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中学安全应急程序_数字精灵_新浪博客

中学安全应急程序

  

学校防暴雨雷击事故应急程序

    本应急程序的要点是:防范事故,确保人员安全,减少财产损失。

    一、暴雨来临时段,学校值班人员和保安人员应当在学校各处巡视,若发现险情,立即向值班主管和单位领导报告,启动应急程序。

    二、若房屋内漏雨,应当切断电源,有秩序地转移室内学生以及贵重设备。学校应当关闭所有门窗。

    三、若有雷电,应当尽可能地切断除照明以外重要的设施设备的电源,防止电器在雷击时遭到雷电侵袭。强弱电房和电气设施周围不要放置可燃物。排险、救护等应急人员应当做好救援准备。

    四、若暴风造成房屋进水,校园积水:

    1、应当切断电源,用抽水泵等器具排水,疏通下水道,询问市政部门排水设施运行情况。

    2、应当尽可能防止厕所进水和溢水,防止水污染。

    3、放学时,应为学生搭设临时通道,减少应腿脚浸入污水中受到病菌感染。学生在临时通道上行走时,应当有老师在旁边搀扶和引导,也可以用客车来转运学生。

    4、学校应当组织师生,有秩序地转移,避免推挤踩踏,堵塞通道。

    5、房屋积水时应当把设备、资料等物品往高处转移。

    五、学校后勤部门应当为师生提供雨伞、雨衣、雨靴、食品、饮料、衣服、药品等必要物品。

    六、保安人员应当维护校门口秩序,安抚家长,疏导交通。

   七、积水退尽后,学校应当和防疫部门一起做好xx和清洁工作。

 

 校园内犯罪分子持刀行凶事件应急程序

    本应急程序的要点是:迅速集结优势力量,阻止犯罪分子行凶。

    1、获得事件信息的任何人都应当在{dy}时间向值班主管或单位领导报告,并同时打110报警。

    2、值班主管或任何工作人员立即组织现场人员,不惜一切代价建立警戒线,使犯罪分子无法靠近学生,防止事态扩大。

    3、应急指挥部宣布学校进入全面应急状态,各应急小组立即实施应急救援行动。

    4、应急指挥部集结优势力量,携带防卫器械,与犯罪分子周旋,劝阻与制止犯罪行为,为警方援助赢得时间。在有利条件下设法制服犯罪分子。

    5、疏散引导小组负责把所有学生和无关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

    6、医疗救护小组负责救护受伤学生和其它伤员。

    7、通讯联络组向公安、消防、救护、社区有关部门、单位求援,争取外援迅速赶到事件现场,并保证学校应急组织信息畅通。

    8、警戒保卫组织人员实施事件现场警戒,阻止无关人员进入学校,维护现场秩序,防范别有用心的人肇事,引导外部救援人员进入事件现场。

    9、事件发生后,单位应当立即向上级部门报告。

   

 收到恐吓电话或信件事件应急程序

    本应急程序的要点是:迅速调查清楚来电、来信人的身份和意图,维护单位和人员安全。

    一、收到恐吓电话或信件的任何人员都应当在{dy}时间向值班主管或单位领导报告。因个人纠葛收到恐吓电话和信件的人,若事件有可能影响个人人身安全或单位安全,则必须向单位领导报告。

    二、收到匿名恐吓电话时,要保持xx,对来电人的无理要求,不要马上拒绝,通过商谈的形式延长通话时间,尽可能从对方获得最多的信息。有来电显示的电话机应记下对方的电话号码,否则可用写字条、做手势的方法示意身边的人员,向电话局查询电话号码,有条件的可对恐吓电话作录音。

    三、单位领导(应急指挥部)应当立即对恐吓电话和信件进行分析研究:

    1、立即派专人在收到恐吓电话的话机旁值班,电话机应装有来电显示和录音装置。

    2、若来电来信人姓名、身份和意图明确,对方因个人纠葛失去理智而实施恐吓行为的,单位应当和有关部门妥善处理该事件。

    3、若来电来信人匿名,单位领导应通过来电人的口音、音色、口气、语调、语言特征和通话内容,来信人的笔迹、信件内容进行分析,并在单位中发动干部职工提供线索。通过初步推测作案人的动机,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四、对于匿名的恐吓电话和信件事件,应当立即向上级部门和公安局报告,应当争取警方尽快加入事件调查。对于破案的计划和策略要保密。

    五、对于与单位及职工无经济或其他纠纷,为勒索钱财或报复社会的人物的恐吓电话和信件,单位除全力配合警方破案外,应当提高戒备,制订预案,随时准备应对突发事件。对于有可能受到袭击的人员和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保证其安全。

    

