构建城市框架,让环网相连,水路相通。令人瞩目的是,2009年3月25日,赣州筛选通过的四号方案,使赣州从此有了全国设区市{dy}张中心城区铁路规划图。

  2009年,赣州的城市公共设施进一步完善。飞龙大桥、赣州市历史文化与城市建设博物馆、市政中心北区等重点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章江大桥、城市中央公园、文峰北路、赣州中学、章江新区农民返迁安置房等建设步伐大大加快,一批关系到百姓生活的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工程加紧建设。

  2009年3月,赣州市正式启动中心城区江西省第三届文明城市创评活动,并迎接江西省级卫生城市的考核验收。从此,中心城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两城同创”活动,从而带动了城市管理和城市文明的飞跃。2009年已去,蓦然回首,我们看到赣州在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中留下的舒适和美丽,创建活动的每一个现场依然历历在目。

  2009年,赣州和谐钟塔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是未来赣州新的标志性景观,是提升赣州城市品位、造福赣州百姓的民心工程,也是赣州扩大对外开放的窗口工程。

  这一年,一个与赣州城市地位相匹配、与经济实力相一致、与民生需求相适应,体现现代、国际、实用、高效的城市功能体系基本形成,并正在惠泽广大市民。

  5.赣州又一次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安杯”,连续四届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全市290个乡镇全部建立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全面推行“三调”联动,连续27年未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和谐平安建设捷报频传。

  社会治安好不好?群众安全感怎么样?看看群众脸上的表情就一目了然!2009年,赣州高位推进和谐平安建设工作,以维护稳定为重点、化解矛盾为主线,夯实基层基础,推进政法队伍建设,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成绩显著。

  和谐平安建设,百姓最真实感受到的就是社会治安的进一步好转。2009年,赣州先后组织开展了“打黑除恶”、“命案侦破”、“金盾09”、“打拐”等专项行动,有效遏制了刑事发案上升的势头。同时,积极开展了打击“xx”、打击破坏“三电”设施、打击xx及校园周边治安环境整治、涉枪涉爆五大专项行动。

  2009年5月18日,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会上,赣州被评为第四届(2005年-2008年)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并荣获第二届全国综治“长安杯”,上犹县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受到大会表彰。至此,赣州已连续四届被评为全国综治优秀市,连续两届荣获综治“长安杯”。

  在相关部门最近组织的一次调查中,赣州的群众满意度达到96%以上。微笑,如鲜花般绽放在赣州每个市民的脸上。

  6.赣州党政考察团赴河南省兰考县学习焦裕禄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出实效,赣州党建工作推陈出新。

  沃野涌春潮,新风扑面来。回眸2009,赣州党建工作处处浓墨重彩。这一年,赣州构建县、乡、村三级党建工作述职体系,进一步强化党委书记是抓党建工作{dy}责任人,大大增强了他们抓好党建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2009年3月18日,赣州市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召开,赣州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启动。9月7日,赣州市召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二批总结暨第三批动员大会。2009年,赣州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领导重视、组织严密、指导具体、工作扎实,在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三个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竞赛促学”和“四个必调研走访”、“四个推动”等创新型做法开创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新局面。这年8月,省委副书记、省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王宪魁,对赣州以“四个推动”全面推进整改落实工作作出批示表彰:“在关键阶段、关键时期,赣州市的‘四个推动’很好,防止前紧后松,有利于善始善终,更有利于取得实效。”

  2009年12月13日,由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潘逸阳,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平率领的赣州市党政考察团抵达河南省兰考县,瞻仰焦裕禄纪念馆,拜谒焦裕禄陵墓,感悟焦裕禄精神。在学习焦裕禄精神座谈会上,潘逸阳强调,有着光荣传统的赣州各级干部,要带头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与学习弘扬苏区精神有机结合起来,更加自觉地把焦裕禄精神与发源于赣州的苏区精神发扬光大,让伟大的革命精神在赣州大地上代代相传、永放光芒。

  全市党建工作在开拓中推进,在创新中发展,为努力实现赣州经济社会的追赶与跨越提供了坚强的政治组织保证。赣南大地,处处展现党旗风采,和谐之风吹遍红土地。

  7.赣州在建和新建高速公路8条,总里程朝着1000公里迈进,赣韶铁路盛大开工,xx工程开工竣工,百项民生工程解民忧,赣州重点工程与民生工程合奏发展新乐章。

  盘点2009年,一项项重点工程、民生工程的建设,无不体现出赣州市委、市政府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施政理念。

  2009年3月21日,在经历伟大的世纪穿越之后,赣州几代人的又一梦想开始实现——这{yt},赣韶铁路开工建设。之后的4月28日,瑞赣高速公路正式建成通车,结束了瑞金、会昌、于都、赣县、章贡区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到目前,赣州在建和新建高速公路已有8条,总里程正向1000公里迈进。新中国60华诞前夕,赣州隆重举行赣州xx工程竣工xx工程开工(奠基)庆典仪式,赣州迎来重点工程建设史上的一大喜事。

  一个月的投资就比2006年以前一年的还要多。2009年,赣州重点工程建设先后下达项目109个,总投资953.69亿元。截至年底,在建项目108个,全年完成投资约255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102.86%。其中,12月当月完成投资37亿元左右,再次刷新赣州重点工程月度完成投资的历史新高。

  2009年,赣州推出就业、养老、低保、医疗、教育、住房、扶贫、人民生产生活八个重点方面的100项民生

  工程,切实为困难群众解决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助学、安居住房等难题。这一年,赣州克服政策性增支减收及国际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影响,在全市财政收入平稳增长的基础上,支出突破200亿元大关,实现“三个确保”,即确保民生支出、基本支出和法定支出需要。

