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汉山记(二)_张晓钟_新浪博客

    二、境内胜迹

 

     1、 东面西源九井河流域风光和传说

      西源九井河在风景秀丽的西源山谷,位于县治西25公里处,以“西源九井”闻名于世,现属隘口乡。《宿松县志》载:“西源山距县五十里,山多异迹,水织如环,入山只河一条过,经三十六度始尽。有九井,三龙王祠。山后石梯,远望彭蠡、五老、天柱,历历在襟带间。下有铜鼓岩、泉滴岩中如金奏响。有东寺、西寺,建自晋、唐。异草灵花,触目幽邃;纸池茶灶,分缀云霞;村落人烟,随处有世外之想。”由此可见,这是一个神秘而幽雅之所在,乃旅游胜地,休闲乐园。

      西源山为大别山馀脉,面积37平方公里。九井是西源风景之精华。“西源九井”也是宿松十景中最xx的。井分布沿水道河谷中,全长20多华里,一般认为因水位落差大,长期冲击形成的深潭,命之曰井。只有七井独特,它在悬崖石壁形成的井口,似与冲击无关,但崖下仍是深潭。井的编号溯流而数,一井在进山的黄大口水库后梢,九井在分水岭天池下。

      一井:原来水阔而深,西偎菲蕃陵山,东伴百亩菽浦,南被碥石斜锁,北来流水汹汹。有人试图测量其深,以绳系青砖下沉百余米仍不见底。1958年建成黄大口水库,被水淹没,现为冲积沙石所瘗,面目全非,然而它仍赋予人们美好的回忆。传说井龙王有许多金银餐具,民家办红白喜事,只要户主在井边焚香叩首,餐具即浮出水面供借用。遗憾是曾有一家借用后,一金盅未完璧归赵,其后再借不复浮出。

距井不远的东南两面有一不雅的奇观,石壁上少男少女靠山裸体相向,出现“美女裎膣,痴汉现阳”的绯景。猎奇者不妨实地一瞥。

       二井:从一井沿着曲折的梅西公里,北上三公里,便到了九井沟与紫荆河的交汇处。这里有个小盆地中秋坂,是农民的粮仓,有个小集镇肉铺,是原西源乡的治所。在隘西公路与梅西公路的汇合点,大桥北侧百余米处,河叚深壑中一个“之”字形的碧水深潭,就是二井。它又名响水宕,宕长30余米,宽约5米,深未探明。井被10多高石牌镶成一条曲折的垅,井壁凸现奇形多姿的石瘤。不论怎么干旱,河水见底,井水不涸。曾经有一年,旱魔作祟,河水断流,只二井绿水汪汪。附近居民都到二井取水饮用和浇地。井水下降后,人们发现井中有井,既有侧井,也有立井,一层井底有块大石盖着,石隙中喷出线状水柱。几个大力士用杠将石板撬开,稻箩粗的水柱向上涌,瞬间井满外溢,河水哗哗。当时围观者猜测:那石板下是河?是龙宫?有多深?通向何处?搁置了一串问号。1966年夏秋遇上百日不雨,公社发动社员用龙骨水车抗旱,河水被吸干。只剩二井有水,驾起抽水机抽水,不到20分钟,电闪雷鸣,大雨倾盆,旱情解除。这么巧,是二井的威力,还是天公本来就要下雨,在人们心目中蒙上了神秘的面纱。二井来水落差大,只要丰水季节,就惊涛滚滚,声如洪钟,所以有“响水撞金钟”之美誉。