单位内发现可疑人物应急程序

     本应急程序的要点是:迅速采取措施,控制可疑人物。

    1、在单位内发现形迹可疑,四处游荡,可能作案的可疑人物,在场人员都应当立即向值班主管或单位领导报告。

    2、单位保安人员和领导指派人员应当迅速对此人进行询问,同时把他的行动限制在局部区域内。

    3、若此人自述进入单位的目的明显缺乏可信度,无人证、物证可以证明,甚至说话前后矛盾、蛮不讲理,保安人员应当将其带入办公室进行进一步盘问,有条件的单位要封锁大门。

    4、若有证据表明此人是危险人物或犯罪嫌疑人,应当立即打110报警,由警方带走作进一步调查。

    5、若可疑人物在盘问时夺路逃跑,单位人员应当将其相貌、身高、衣着及其它特征和逃走方向,向警方报告。同时,单位应当做好此人再一次闯入单位作案的思想准备和预案准备。

    6、在整个过程中,单位应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范可疑人物使用暴力,要确保周围人员的安全。

    7、单位应当把事件情况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

    

单位内发现可疑物品的应急程序

    本应急程序的要点是:防范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伤害事故。

    1、收到可疑邮包或发现可疑物品的任何人员都应当在{dy}时间向值班主管或单位领导报告。

可疑邮包是指:邮戳异常(寄包人地址与邮戳地址不符)、字体奇特、打印粗劣以及收件人姓名、形状、重量、气味、包装包扎、邮包内的声音都异常。

   可疑物品是指:物品外表、重量、气味可疑,不是本单位的物品,也从无看到过此种物品,不知此物品有何用途,为何会摆放在单位某处。

    2、发现可疑邮包和可疑物品的任何人员,都不应当试图打开或随意摆弄它。要禁止在周围吸烟或使用手机、对讲机或发动机动车辆等。

    3单位应当指定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进行初步鉴别,判断是不是危险物品。若不能排除危险物品,应当立即打110报警,请警方专业人员进行检测和处理。

    4、若可疑邮包和物品被警方确定为危险物品,单位应当立即在其周围设置警戒线,无关人员应当立即撤离,并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

    5、单位应当配合警方组织应急人员在单位内其它区域搜寻检查,确定在单位内是否还有其它可疑物品。

    6、单位配合警方开展各项处理工作,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

   

 校园内群体性斗殴事件应急程序

    本应急程序的要点是:迅速制止斗殴,避免人员伤亡。

    1、获得斗殴事件信息的任何人员都应当在{dy}时间,向值班主管和单位领导报告,若事态已经失控或后果严重,应立即打110报警。

    2、学校领导应迅速集结优势力量(必要时携带防卫器械)赶到现场制止斗殴,并在斗殴现场设置警戒线,防止事态扩大。

    3、若斗殴者手中有器械,应首先收缴所有斗殴器械。

    4、若有校外人员参与斗殴,应设法不让他们逃离。

    5、若有学生受伤,应立即进行救治,或打120送医院,并及时与家长联系。

    6、分离斗殴双方,由学校领导、班主任等进行询问,了解斗殴原因和过程,并做好笔录。

    7、对有流氓恶势力嫌疑的校外人员,应交警方处理。

    8、对外校学生,应与学生就读的学校联系。

    9、对参加斗殴的学生进行教育,对情节严重的给予必要的处分,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10、要对斗殴事件的校内外各种因素综合分析,要防范学生在校外遭到殴打。

    11、单位领导应当将斗殴事件有关情况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

    

学校火灾事故应急程序

    本应急程序的要点是:安全撤离人员,尽快扑灭火灾,减少事故损失。

    1、获得火灾信息的任何人员都应当在{dy}时间向值班主管和单位领导报告,并同时打119报警。

    2、单位领导或值班主管立即启动火灾应急预案,各应急小组立即实施应急救援行动。通讯小组应当立即进行火警广播,指导师生疏散。

    3、在初起火点现场的教职员工,要使用消防栓、灭火器材等进行灭火自救。

    4、应急指挥部应当根据应急预案,选择合适的疏散路线,迅速地组织师生撤离建筑物。

    5、疏散引导小组赶赴指定位置,在楼梯口、拐弯口、叉道路,引导学生安全撤离,并在上风向的指定地点集合。

    6、排险小组应当在消防队到达之前,全力灭火,并关闭电梯,关闭防火门、防火卷帘,控制火势,保障应急照明,并启用通风排烟系统,为安全疏散创造条件。

    7、疏散小组应当在集合地点对学校所有人员和外来人员进行清点,寻找滞留在现场的人员。

    8、医疗救护小组应当努力营救事故现场的伤员,并将他们安全转移。

    9、警戒保卫小组要立即在事故现场和学校周围设置警戒线,维护现场秩序。引导外部救援人员进入现场,保护学校财产安全。

    10、火灾扑灭后,学校周围警戒线和事故现场警戒线,必须根据应急总指挥或消防部门的命令,方可解除。

    11、事故发生后,单位应当立即向上级部门报告。

  

学生食物中毒事故应急程序

    本应急程序的要点是:立即控制可疑食品,防止事态扩大,迅速组织救治病人。

    1、发现学生出现食物中毒症状的任何人员都应当在{dy}时间向值班主管和学校领导报告。

    2、学校领导立即下命令停止食用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造成食物中毒的食品,追回已售出的食品,立即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造成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容器、工具、设备。

