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绪论:
物流概念的提出是人的能力增强所导致的必然结果。过去在工业化过程中,由于能力所限,人们的注意力放在厂区范围内,至于原料和产品在厂外怎样流动,考虑的相对少一些,只要成本低就好。随着人的能力的增强和社会化、专业化大生产体系的建立,人们开始将一个区域,甚至整个世界、整个地球看做一个大工厂、一个整体来研究产品生产流程的合理性和优化问题,从过去把重点放在生产工厂的合理建设转移到把重点放在物资流通全过程的合理设计上,仅把工厂看做物资流动过程中的一个驻留点。
狭义地讲,如果认为运输组织意味着运输过程优化,侧重于合理使用运输工具,那么物流组织则意味着流动过程的优化,侧重于物资流动方式的合理性。由运输向物流的转变相当于把运输工具与运输对象的位置做了对调。再进一步讲,这种转变把生产与流通运输这一对对立统一的事物的位置也做了调整,过去以研究生产为主,运输流动为辅,现在以流通运输为主,生产为辅。这就是物流概念的新意所在。
所以,只要充分利用资源,我国的物流信息化实现三步并作一步走,是xx有可能的。但是,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企业必须给自己定好位,{jd1}不能从观念出发,不能脱离实际,每一层的需求都需要一定的基础、一定的管理水准、一定的物质和技术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只有最合适企业的系统才可能取得成功。
位置的调换会使人产生不同的感觉,这样做有时有利于启发新思路,有利于解决问题和提高管理水平。这也说明并非只有新的事物、新的技术能给人们带来效益,一个理念、观念或思路的改变也会给人们带来新意和效益。它遵循的基本规律是:理念改变概念改变业务改变效果改变。
国家对企业信息化的重视、电子政务的推广、海关的改革、物流业务自身的迅速发展,都充当了物流信息化进程中强有力的助推器,而IT业对于物流的关注则成为了直接的动力。整个物流产业对于信息技术的需求分为三类,应该提倡效益为本、需求为先、循序渐进的信息化实施之路。
二、课题背景:
基础信息化需求仍是主流
在基础信息化实现以后,就会有第二层的需求。一些条件比较好的企业经过一段时间运行以后,将会开始寻求改进,利用积累下来的数据,进行优化。
这之中有很多的难点,比如说信息的采集,如果企业的信息系统和业务系统是两套,就不容易实现实时的信息采集,所以,必须要使业务系统和信息系统合一,或者说必须用信息系统来做业务。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解决好信息的采集问题。而信息的共享,会涉及到很多机制问题,目前,大量的企业还不能够做到信息共享。因此,信息用于决策的部分还不多。所以,在这样一个情况下,完善基础信息化建设是首先要做的事。
优化带来管理效益的提高
当然,这个要求相对要高一些,因为这要求在相应的信息系统中必须有一个优化的模块。换句话说,要有一个实现优化的模型和算法,而在实际操作中,这样的模型是很难概括的,如果不对业务进行深入地了解,{jd1}不能形成这样的优化模型,同时还要保证实时、高效,才有可能满足业务的需要。
优化主要是在两个层面上,一个是流程的优化,会涉及到整个的流程再造,这就需要用数据来分析,所以一定要有{dy}阶段的基础。第二个方面的优化是日常操作的优化,比如说每天都有的库存的改变、运输的调度,同样也需要信息系统的支持。
做好优化的工作,将能够大大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流程的改造、日常操作的优化都会带来看得见的效益。所以,这就比仅仅依赖于获得信息,还是人工决策,要上一个层次,等于是机器用数据来进行优化的决策。
{dy}类是基础信息化。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特别是近几年,互联网技术已经在解决信息共享、信息传输、信息标准和信息成本等问题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使得信息可以广泛地成为调控和决策的基础。因此,信息化{zd0}的作用就是使企业顺利实现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和共享,{zh1}在决策过程中有效地利用各种信息,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目前,这一层次的信息系统建设进行得还很不完备,据估计,在收集到的案例中,明显含有这块功能的信息系统仅占15%左右。
第三层次,也是{zg}层次的需求,就是供应链管理的工具。供应链这个概念包含的内容很多,不仅仅是物流,还包括其他方面的内容。供应链是用来调节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协作关系、在市场经济成熟到一定程度之后出现的一种概念。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企业和企业之间是xx竞争的,只有到了成熟的产品链、价值链、服务链形成以后,企业和企业之间才有一种依存和战略合作的关系,它们在业务上才会产生协同的要求。一旦建立这种要求,企业之间就需要用一套信息系统把这一要求固定下来,来执行业务上的协同操作。例如,在上下游的企业之间,库存信息对彼此是公开的,采购不再是由一次次的招标来完成,而是变成自动补货。这种情况是建立在企业经营链基础之上的一种新的业务模式,而供应链管理的软件,正是用来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工具。
立足实际力争三步并作一步走
已投稿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