      三井:藏在深数百米山谷里,横在褊狭深沟的悬崖上,距龙王村部约三华里。井面不到10平方米,水潭多深未探清。龙王村祝一庄、祝和德曾身缠石头,有意下沉探险,发现井身弯曲,三门虚掩,里面错综复杂,井中有井,井下有井,洞幽水徊,不知底在何处。人们戏称“龙王迷宫”。三井周壁斑驳怪异,溜滑圆润,造型奇妙,确有镂月裁云之工。井北来水汹涌澎湃,起伏跌宕,井东数百米的峭崖,井西数十米高的陡石坎,俯瞰深潭,不寒而栗。井壑中阴森森、淞蒙蒙、风飕飕、水隆隆,崖陡石滑,稍一失足,就与龙王作伴。井东陡壁上,爬着一条长100余米、宽约20米活灵活现的飞天蜈蚣。关于蜈蚣的来历有叚神话故事:三井龙王在狭谷寻蛛,不慎被一条蜈蚣钻进他的鼻腔。此后龙王爷常犯xx,便请药王爷治病。药王给他鼻梁上扎了一针,蜈蚣从鼻中弹出,飞到东边山崖上,药王爷当即喷药雾,蜈蚣紧贴崖上不动,成为千古化石。从此龙王爷的xx消失。龙王对药王说,“我如何感谢您,要什么宝贝任选。”药王答曰,“只要近山多得雨,不干死我的药草,另给我造个炼丹湖足矣。”龙王满口应承。此后,山区、近山区每年都要多得几次雨。“近山多得雨”,尽人皆知,但炼丹湖一直没有xx。1988年,龙王村在水电部门的支持下,于三井上游建了一座长30米,宽1.5米,高6米的钢筋混凝土的大坝,机闸一关,便出现面积达5亩多的高峡“平湖”,即三井坡水库。可算人助龙愿,xx给药王“炼丹湖”的承诺。同时安装了50千瓦的水力发电机,给龙王村送去了光明。

     三井还有一个真实的故事,据民间传说和史料记载:唐贞观年间,西源一带久旱不雨,草木槁枯,庄稼绝收,民不聊生。人们纷纷议论,这是龙王爷在龙宫寻欢作乐,忘了人间苦难。住在三井附近的周家惠泽、惠俊、惠胜三兄弟,心急如焚,决定不惜身家性命,去找龙王爷为民请命。于是更衣沐浴,斋戒三日,在端午日到三井焚香祷告,义无反顾地钻入“龙宫”。事有凑巧,周氏三兄弟下井不多久,雷雨大作,九井沟河水猛涨。真是久旱逢甘雨,百姓无不欣喜。可是周氏兄弟走上不归路,人们不胜哀伤和怀念。他们以厚礼葬周氏三兄弟于三井西边周冲西山高排上,其墓大,现仍明显可见。同时,在三井西侧山坪上建起三龙王庙,塑了周氏三兄弟的金身,安放庙中,焚香xx,香烟不断。周氏兄弟为民请命的壮举,从此远近传名。

到了宋庆历年间,在舒州任通判的王安石闻知此事,深为周氏兄弟的精神所感动,便亲往实地凭吊。他进入西源地区,一路串农户、问民情、察乡俗,到周氏兄弟墓前、庙里吊唁。并在庙内题词:“形体登仙去,精神万古存。”且捐资扩修龙王庙,重塑金身。王安石游九井沟后,在庙内墙上赋有《九井》的诗:

         沿崖涉涧三十里,高下荦确无人耕。扪萝挽茑到岩趾,仰见吹泻何峥嵘。

         余声投村欲风雨,来势卷土犹溪坑。飞鸟凌兢走兽骇,霜雪夏落冬雷鸣。

         野人往往见神物,鳞甲漠漠云随行。我来久立无所得,空数石上菖蒲生。

         中官系龙投玉册,小吏碟狗浇银觥。地形偶尔藏险怪,天意未必司阴晴。

         山川在理有崩竭,巨壑自古常虚盈。谁能保此千秋后,天柱不折泉常倾。

      其后,当地百姓将龙王庙从三井坪迁到现龙王自然村内,庙内仍供奉周氏三龙王的塑像。据龙王村黄长生老人回忆,解放初,庙内周氏三兄弟的塑像非常突出,代代作真龙王叩拜。王安石题词赋诗的墨迹在庙东墙上十分醒目。1950年拆庙建龙王小学,1992年在小学后山坡上重建,重新雕塑了周氏三龙王像。庙宇飞檐翘角,朱栋画梁,香火旺盛。

     四井:位于三井上溯300多米处。“炼丹湖”两岸绿树成荫,清冽的湖面,撑动轻漂的竹筏,穿碎双山的倒影,很快停泊登陆,继续北上。踏过乌龟石,掠过蛤蟆石,穿过茵茶园,向高山深入百米,是九井沟与石鼓河的交汇处。再经坎坷的荒境,扶藤攀登,前进百米许,便到了飞瀑五叠的四井。瀑宽米馀,水自数十丈高的悬崖腾空而下,犹如鼓声阵阵,白练飘飘。崖上灌木丛丛,野花点点;潭下碧波滚滚,流水潺潺。可谓赏心悦目,美不胜收。

