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作物异名同物形成原因之探析| 论文发表

论文关键词:?农作物?异名?同物?形成原因?
  ?
  论文摘要:?农作物异名同物现象容易引起人们的误解,不利于人们把握其生长规律,探寻异名的形成原因,则有利于正确地认识农作物。农作物的异名同物主要是因为外在环境和时代发展的演变而致,具有一定的可追溯性。探究农作物的异名同物能够有利于解释物种的起源和发展,有利于清楚地认识农作物。?

  农作物的异名同物现象常常出现在各类报刊杂志和网络媒体上,容易引起误解,甚至令人费解。例如,我们xx了一千多年的“稷”和“黍”,一种观点认为稷和黍是异名同物,黍有糯性,稷非糯性而已;另一种认为稷和黍是同物异称,具有不同的物种来源。经过专家学者的反复查据考查论证,“稷”即“黍”的观点已渐趋统一。其实,这两种农作物都是禾科类的作物,具有同一的物种体系来源特征。由此而见,农作物的异名同物现象值得关注。?

  1.时代发展的演变而形成的差异?
  农作物往往在岁月的流逝发展进程中,改称换名是常有的现象,但该作物的生长特性应该不会改变。例如,大豆(俗称黄豆),在甲骨文里是“叔”(菽)字,一直到先秦时期都称菽,如五谷之禾、黍、稻、麦、菽,又时常菽粟或菽麦连称。自汉以后的古籍都改称大豆,只在引用先秦古籍时仍称菽。菽改大豆的原因未详,是否先秦的菽和豆同音,尚值得考证。“豆”是象形的祭祀礼器名,木豆称“豆”,竹豆称“笾”,瓦豆称“豋”,都用来盛祭品,久而久之,即以豆代菽。豆前加大,是因称菽时,已经包括小粒的菽在内,趁此区分大豆小豆。随着域外物种的不断引进也便依次有了称蚕豆、豌豆、绿豆等称谓。?
  我们祖先在认识物种时往往受到当时现有词汇量的影响,在表述上不易区分,再加之交际等环境氛围的影响,异名同物也便在所难免。我们知道早期原产中国的块根类作物如甘薯即薯蓣、山药,块茎类作物如芋艿、魔芋等不多,彼此也不易混淆。随着时间延长,陆续有外来作物传入,最初往往借用原有名称,冠名新作物,明末引进的马铃薯,是新创的名称,但一些地方借用山药蛋(零余子)称马铃薯,便容易误会。同样,番薯是明末引进的,也借用原有的红薯(即山药、薯蓣)来称番薯。?
  我们再以异名同物记载最多的农作物“玉米”为例进行探究。有人曾在地方志上进行检索,最终发现竟有99种称谓之多。西天麦、西番麦、回回大麦、玉麦等名称都是指称玉米,这些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以为是大小麦。玉米的新名如此繁多,并非杂乱无章,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寻(其他新作物也类似)。最初往往按传入的来源命名,如西番麦、西天麦、回回大麦等,指从西南方传入。也可从玉米果穗的特点命名,如棒儿米、棒子、腰粟等。或者着重玉米籽粒的特色命名,如玉谷、玉米、玉麦、玉蜀黍等。?

  2.地域的口语习惯性而导致的差异?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的口语习惯又不尽相同。我们知道在文字表述方面书面语具有高度的统一性,但方言口语则富有地域性和习惯性。因此,尽管作物名称的书面语是统一的,但方言口语却相差很大。水稻是全国统一的书面语,但南方农民口语常称稻为谷或禾。北方农民口语则称粟为谷或禾。这在地方志上最为清楚。如黄谷、黑谷、白谷、米谷、陌南禾等是粟的品种名,黑谷、红心谷、黄皮谷、落子谷、红禾、乌禾等是稻的品种名,孤立地看,无法区别谁是粟,谁是稻。?
  有些作物的地域性很强,适宜栽培的地方不同,因此即使是同物书籍记载也会有所不同。如甘薯在山东称“地瓜”,可是福建广东的一种豆科作物凉薯,也如甘薯一样,能结地下块根,当地也叫“地瓜”。清代程瑶田在其《九谷考》里误释稷为高粱,即因他在山西看到的高梁,听农民口语音似稷,他似乎恍然大悟,原来古籍之稷即高梁。花生在南方多称落花生,在河南称落生,山东称长生果,又称万寿果。这就是异域口语习惯而致。? 黑麦是我国引进最迟的麦种,现在的《辞海》也未提及何时何地传入。黑麦的耐寒力甚强,所以黑麦在俄罗斯的栽培面积居世界前茅,我国黑麦以西北、东北地区种植为主,可能是从俄罗斯传入。黑麦英名rye源自日耳曼语rugi,为何以“黑麦”可能是黑麦制的面包比小麦面包要黑些,相对于小麦制的白面色(white?bread),称rye制的面包为dark?bread,中译黑面包,则译rye为黑麦也很自然。黑麦的另一种近亲是多年生或一年生的黑麦草(rye?grass),供饲料用,在国内各地有大面积种植。近年来法国育成小麦和黑麦杂交而成的“小黑麦”(tricale),也在国内推广种植。?

  3.西方农作物理论对我国作物命名的影响?
  我们知道中国西化的起步迟于日本,许多植物和作物的学名定名,都被日本抢先而定。例如原产中国的籼稻和粳稻,学名被日本加藤定为O.satva?subs.indica(印度型)和O.sativa?japonica(日本型)。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丁颖先生曾提出,籼稻的学名应改称O.satva?subs.sheng(籼型)和O.satva?subs.keng(粳型)。但因学名的制定,使用多种方式,可以是形容植物形态特征的,生育特性的,籽实颜色的,所以,最终未被采纳。上述事例告诉我们:西方的农作物命名对我国农作物的名称制定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西方农作物的命名特点是以不断细分为目标,学科越分越细,无疑可以越发深入探索真相。这与中国传统的经史子集的综合沟通呈鲜明的对照。学科细分以后,学者在各自的领域里发展,成为该领域的专家,但对本行以外的学科则隔行如隔山。不过,我们知道,客观的知识是综合的整体,一旦面临普通的常识问题时,反而闹出“五谷不分”的尴尬。?
  总之,农作物的异名同物是作物学科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我们应从作物的物种联系、发展演变、地域称谓等多方面予以考查认证,如此,相信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
  参考文献:?
  [1]咸金山.从方志记载看玉米在我国的传播.载自《古今农业》,1988,(1).游修龄“薏苡和芣苢”,收入《农史研究文集》386页,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2]黄国勤.论农业生态学及其发展趋势[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5).?
  [3]游修龄.花生起源和传入中国的时间问题收入.农史研究文集.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4.

相关论文:

Comments are closed.

郑重声明:资讯 【论农作物异名同物形成原因之探析| 论文发表】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