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畜禽用药, 用出了什么——兽药残留的现状与危害_著博士_新浪博客

  



    兽药残留已逐渐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近年来兽药残留引起食物中毒和影响畜禽产品出口的报道越来越多。xx残留不仅可以直接对人体产生急慢性毒性作用,引起xx耐药性的增加,还可以通过环境和食物链的作用间接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而且兽药残留还影响我国养殖业的发展和走向国际市场。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和控制兽药残留的发生。
    现代养殖业日益趋向于规模化、集约化,使用xxx、维生素、xx、金属微量元素等,更成为保障畜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环。然而不幸的是,由于科学知识的缺乏和经济利益的驱使,在养殖业中滥用xx的现象普遍存在。在我国情况尤为严重。滥用兽药的直接后果是导致兽药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摄入人体后,影响人类的健康。动物性食品中的兽药残留对人的潜在危害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


    兽药残留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兽药残留主要是由于不合理使用xxxx疾病和作为饲料添加剂而引起。发达国家很早就对兽药残留问题开始xx。大多数国家在评价和使用添加剂时均以JECFA(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的建议作为指导原则。JECFA是一个毒理学的国际专家小组,于1987年第32次会议报告了有关兽药残留的毒性评价,将目前的兽药残留分为七类,分别为:xxx类,驱肠虫药类,生长促进剂类,抗原虫药类,灭锥虫药类,xx剂类和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我国虽已制定“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zg}限量”标准,但尚未得到有效实施。
    前些年,我国畜禽产品开始进入国际市场,但由于药残超标而被某些国家退货、销毁,甚至中断贸易往来。1990年出口日本的一万吨肉鸡,由于检测出抗球虫药氯羟吡啶的残留量超标,要求我国政府销毁所有产品,给我国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同年,出口到德国的蜂蜜由于农药“杀虫脒”残留超标而被退货,接着欧共体、美国、日本也相继拒绝进口我国蜂蜜,使我国蜂蜜在世界市场上的销售发生严重困难。1998年4月,从内地出口到香港的生猪,其内脏食后导致17人中毒。其原因是内脏中含有违禁药“盐酸克伦特罗”,即俗称的“瘦肉精”。此外,我国出口的畜禽产品还多次出现含安眠酮类、xxxx、xxx等xx残留超标而被取消出口的事件。
    鳗鱼养殖和加工是90年代以来在我国沿海地区如广东、福建、广西等地区发展起来的具有高附加值的“三高”农业产业,其规模和技术含量在90年代中期得到迅速扩大和提高。我国的鳗鱼及其制品主要销往日本。日本曾对我国出口鳗鱼进行过调查,发现xxx在中国鳗鱼养殖中普遍使用,xx残留检出率相当高。日本政府于1994年制订法规,规定对来自中国的鳗鱼须加强对xxx、磺胺制剂及恶喹酸三项有害物质控制检查,其中土霉素等四环素类xxx要求未检出(检测限为0.1mg/kg)。如果有关方面不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鳗鱼加工企业、养殖户、鳗鱼饲料加工企业将会受到严重的冲击。
    1995、1996年,欧盟兽医委员会派员对我国进行了考察和评估,认为我国的兽医卫生状况达不到欧盟的要求,于是做出了从1996年8月1日起,禁止从我国进口禽肉的决定。目前,我国肉蛋奶的出口形势仍相当严峻。
    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今后发达国家低价、低残留的动物性食品势必大量涌入我国。如果不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但我国的动物性食品出口不畅,而且连在国内市场的地位也会受到严重冲击。
    值得欣慰的是,虽然我国兽药残留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晚,但有关部门已开始重视动物性食品中的兽药残留问题,制订了各种监控兽药残留的法规,修订了《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zg}限量标准》,并开始建立全国范围的兽药残留监控体系。


