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蛤蟆迁徙与地震无关 细数大家必须熟识的地震知识! 10日,南京一些村民发现道路一边的水沟里有大量的小蛤蟆拥挤在一起,有上万只。由于近两年地震不断,村民马上联想到这是不是地震前兆。但专家称此现象是蛤蟆由蝌蚪成蛙过程中正常的迁移现象,与地震前兆无关。为了让大家规辟谣言,让广大网友掌握一些与地震相关的知识就显得非常必要了。下面就具体的地震相关知识盘点如下。
1.什么是地震?为什么会发生地震? 因地球内部运动而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而引起地壳振动或因大气、海浪等因素而引起地球表层振动或者人类活动引起地表振动,这样的地壳震动现象就叫地震。 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会发生倾斜和弯曲。当积累起来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会发生断裂和错位,使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成为地震。 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面震动(即地震)的主要原因. 地震(earthquake)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中国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一种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它发源于地下某一点,该点称为震源(focus)。振动从震源传出在地球中传播。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对整个社会有着很大的影响。 地球的最外层叫地壳;地壳下面的部分叫地幔;地球最中心的部分叫地核。 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0公里左右,地壳厚度为35公里左右,大多数破坏性地震就发生在地壳内。 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完整的岩石,而是由大小不等的板块彼此镶嵌组成的,其中{zd0}的有七块(南极板块、欧亚板块、北美板块、南美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澳洲板块和非洲板块)。这些板块在地幔上面每年以几厘米到十几厘米的速度漂移运动,相互挤压和碰撞。由于地球不断运动和变化,地壳的不同部位受到挤压、拉伸、旋扭等力的作用,逐渐积累了能量,在某些脆弱部位岩层就容易突然破裂,引起断裂、错动,于是就引发了地震。 地震是地球表层的震动.它包括xx地震、脉动地震和诱发地震(人工地震)三类。 xx地震指自然发生的地震;xx地震特别是构造地震突发性强,危害范围广,常常造成十分严重的损失。 脉动则是指由于大气、海浪等因素引起的地球表面的经常性微动; 诱发地震(人工地震)是指因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工程试验、大型水库蓄水、深井高压注水等人类活动引起的地震。人工地震一般强度较低,影响范围较小,破坏较轻。 地震一般指地壳的xx震动。xx地震是地球构造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被称为“活的地质现象”。一次强烈地震的发生通常伴随大规模的地震断层或其它地表破坏现象的出现。同时地下岩层所积累的应变能以弹性波(地震波)的形式向外传播,造成地面剧烈振动,从而引起建筑物倒塌和人畜伤亡。 xx地震又可按其成因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陷落地震)、陨石冲击地震等。构造地震是地震的最主要的形式. 构造地震:构造地震是由于地下深处岩石受地球构造运动影响,发生破裂、错动,长期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而引起的地震。这类地震为数最多,约占全球xx地震的90%以上;其破坏力也最强,几乎所有的强烈地震均属构造地震。2008年5.12汶川地震就属于此类地震。 火山地震: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 或由于地下岩浆的冲动而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它占全球地震总数的7%左右。只有在火山活动区才可能发生火山地震. 塌陷地震:陷落地震是指由于巨大的岩溶洞穴或矿井突然塌陷或山崩而引起的地震。约占全球地震总数的3%。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发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区或大规模地下开采的矿区。 陨石冲击地震是指巨大陨石降落时冲击地球表面引起的地震。 地震发生时最基本的现象是地面的连续振动,主要是明显的晃动。极震区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动之前有时首先感到上下跳动。这是因为地震波从地内向地面传来纵波首先到达的缘故。