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贸易央企再扎堆中石化上书力护旧制- 姑苏慕容- 姑苏慕容复- 和讯博客
石油贸易央企再扎堆 中石化上书力护旧制 [转贴 2010-05-15 10:05:25]   

石油贸易央企再扎堆 中石化上书力护旧制
2010年05月14日 21:52  经济观察报
  姜雷

  真正突破石油的行业垄断,正在从流通领域打开缺口。推动这一进程的并非原来年年上书的民间力量,而是来自实力雄厚的中央企业。

  新进入炼油行业的中国化工集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等央企正试图破开这一障碍,进入这一利润丰厚的领域。此前,大量央企不约而同地进入到房地产业,并屡将各地xx拥入怀中,不过他们的进入,推动了房价走高,遭致政策的强力遏制。现在他们的目标转向石油贸易。

  对于这一苗头,1个月前,中石化以书面建议的形式向相关部门呈送报告,强调现行的原油贸易管理方式在现有条件下不宜做出调整,建议国家继续严格原油进口管理,禁止进口原油违规供应地方炼厂。

  这是中石化首次通过书面汇报提出建议,强调维持现有原油进口贸易体制。此举被视为针对此前相关企业、行业协会等提出修改中国现行原油进口贸易管理方式的回应。

  中石化的建议或许不会被xx采纳。相关政策部门已在推进现行原油贸易管理方式的改革。此前执行8年之久,非国营贸易进口原油只能用于中石油、中石化炼厂加工的政策,可能进行调整。部分相关地方炼厂有望直接获得进口原油资源。

  中石化急了

  上述报告中,中石化建议维护现有的石油市场管理体制,加强原油进口监管,严格现有原油贸易管理方式。

  据称,中石化提出的方案包括:提高准入标准,包括停止发放国营原油进口执照;强化进口配额政策,包括尽量将配额主要分配给三大石油集团。中石化甚至提出,限制进口原油的用途。包括非国营贸易进口原油不得供应给地方炼厂——这是非国营贸易原油进口管理的核心和关键。

  中石化高层曾公开表示,进口原油管制{jd1}不能放开,否则或将重蹈铁矿石覆辙。现行的原油贸易管理方式是经过广泛调研和论证基础上实施的,进口集中管理关系到行业发展市场稳定大局。

  2009年,中国成品油价格新机制实施后,地方炼油厂盈利能力迅速提高。为了这些炼油能力增加原油供应,很多企业通过各种渠道提出修改现有石油管理体制的诉求,允许地方炼厂使用进口原油,还要求给地炼更多进口原油的机会。

  今年3月份,全国工商联石油商会在“两会”召开时,曾提交名为《关于推进原油进口适度多元化,拓宽进口渠道》、《改善地方炼化企业发展环境,促进成品油市场供应多元化》的两份提案。

  该提案建议国家允许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地方炼油企业进口自用原油。适当放宽享有原油进口经营资质的企业原油批发权和自主经营权,允许非国营原油进口配额市场流通,可以销售给两大集团之外的地方炼油企业。

  河北省工商业联合会石油业商会会长齐放称,地方炼油企业每年都会通过自己的渠道向相关部门反映、沟通,为企业争取更多油源和政策支持。

  不仅如此,在近期召开的数次石油化工行业的论坛、会议上,也都有类似的声音,适当放开进口原油配额缓解地炼生存困境的呼声不时传出。

  各有说辞

  目前中国原油进口分为国营贸易和非国营贸易。从2003年开始,国营贸易企业从事原油进口已经取消了配额限制,可根据市场的需求来组织进口,并没有数量限制。目前,包括中石油、中石化在内,5家国有石油企业从事国营贸易进口

  非国营贸易进口原油则有一定配额。根据入世的承诺,中国从2002年起开始,每年下达非国营贸易配额,允许非国营贸易企业从事部分数量原油的进口,并逐年增加配额。

  目前拥有非国营贸易原油进口资质的企业有22家,但其中有国营背景的企业占据了三分之二。

  但是,即便是部分民营企业拥有了进口非国营贸易原油的资质。根据现行的原油进口政策,民营油企进口的原油并不能直接在国内市场流通,只能由中石油、中石化两家的炼厂负责加工。

  2010年商务部下发的非国营贸易原油进口配额为2530万吨,预计占2010年原油进口总量的13%,85%以上的原油进口量仍通过国营贸易完成。上述地炼企业、工商联要求放开的正是这部分油源。

