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现特大型稀土矿储量超现有全国总量

-中国发现特大型稀土矿 储量超现有全国总量-

乌鲁木齐电经过中国地质科技人员近3年的勘察,埋藏在新疆南部拜城县境内的一座特大型稀有金属铌钽矿床被探明,预测铌矿资源储量超过10万吨,钽矿资源储量超过1万吨,另外还有铪等其他稀有的稀土金属。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成果转化处处长、高级工程师徐海明介绍说,目前中国已探明的可利用的铌矿储量仅有8万吨,拜城县境内这个特大型铌钽矿储量已经超出了中国已探明的铌矿总储量,达到特大型规模,预测开发后的总价值将超过1300亿元。  

这座特大型稀有金属矿藏位于拜城县城以北直线距离约47公里的天山深处波孜果尔山区,矿床位于海拔高度3860米至4100米之间。
  
徐海明说,拜城县波孜果尔山区存在一个碱性花岗岩体,这里气候多变,草场密布。该矿体存于碱性花岗岩内,系全岩矿化,规模巨大,易开采。  

早在2007年,地质科技工作者就开始进入这里展开探矿考察工作。3年来,已先后投入勘探资金超过2000万元。

铌、钽均是稀有元素,它们的化学性质和结晶化学性质非常接近,常密切共生,主要应用于电子、原子能、宇宙航天、航空、火箭等工业领域以及钢铁、机械等民用工业中。这座特大型铌钽矿的发现和开发,对中国铌合金、铌钢、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zx1}一期美国《防务新闻》周刊载文称:美国{jd0}武器研发所需的稀土大多来自中国,由于中方不断加强对稀土出口的控制,美国国防部或被迫开始探讨应对措施。一些西方媒体也声称,中国如果严控稀土出口,西方国家的高技术产业可能面临“无米下锅”的尴尬局面。事实真的如此吗?  

中国稀土曾“贱卖”全球  

稀土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它具有优异的光、电、磁、超导、催化等物理特性,能与其他材料组成性能各异、品种繁多的新型材料,因此有“工业味精”、“新材料之母”的美誉。在军事领域,其最显着的作用就是能大幅提高制造坦克、飞机、导弹和卫星的钢材及合金的战斗性能。  

就总储量而言,稀土要比黄金丰富,但它的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印度、俄罗斯等少数国家。作为全球头号稀土大国,我国已探明的工业稀土蕴藏量占世界的80%,且具有种类全、品位高、矿点分布合理等特点。

然而,宝贵的稀土资源在中国却被以令人吃惊的价格贱卖。据统计,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稀土的出口量增长了约10倍,平均价格却被压低到当初价格的六成左右。在世界电子、激光、超导等高科技产业规模呈几何级数增长的情况下,中国的稀土价格并未水涨船高,美国从中国购入的稀土价格竟低于其在国内开采的成本。  

战略资源不容再流失  

“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这是xxx的一句名言。然而,当发达国家将稀土视为战略资源而加以保护和大量储存的同时,中国却对其进行“大甩卖”,导致欧美每年以极其低廉的价格进行囤积,一旦资源短缺,它们就抛出库存以压低价格。
  
今天,中国占有世界90%以上的稀土市场份额,但却缺乏市场定价权,这引起了有识之士的强烈xx。北京大学博士青岩的文章《中国应立即禁止稀土出口》,一度在互联网上被广泛转载。国内某网站的调查则显示,97.6%的网民认为国家应加强稀土出口管制,还有超过60%的人赞成将战略性工业原料作为与欧美谈判的筹码。  

事实上,我国国土资源部从2007年起就已开始调控稀土产量。本月早些时候,工业和信息化部也透露,将尽快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积极推进《稀土工业发展专项规划》和《稀土工业产业发展政策》出台,配合商务部完善出口管理机制,进一步细化稀土产品出口税号,严格稀土出口企业资质认定,完善稀土出口配额分配办法,防止资源流失。  

根据新的规划,未来6年,中国稀土出口配额的总量,将控制在3.5万吨/年以内,并严禁出口镝、铽、铥、镥、钇等稀土金属。同时,国家还计划对稀土产业进行大规模兼并重组,在规范行业运作的同时,逐步建成20家左右的骨干企业集团。
  
