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文化遗产的12个建筑_0七ㄖㄅ夏天_百度空间
澳门是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汇点。自十六世纪初始,由于明、清两代实施“海禁”,澳门便成为中国最主要的海路贸易通道之一;与此同时,许多欧洲的传教士,也纷纷来到澳门,并在澳门建立了他们在远东的宗教基地;不少艺述家也以澳门为居住地,带来了西方各种艺术形式和建筑方式。在十六世纪以来,澳门成为了中、欧文化交流的纽带,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

  在四百多年来的中西文化积淀中,这里陆续兴建了中国最早的一批天主教堂、西式灯塔、剧院、堡垒和砲台,以及富有中西融和特色的民居建筑,连同澳门传统的中式建筑、庙宇、宅院等,一起构筑成极具中西特色的“澳门历史建筑群”。

  由于澳门历史上,未经历重大的战乱,因此“澳门历史建筑群”建筑,均保留完好。特别在1976年澳门政府开始立法,保护这些中西文化中极具价值的历史建筑共128处,并对于部份涉危的建筑加以修善和保护,使之成为亚洲地区{zj1}代表性、最集中和保存完好的中西历史建筑群。

  2005年,澳门将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历史建筑群」,十二个代表建筑物包括:

  妈阁庙

  妈阁庙是澳门现存廟宇中有明确实物可考的最古老的庙宇,也是澳门文物中原建筑物保存至今时间最长的。据说澳门的葡文名“Macau”即为“妈阁”之葡文译音。妈阁庙包括“神山{dy}”殿、正觉禅林、弘仁殿、观音阁等建筑物。明朝时本名“天妃庙(宫)”,至清道光八年(1828年)重修时增建山门,额名“妈阁庙”,俗称“妈祖阁”。该庙虽是以天后信仰为主,但庙内却兼有观音、土地、阿弥陀佛等,充分体现了澳门地区独特的民间神庙与佛寺禅林相容的特点。

  妈阁庙之建筑物建于不同时期,至清道光八年(1828年)才初具规模。庙内有实物可考,历史最长的是“神山{dy}”殿。该殿供奉天后,初建于1605年(明万历三十三年),至1629年(明崇祯二年)又再重修,其门口石横梁至今仍存初建时的石刻。

  弘仁殿相传建于明弘治元年(1488年),现存门楣石刻“弘仁殿”三字,旁边之题款则为清道光八年(1828年)。

  观音阁的建筑年代无从稽考,阁内现存一块清道光八年(1828年)重修的木匾,则观音阁应建于此前,阁内供奉观音。

  正觉禅林也是建于清道光八年(1828年),供奉天后。此殿在1988年2月8日曾发生火警,后由文化局按原貌重修,至翌年2月完成。

  1874年、1875年妈阁庙先后两次遭受火災,造成损毀,于1875年(清光绪元年)开始重修,至1887年(清光绪十二年)落成。

  港务局大楼

  港务局大楼,原叫摩啰兵营(Quartel dos Mouros),由一位叫卡苏杜(Cassuto)的意大利人设计,具印度建筑风格,1874年建成,当年8月投入使用,作为1873年到澳门当xx的印度人的营地。据记载,兵营宽敞的营房通风条件很好,驻有200兵士,还有军官房间,从大厅可以看到建筑物四周的空地,风景极为优美。到1905年,该处被改做港务局和水警的办公地点。现为港务局的办公大楼。

  郑家大屋

  郑家大屋代表清末院落式风格的富商大宅,大约建于1881年,是中国近代xx爱国主义思想家、实业家、慈善家、《盛世危言》作者、清授荣禄大夫郑观应(1842-1921)的祖屋,由其父亲郑文瑞筹建。澳门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dy}道窗口,有独特的文化视野。郑观应是其中代表人物,是中国近代史上起过重要进步作用和影响的改良主义思想家。郑观应的一生,在长期的从事洋务、商务活动之外,尤其关心时政、勤于写作,在郑家大屋1893年编定的《盛世危言》5卷本为其代表作。该书最为集中地反映了郑观应向西方学习、救国富强、追赶世界强国的进步思想和主张,成为清末版本最多、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著作,直接影响了近代中国历史的进程。郑家大屋建筑物被完整地保存下来。澳门历史学会、澳门历史文物关注协会长期关注保护郑家大屋,最早呼吁特区政府加以妥善保护。