  接近中石油的人士称,放开地方炼厂进口原油供应,将助长地方炼厂盲目违规建设,违背国家产业政策。在两大集团内部,他们将地炼扩建称为“全民炼油”的冲动。中石油的内部报告称,放开地炼进口原油将重蹈铁矿石无序进口,价格飞涨的覆辙。

  在山东东营鑫诚化工石化有限公司宋先生看来,放开管理引发混乱只是两大集团的老生常谈,是他们为了维护其垄断地位找说辞。只有把所有的油源都控制在他们自己手上,他们才能限制地炼企业的发展,以继续控制地炼企业,防止地炼企业和他们正面竞争。

  全国工商联的建议则强调,考虑由全国性行业商会组织,根据企业资金规模、原油加工量、节能减排指标等方面筛选出部分符合一定条件的民营企业参与,统一对外询价,组织进口,以降低进口成本。

  齐放称,放宽民营进口权,并不需要一步到位。他建议称,在拥有进口非国营贸易原油的企业中,包括了中国化工、中海油等国有企业,可以先以他们试点,让这些企业进口的非国营贸易原油直接投入使用或者进行贸易。“最重要的是打破两大集团对进口的垄断”。

  地方炼厂突进

  齐放的建议正是石油集团的担忧。记者采访中获悉,相关部门并未xx采纳全国工商联提案的建议,但关于进口非国营贸易原油只能交由两大集团炼厂加工的限制在近期可能放开。

  实际上,在2005年,讨论向国家保留的地方小型炼油企业供原油非国营配额的计划就已经在相关部门的闭门会议上展开过讨论。

  真正推动这一政策修改的并不是地炼企业的年年呼吁。记者了解到,包括中国化工、中海油、兵器工业集团等多家拥有非国营贸易原油进口资质的国有企业不断进入炼油行业,才是真正的背后推手

  山东省一地方炼油厂的人士称,部分山东地方炼厂今年可能有望获得更多的进口原油资源,其中主要来自非国营贸易进口。资料显示,在今年的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配额中,中国化工油气开发中心和青岛安邦石化分获13万吨的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配额。

  上述两家贸易企业都属于中国化工集团。2008年,中国化工在山东省整体收购青岛安邦石化等7家地炼企业。不仅如此,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整合的华锦集团也已建成年产500万吨的炼油能力,这个集团下属另一家企业振华石油则拥有原油的非国营贸易进口资质。

  记者了解到,中国化工等企业在进入炼油行业后,同样受困于油源。即便拥有非国营贸易进口资质,他们的进口原油也要先交由两大集团炼厂。上述山东地方炼厂人士称,这种情况不久就会改变。他们的特殊身份意义促进了原有体制的修改。

  一旦中国化工等企业可以获得非国营进口原油的销售和使用,则意味着两大集团对于进口原油垄断的打破。这也使得在炼油能力过剩下的中石化、中石油面临更大的压力。

  包括中石油独山子千万吨炼油项目、中石化福建炼油1200万吨项目相继投产。从2010年开始,连续4年的炼油投资项目进入集中释放投产阶段,不xx统计,到2015年,全国炼油能力将达到7.5亿吨规模。

  根据中石化经济研究院的预测,2015年国内成品油的需求量将达到5.3亿吨,这也就意味着有近2.2亿吨的炼油过剩。

  辽宁北票石油公司总经理刘七秋称,在炼油过剩的情况下,作为终端销售的民营加油站进油的渠道更多,进油成本就更低。

  因为受制于油源,地炼成本从今年开始不断提高,但地炼成品油每吨价格仍比两大集团低近500元。“一旦地方炼厂获得更多油源,这种优势更加明显。”刘七秋称。

  目前地方炼厂油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首先是国家计划内,由两大集团每年统一配给的,但最多只能满足地炼不到五分之一的需求。其次是加工不受配额限制的半成品——燃料油。三是回收“散井”原油。

  上述山东地方炼厂的人士称,虽然非国营贸易进口原油总量不能满足地炼产能需求。但一旦放开,将大大缓解地炼需求压力。“至少我们有了更多的进油渠道,不需要再看两大公司脸色行事了”。

  地方炼厂集中的山东地区扩产的愿望十分强烈。公开信息显示,未来的两三年内,正和集团500万吨/年项目、山东海化、弘润石化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这些炼厂都有望步入千万吨级炼油规模行列。

 

郑重声明:资讯 【石油贸易央企再扎堆中石化上书力护旧制- 姑苏慕容- 姑苏慕容复-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