欧美忧科技优势受创  

综合外媒报道,针对中国稀土出口政策日益收紧,一些发达国家正积极向中国以外的地区寻找稀土来源,部分矿业公司也计划扩大旗下稀土矿的生产。  

美国的稀土储量占世界的1/9,但在上世纪80年代,该国的稀土矿因能从中国采购到更加廉价的产品而基本关闭。有消息称,美国钼矿业公司正准备重启荒废近20年的加州芒廷帕斯稀土矿。此外,加拿大阿弗龙稀有金属公司正试图在加西北部开发新矿,日本虽然有可支持20年的稀土储备,但其企业同样在哈萨克斯坦参与了从铀矿中提取稀土的活动,还计划在印尼尝试从锡矿中提炼稀土,并研究在蒙古、越南开矿的可能。  

美国稀土资源研究xx杰克·利夫顿“忧心忡忡”地指出,导弹、飞机等xx装备都需要稀土元素,来制造耐热电机与合金材料,xx制导武器也依赖稀土元素。如果中国限制稀土出口,西方国家必须开发替代资源,摆脱对中国的依赖,否则就会导致更多依赖稀土的高技术企业迁往中国,让中国加速挑战西方的科技优势。  

分析认为,西方国家储备有大量从中国进口的廉价稀土,足以满足近年的需求。但中国这样做为时未晚,仍是保护本国资源优势,确保本国工业需求的长远之举。

美国用G2强烈诱惑中国: 中国对美国说不

美国中国组合(G2)似乎正日益成为美国掌控全球经济秩序乃至实施全球战略管理的{zx1}外交政策选择。 通过奥巴马总统访问中国和其他国家时发表的言论,这种看法已经开始广泛传播。我们必知非常认真地看待这种意图,因为美-中组合是不能单纯局限在双边政治战略背景下加以看待的。

美国-中国组合尚未形成清晰的轮廓,但公开宣扬这样一种构想已经引起了全球主要国家的警觉。 意在将中国从俄身边拉走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确实具有促使中国改变亲俄罗斯态度、将中国纳入美国轨道的倾向。以往,在中国缺乏战略影响力的时候,这种情况就曾发生过。如今,由于中国崛起成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国家,而且有意成为全球战略考量中的第二极,所以美国的兴趣比当初大得多。 从战略上看,美-中组合对两国都颇具吸引力。如果中国能脱离俄罗斯轨道并由此为美国带来战略好处,美国会感到称心如意。如果身为全球超级xx的美国能把中国作为第二极纳入新的全球两极战略布局,中国也会感到极度欣喜和满足。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中国一直主张建立多极世界,以对抗美国的战略优势地位。这样一个国家如今想要在美国那里获得种种战略满足。 体现美国“力量均势”概念 就美-中组合而言,最早表示支持和态度比较积极的一方是美国。中国自鸣得意地大打“中国牌’,以期在战略上把美国诱入圈套。美国以“经济的遮羞布”为这种新的全球管理组合辩解,但欺骗不了任何人。 美国显然是出于一系列战略和经济原因才不得不推动形成美-中组合。 从战略上看,组合的构想之所以吸引美国,是由于支撑着美国全球战略的“力量均势”概念。美国以“接受中国成为新的两极世界中的第二极”来引诱中国。这种强烈诱惑是中国所无法抗拒的。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会脱离冷战后时代与俄罗斯形成的所谓战略关系。 美国自感在战略上无法在中亚腹地扎根,原因正是俄-中战略关系和上海合作组织体系。因此,必须把中国抽出来。从战略上看,撤出阿富汗之后,美国可能不愿让与阿富汗接壤的地区强国(如俄罗斯、印度和伊朗)涉入该国事务。美国也许更希望把那里的事务交由中国和巴基斯坦代管。 美-中组合只是“权宜婚姻” 我们可以把美-中组合的出现视作“权宜婚姻”,最{zj2}有可能以“草草离异”收场。 美国对美-中组合的支持态度是自相矛盾的。这种组合布局必然是一种两极的全球管理体系。但是,在历史上两极全球权力架构何曾分享过全球权力。

21世纪50年代之前的战略趋势预示着中国将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尤其致力于让美国退出东亚。中国刻意渗透到能源丰富的海湾地区xxxxx,而这里历来是美国的地盘,可能会成为美-中在东亚以外发生严重争议的战略爆发点。 美-中组合只是冲动下的权宜之计,不可能成为全球管理的持久战略布局。美国的这一冒险行为忽略了战略现实:俄罗斯东山再起,印度和日本是不断崛起、怀有全球抱负的亚洲强国,不太可能屈从于美-中联手的局面。为了制衡美-中组合中的中国部分,不同层次的大国会形成其他战略布局:俄罗斯-伊朗-印度三角、俄罗斯-伊朗-中亚三角、俄罗斯-欧盟-印度三角,印度-日本战略组合。这将是未来全球战略考量中的定局。



郑重声明:资讯 【中国发现特大型稀土矿储量超现有全国总量】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