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宏基_汉密尔顿_新浪博客

玉树地震震垮了校舍,在各路救援队伍的帮助下,中小学纷纷复课,高原再次响起了读书声。


    今天,世界读书日的到来,使神州大地又一次涌起读书春潮。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的提出,进一步激发了全党、全社会读书的热情。

国民阅读呈增长态势

许多人单身并不是出自自己的意愿,而是因为陷入了系统的缠绕中或者在偿还和自己无关的债务。

女人得不到人类自然而深刻的满足,就必然从其他途径获得满足,这主要是指职业。

如果父母对孩子的爱比他们之间的爱重要得多,爱的法则就会被扰乱,家庭就会面临不能正常发挥功能的危险。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夫妻之间的爱要享有优先权。

    第七次国民阅读调查{zx1}结果显示,2009年我国18-70周岁的成年国民书报刊及数字出版物等各种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2%,比2008年增长了2.3个百分点,体现了国民阅读总体上呈增长态势,其中图书和数字出版物阅读率均在上升,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数字。

    但是,我国要成为阅读大国仍有许多问题要解决:比如,超过半数的国民对自己读书评价不高。有58.1%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只有1%和6.5%的人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多或比较多。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范军认为,影响人们读书有三大因素:一是读者没兴趣、没能力、没习惯、没时间;二是书的内容雷同、存在伪书;三是在读书环境上引导不够、公共设施少、阅读方式改变等。

人们上网阅读新闻碎片的时间越来越多了。2009年,我国18-70周岁识字国民人均每天读书时长为14.7分钟,而人均上网时长每天为34.09分钟,其中上网阅读报刊的网民只有18.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许多国际阅读专家认为,报刊阅读并不算真正的阅读,其浏览的是第二天就过时的新闻碎片。真正的阅读只有读书。只有读书这种深度阅读才能将知识系统化地传播下去,使人类文明不断延续其辉煌。

我们每做一件事情,同时必定会放弃其他一些事情,而这些没有做的事情对我们有什么影响终究是个未知数。如果看不起或者贬低没有被选择的事情,那么我们所做事情的价值和重要性就不能显现出来。也就是说,如果尊重那些没有选择和没有完成的事情,那么被选在组织中的事情就更有价值了。

    实用性图书和翻新书、注水书占了相当比例。许多专家指出,读书是一种文化,不能太功利,读书是一种享受,不能太浮躁。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员陆建德认为,如果整个社会实用阅读太多,出于兴趣爱好的阅读太少,这个国家真正要作出一些了不起的事情就很困难。他期望国民阅读的不是各种资质考试的准备材料和推销手册,而是非功利的,开阔视野、提高修养的像非洲艺术史、爱斯基摩人的生活方式或加拿大人曼古尔的《阅读史》。

    专家们指出,我国人口基数大,就阅读人口来说,就人均拥有图书出版数量来说,目前还只能是阅读小国。我们只有有了一个广大的阅读世界,才会成为一个值得敬重的民族,一个真正的阅读的大国。

    汲取人类优秀文化

    读书读什么,这是广大读者关心的问题,许多专家学者对此谈了自己的看法。

    提倡读马列经典。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洪向华认为,金融危机之后,《资本论》重印数很高,这说明当今社会发生的现象可在马列经典中找到原因,马列著作中的基本原理没有过时。这对当前党政干部读书学习是非常必要的。谁的理论水平高,关键看对经典的把握,不能光从网上搜索现成的答案。

    重视阅读民族文化。北京大学教授王余光认为,现今,一些学校举办背诵古诗文活动,这对提高孩子的修养、人格教育和语言文字能力有好处,同时也是让民族精神的血液在一代一代人身上流淌。长期以来,中国的知识分子就已经意识到中国文化受西方文化冲击的问题,阅读本民族经典,还有着传承民族文化的功能。

    提倡汲取人类知识成果。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吴波认为,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迫切要求我们学习汲取掌握人类的全部知识来武装我们的头脑。不仅要学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还要关注西方知识界的相关成果,比如乔万尼·哈里吉的《亚当·斯密在北京:21世纪的谱系》,美国未来学家奈斯比特的《中国大趋势》等。

