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中国馆8大亮点_九九空间王_百度空间

  几乎每一届世博会,都会出现一座经典的建筑。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后,最可能成为经典的就是中国国家馆(以下简称中国馆)。中国馆以69米的高度和16万平方米的总建筑面积在世博园区显得特别夺目,其独特而具有中国特色的斗拱造型让人xxxx,内外墙上鲜艳的中国红令人兴奋。{zd0}限度地利用现代科技诠释绿色环保理念,也是中国馆的一大突破。从试运营阶段来看,游客参观热情{zg}的还是中国馆。据预计,并非每一位进入园区的游客都能进入中国馆。为此,我们进入世博园区就立即预约中国馆,并且事先做好功课,更好地游览中国馆。接下来,就让我们了解一下中国馆有哪些令人难忘的亮点吧。

  1 鲜艳夺目的中国红

  在整个世博园区,中国馆以鲜艳的红色而显得特别醒目。要欣赏中国馆,首先要欣赏的就是这鲜艳夺目的红色,这是代表中国特色的中国红。这些中国红也不是单纯的一种红色,而是由7种不同的红色组成。其中外墙用了4种红色,内墙用了3种红色。红色油漆由上到下通过渐变的手法由深到浅,增加了整个建筑的层次感与空间感。无论远看还是近看,这红色都赏心悦目。

  建设者把不同红色的氟碳漆喷在铝板上,用这个作为中国馆的基本建材。如果是光滑平整的红色铝板,拼起来以后一定会导致板上有工艺的痕迹,也就是说整个建筑会像纸糊的,会飘起来。因此,设计师采用“灯芯绒状肌理”方案处理这些铝板。当我们走入中国馆内部,会发现所有红墙的地方全部处在背光位置上。红色处在背光位置上就发黑,所以色彩设计师就必须要对内部色彩进行特殊处理。设计师通过软化中国红,使它形成一种渐变的节奏,这样就可以xx发黑现象。

  2 中国特色的斗拱

  对中国馆的红色欣赏完毕后,我们可以在广场上绕着中国馆走一圈,欣赏中国馆的外观造型。

  中国馆的造型特色是采用了斗拱,而斗拱是了解中国文化的钥匙。斗拱造型的中国馆是从五千年中国文化中具象出来的产物,它架空而起,居中矗立,让公众对中国的斗拱、冠帽、礼器鼎等传统器物建立起某种联想。

  中国馆很像夏商周的青铜器——鼎,有些鼎立之势。但却更抽象,属于现代构型手法,建筑材料也从传统的木材变成了现代的钢梁。

  我们还可以注意到中国馆造型上的一些其他传统文化符号,比如,通风口做成了红色印章的造型,这在中国建筑史上是个创举。中国馆国家馆和地区馆的四面各覆以“叠篆文字”,文字内容分别是东、南、西、北以及二十四节气,体现出中国的传统文化,事实上,这些字都是镂空的,其实也充当了建筑的通风孔的角色。

  3 隐蔽的低碳环保设计

  观看中国馆的外观,或许我们还能发现一些可能会忽略掉的低碳环保设计。

  即使提前预约,中国馆也将会有很长的排队时间,少则45分钟,多则2小时以上。在炎热的夏季,排队的时候会不会被太阳晒晕呀?你会发现阳光都被中国国家馆挡住了,这叫“自遮阳”技术,设计师在设计时就考虑到了。

  利用自遮阳造型后,中国馆在太阳很高时照不到,阳光低斜时才能照进来,这就很好地实现了节能环保的功能。

  设计师一度为太阳能电池板的安装而发愁,这是因为太阳能电池板会和中国馆的造型相冲突。中国馆的墙面向里收缩,会对阳光产生遮挡;其次,墙面颜色以红色为主,黑色的太阳能电池板会影响墙面效果。因此,太阳能电池板主要安装在屋顶,采取间隔铺设的方法,部分区域采用透光式太阳能电池板。如果我们不仔细看,这些电池板还难以看出。中国馆的太阳能应用主要以展示为主,系统总装机容量约0.4兆瓦。