     五井:从四井山谷出口,溯流北上50米,便是五井山壑出口处。从出口处西攀50米,就是人迹罕至的五井。井夹在高山中,井旁黑石突兀,似黑虎怒目圆睁,咄咄逼人。崖上流水狂泻,井中黑水翻滚。由于四周树木繁茂,井水从来不见天日,水呈墨色,给人以阴森、冷漠之感。五井位置不在九井沟的河谷中,而处在五井冲的支流上,实际上九井沟里只有八井。

     六井:沿着鲰鱼戏流的玉溪,从五井冲出口向北上百馀米,一巨大圆石阻断了人们的视线,它在九井沟河床里,宛如中流砥柱。传说圆石是六井龙王独戏的龙珠。六井就在圆石上溯不到百米处。六井瀑似银弓,红日当空,似有开弓射日之势。瀑高15米许,宽3米有馀,水高崖峭,谷鸣山应。在水流到达六井之前,转过五米高的小山,绕过“雷公石”,一串长200馀米,宽70馀米,高100馀米,恰似新娘婚纱的瀑布披在斜光的石毯上,真是美丽动人。

     七井:风光可谓九井之最,如果说九井是西源之精华,七井乃精华之精华。爬上略带褶皱的青花石裙腰部,向下俯视南方,一口口洁白的瑶池,水光潋滟,梯次汩汩地往下淌。池有大小、深浅不一,大的能供多人游,小的可供单人浴,深的漫过头,浅的水齐腰。传说是龙女沐浴之处。

瑶池的东边崖上,芳草萋萋,灌木葱葱。在林木稀疏的悬崖处,有一形似美猴的巨石,身贴绝壁,足踏山腰,头向西顾,目不转睛地凝视着七井宽阔而又修长的三叠飞练,人称“孙悟空观瀑”。大雨之后,七井石裙上飞出巨幅玉练,如遇太阳,在光雾交织时,可见七彩飞虹,难怪孙大圣流连忘返。登上七井南侧石坪,面北而视,一疋约200米的玉练从天际飘下,落入面积约150平方米的翠潭中,只要在潭边停立须臾,雾珠就会浸润你的衣襟。目光透过水幕隐约可见峻险石壁的腰部有一口约4平方米的水帘洞,那就是让你向往已久、闻铭遐迩、玄乎其玄的七井。镶嵌在井周有一幅约3000平方米的xx山水“石画”,这就是令人叹为观止的七井牌。枯水季节,身健的年轻人,可贴“石画”上略有凸起之处攀爬而上,一睹七井真面目。绣满花纹而圆润的井壁,令人啧啧称奇,蔚为壮观。人们可贴在井口的斜面上拍摄自己的英姿,让汝霎时成为龙宫里的龙子龙女。七井西侧是一处高大的山崖,崖周灌木丛生,乔木参天,人迹罕至。这里有个美丽的传说:当年有个姓黄的樵夫,于农历五月二十日,偶尔来此崖,目睹高山峡谷,巨瀑深潭,鸟语花香,清风送爽,在此小憩。忽见一只大蛤蟆从水帘洞里跃出,坐在洞边小石坪上环顾四周后,跳入井中;继而一只巨虾蹦出水面,在洞边小石坪环顾四周后回到井中;接着一只锣筛大的螃蟹爬出水面,也是在小石坪上环顾四周后扑入井中。霎时奇观出现,七位服装颜色鲜艳而又各异、花容月貌、婀娜多姿的美女,手提洗衣桶从井中走出,把桶中的龙袍和衣衫,放在井边的瀑流里浣洗,洗完将衣服晒在山崖上,她们在那里尽情地笑谈和嬉戏。此时樵夫看得神魂颠倒,得意忘形,不竟轰然大笑。这一笑,惊动了少女们慌忙收拾东西,跃入井中。樵夫在想,我今天看到的,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七井龙宫里,有虾兵蟹将出来巡逻,龙女出来洗晒衣服。自觉很幸运,大呼“我看到了龙女,看到了龙晒衣”。后来民间相传“五月二十龙晒衣”可能源于此。在七井东西两侧数百米的悬崖上,各有{yt}然石洞,形似神龛,因此人称“神仙洞”。洞深约10米,高约2米,宽约5米,传说是龙女浣衣洗澡时的警卫哨所。据史料和民间口传,1930年西源在共产党领导下成立了“苦人会”,1932年7月陈开运、姚鹏率蕲春独立营进驻陈汉山区,同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东路军徒经陈汉、西源,都曾在此活动过,对革命作过贡献,当地群众叫它“红军洞”。上世纪70年代,龙王村村民黄介生,还在距洞不远的树林里,拾得两支锈枪和两梭上了铜绿的子弹,交给了西源公社武装部长。这也证明此地曾有军人出没。七井是个不可多得的自然景观,确有独特的风格,比起那些名山大川的名胜,有过之而无不及。为此,填词赞之:

