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作品大赛】上海世博:“回归”城市新生活- 翟峰的网谈博客- 天府 ...

【We Are One ”——亿万网友相聚世博作品大赛】

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不仅通过向全世界敞开大门使之再次成为继2008年北京环保绿色奥运之后的全世界的又一大焦点,而且更以其定位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低碳”、“绿色”、“循环”、“节能”、“ 创新”之主题,体现了“回归”城市新生活的核心理念
世博会零碳馆通过传承来自伦敦的世界{dy}个零二氧化碳排放社区贝丁顿的科技,并结合上海地区的气候特征,采用本土化的产品,建造出中国{dy}座零碳展示性建筑,将全球节能减排企业的新能源技术集于一身。该项目总面积2500平方米,在两栋南北四层高的建筑中设置了零碳报告厅、零碳餐厅、零碳展示厅和六套零碳样板房,xxx地向游客们展示了建筑领域对抗气候变化的策略和方法。世博会结束,零碳馆将被打造成中国首座零碳博物馆而永远保留下来。
为减少7000万人次中外游客产生的大量交通出行碳排放,上海世博会探索采用了自愿碳减排平台,人人参与低碳,让低碳理念深入人心的妥善补偿机制。其预测产生的900万吨碳排放中,通过节能减排技术自行承担其中的150万吨,其余750万吨碳排放可以通过上海环境交易所打造的自愿减排交易机制和交易平台,开放给全球公众,自行支付购买。为此,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开通了“世博自愿减排平台”,建立了自愿减排的碳交易机制,世博会开展期间,参与世博会的企业和各国观赏者都可以通过该交易平台来支付购买自己行程中的碳排放,实现自愿减排。捐碳方将其碳减排量捐赠给受捐方,受捐方可通过“碳排放计算器”计算出碳排放量并“购买”相应碳减排量实现碳中和,从而实现减碳行为。
而绿色出行——步行、自行车、公交车等即成为上海世博会全民倡导的具体实践。如丹麦的第三大城市、安徒生的故乡奥登塞,将一条简单的自行车道搬到了上海世博会“城市{zj0}实践区”;车道两旁是来自丹麦的自行车停车点、打气点。这个案例提出:以自行车代步是未来城市的出行方式。加拿大温哥华同样入选了“{zj0}案例”。该市规划师肯特·穆罗说:“20年前,我们在道路设计上的优先顺序为‘机动车——自行车——行人’,而现在,xx倒了过来” 。还有上海世博会的开幕式仪式和文艺表演,乃至于其耗材使用,尽可能地选择了一次性投入和可循环使用的无污染、低能耗、可再生的材料。如其开幕式上2000张嘉宾坐椅,是利用废弃牛奶盒再生制造;开幕式的节目单、节目册和手提袋等也均为环保再生品;开幕式的舞台上没有任何泡沫塑料,因为它不可降解;开幕式上包括演员服装在内,都尽可能进入循环利用程序。还有上海世博园内的“箱体装配式”环保公厕,园内的燃料电池观光车,由废弃木材建起的世博公共建筑,主题馆屋顶拥有国内{zd0}的单体太阳能屋面,园内的草坪墙等,都在充分展示着上海世博会提倡的“回归”城市新生活的核心理念……。
郑重声明:资讯 【【世博作品大赛】上海世博:“回归”城市新生活- 翟峰的网谈博客- 天府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