  中国馆采用一系列节能技术措施和环保材料,除了上面介绍的自遮阳技术和屋顶太阳能系统外,顶层还有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净化用于冲洗卫生间和车辆。

  四根立柱下面的大厅是东西南北皆可通风的空间,在四季分明的上海,无论展会期间各种气候如约而至,让观众都能感到有一股股与人体相宜的气流。

  外墙材料为无放射、无污染的绿色产品,所有的门窗都采用LOM-E玻璃,不仅可通过反射热量降低能耗,还能通过特殊涂料将阳光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为建筑外墙照明提供能量。

  4 三斩斧劈出大台阶

  要进入中国馆参观,首先要到中国馆的9米大平台乘电梯,而要上到9米大平台,参观者可以乘坐自动扶梯,也可以步行走上76级大台阶。不要小看这76级台阶,它们全部采用花岗岩“华夏灰”制作而成,呈现出黑白相间的视觉效果,其质量和工艺标准堪比人民大会堂的大台阶。这些石材总数达4700块,总面积达近9000平方米,其中单块最重的有800千克,最轻的也有260千克。

  为了使石材的表面呈现细密美观的凹槽,保证大台阶的舒适实用,濒临失传的民间绝艺——“三斩斧”被重新挖掘出来。一块1米见方的石头上,斩斧要达上万刀,整个中国馆大台阶加起来达5400多万刀。“三斩斧”是一种流行于浙江、福建一带的极其古老的纯手工石材表面处理方式。用斧剁石的时候,需要初斩、细斩、终斩三个工序,才能出现石头最终的纹理效果,故取名“三斩斧”。

  5 环保的屋顶花园

  从9米平台再乘坐自动扶梯而上,就可以看到中国馆地区馆的屋顶花园——“新九洲清晏”了,这个花园因模仿圆明园的九洲清晏景区布局而得名。我们都知道,在屋顶建设花园可以起到冬暖夏凉的效果,国外不少地区都在推行这种低碳环保的“绿色屋顶”。同样,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地区馆屋顶上修建了一个2.7万平方米屋顶花园,这是上海迄今为止{zd0}的屋顶花园。

  新九洲清晏每个洲的地面都花费了施工人员大量的心血。比如说农田的地面会采用碎石子,荒漠的地面将是人工合成的红色岩石,山脊的地面将是别具特色的白色砂石,沟壑的地面更是三色土一点一点铺就的。屋顶花园按照不同的区域分别种植相应类型的植物,对中国各地地貌进行具体演绎,如“泽”区域中种植水杉等湿地植物,“漠”区域中种植胡杨、柽柳等沙漠植物。行走在屋顶花园,祖国山河的瑰丽画卷便依次展现在我们眼前。屋顶花园高出地面14米,比周围一般的场馆都高。站在这里,可以看到周围其他场馆的整体风采。

  6 xxx的体验型剧院

  乘坐上电梯后,可到达国家馆屋顶,即酷似九宫格的观景平台,将浦江两岸美景尽收眼底。然后自上而下,通过环形步道参观49米、41米、33米三层展区。进入49米的{zg}展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环幕影院,这是一座集合了装置艺术和多种媒体的体验型剧院。不同于普通的影厅,这里的银幕除了前、左、右三面外,头顶上的穹幕将一起给观众带来xxx的视觉体验。我们可以在这里观看一部长约8分钟的影片,影片将讲述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自强不息”的城市化经验、中国人的建设热情和对于未来的信念。

  导演陆川透露,主题电影的制作班底是电影《南京!南京!》团队。从创意阶段开始,电影即定调为诗意的展现,因此会有很多超出现实生活的、富有想象力的“奇观”呈现给观众。影片后期制作的特技水平不亚于影片《魔戒》,将体现目前国内后期制作的{zg}水平。除此之外,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如造纸、印刷术等和城市生活发展相关的元素也都将创意地展现。