  郑家大屋正门原有对联「前迎镜海、后枕莲峰」。郑观应有诗形容胜况:「三面云山一面楼,帆樯出没绕青洲。侬家正住莲花地,倒泻波光接斗牛。」

  文化局于2001年7月接管该大屋,并开始按原貌进行保护及维修工程,维修工程迄今未完成。

  圣若瑟修院大楼及圣堂

  圣若瑟修院由耶稣会士于1728年创建,与圣保禄学院一样,同是培训进入中国传教教士的耶稣会修院。自创办以来,培训了数百名天主教神职人员,为在澳门以至中国内地继续开展傅教事务作出贡献。由于它在教学上的成就,1800年曾被授予“皇家修道院”(Seminário Real) 称号。

  圣若瑟修院大楼久历沧桑,先后曾于1903年、1953年和1995年进行修茸。三巴仔街一号和岗顶前地一号旧楼,已于1953年拆卸重建。

  与圣若瑟修院毗连的圣堂于1746年兴建,1758年落成,规模仅次于耶稣会士兴建的圣保禄教堂(现大三巴牌坊遗址前身),因此被习称为「三巴仔」。1865年,教堂增加了四根巴罗克式柱子,用以支撑唱诗台,1953年维修时在教堂外面铺上石米饰面,破坏了原始面貌。直到1998年,文化局对圣堂作整体维修,1999年11月竣工,恢复原来外立面。

  岗顶剧院

  岗顶剧院葡文原称伯多禄五世剧院(Teatro Dom PedroV),又称马交剧院或岗顶波楼。该剧院1860年由澳门葡人集资兴建,以纪念葡萄牙国王伯多禄五世,但当时只建成主体部份,至1873年加建具柱廊、拱廊及新古典主义三角楣的入口立面。其后曾多次维修,并曾因白蚁蛀蚀关闭了将近20年,至1993年进行内部维修后重开。2001年内部又再重修。整幢剧院的主体建筑基本保存完整。

  民政总署大楼(前市政厅大楼)

  民政总署大楼(前市政厅大楼)前身是中式的议事亭,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年),为中国官员来澳门会见葡人头目,处理在澳葡人具体事务、传达朝廷政令之地。1783年(清乾隆四十八年),澳葡当局买了议事亭地段,以及背后的华人住宅,并于1784年建成了葡萄牙风格的市政厅。市政厅曾几经修建。1938年开始改建工程,包括在二楼梯级中段开建一座小花园,到1940年完工,至今外貌基本维持不变。

  仁慈堂大楼

  仁慈堂创立于1569年,由澳门首任天主教主教贾尼路(D.Belchior Carneiro)创建,为葡人之慈善组织,与当时葡国皇后莉娜在葡国创办的“圣母善会”性质相同,故名“仁慈堂”。该堂设立后,相继开办医院、育婴堂、痳疯院、老人院、孤儿院等,因它属下之机构员工常往该堂支付薪金;又因往昔堂内设有祭壇,俨然小教堂,明清两代华人曾把教堂称庙,故仁慈堂往时也被称为“支粮庙”。

  现有建筑修建于18世纪中叶,立面线条最初极为简洁,19世纪未根据新古典的表现方式加建现有立面之拱廊部分,至今外貌基本保持不变。

  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是原圣保禄教堂的前壁遗址。

  圣保禄教堂属圣保禄修院。天主教的耶稣会士早在1565年已在圣安多尼堂侧建立起{dy}间会院,后修建新会院,至1594年升格为学院(当时的大学),成为远东地区最早的一所西式大学,这就是xx的圣保禄学院。

  与圣保禄学院毗连的圣保禄教堂,创建于1580年,于1595和1601年先后两次失火,教堂焚毁;1602年开始第三次重建,现在牌坊左侧还存有当时的奠基石。整个建筑工程直至1637-1640年间才xx竣工;目前所见的教堂前壁就是{zh1}落成的部分。1835年一场大火烧毁了圣保禄学院及其附属的教堂,仅剩下教堂的正面前壁、大部份地基以及教堂前的石階。自此之后,这里便成为世界闻名的大三巴牌坊。

