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会大手笔:地铁开建福州交通立体化

    福州城市建设史上规模{zd0}、投资最多的基础设施工程———地铁1号线工程计划年内全线动工,2014年将建成通车。另外,福州市发改委已着手地铁2号线的编制工作,力争2012年动建,2016年建成。届时,1号线、2号线将在中心城区形成“十”字形骨架,与温福、福厦铁路构成“地铁对接高铁”的便捷交通,榕城由平面交通跨入立体交通时代。
【工程探访】
东街口地铁站 开建前“热身”
    最近几天,在东街口一带逛街的市民会发现,天桥附近的一块地方用施工挡板围起,挡板上面写着地铁详勘字样。几名工人娴熟地操作着钻探机,从数十米深的地下探取出岩石、土层,他们像找到宝贝似的,把取出的这些样本装起来,带到实验室化验。
    “地质详勘是地铁开建前的必须工作,就像运动员比赛前先热身一样。”福州地铁1号线东街口站、南门站地质详勘施工方工作人员林先生说,他们将深入地下五六十米,采集取样地层中不同深浅度的地质土层,随后将把这些样本送实验室做抗压、抗震试验,从而摸清楚这一段道路的地质情况。施工方将根据实验室分析得出的数据,制定地铁施工方案。
林则徐塑像前 地铁破土动工

 
地铁则徐广场站施工中


    在仓山区则徐大道与迎宾路交叉口,矗立着的林则徐塑像是这一带的标志性景观。昨日,记者来到则徐广场,只见塑像附近围起了施工挡板,挡板上一张高铁图片格外醒目,勾起市民对未来城市地铁生活的无限遐想。
    施工现场,挖掘机正在施工。工作人员介绍,这里在建的正是1号线的则徐广场站,也是我省{sg}施工的地铁站点。在有关部门提供的一份设计方案图上,记者看到则徐广场站共有地下二层车站,均为岛式结构。地下两层的层高均为4米多,地铁大约建在地面下7米。车站的地下一层为站厅层,地下二层为站台层。
【热点解析】
地质多为淤泥 施工安全不利因素 可防可控
    在一些市民看来,福州城区内河纵横,地质可能比较松软,地铁施工安全吗?
  “福州地铁1号线涉及30多个专项设计方案,包括地质、温泉、地下管线、防震、消防等,目前这些专项设计方案完成了报批,也就是说,地铁1号线建设的各种不利因素可在技术控制范围内。”福州市地铁公司相关人士说,从目前的地质钻探情况看,福州地质虽然较复杂,地质大多为淤泥层,但所采用的先进施工技术可xx这些难题。
今年地铁 将投资35亿元
    “今年全线动工建设地铁1号线,力争完成投资35亿元。”福州市政府相关人士说。
    记者了解到,福州地铁1号线共设24个站点,全线均采用地下线,其中群众路站、福州南站站和则徐广场站已于去年动工。
    1号线全线工程最复杂、工期最长的控制性站点———东街口站和南门站拟于今年国庆节前开建。其中东街口站规划选址位于东街口天桥下,东街口天桥初步计划拆除,将结合地铁站建设成地下人行通道。东街口站将与规划的4号线换乘,是一个建有地下三层的大站。
    地铁1号线24个站点,力争到明年上半年前分4个时间节点动建近20个站点;力争在明年底前,全面建设各站点和站点区间段。
一辆地铁列车 可载近1500人
    地铁建设,百姓充满期待。1号线打算采用什么样的列车,可坐多少人?
    “根据初步计划,福州地铁的车型及编组采用国内先进的B型车6节编组,{zg}运行速度80公里/小时,平均运行速度32~40公里/小时。”相关人士介绍,B型车6节编组车宽2.8米左右,按照每平方米6人的站立标准,则一辆B6列车可以运载的旅客数为近1500人。如果按一辆公交车运载旅客50人计算,一辆B6编组的列车相当于29辆50人定员的公交车运客量。
    据悉,1号线{zg}时速80公里,从象峰站到东部新城站全程不到50分钟,比同线路公交车运行省时近一半。
【线网布局】
“有环放射式”地铁网 将“大福州”融为一体
    “目前我们已经着手地铁2号线的编制工作,力争2号线2012年开建2016年建成。”昨日,福州市发改委有关人士说。
    据了解,2号线是东西向主干线,起于鼓山下院,终于闽侯上街沙墩,长26.5公里,设站22座。
    “福州地铁1号、2号线在中心城区形成‘十’字形骨架,将串联起晋安、鼓楼、台江、仓山四区和东部新城、闽侯上街、南屿南通片区。”该相关人士说,地铁时代的到来,将助推福州新城区早日融入中心城区“怀抱”。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根据现阶段规划方案,福州市打算建设7条地铁,全长约184.2公里,共设站134座,其中换乘站16座,形成“有环放射式”城市轨道交通结构。伴随福州城市化进程,福州还将修建更多的地铁,跨江面海,打造滨江滨海新城,将“大福州”融为一体。
【地铁影响】
地铁让城市扩容
    “福州要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没有地铁的支撑,难以加快城市拓展和新区开发。”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省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杨益生表示,地铁有利于拓展城市空间,便于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缓解城区交通拥堵,提高中心城区的生活品质。
    杨益生说,从马车到公交车、汽车,再到地铁,城市形态的发展往往伴随着新技术革命,也包括交通工具的不断改善。城市密度越大,交通就越拥挤,经济效率就越低。要继续发展,就需要地铁等立体交通的介入。福州的发展,正应验着这样的过程。
    杨益生认为,高铁时代来临,福州到厦门只要一个半小时,如果福州城区建起地铁,与公交形成快速路网,福州才能成名副其实的海西中心。
地铁建到哪里 生活空间延伸到哪里
    “福州地铁建成通车后,将改变市民的生活观念和消费习惯。”昨日,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一名高工介绍,福州继二环带动福州{dy}波城市扩张后,三环将把大福州的“沿江发展轴”快速地连接起来,带动周边大面积开发。在快速干道基础上,福州地铁能早日建成通车,将带来大量的人流和物流,实现城市新区跳跃式发展。
  该高工说,地铁建到哪里,生活的空间就延伸到哪里。地铁拉近了八县与城区的距离,会有更多市民考虑将工作和生活的空间分别对待,能够实现福州、长乐、闽侯、平潭这样一个大福州空间快速地连接在一起。

郑重声明:资讯 【省会大手笔:地铁开建福州交通立体化】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