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摄影】 人间瑶池——四川黄龙- 我行我摄的日志- 网易博客

【原创摄影】 人间瑶池——四川黄龙

2010-05-14 15:26:44 阅读30 评论7 字号:

 

 

 

   黄龙西距松潘古城65公里,海拔在3000米以上,是中国{zg}的风景名胜区之一。景区周围群山环抱,峰峦峭拔,主要风景隐现于山间一条长约7.5公里的沟谷中。听说{zg}处海拔有3800多米,身体较弱的人很难登到顶端,这不,孩子她妈爬到半山腰的时候,因为高原反应,气喘吁吁,倚在路边吸氧。

  

    黄龙沟背倚终年积雪的岷山主峰雪宝顶,面临碧澄的涪江源流。沟谷顶端的玉翠峰麓,高山雪水和涌出地表的岩溶水交融流淌。随着流速缓急、地势起伏、枯枝乱石的阻隔,水中富含的碳酸钙开始凝聚,发育为固体的钙华埂,使流水潴留成层叠相连的大片彩池群,绘出了黄龙奇观的{dy}幅xx图画。碳酸钙沉积过程中,又与各种有机物、无机物结成不同质的钙化体,还有光线照射的种种变化,形成池水同源而色泽不一,人们便称它为“五彩池”。这里斑斓多姿的钙华彩池,在山、水、林、瀑的映衬下,熠熠生辉,犹如"瑶池仙境"。

    黄龙的五彩池绚丽多彩,它的颜色由乳白、浅黄、淡蓝、翠蓝、碧蓝等众多色彩组成,当我们站到高处向下俯瞰时,黄龙的五彩池宛若一个开屏的孔雀,那般绚丽,那般的耀眼。

    五彩池盛不下那么多画中秀色,于是水飞浪翻一路流淌,在长达2.5公里的脊状坡地上,形成了气势磅礴的又一奇观--金沙铺地。原来,在山水漫流处,沿坡布满一层层乳黄色鳞状钙华体。阳光下伴着湍急的水波,整个沟谷金光闪闪,看上去恰似一条巨大的黄龙从雪山上飞腾而下,“龙腰龙背”上上的层层梯田状的彩池,恰似鳞状隆起的片片“龙甲”。这也许就是黄龙沟得名的缘由吧!

   而由"龙脊"泻出淌入两旁林间台地的清流,又形成新的彩池和飞瀑。它们或有藏有露,或有动有静,或风姿绰约,令人感到景色的多样与变幻。其中以池埂高耸的"梯湖"为特色的"争艳彩池",是面积{zd0}、数量最多的彩池群,与前面的"五彩池"一起,成为黄龙彩池中两处闪耀的明星。

   瀑布同样是黄龙靓丽的风景。而黄龙之瀑布较九寨之瀑布,又添了几分的妩媚,几分的妖娆!它如细帘般地被扯成几绺,飘飘洒洒,纷纷扬扬,象少女温润的手,轻轻地拂着你的面颊。

   位于"金沙铺地"终端的"洗身洞"瀑布,由于传说它是九天玄女洗浴之处而略带几分神秘。这处7米多高的断崖,使来自上面坡顶的千层碧浪在此迸珠溅玉,蔚成如帘水幕。它和邻近壮丽的"飞瀑流辉",同为黄龙钙华瀑景观的代表。瀑布群下面,就是游人进入景区{zx0}映入眼帘的"迎宾彩池"群。此后,溢光流彩的黄龙水便隐入山脚,变作几股细流汇入涪江,遁入山林幽静的丹云峡深处。

   

 

   黄龙独特的自然风景,早已为人们认识。相传很久以前曾有"黄龙真人"于此隐居修道 。《松潘县志》记载,明代这里有前、中、后三座寺庙,殿阁相望,香火旺盛。后来前两寺大部颓败,留下中寺一间观音殿和沟谷顶端的后寺建筑基本完好。后寺现为道家神庙,殿内供奉黄龙真人像。迄今每逢农历六月中黄龙寺传统庙会,方圆数百里的藏、羌、回、汉各族群众便会聚在此,或进香朝山、入寺祈祷,或游乐赏景、欢歌喜舞。

  黄龙风景区是一个景观奇特、资源丰富、生态原始、保存完好、具有重要科学和美学价值的风景名胜区,堪称世界奇观。

   勤劳的藏族人民在这里辛勤劳作、创造。飘动的经幡,古老的水磨房,迟缓的耗牛……融化在奇山异水、蓝天白云之间,使人羽化登仙。而它原始的自然地貌,珍贵的生物种质,丰富的类型,都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

   黄龙沟背倚的雪宝顶是岷山山脉的{zg}峰,海拔5500多米,是当地藏民心中的圣山。雪宝顶平时基本躲藏在云雾的深处,很少将自己的面容露在世人的面前。据说,谁看到了它的芳容,就会得到神的庇护。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2010.04.29="" by="" yangfan--="">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原创摄影】 人间瑶池——四川黄龙- 我行我摄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