    鼓励青年人读科普传记。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不同年龄的人读的书不同。儿童时期是想象力最丰富的时期,这时应多读一些富有想象力的科幻书,这样有利于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幻想力。科幻作品像霍金的《乔治开启宇宙的秘密钥匙》。最适于小学生阅读的是儿童文学作品和知识性的作品。青年人应多读一些探索未来人物的传记、科普作品,更多地了解未来社会文明、社会形态、社会生活等未来信息。

    书香飘满中国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古人对读书境界的生动写照。在世界读书日到来的今天,中国亿万读者又掀起新的读书热潮。

    阅读要从青少年抓起,这是很多人的共识。据跟踪研究,一个人如果15岁以前没有形成阅读的习惯,则一辈子都难以改变。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认为,广大中小学生都在读书,但是他们对图书缺少分辨的能力,成年人的判断力强,为青少年选择图书的权力应该有一部分掌握在成年人手里。令人欣喜的是,正确引导广大青少年读书的活动已经蓬勃展开。新闻出版总署连续六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团中央以“英雄中国”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吸引了2000万青少年参加……

    提供xx公正的荐书评书信息,满足读者的需求。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表示,建立完整有效的书评机制是当下非常需要的。目前不少读者是在书店浏览看榜买书,还有的是通过媒体获得图书信息,在各种媒介上,专家学者负责任地推荐好书,势必会为读者提供实在的帮助。由众多理论xxxx的“10种优秀通俗理论读物”,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好评。今年,网上推荐“我喜爱的好书”,将评选出大众喜爱的30本图书。本报等其他媒体也多次推出每月推荐榜、年度图书推荐等,为读者读书提供了路径。

    营造阅读氛围,建设书香社会。第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表明,多年来党和政府大力推进全民阅读工程的效果开始显现,社会读书热度逐年升温。阅读节、读书月等活动已成为深圳、苏州等城市的名片和重点工程。重庆市委书记xxx倡导读点经典,激发了重庆市民的阅读热;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亲自参与南国书香节,也带动了当地阅读风气。相信只要大家都读起好书,我们就可以自豪地说,这就是书香中国!  


    相关:    

    阅读过于“功利化”的隐忧

    中新网4月23日电  4月23日是又一个“世界读书日”。近年来,每到这{yt},中国各地都会组织较大规模的读书活动,诸多媒体亦高度关注。然而一派热闹景象背后,“阅读过于功利化”等让专家忧心的现象却依然存在。  

    阅读窘境下的“读书日”:只是个“提醒”

    据报道,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每年人均购书量不到5册;国民阅读率连年下降,每年有超过一半的识字成人一本书也没读过。有鉴于此,近几年的两会上,不断有代表、委员提议设立国家阅读日或读书节;2006年,中宣部等11部委发出《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倡议书》;新闻出版总署也推出农家书屋、社区书屋,开展校园阅读工程等活动。几年下来,国民阅读率开始回升,过往的尴尬局面有了不小的改观。

尽管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国民阅读率有了一定改观,但整体情况仍不容乐观。调查显示,2009年,全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只有5.6%的国民知道身边有阅读活动或阅读节,有74.4%的国民表示身边没有阅读活动或阅读节,另有20.0%的国民表示不知道身边是否举办过阅读活动。65.5%的国民希望当地有关部门举办阅读活动。

社会系统的差异可以增加它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全国政协委员赵丽宏曾经表示,中国人今天的阅读状态,令人堪忧,我们的国民年平均读书的数量,只有欧美发达国家的几十分之一。阅读在很多人心目中不是一件要紧的事,在一些人看来,读书和游戏享乐、赚钱升官没有关系,何必浪费时间?

    为何在民众有读书诉求,政府推动的情况下,国民阅读整体情况仍不是十分乐观?

    《中国文化报》报道指出,有人说,“读书日”年年办,阅读问题年年提,中国如今的人均阅读量相比很多国家仍然不甚乐观,那些宣传活动及概念的引进究竟能起到多大作用?“读书日”的到来就像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节日,热闹一阵就偃旗息鼓。对此,中国社科院一位文学研究专家表示:“知不知道某个具体的读书日其实并不重要。读书日只是一个提醒。”实际上,“世界读书日”等有关阅读的宣传、推广活动在推动民众读书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要让其迅速而彻底地改变社会的阅读现状也不太现实。事实上,“世界读书日”本身就是在面临“阅读窘境”时应运而生的一种措施,只能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人们的读书观念与习惯进行不断地引导、影响和推进。