       少年游·赞七井

          天公造物出奇招,幅幅画图骄。云崖锦绣,清波潋滟,山水尽娆。                             游人一见乐陶陶,  神秘井悬高。 飘飘彩练,  魁魁碧玉, 孰与比英豪。

      八井:从七井西侧危崖,扪萝挽茑上爬130多米,再小心翼翼斜行20多米,便到了“逗号”形的八井。井东侧是石壁加碥石,南临悬崖,北面流水注入八井。这是一处光滑的坚石,没有高瀑冲击,深潭是怎么形成的,只能用“水滴石穿”来回答。站在井的南沿,只能远眺,不可近视,远眺则心旷神怡,近视则轻飘欲坠。

       九井:赏完八井,向幽深的山谷上进。深谷中山不见顶,树不见梢,天不见日,地不见土,踏着圆滚的卵石,吸着芳草的幽香,顶着苍翠的林荫,饱赏一路风光,似有“世外桃源”之感。越前进林荫越密,在崎岖的羊肠小道上,高一步低一步,水一脚石一脚,之字形的往北钻几十米,一口躲在对峙欲塌的石坎下,约十几平方米的深渊,切断了人们前进的去路,就是大名鼎鼎的九井。北溪的清泉缓缓流入,深不见底的九井,沿数米高石崖溢出。在这平缓的河叚上怎么形成如此之深潭,令人费解。人们猜测,整个九井的形成,与造山运动有关,水力冲击不是{wy}的成因。

       天池:九井之上,林荫深处,有{yt}然的大水宕,名曰“天池”。分水岭下来之水,首先在此落户,这就是九井沟的源头。九井沟的森林资源甚为丰富,这里有大片的原始森林,为国有九井沟林场。计划经济年代,木材紧张时期,每年要贡献千馀立方米优质木材,缓解县内急用之需。由于不断采伐,现在郁蔽得如此好的树木,大部分是次生林。

       幽深的大峡谷:四井支流的上游是龙河大峡谷。谷的东西两侧是巍峨的高山,林木茂密,群峰叠翠。中间一条神秘莫测的深谷,至今无人问津,是可望而不可及。行进在蜿蜒的龙河山岗公路上,俯瞰峡谷,时而云海滚滚,时而幽谷深深,奇观叠出。更稀奇的是1988年,夏末秋初的{yt}下午,白云掩山谷,雨后复斜阳。村民李端芳等人亲眼见缥缈的云雾中,隐约现出房屋幢幢,汽车辆辆,大树行行,田地丘丘,还有人畜走动和打谷扎草。他们见此奇观惊叫起来,“天开门啦!天开门啦!”听说过“海市蜃楼”的人也惊喊,“真奇怪,山区也出现海市蜃楼!”一个多小时后,日落云散,奇观不再。“海市蜃楼”一般出现在海上或海边,山区确属罕见。

大峡谷北侧是一座海拔800多米的观音崖,因其貌似观音菩萨而得名。这尊身材伟岸的观音,头顶云表,足踏深谷,身披碧纱,在雾霭中忽隐忽现。只有天朗气清时,她才抖落云衫,拂去雾纱,展现仙姿。

云海奇观现风声:风声是个村名,在西源地势{zg},山峰多在海拔900米左右。由于山高谷深,正好兴云布雾,容易出现云海奇观。云海变幻无穷,时而碧波滚滚,时而白浪滔滔。云层升高则大海茫茫,漫无边际;云层降低则群峰显露,像一座座海岛仙山,分外妖娆。

     千年古树罗汉松:龙王村有一株似虬龙缠绕的树干而又枝繁叶茂的罗汉松,寿越千年。身高19.1米,胸围4.1米,树冠覆盖面积121平方米。这是弥足珍贵的古树,也是难得欣赏的奇树。宿松县政府立碑保护,确有必要。

      此外还有:清澈见底的仙女浴池,翩翩起舞的燕子跳梁,从不煮饭的仰天锅,波光潋滟的雷公潭,潭中凸出5米多高,状如卵形的雷公石,泉滴响如铜钟的钟鼓岩、泉滴岩等等,都是一些好的景观,有较高的欣赏价值。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陈汉山记(二)_张晓钟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