    3、警戒保卫小组立即在食堂厨房事故现场实施警戒保卫。

    4、学校医生立即对有食物中毒症状的学生进行医治,有明显或严重症状的学生,立即送医院救治。

    5、委派学校干部、教师去医院,探视、安慰学生,并及时与患病学生的家长联系。

    6、立即上报新区卫生监督署,并配合卫生监督署的调查和取样工作。

    7、负责提供学校师生用餐的餐饮公司,一旦发现发生食物中毒事故,应当立即停止公司一切生产和经营活动,封存所有食品及其原料。学校食堂工作人员应当留在学校,配合调查。若有证据证明或有理由怀疑有人投毒,应当立即报警。

    8、确认因食堂提供的食品造成学生食物中毒后,应当根据卫生监督署的指导和要求,进行xx、处理等工作。

    9、事故发生后,学校应当立即向上级部门报告。

    

校舍楼梯挤踏和坠落事故应急程序

    本应急程序的要点是:迅速控制局面,维持秩序,救治伤员。

    1、发现楼梯挤踏和坠落事故的任何人员都应当在{dy}时间内向值班主管和单位领导报告。

    2、应急指挥部应当立即下达命令(可用广播或手提喇叭等):

    (1)所有人员必须在原地站立不动,不准向前移动。如外走廊或楼梯扶栏已损坏,应当尽可能朝里站。

    (2)楼面上的人员有秩序地向后移动,为楼梯上的人员让出空间。

    (3)楼梯上的人员有秩序地后退(上楼),为营救创造条件。

    3、救护人员应当全力抢救受伤人员,对危重伤员进行急救,并打120求援。

    4、警戒小组应当在事故现场设置警戒线,维护现场秩序,避免拥挤和混乱,并为救援人员提供通道。

    5、后勤保障小组应当及时准备救护车辆。

    6、学校应当及时与受伤学生的家长联系,并派干部、老师去医院,探视、慰问受伤学生。

    7、事故现场的警戒线必须等救援工作完成,校舍事故隐患排除,事故调查结束后方可解除。

    8、事故发生后,学校应当立即向上级部门报告。

  

 体育活动中学生受伤事故应急程序

    本应急程序的要点是:尽快用合适的方式救治受伤学生。

    1、发现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受伤的人员应当立即向值班老师和学校领导报告。

    2、学校医生和老师应当立即送学生去医务室救治、如校医认为有必要,立即送医院救治。

    3、下肢受伤的学生,不可让其自己行走,必须背运;胸闷、晕倒的学生不可背运,必须抬送。对颈椎、腰椎骨折学生不宜推动,应请骨科专业医生协助。

    4、学校应随时掌握受伤学生情况,并与受伤学生家长联系。

    5、学校应当检查学生受伤地点的设施、设备是否有事故隐患。

    6、学校应当了解,在学生受伤的过程中,是否有人对事故的发生和扩大负有责任。另外,学生的体质是否适合进行该项体育活动。     7、学校应当妥善处理学生受伤事故。

    8、出现严重伤害事故学校应当将事故情况向上级部门报告。

 

触电事故应急程序

    本应急程序的要点是:抢救触电者,避免在抢救时发生其它事故。

    一、发现触电事故的任何人员都应当在{dy}时间抢救触电者,并让在场人员打120求援,同时向值班主管和单位领导报告。

    二、触电解脱方法:

    1、切断电源。

    2、若一时无法切断电源,可用干燥的木棒、木板、绝缘绳等绝缘材料解脱触电者。

    3、用绝缘工具切断带电导线。

    4、抓住触电者干燥而不贴身的衣服,将其拖开,切记要避免碰到金属物体和触电者的裸露身体。注意:要预防触电者解脱后摔倒受伤。另外,以上办法仅适用于220/330V“低压”触电的抢救。对于高压触电应及时通知供电部门,采用相应的紧急措施,以免发生新的事故。

    三、医务人员到达前的现场抢救方法:

    1、触电者神智清醒,让其就地休息。

    2、触电者呼吸、心跳尚存、神智不清,应仰卧,周围保持空气流通,注意保暖。

     3、触电者呼吸停止,则用口对口进行人工呼吸;触电者心脏停止跳动,用体外人工心脏挤压维持血液循环;若呼吸、心脏全停,则两种方法同时进行。

    注意:现场抢救不能轻易中止,要坚持到医务人员到场后接替抢救。

    四、触电事故发生后,单位应立即在现场设置警戒线,维护抢救现场的正常秩序,警戒人员应当引导医务人员快速进入事故现场。     五、事故现场警戒线必须待医务人员将触电者带离现场赴医院救治,事故调查和排险抢修工作完毕,现场已无事故隐患时,方可解除。

    六、事故发生后单位应当立即向上级部门报告。

郑重声明:资讯 【[转载]中学安全应急程序_数字精灵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