    另有评论指出,读书固然需要政府宏观的引导和督促,但读书毕竟主要是个人化的行为,最终得靠每个人自觉自愿地爱读书、多读书,而不可能靠政府一手“包办”。

    专家学者担忧“阅读功利化”:背离阅读本身含义

    有报道指出,当下,与功利性的阅读相比,提高文化修养、陶冶情操的阅读时常面临尴尬的受冷落局面。对于这类现象,一些专家学者纷纷表示担忧。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詹福瑞表示,上世纪80年代以后,社会上功利主义抬头,读书氛围日益淡薄,青年们似乎不再像以前那样下硬功夫读书。

偶尔,嫉妒也会让一对夫妻更加亲密;但事与愿违,嫉妒常常会把伴侣远远推开。

If you are dejected, you feel miserable or unhappy, especially because you have just been disappointed by something.

           Everyone has days when they feel dejected or down.

      = despondent

    有学者观察到,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近年来以《杜拉拉升职记》为代表的书籍在此间获得广泛青睐,形形色色的“升职记”、“营销三十六计”、“商战孙子兵法”之类图书受到都市白领追捧。

    “这个时代的特征是阅读和实用相联系。”在学者王德峰看来,读书是为得到精神的交流和共鸣,而不是为谋取现实利益。功利的阅读,已经背离了阅读本身的含义。

数字化时代,阅读的未来如何

嫉妒的人有时会无意识地要伴侣离去。

    第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日前发布。调查显示,中国国民中接触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占24.6%,比2008年的24.5%增长了0.1%。这其中,分别有16.7%的国民通过网络在线阅读,比2008年的15.7%增加了1%;14.9%的国民接触过手机阅读,比2008年的12.7%增长了2.2%;1.3%的国民使用其他手持阅读器进行数字化阅读,比2008年的1%增加了0.3%,增幅为30%。有专家分析,数字化阅读先进性的功能无法遏制,数字化阅读规模还会继续扩张。

    本次调查还显示,在接触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国民中,91%的读者阅读电子书后不会再买此书的纸质版,只有9%的读者表示阅读完电子书还会购买该书的纸质书版。对此,有专家分析认为,这对传统出版业是个强烈信号,稳坐钓鱼台的传统做法已经不灵了,大力进军数字出版将是明智之举。

    尽管数字阅读率稳步提高,但也有分析指出,目前国际上对数字阅读与传统阅读的关系仍然争论不休,对数字阅读的优点与缺点仍然不十分确定,对阅读的概念以及纸质阅读与新媒体阅读不同特点和功能的认识还有待深入研究。   

    另有报道称,2009年,随着电子阅读器在市场上的推广和图书数字化进程的加快,电子阅读等新的阅读方式凭借快捷、有效、即时交互式、易查询的特点,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的青睐。网络图书、电子图书不仅带来了电子书籍与纸制书籍之间的博弈,也使得版权问题愈显突出。

    有关专家指出,在产业秩序尚不规范的状况下,网络对原创作品的非法转载和制作,对虚拟电子读物的大量复制,都是常见而不易控制的。市面上销售的良莠不齐的电子书,存在很多版权方面的漏洞。很多网站都提供免费的电子书资源下载,但这些网站往往并非版权所有者。

还有专家对数字阅读所引发的“碎片化”、浅阅读增多现象表示了担忧。有人认为,重网络阅读、轻纸本阅读等现象影响了青年人的读书兴趣,已使读书成了一种被动和强制性的行为,无法感受到蕴含在其中的无尽乐趣。

处于不满意的关系中却不断地希望情况会有所改变,是最糟糕不过的了。

2009年里,华为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势头,经营现金流大增,抗风险能力加强,显示华为在向负责任、稳健的大型跨国公司转变过程中取得进展

2010 年3 月31 日,华为在其网站上公布了2009 年度报告,较为详尽地披露了企业在2009 年的经营状况。业绩方面,华为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势头,但增速回落;财务方面,经营现金流大增,抗风险能力加强。显示华为在向负责任、稳健的大型跨国公司转变过程中取得进展。

 

