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国强为啥将领导班子的军?(原创) - 一树之花的日志- 网易博客

贺国强为啥将领导班子的军?(原创)

2010-05-12 20:45:18 阅读8 评论0 字号:

 

中央纪委监察部5月10在北京召开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和中央金融机构纪检监察组织建设的若干意见》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出席会议并讲话。他认为,央企和中央金融机构反腐,领导班子是关键点,强调要把领导班子建设作为关键环节,选好配强纪检监察领导班子,严格班子成员选任程序。(人民网北京5月10日电)

贺国强为啥将领导班子的军?因为领导班子是权力拥有者,是办事决策者,一旦离开了群众的监督制约,很容易滑入腐败群体。这些年,领导班子腐败的案例还少吗?

2007年北京城乡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的5名原领导成员,因分别犯受贿罪和挪用公款罪,被北京市{dy}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分别判处缓刑至有期徒刑14年;

2009年,广东英德原教育局长赖来新受贿66.5万元被抓。赖落网后,近百位涉案校长迫于压力纷纷投案自首。此案入选广东省2009年度“xx精品案件”;

2009年,知名学府武汉大学领导班子挖出两只“蛀虫”,校级领导龙小乐、陈昭方涉嫌受贿,均被逮捕,一时将武汉大学推到了舆论的风浪口;

2010年,中国足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南勇、副主任杨一民因涉嫌收受贿赂非法操控比赛被正式逮捕,引发一场足坛地震;

这样的案例还有许多,只要愿意,可以举出一串串。

许多人都反思:为什么一些腐败个案{zh1}却办成了腐败窝案?为什么拔出一个烂萝卜总能带出一串泥?为什么一条腐败的绳上总有那么多蚂蚱?

有网友曾写有一篇署名为人谷的博客,题目是《有多少领导班子成为腐败班子》,文中说,不断地排除异己的领导班子,既可能是一个团结的班子,也可能是团结起来共同腐败的班子。因此,在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中,仅强调团结是不够的。一个领导干部是否坚强而有战争力,主要应该表现在能够互相监督,遵守法纪,正确决策。即使他们之间有一点矛盾,甚至于斗一下气,动一下粗,也无大碍。如果一个领导班子只有团结而无原则,就必然对社会的公平正义构成坚强的破坏力。应该说这位网友说的不是xx没道理,他指出了领导班子之间互相监督的重要性。但他将领导班子成为腐败班子的原因一股脑地归结为太“团结”,尽管他说的这种团结得打引号,但还是多少显得有些重“标”轻“本”了。

5月10日,《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栏目发表了《早“敲打”,常“敲打”》的文章,指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也需要经常“敲打”:上级领导的谆谆提醒,同志出于善意的批评,纪检部门的警示教育,代表组织的诫勉谈话,面对党旗重温誓词,逢年过节的廉政短信,都是“敲打”的具体表现形式。干部的学习、工作、生活,作风、道德、纪律,党性、品质、意志,无不需要经常“敲打”。笔者对此非常赞同。但细细一想,作者这里说的其实还仅仅只是“敲”,并没有包含“打”的内容。什么是“打”?就是依法对已经腐败了的领导班子从重、从快进行“打击”,给其他还未来得及腐败的领导班子以警醒,以悬崖勒马的决心。而对于那些真正清正廉洁的领导班子,则应毫不犹豫地大胆提拔重用,给其他领导班子树立好的典型和榜样,以及积极向上的信心。

一边“敲”一边“打”,或许才是预防领导班子成为腐败班子的两块“绝缘板”,两味“防腐剂”。贺国强这次将领导班子的军,并要求选好配强纪检监察领导班子,难道不也是一种“敲打”吗?

 

新闻链接1:

新闻链接2: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2010.04.29="" by="" yangfan--="">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贺国强为啥将领导班子的军?(原创) - 一树之花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