横波接着产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动是造成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1960年智利大地震时{zd0}的晃动持续了3分钟。 地震造成的灾害首先是破坏房屋和构筑物,造成人畜的伤亡.如1976年中国河北唐山地震中70%~80%的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惨重。地震除直接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破坏房屋及其他工程设施外,还常引起火灾、水灾、煤气和有毒气体泄漏、xx和放射物扩散以及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从而进一步加重灾害损失。 地震对自然界景观也有很大影响。最主要的后果是地面出现断层和地裂缝。大地震的地表断层常绵延几十至几百千米,往往具有较明显的垂直错距和水平错距,能反映出震源处的构造变动特征(见浓尾大地震和旧金山大地震)。但并不是所有的地表断裂都直接与震源的运动相联系,它们也可能是由于地震波造成的次生影响。特别是地表沉积层较厚的地区,坡地边缘、河岸和道路两旁常出现地裂缝,这往往是由于地形因素.在一侧没有依托的条件下晃动使表土松垮和崩裂。地震的晃动使表土下沉,浅层的地下水受挤压会沿地裂缝上升至地表形成喷沙冒水现象。大地震能使局部地形改观,或隆起或沉降。使城乡道路坼裂、铁轨扭曲、桥梁折断。在现代化城市中由于地下管道破裂和电缆被切断造成停水、停电和通讯受阻。煤气、有毒气体和放射性物质泄漏可导致火灾和毒物、放射性污染等次生灾害。在山区地震还能引起山崩和滑坡,常造成掩埋村镇的惨剧。崩塌的山石堵塞江河,在上游形成地震湖。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时神奈川县发生泥石流,泥石流顺山谷下滑远达5千米。 地震震动的发源处称为震源;地面上与震源正对着的地方(即投影点)称为震中;震中到震源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深度;震中附近震动{zd0}(一般也就是破坏最严重的地区)叫极震区;地震时的震动是以波动的形式以震源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的,这种因地震而产生的波动就是地震波。 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其中能感觉到的有5万多次,能造成破坏性的5级以上的地震约1000次,而7级以上有可能造成巨大灾害的地震约十几次。 地球上不是到处都会发生地震的.绝大多数地震都是循着现在地壳运动活跃的地带云集,呈带状分布,一般称为地震带。全球的地震活动集中在两条狭长的地震带上:一条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另一条是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2.关于地震的几个基本概念 震 源:地球内部直接发生破裂的地方; 震 中:地面上正对着震源的地方; 震源深度:从震中到震源的垂向距离; 震源距: 到震源的距离。 震 中 距:在地面上受地震影响的任何一点到震中的距离(注:随着震中距的增加,地震造成的破坏逐渐减轻); 极 震 区:震动{zd0}(一般也是破坏性最严重)的地区。 等震线 : 在地图上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叫"等震线"。 震级:地震的大小常用震级来表示。地震释放的能量决定地震的震级.震级是根据地震时放出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释放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震级是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的。地震按震级大小的分类情况: 弱震:震级小于3 级的地震; 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且小于或等于⒋5级的地震; 中 强 震:震级大于⒋5级且小于6级的地震; 强 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 级的地震(其中震级大于或等于8 级的地震又称为巨大地震)。 地震烈度(seismic intensity),简称烈度,是指地震在发生时在波及范围内一定地点地面振动的激烈程度或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地面振动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人的感觉的强弱,器物反应的程度,房屋的损坏或破坏程度,地面景观的变化情况等。因此烈度的鉴定主要依靠对上述几个方面的宏观考察和定性描述。 从概念上讲,地震烈度同地震震级有严格的区别,不可互相混淆。震级代表地震本身的大小强弱,它由震源发出的地震波能量来决定,对于同一次地震只应有一个数值。烈度在同一次地震中是因地而异的,它受着当地各种自然和人为条件的影响。对震级相同的地震来说,如果震源越浅,震中距越短,则烈度一般就越高。同样,当地的地质构造是否稳定,土壤结构是否坚实,房屋和其他构筑物是否坚固耐震,对于当地的烈度高或低有着直接的关系。(影响一地地震烈度的五要素: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结构、建筑物)。一次地震中人们往往强调震中(或称极震区)的烈度。 