作为一家没有公开披露企业信息义务的私人公司,华为从2005年起开始在其网站公布年度报告。初期的报告内容简略,侧重对公司产品和业务的宣传,很少披露公司内部经营状况。与往年不同,{zx1}公布的华为2009年度报告在内容、格式等各方面向上市公司看齐,在讨论公司战略、各项业务发展的基础上,较为详尽地披露了企业费用结构、资产负债、现金状况,为我们了解华为提供一个绝好的机会。

 

年报的主要内容

 

2009年华为的销售业绩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势头,但与过去相比增速有较明显的回落。09年华为实际销售额1491亿元,较08年增长19%,跨入200亿美元俱乐部。同时合同销售额2060亿元,增长30%。虽然与往年相比,华为的增长速度明显回落,但这一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主要竞争对手。

华为09年财务状况大幅改善,企业抗风险能力加强。主要体现在营业利润稳定快速增长、经营现金流大幅增加、对信用风险控制加强这三个方面。

在伴侣关系中,人们能享受到应有的成功和满足。当我们超出界限时,就会破坏这个关系。

过去四年中华为营业利润稳步上升,2009营业利润率逐步恢复到2005年的水平,显示华为逐渐适应了国际化运营,加强对膨胀的运营成本的控制。2005年华为海外市场开拓取得突破,合同销售金额翻番,首次超过国内市场合同销售金额,但随之而来的全球运营导致费用激增,营业利润率由05年的14%骤降至06年的7.3% 。经过四年的调整,华为全球运营效率提高,费用得到控制,09年营业利润率追平05年,达到14.1%。相比之下,诺基亚09年营业利润下降76%,营业利润率只有2.9%,其中电信设备业务亏损扩大,利润率为-13%。爱立信09年营业利润下降64%,利润率为2.9%。

 

这里的销售额为各公司总体销售额。华为、爱立信、诺基亚集团的主营业务都包括通信网络及终端销售,但比重不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似乎华为与爱立信更具备比较性。华为09年净利润大增138%,但这主要是受益于汇兑损益变动贡献的69亿元,并不直接反应企业经常项目的盈利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营业利润和营业利润率可以更好反应华为的盈利状况。华为09年经营现金流大增234%。其中从客户处收到的现金较08年增加44.7%,是华为经营现金流增加的主力。09年华为集中交付包括TeliaSonera在挪威奥斯陆的商用LTE网络等一批项目,这可能是华为现金流增加的主要原因。另外,09年华为移动终端销售等现金流转较快的业务显著增长,也可能帮助企业快速回笼现金。

 

华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加强,但是隐形风险仍不容忽视。华为09年应收账款周转周期减少两天,说明华为开始积极控制应收账款规模。另外,09年坏账损失约10亿元,占整个销售收入的0.67%,虽然在可接受范围内。但还是明显高于爱立信的0.43%和诺基亚的0.44%,说明华为的用户风险管理还存在提升空间。

 

关系的范围太窄小,其中的一方或者双方就会寻找情人,拓宽边界,创造新的自由空间。如果界限太宽,伴侣双方怎样维持都模糊不清,那么伴侣关系就受到威胁了。

一个人要创建一个全新、广阔的生活空间,总觉得将会伤害某些人,因此总有点名不正、言不顺。

 

平衡、高效的研发

 

与竞争对手相比,华为研发单位成本非常低,高效的研发可能成为华为未来增长的动力。2009年,在宏观环境不利的情况下,华为提出“适度控制(研发)人员的增长”,但实际上从事研发员工数、占员工总数比例、研发投入金额、研发密度3等指标较2008年均有提高。华为研发人员总数由08年的约37000提高到09年的约43600人,占员工总数比例也由43%提高到46%。

 

华为09年研发投入133.4亿元,较08年增加27.4%,超过实际销售收入增长速度。与主要的竞争对手相比,华为研发的人力成本非常低。华为研发人员人均花费4.5万美元,是诺基亚的1/5,爱立信的1/4.5 4; 低廉的人力成本使华为得以用不到爱立信一半的投入维持一个规模超过后者一倍的庞大研发队伍。

 

华为与爱立信、诺基亚的研发成本比较(2009)

 

研发密度=研发费用÷销售额]

爱立信09年对研发部门进行大幅重组以提高研究效率,研发人员总数由08年的19800 人下降至09年的18300,减少1500人。爱立信将重组费用也计入研发成本,但这部分成本属一次性支出。在这里计算研发人员平均花费时,刨除了重组成本。

 