  教堂后部遗址于1837被用作埋葬教士的墓地,至1854年为止。

  1990-1996年间,澳门政府对圣保禄教堂遗址进行考古、修复及再利用工程,由葡国建筑师负责策划和设计,多位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和博物馆学家参加工作,耗资二千多万元,经5年考古、勘察及营造,并建成一博物馆,于1996年10月间落成。

  哪吒庙(大三巴)

  哪吒庙位于大三巴牌坊后右侧,创建于1888年,改建于1898年,庙内供奉哪吒。1995年、2000年文化局先后维修该庙,包括清洗及修补庙顶,清洗和粉饰墙壁与饰物,并更换部分朽坏的木构件。

  旧城墙遗址

  澳葡当局曾多次在澳门建筑城墙,最早可追溯至1569年之前。1604年,由于中国政府禁止私筑城墙,所以先后被当时明朝政府拆毁。至1617年,澳葡政府贿赂中国官吏,使他们不加干涉,再次筑起城墙。虽然1625年在明政府官员强力干涉下,曾拆毁北部城墙;但葡人仍不顾明政府反对,继续筑墙。从1632年的澳门城市北部、东部及南部均建有城墙,并于诸要塞处建置炮台,使澳门城成为一座在军事上防范甚为严密的城堡。现存的旧城墙遗址正是当时所建之部分。

  大炮台

  大炮台座落于市区中央,与大三巴牌坊相邻,原是圣保禄教堂的祀天祭台,1616年才改建为大炮台,至1626年建成,名为圣保禄炮台,澳门居民多称为“大炮台”。在近四百年的历史里,大炮台内部建筑曾多次改建。大炮台的大门朝南,早期入门口为火药储存库;上层的中央是一座三层高的塔楼(今已无存),每一层都装备火炮;旁边另有四排房子,为澳督及官兵的营房,宿舍两侧有台階与下层入口处相连。炮台内备有水池及军需库,军需库储备充足,足以应付长达二年的包围。总言之,这座炮台为当时澳门防御系统的核心,构成一个覆盖东西海岸的宽大炮火防卫网。而从1623年至1740年间,这里更一直是城防司令和澳督的住所。

  大炮台一直为军事禁区,直至1965年原营房位置改建成气象台,1966年气象台迁入后开放为游览区。

  大炮台城墙分别于1992、1993和1996年进行修葺,结构被完整地保存。

  1996年9月起,政府将原气象台的大楼拆去,原址改建为澳门博物馆,1998年落成启用。

  东望洋炮台(含圣母雪地殿教堂及灯塔)

  东望洋炮台修筑于1622年,1637年扩大增修,翌年完工,有哨房、火药库、楼塔等。此后,该炮台一直被列为军事禁区,非经批准,外人不得擅进,只有每年的8月5日“圣母诞”及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才开放予公众进入。到1976年,葡国xx撤出澳门,该炮台才被辟为旅游点,至今仍完整地保持原貌。

  东望洋灯塔建成于1864年,次年9月24日正式启用。它是中国,也是远东地区最古老的近代海岸灯塔。1874年9月灯塔因风暴受损,经过重修后于1910年6月29日重新启用,一直至今。东望洋灯塔是澳门标志之一,也是澳门地理方位的座标,位于东经113”5’,北纬22”10’。

  灯塔旁的圣母雪地殿教堂约建于1622年,祀奉雪地圣母(Nossa Senhora da Guia)。1996年,文化局对教堂进行内部保护和修复工程,发现了壁画痕迹。该壁画上的xx故事和人物,运用了中国绘画的技法,整个画面是中西文化和艺述的大融汇。这种特色是本地区众多教堂中{dywe}的。1998年起,一组专家开始修复教堂内壁画,到2001年完成,重新开放。


郑重声明:资讯 【澳门文化遗产的12个建筑_0七ㄖㄅ夏天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