通常根据震源的深浅把构造地震分为: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70千米)、中源地震(震源深度70-300千米)和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大于300千米)。全世界95%以上的地震都是浅源地震,震源深度集中在5-20千米上下(这实在是人类的不幸)。 波和横波: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每秒钟传播速度5~6千米,能引起地面上下跳动;横波传播速度较慢,每秒3~4千米,能引起地面水平晃动。由于纵波衰减快,离震中较远的地方,只感到水平晃动。在一般情况下地震时地面总是先上下跳动,后水平晃动,两者之间有一个时间间隔,可根据间隔的长短判断震中的远近,用每秒8千米乘以间隔时间可以估算出震中距离。 发震时刻、震级、震中统称为“地震三要素”。 3.地震强弱的度量 (1) 地震震级 地震震级是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根据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用“级”来表示。 地震有强有弱,用以衡量地震本身强度的“尺子”叫震级。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它的单位是“级”。 震级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通常用字母M表示,它与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有关:地震能量越大,震级就越大。地震越强,震级越大,震级的数字也愈大.震级每差一级,通过地震被释放的能量约差32倍。震级标准{zx0}是由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提出来的,所以又称“里氏震级”. 以震级标度地震大小最初是由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C.F.Richter)于1935年研究加利福尼亚地方性地震时提出来的。规定以距震中100km处“标准地震仪”(或称“安德生地震仪”,周期0.8秒,放大倍数2800,阻尼系为0.8)所记录的水平向{zd0}振幅(单振幅,以微米计)的常用对数为该地震的震级。后来通过不断发展,根据远台及非标准地震仪记录的换算也可以用来确定震级。根据用来计算震级记录的震波类型,震级有面波震级(Ms)、体波震级(MB)、近震震级(ML),它们之间可以进行换算。 根据不同强度地震的破坏能力,按照震级的大小进—步划分为5个级别:①超微震:震级小于1的地震。该级别地震人们不能感觉,只有用仪器才能测出。②微震:震级大于1且小于3的地震,该级别地震人们也不能感觉,也只有用仪器才能测出。③小震:又称弱震,震级大于3且小于5的地震。该级别地震人们可以感觉,故有时也称有感地震,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④中震:也称强震,震级大于5且小于7的地震,该级别地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⑤大地震:震级7级和7级以上的地震,该级地震可造成十分严重的破坏。 地震的大小通常用震级表示,它是根据地震仪记录的地面地动位移按一定的物理--数学公式计算出来的。也就是说震级是地震强度大小的度量,它与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有关。地震放出能量的多少用地震仪器记录地震波的方法测定。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量度指标是震级。震级与地震释放出的能量多少相关,根据地震仪器的记录通过推算得出。 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30倍;震级每相差2级,其能量就相差1000倍. (震级每差1.0级能量相差(1.5)10倍,即大约32倍;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1000倍。) 如1995年日本大阪神户7.2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000颗二战时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放的原子弹的能量。一个6级地震释放的地震波能量相当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的原子弹的能量。一个7级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就相当于1000个5级地震;一个8.5级地震通过地震波释放出来的能量大约相当二滩电站连续发电近6年的发电量总和;1995年1月17日日本阪神大地震的震级为7.2级,释放的地震波能量相当于1000颗二次大战时投向日本广岛的原子弹。由此可见大地震释放出的能量是十分惊人的。一般认为,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的{zd0}地震是1960年5月22日智利的8.9级地震。由于岩石的强度和破裂的规模都是有限的,所以地震的震级也是有限的。人们至今还没有记录到9级、10级或者12级的大地震。如果有人说某日某地将发生9级、10级或者12级的大地震,那显然是不可信的。 