从研发效果来看,华为2009年专利申请6770件(累计42543件),较08年的8893件、07年7693件有所下降,总体上说已经度过高速增长期,进入平衡发展阶段。

 

结论和建议

 

国内的3G网络建设为华为“歉年丰收”打下基础,是华为保持高速增长的主因。金融危机影响,华为09年海外扩张阻力渐增,合同销售增长率由往年的超过50%骤降至15%,而华为09年国内合同销售约100亿美元,同比增长72%,帮助华为提振业绩。为在保持快速扩张的同时,逐渐加大风险控制力度,注重稳健经营,显示华为在整体上向负责任、可信赖的大型跨国公司转变。公司在增长的同时,在应收账款管理、库存管理及整体营运资金管理方面取得进展,降低经营风险,保证公司未来的稳定发展。

 

华为对公司09年运营情况进行了较详尽地说明,这本身显示华为的自信加强,对与社会大众进行沟通的态度更加开放、成熟。09年华为年报也透露出一些问题,华为在对待信息披露方面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年报中仍然有不准确的地方,如在08年报中明确说明“华为坚持以不少于销售收入10%的费用投入研究开发”,而实际上08年的研发密度只有8.3%,大大少于其标榜的10%

在认真、平等的伴侣关系中,我们和另一半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分手时不可能没有罪责和痛苦,不负责任地分手常常会带来破坏性的后果。

台湾IT业自主品牌先锋距登顶PC业仅一步之遥。在“大规模、快速度、反直销”的颠覆性游戏规则背后,是专注和简化的新亚洲企业价值观的胜利

56岁的王振堂正处在个人职业生涯顶峰:自2005年升任宏碁董事长以来,这个台湾品牌在其手中接连超越东芝、联想和戴尔,成为仅次于惠普的全球第二大个人电脑(PC)制造商;王本人更因此成为美国《时代》周刊2010年100位“全球{zj1}影响力人物”之一。

 

很难想象,这位精力充沛、神情爽朗,说到兴起处会哈哈大笑的董事长,2002年前后曾沮丧到对创始人施振荣说“我跟你一起退休好不好”。其时宏碁刚刚将品牌和代工分拆不久,在全球市场影响力甚微,还曾因代工厂商怠慢、无法出货而士气极度低迷。

 

但现在,宏碁是世界上增速最快的PC厂商,即便横扫全球的经济危机也未能阻止其爆发。2009年,其营收同比增长25%,创下179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出货量增长29%,远超5.2%的行业平均增长率,至少是其它竞争对手两倍以上。众多调研机构的种种数字都在见证宏碁不可遏制的向上势头。在PC这个竞争白热化、利润空间微薄的红海市场,宏碁出人意料的飞速崛起是过去几年{zd0}话题之一。

 

回溯起来,其上位的标志性时刻是2007年8月和2009年第三季度:先是以7.1亿美元并购美国第三大PC厂商Gateway从而一举超越联想,然后不知不觉间在全球笔记本市场上已与惠普不相伯仲。

承认世界的本来面貌,没有意图去改变它,这样才有可能形成泰然xx的心态和清晰的洞察力。

 

“我以前以为(赶上惠普)还要花好长时间,还要打得好辛苦。数据出来之前我一直想相差两三个百分点,但后来发现不过0.2个。”对《环球企业家》回忆当时情形的王振堂毫不掩饰自己的兴奋。Gartner数据显示,2009年第三季度,惠普和宏碁在全球笔记本市场占有率分别是21.4%和21.2%;同时,Gartner和IDC数据均显示该季度宏碁在全球PC市场占有率超越戴尔升至第二。

 

如果说跨过联想是因为并购Gateway使其规模立刻扩大,宏碁凭什么超越戴尔,并仅距惠普一步之遥?