    兽药残留危害人体健康
    若一次摄入残留物的量过大,会出现急性中毒反应。如在西班牙,有43个家庭的成员在一次吃了牛肝后,发生了集体食物中毒。原因是牛肝中含大量由饲料而来的盐酸克伦特罗。1998年5月,香港居民因食用内地供应的猪内脏,造成17人中毒。同时,广东省高明市人民医院也在一周内接诊了7例因喝猪肺汤而中毒的患者。近年来,广东、浙江、北京等地分别发生多起市民食物中毒事件,中毒原因为市民所吃猪肉中含有“瘦肉精”。当然急性中毒的事件发生相对来说是很少的,xx残留的危害绝大多数是通过长期接触或逐渐蓄积而造成的。
    一些xxxx如青霉素、磺胺类xx、四环素及某些氨基糖甙类xxx能使部分人群发生过敏反应。过敏反应症状多种多样,轻者表现为麻疹、发热、关节肿痛及蜂窝织炎等。严重时可出现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当这些xxxx残留于肉食品中进入人体后,就使部分敏感人群致敏,产生抗体。当这些被致敏的个体再接触这些xxx或用这些xxxxx时,这些xxx就会与抗体结合生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发生过敏反应。英国曾有一位对青霉素高度敏感的病人,食用约含10IU/ml青霉素的商品牛奶后,发生了变态反应。1984年,美国一位45岁妇女产生了变态反应,原因是食用了含有青霉素的冷冻正餐。
    xx及环境中的化学药品可引起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而造成对人类的潜在危害。如苯并咪唑类抗蠕虫药,通过抑制细胞活性,可杀灭蠕虫及虫卵,抗蠕虫作用广泛。然而,其抑制细胞活性的作用使其具有潜在的致突变性和致畸性。许多国家认为,在人的食物中不能允许含有任何量的已知致癌物。对曾用致癌物进行xx或饲喂过的食品动物,屠宰时其食用组织中不允许有致癌物的残留。当人们长期食用含xx残留的动物性食品时,这些残留物便会对人体产生有害作用,或在人体中蓄积,最终产生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近年来人群中肿瘤发生率不断升高,人们怀疑与环境污染及动物性食品中xx残留有关。如雌xx、硝基呋喃类、砷制剂等都已被证明具有致癌作用,许多国家都已禁止这些xx用于食品动物。
    兽药残留对胃肠道菌群也有影响。正常机体内寄生着大量菌群,如果长期与动物性食品中低剂量的xxxx残留接触,就会抑制或杀灭敏感菌,耐药菌或条件性致病菌大量繁殖,微生物平衡遭到破坏。使机体易发感染性疾病,而且由于耐药而难以xx。
    近年来,由于xxxx的广泛使用,xx耐药性不断加强,而且很多xx已由单药耐药发展到多重耐药。饲料中添加xxxx,实际上等于持续低剂量用药。动物机体长期与xx接触,造成耐药菌不断增多,耐药性也不断增强。xxxx残留于动物性食品中,同样使人也长期与xx接触,导致人体内耐药菌的增加。如今,不管是在动物体内,还是在人体内,xx的耐药性已经达到了较严重的程度。据日本明治制药1996年统计,从动物分离的沙门氏菌,耐四环素的比例分别为:家禽10%、猪58%、牛85%;耐链霉素的比例分别为:家禽8.8%、猪44%、牛34%。
    现在人们很xx的一个问题是动物病原菌的耐药基因是否会传递给人类病原菌。因为已经证实,人与人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均存在耐药基因的传递问题。如那些本身与xxx没有直接接触,但却与正在或曾与xxx接触的人是近邻的人,均发现携带有大量耐药质粒。而住在世界上从未使用过xxx地区的人群体内,也发现了这些质粒。动物的情况也与人相似。而关于人和动物之间耐药质粒的传递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论。但有一些实验已经证实了耐药基因是可以在人和动物之间相互传递的。1997年日本发生O-157大肠杆菌风波及沙门氏菌中毒事件,后被证明与畜禽致病菌及其耐药性有关。
     长期接触某种xxx,可使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以致引发各种病变,引起疑难病症,或用药时产生不明原因的毒副作用,给临床诊治带来困难。临床上使用苄丙酮香豆素时,常可能导致出血。妇女常出现月经过多、经期紊乱、性功能紊乱等症,且久治不愈。引起这些病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肉食品中维生素E的残留,为维生素E可对维生素K产生拮抗作用所致。临床医生一般难以考虑到这一点。维生素E在畜牧生产中称为{wn}维生素,对于畜禽的生长、保育均有很重要的作用,投放量大,引起的残留量也大。肉制品、脏器及蛋中均有较多残留。
    临床致病菌耐药性的不断增加,使xxx的药效越来越低,使用标准给药剂量已经不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必须不断加大剂量才可能有效。而且,在xx感染性疾病时,医生{dy}次开的xxxx往往失败,病人只好再试几种xx,使医疗费不断增加。在动物养殖中,发生感染性疾病时,若试用几种xxxx均无效,不但加大了饲养成本,更由于病程延长,影响了动物的生产性能,使养殖利润下降,甚至血本无归。
    由于xx滥用,xx产生耐药性的速度不断加快,耐药能力也不断加强。这使得xxxx的使用寿命也逐渐变短。要求不断开发新的品种以克服xx的耐药性。xx的耐药性产生越快,临床对新药的要求也越快。
    然而要开发出一种新药并非易事。以往,制药公司凭偶然发现新的xxx,他们要求去异乡旅行的雇员把当地的泥土样品带回去。这样,呆在总部的化学家们便可筛选出由土壤微生物制造出的xxx。然而,土壤中的xxx不是无穷的,寻找到新的xxx越来越困难。近十几年来喹诺酮类xx的崛起,似乎使人们看到了战胜xx的曙光,增强了人们通过化学合成和结构修饰找到新的xxxx的信心。但是,喹诺酮类xx的广泛应用,使xx也很快产生了耐药性,在我国情况尤为严重。据估计,人体大肠杆菌约有50%产生了耐药性,动物比例则更高。研制化学合成xx药周期长,技术要求高,投资大,命中率低。1个新品种从开始研制到临床应用大约需要1亿美元以上。很多制药公司已不倾向于通过化学合成寻找新抗xx,转而把目光聚集到海底和原始丛林,重新搜寻xxxxxx。