一般说来,对浅源地震,震级在3级左右的地震就能被人感觉到;震级在4.7级以上地震就可能造成破坏;震级在6级以上就可能造成较大破坏;7级以上就可能造成严重破坏。 小于2.5级的地震人们一般不易感觉到,称为小震或微震;小于3级的地震,人们难以感觉出来,称为微震;3—5级地震人能感觉出来,称为有感地震; 2.5-5.0级的地震震中附近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称有感地震;大于5.0级的地震会造成建筑物不同程度的损坏,称为破坏性地震或强烈地震。 地震发生的次数与震级存在一定的统计关系。震级越大的地震发生的次数越少;反之,震级越小的地震发生的次数越多。全世界每年用地震仪可以测出大约500万次地震,平均每隔几秒种就有一次,其中3级以上的大约只有5万次,仅占1%,中强震和强震就更少了;全世界7级以上大震每年平均约有18次,8级以上的地震每年平均仅一次。 我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在实际测量中震级则是根据地震仪对地震波所作的记录计算出来的。 (2) 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是人们根据地震对建筑物造成的破坏、地表产生的现象及人的感觉等来划分的地震影响程度。用“度”来表示地震烈度。 地震活动引起一定范围的地面发生不同形式的运动,因此对人类造成破坏。不同地点地面运动的强度有很大差异,这除了受地震活动能量(震级)控制外,尚与震源深度、与震中的距离以及地震波传播的介质条件等诸多因素有关。正是由于这些条件的差异使同一次地震事件在不同地区造成的破坏损失程度有很大不同。为了综合反映这种变化,采用地震烈度来标示这方面特征。 地震发生后地震波传播到地面会给地面各种物体造成不同的破坏现象.通常把地震对地面所造成的破坏或影响的程度叫烈度,它由物体的反应、房屋建筑物的破坏和地形地貌改观等宏观现象来判定。许多国家采用地面运动加速度值来表示地震烈度,一般在设定的不同地点安装加速度仪,直接记录当地的地面运动参数.地震烈度的大小受地震大小、震源深浅、离震中远近、当地工程地震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但烈度却是根据各地遭受破坏的程度和人为感觉的不同而不同。我国目前使用的地震烈度共分为12度(5度以上才会造成破坏)。1976年唐山7.6级大地震极震区烈度达11-12度,北京、天津的烈度则为6-7度。 地震烈度不是通过仪器测定的,而是根据人对地震感觉和地面及地面上的房屋、工程建筑、器具等遭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确定的。震级和地震烈度是两个xx不同的概念.在一次地震中震级只有一个;而不同区域的地震烈度则各不相同。震级只跟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是表示地震大小的度量,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烈度表示地面受地震的破坏程度,则各地不同(但震中烈度只有一个)。一般而言,震级越大,烈度就越高。同一次地震,震中距不同的地方烈度就不一样(一般情况下震中地区受破坏的程度{zg},其烈度值称为震中烈度.随着震中距的增加,地震造成的破坏逐渐减轻)。烈度的大小除了震级、震中距外,还与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和岩性质等因素有关。 地震发生时人们通常用地震烈度来描述地面遭到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简称烈度。烈度大小是根据人的感觉、室内设施的反应、建筑物的破坏程度以及地面的破坏现象等综合评定的,它的单位是度。用来划分地震烈度标准的是地震烈度表。不少国家根据本国实际制定了地震烈度表。我国现行的《中国烈度表》{zd1}为1度,{zg}为12度。当为1度时人xx感觉不到;3度时少数静止中的人有感;4~5度睡觉的人会惊醒,悬挂物摇晃;6度时房屋损坏,墙体微细裂缝;7~8度破坏,地面裂缝;9~10度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11~12度为毁灭性的破坏。 (3)地震烈度表 为了在实际工作中评定烈度的高低,有必要制订一个统一的评定标准,这个规定的标准称为地震烈度表。 在世界各国使用的有几种不同的烈度表。西方国家比较通行的是改进的麦加利烈度表(简称M.M.烈度表),从I度到XII度共分12个烈度等级;日本将无感定为0度,有感则分为I至Ⅶ 度,共8个等级;前苏联和中国均按12个烈度等级划分烈度表。 目前世界上对地震烈度的划分很不一致。我国将地震烈度划分为12度。 中国1980年重新编订了地震烈度表(简要): Ⅰ度;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 Ⅱ度;微有感-个别敏感的人在xx静止中有感; Ⅲ度;少有感-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 Ⅳ度;多有感-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 Ⅴ度;惊醒-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宁,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 Ⅵ度;惊慌-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 