 

表面上看,宏碁的成功在于通过零售渠道卖出更多消费型笔记本—2009年,笔记本占其3850万台出货量的80%。在这背后,是宏碁抓住xx时机执行的xx战略:利用消费者市场对企业级市场、笔记本市场对台式机市场的超越,以高xxx的产品赢得主流消费者。

 

 在家庭内根据时间和功能而确定的层阶受到尊重时,爱才能是xxx的。

 

对宏碁这一战略做出{zj0}注脚的无疑是上网本(Netbook)。这个在2008至2009年间红极一时的市场由台湾“双A”中的另一“A”华硕(Asus){zx0}发掘,但{zd0}赢家无疑是占据1/3江山的宏碁(Acer)。上网本“够用就好”的理念与施振荣提出的“价格便宜、功能很好、傻瓜模式”的PC业发展趋势甚为契合,加上一贯以规模获得的成本优势、低利润率下的价格优势和反应敏捷的速度优势,宏碁在此领域所向披靡并借机上位不足为奇。

 

反观其对手:惠普因害怕上网本侵蚀笔记本业务而反应迟缓,错失PC业中难得一见的爆发式增长机会;戴尔一边和惠普一样试图向IT服务转型,一边在消费市场发力,但短期内难以改变商用PC为业务核心的处境,2009年更因企业级用户遭经济危机打击而出货量下滑10%;并购IBM PC业务后整合仍未完善的联想则在经济危机中陷入泥淖,退守中国市场,伺机反扑。

 

当从第五、第四、第三、第二一路走来后,宏碁只剩一种可能性—成为世界{dy}。

 

这样的推测自然是王振堂乐于相信的,也是施振荣毕生的夙愿。

 

1976年施创办宏碁时,台湾的IT制造业已颇具竞争力,却缺乏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品牌。1987年,宏碁正式将品牌命名为“Acer”,成为{dy}批走向国际化的台湾IT自主品牌。此后近十年,其在全球设厂、成立合资公司,并让各地分公司上市,一度狂飙突进。但国际化征程并非一帆风顺,其间经历过数次投资巨亏的重挫。1999年宏碁遭遇国际化{zd0}滑铁卢:几经换将无果后,无奈撤出美国零售市场。福祸相依,进入21世纪后,宏碁基痛定思痛,在压力下进行“二次再造”,并利用新经销模式逐渐在欧洲市场打开局面,为后来的腾飞奠定扎实基础。

 

王振堂和CEO蒋可凡·兰奇(Gianfranco Lanci)制定的路线图是:2010年笔记本出货量提升35%至40%以超越惠普,加强利润率更高的企业服务器市场并主要聚焦于中小企业,整体收入达到200亿美元;2012年收入升至300亿美元,并在2012或2013年成为真正的全球PC业{wz}。

 

路线既已选定,悬念也只剩一个—宏碁能否按时,甚至提前走完通向全球PC王座的{zh1}这段路?

宏碁经验

 如果孩子们在自己的心中排斥父母中的一方或双方,他们就会感觉到空虚和不完整

让王振堂和兰奇感到些许不解的是,外界总是将宏碁成功的原因归结于低价格和低端产品。

 

经济危机前,包括上网本在内的笔记本电脑的价格区间在399至1999美元。现在,主流价位基本已降到399至699美元,宏碁大部分产品正是在此区间中。“这样就是低端和低价吗?”兰奇对本刊反问道。在其看来,如果能以更低价格提供更适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自然没有道理一定要卖1099美元以上的笔记本。王振堂更把宏碁是靠“杀价”上位的说法斥为“敌方的中伤”:“我们每次都是做出准确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不是一直靠杀价。杀价能杀到什么时候?”

 

如果将宏碁之道总结为“大规模、快速度”,王与兰奇的认同感会更多。2004年时,施振荣曾表示,宏碁和明基品牌的分家代表了新的亚洲价值观,即区别于多元化的专注和简化。这反映到商业模式上,便是规模和速度——因为专注,所以有大规模;因为简化,所以速度快。

 

事实上,宏碁从不掩饰,甚至一再强调自己对规模的追求。

 

压力来自PC业整合浪潮。典型案例是,联想在2005年5月完成对IBM PC业务的收购,藉此成为全球第三大PC厂商。三四年前,预计市场将发生剧烈整合的宏碁经过估算,认为必须以最快速度使年出货量超过3000万台。“这是存活的基本条件。”王振堂对《环球企业家》表示。

 

像联想一样进行同业并购无疑是实现规模经济最便捷的方式,但2003年时,王还反对以此扩大市场占有率。当时他认为,销量大并不等于盈利多。一个例子是,在美国,顾客一个月内可无条件退货,对于PC这样价格变动快的产品,卖得越多潜在亏损可能越多。当市场在2006年传言宏碁将收购Gateway时,王也干脆地予以否认。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读书 宏基_汉密尔顿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