    对环境的危害加大
     动物用药以后,xx以原形或代谢物的形式随粪、尿等排泄物排除,残留于环境中。随着世界各国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xx兽药在环境中的蓄积、转移、转化和对各种生物及人类健康的影响,并在国际上形成了一个新的研究热点。
    绝大多数兽药排入环境以后,仍然具有活性,会对土壤微生物、水生生物及昆虫等造成影响。进入环境中的兽药残留,在多种环境因子的作用下,可产生转移、转化或在动植物中富积。国外科学家检测了生活废水灌溉植物之后的流出液中的多种xx残留,各种xx残留的平均浓度范围多在0.1~1mg/L之间,xx随废水通过这些植物之后,其浓度下降了12%~90%,残留的xx继续进入河流,对河流造成污染,河水中xx的平均浓度范围在0.02~0.04mg/L之间,而{zd0}浓度达到0.5mg/L。
    随着人们对动物性食品需求量的增加,动物性食品中的兽药残留也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共同xx的公共卫生问题。兽药残留不但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不利于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走向国际市常必须在畜牧生产实践中规范用药,同时建立起一套xx残留监控体系,制定违规的相应处罚手段,才能真正有效地控制xx残留的发生。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 李银生)
   您的成功是我们的希望
        ---Gallops驰骋人是您永远值得信赖的朋友!!!


   关爱生命,xx健康,我们在行动!!!为养殖业保驾护航,做养殖户的忠实朋友。当今驰骋保健研究所认为:体液酸碱平衡,动物机体不发病! 健康养殖技术指导:0151-3884-0666(魏老师) 13838248089(驰骋保健-成龙)   15138866665(驰骋保健-养殖安)
博主个人博客:blog.sina.com.cn/gallopsbj
 
 
 
水禽疫病防控博客
               
公司网址: (阿里巴巴网络支持)
邮箱网址:  欢迎交流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给畜禽用药, 用出了什么——兽药残留的现状与危害_著博士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