  2009年,赣州在全省率先启动新市民公寓建设,安排进城农民工子女到指定学校或就近免借读费入学,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建设廉租市场,让困难群众安居又乐业;就近就地就业、医保“一卡通”、市直定点医院直补、结对救助……群众的需要是民生工程的{dy}选择。哪些项目群众最关心、最急需、受惠最明显,赣州的民生工程就加以大力实施。

  2009年,百姓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赣州的民生工程已日益彰显它的和谐魅力。

  8.首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殊荣,《快乐标兵》获“五个一”工程奖,《山歌情》唱响国家大剧院,赣州文化之葩香满园。

  如果说文化是人类心灵和情感的“矿藏”,赣州,无疑已拥有一座千年“富矿”。据此,2009年,赣州继续贯彻“文化立市”的理念,打造出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宋城文化、生态文化和世界钨都、稀土王国、脐橙之乡等新型文化业态交相辉映的新格局。

  2009年,赣州继续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以《赣州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和《赣州市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为蓝图,加快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积极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目前,市直财政拨款的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已全面完成,全市文体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制的单位和人员均达{bfb}。

  这一年,为擦亮本土文化品牌,赣州重点创作编排了大型现代采茶戏《快乐标兵》,此剧以优美的音乐、生动的故事,传统的特色、时尚的元素,一举夺得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而赣南采茶歌舞剧《山歌情》则受邀“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献礼演出”,唱响国家大剧院。2009年,赣州继续打造了一系列文化精品项目,成功策划组织了央视《欢乐中国行》大型文艺演出,在全市引起热烈反响。

  2009年11月29日至30日,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经验交流会在湖南长沙召开。赣州市在会上被授予第二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称号,标志着赣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这是赣州首次获此殊荣,也是此次会上江西省{wy}获此殊荣的设区市。我市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赣南的优秀传统文化优势,以实施“留守孩关爱工程”为突破口,以文化建设为主线,建立健全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2009年12月11日,第六次红都瑞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联席会暨第三次全国苏区精神研讨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会议就苏区精神的形成、传承与发展等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会议发布《北京宣言》指出,要充分保护和利用好苏区革命实践所留下的大量xx珍贵的革命旧址和文物,让它们在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让苏区精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事业中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回眸这一年创新、开放、繁荣、多元的步履,人们感觉着赣州文化“软实力”的日益提升。

  9.隆重举行撤地设市十xxx祝大会,辉煌10年大盘点,赣州再续追赶跨越新征程。

  2009年,我们曾激动地盘点过赣州撤地设市十周年骄人成就,怀着喜悦为新赣州10年而歌而舞。这一年9月26日,鲜花簇拥,彩球高悬,赣州市迎来了撤地设市十周年纪念日。庆祝大会回顾了撤地设市10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同时也昭示着,890万赣州人民沐浴着10年追赶跨越的辉煌后,又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再次向全市呼唤追赶与跨越的新步伐。

  回望赣州这10年,市委一届八次会议的睿智与开启给人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她以一种全新战略定位“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拉开了新世纪追赶与跨越的序幕。于是,节节攀升的数字辉映恢弘壮观的篇章,更有一条条写满希望梦想、迎合时代脉搏的发展轨迹,在我们身后亮丽铺开,在我们眼前灿烂延伸。

  10年来,特别是2004年市第二次党代会以来,赣州进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zh0}最快、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及党的建设全面推进,跨越式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特别是经济总量牢牢坐稳全省第二把交椅,进入全国百强,并成为全省第二个财政总收入过百亿元的设区市;主要总量指标在周边四省九市排名前移,其中GDP、地方财政收入、实际利用外资3项指标跃居xx。等等。

  而2009年,是一个关键之年,是追赶跨越超越之年。这一年,全市GDP近1000亿元,全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111.29亿元,增长11.1%,净增收11.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8.09亿元,增长22.8%,净增收12.6亿元;章贡区率先实现财政总收入过10亿元。

  收获着探索奋斗后的馈赠,历经追赶跨越的征程,赣州,继续加速迈向新征程。

  10.崇义、大余、南康等县市遭受严重洪涝灾害,广大干部群众奋起抗洪救灾和大力开展灾后重建。

  岁末年初,怀揣昔日,许多感慨涌上心头。2009年7月的那场特大暴雨,令许多老百姓至今心有余悸。然而,老百姓更多的还是感激,他们不会忘记,在那场灾难中,赣州市委、市政府给予高度的关怀,赣州的干部群众众志成城,共同抗击天灾,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赞歌。

  2009年7月2日至4日,赣州多个县市遭受暴雨的袭击,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一些河流出现超历史记录洪水。崇义、大余、信丰、赣县、石城、瑞金和南康等7个县(市)84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突破60万,倒塌房屋3.6万间,涉及农户3.39万人。

  灾情就是命令。洪涝灾害发生后,赣州市委、市政府科学调度,全力抢险救灾,几天时间组织干部群众100多万人,民兵3000余人,深入抗洪一线抢险救灾,紧急转移群众10万多人。当地干部主动靠前、争分夺秒抢险救灾,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灾民基本生活和灾区安全稳定。

  灾后,为保障灾区群众的基本生产生活,确保灾区倒房恢复重建工作顺利进行,赣州市出台了《赣州市因灾倒塌农村居民住房恢复重建工作方案》,多方筹集资金,大力整合资源,不遗余力帮助受灾群众灾后重建。截至2009年底,灾区全倒户已全部搬进新居。(来源:中国赣州网)



郑重声明:资讯 【又到一年盘点时: 2009年赣州xx新闻评选揭晓_发现之旅,生机无限】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