  7 会活动的《清明上河图》

  走出体验型剧院,我们马上会被另一件“宝贝”所吸引——放大了数百倍的张择端名作《清明上河图》。据在世博园试运营阶段的参观者介绍,中国馆最让人过目难忘的亮点是会活动的《清明上河图》。这幅图是用多媒体的形式投射在大屏幕上的。不同的是,这幅《清明上河图》里面的人物和场景全都能动起来,是当时生活场景真实的再现。而国宝《清明上河图》原件,也将出现在世博期间的中国馆,不过出于文物保护的需要,可能只在部分时间展出。

  动态的《清明上河图》高6.3米,长130余米,约是原图的30倍,需要12台电影级的投影仪同时工作。画中的人物和场景不但会动,而且会有晨昏变化,把宋代的街市生活逼真地呈现给我们。整个活动画面将以4分钟为一个周期,展现城市的昼夜风景,其中白天出现人物691名,夜晚出现人物377名。图上形形色色的古代人物在数字化之后,变得更加活灵活现。我们可以看到,赶路的脚夫真的边走边吆喝,河边的纤夫拉着船索唱起劳动号子。如此一幅水会流、人会走的《清明上河图》,只有在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才有。为了这幅虚拟合成的百米长卷,动画师专门进行了“大尺寸屏幕人机互动”的研究。

  创作团队对古本《清明上河图》做了重新解读和制作。首先要保留原作的原始风景和建筑。看起来只是将原作上人物去掉的简单工序,却大有讲究。一来要保留原作的所有特征,数百棵树、数百座建筑一个不能少,色调、画风也一点都差不得。可原作有上千年的历史,要放大30倍,很多细节必须重新修补。二来还要为这些背景制作xx效果,草木建筑之间的遮挡关系、阴影分布,以及在晨昏不同光线下的变化,都是创作团队一次次调试比对后才确定的。为了让每个人物的动作和不同人物间的关系都得到精心设计,70多位动漫设计师花了近两年时间。

  8 乘坐轨道车感受时空转换

  结束了最上层的参观,我们来到高41米的中层。充满梦幻色彩的轨道车,是中层的主打项目。这段时间约为10分钟的“骑乘”之旅,就像游乐园的一个游玩项目,给人以童话般的意境。轨道车的设计能够从客观上加快人流量的游览速度,也更有利于让游客置身游走于时空转换的城市变迁之中。

  这是一趟体验式的“寻觅之旅”。约10分钟的动态游览过程中,呈现出中国人营建城市的独特智慧。在轨道两边,集中展示了城市选址、规划、建造的过程,并结合中国农耕文明的背景,展示以生活为主要目的的建筑群规划。另外,以江南建筑为主要特色的园林建筑,让人们在互动中体会到“借景、留白、一景一画”等意境的运用与创造。木结构建筑、拱桥、庭院、园林、砖瓦等成为沿途观赏的亮点。

  ■相关链接

  中国馆展示内容

  {dy}展区:探寻“东方足迹”。通过几个风格迥异的展项,重点展示中国城市发展理念中的智慧。其中的多媒体综合展项播放的一部影片,讲述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自强不息的城市化经验、中国人的建设热情和对于未来的期望。国宝级名画《清明上河图》被动态地再现于展厅中,传达中国古典城市的智慧。

  第二展区:展开“寻觅之旅”。采用轨道游览车,以古今对话的方式让参观者在最短的时间内领略中国城市营建规划的智慧,完成一次充满动感、惊喜和发现的参观体验。

  第三展区:聚集“低碳行动”。聚集以低碳为核心元素的中国未来城市发展,展示中国人如何通过“师法自然的现代追求”来应对未来的城市化挑战,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式的回答”。

世博会中国馆

  4月24日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xxx一周。4月23日晚,灯光璀璨的中国馆与世博轴相互辉映,静待开幕。

  中国馆基本信息

  场馆主题: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

  设计理念: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

  展馆位置:世博园区A片区

  造型亮点: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

  国家馆日:10月1日



郑重声明:资讯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8大亮点_九九空间王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