Ⅶ度;房屋损坏-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 Ⅷ度;建筑物破坏-房屋多有损坏,少数破坏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Ⅸ度;建筑物普遍破坏-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牌坊,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 Ⅹ度;建筑物普遍摧毁-房屋倾倒,道路毁坏,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扑岸; Ⅺ度;毁灭-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 ⅩⅡ度;山川易景-一切建筑物普遍毁坏,地形剧烈变化动植物遭毁灭; 早期的烈度表xx以地震造成的宏观后果为依据来划分烈度等级。但宏观烈度表不论制订得如何完善,终究用的是定性的判据,不能排除观察者的主观因素。为此人们一直在寻找一种物理标准来评定烈度,这种物理标准既要同震害现象密切相关又要便于用仪器测定。首先被研究的物理量是地震时的地面加速度峰值。因为一般认为地震引起的破坏是地震惯性力造成的,而惯性力又决定于地面加速度。这样就给烈度的每一等级附加上地面加速度峰值。结果表明:烈度每增加一度,加速度大约增加一倍。后来加入烈度表的物理量还有地面速度峰值。中国现行的烈度表(1999)已经加入了加速度和速度两项物理量数据。 中国地震烈度标准(GB/T 17742-1999) (2004-9-12 22:37:01) 1 、范围 本标准采用 12 等级的地震烈度划分。 本标准规定了地震烈度从 Ⅰ 度到 Ⅻ 度的在地面上人的感觉、房屋震害程度、其他震害现象、水平向地面峰值加速度、峰值速度的评定指标和使用说明,适用于地震烈度评定。 2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 、地震烈度( seismic intensity):地震引起的地面震动及其影响的强弱程度。 2.2 、房屋震害程度(damage degree of building ):地震时房屋遭受破坏的轻重程度。 2.3 、震害指数 (damage index ):将房屋震害程度用数字来表示,通常以“ 1.00 ” 表示全部倒塌,以“ 0 ”表示完好无损,中间按需要划分若干震害等级,用 0 - 1.00 之间的适当的数字来表示。 2.4 、平均震害指数 mean danmage index 一个建筑物群或一定地区范围内所有建筑的震害指数的平均值,即受各级震害的建筑物所占的比率与其相应的震害指数的乘积之和。 3 、中国地震烈度表 (见附表) 4 、使用说明 4.1 、用本标准评定烈度时,Ⅰ度-Ⅴ度以地面上人的感觉及其他震害现象为主; Ⅵ 度-Ⅹ度以房屋震害和其他震害现象综合考虑为主,人的感觉仅供参考;Ⅺ度-Ⅻ度以地表震害现象为主。 4.2 、在高楼上人的感觉要比地面上室内人的感觉明显,应适当降低评定值。 4.3 、表中房屋为未经抗震设计或加固的单层或数层砖混和砖木房屋。相对建筑质量特别差或特别好以及地基特别差或特别好的房屋可根据具体情况对表中各烈度相应的震害程度和平均震害指数予以提高或降低。 4.4 、平均震害指数可以在调查区域内用普查或随机抽查的方法确定。 4.5 、在农村可按自然村为单位,在城镇可按街区进行烈度的评定,面积以 1平方公里左右为宜。 4.6 、凡有地面强震记录资料的地方,表列水平向地面峰值加速度和峰值速度可作为综合评定烈度的依据。 (4)关系 地震研究部门在报道某地区发生的地震时往往要冠以发生了XX级的地震,烈度达到X度等等。地震的震级和烈度并不是一回事。震级和烈度是两把不同的“尺子”,人们往往容易弄混,就连国内外的某些报刊有时也会把他们弄错。其实震级和烈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同一个地震在不同的地区的烈度大小却很不一样。如果把地震比作×爆炸,烈度就好比是×爆炸后地面的破坏程度。显然×装的×越多爆炸产生的能量越大,破坏力越大;离×爆炸的地点越远,受到的破坏就越小。同样的道理,震级越大,烈度越高;距震源越远(即震中距越大或者震源深度越大),烈度就越低。地面上的各点中震中附近离震源最近,烈度自然就{zg}。震中地区的烈度叫震中烈度。我国多数地震的震源深度在10-30千米,对于这类地震,震级为3级时震中烈度为3度;震级五级时震中烈度一般为六至七度;震级为七级时震中烈度为9~10度。地震烈度随震中距的增加而衰减的现象在任何一次地震发生时都存在。例如1976年7月28日河北省唐山市发生了7. 8级大地震,震中位于唐山市区,烈度达到11度,造成惨重的伤亡和毁灭性的破坏;距震中40千米的天津市宁河县烈度为9度,也遭到严重破坏;距震中90千米的天津市区烈度为8度,许多建筑有不同程度的破坏;距震中150千米的北京市区烈度为6度强,破坏的程度要轻的多;距震中约360千米的石家庄市强烈有感,但没有遭到破坏,烈度为5度;距震中更远的陕西省西安市就只有部分人有感,估计烈度为3度。 烈度是指地震在地面造成的实际影响,表示地面运动的强度,也就是破坏程度。影响烈度的因素有震级、距震源的远近、地面状况和地层构造等。地震烈度除了与震级、震中距和震源深度有关外还与地震时岩石破裂错动的方向、地质构造、各地的土质条件和地下水分布关状况等因素有关。因此对于同一个地震震中距相同的不同地点,地震烈度也可能不同。烈度一般分为12°,它是根据人们的感觉和地震时地表产生的变动,还有对建筑物的影响来确定的。 地震烈度虽然受多种因素影响,但主要受震级和震源深度控制.在一般情况下,震级越高,震源越浅,烈度越大。因此多数浅源地震的震中烈度与震级可大致对应。 4. 什么是地震直接灾害?什么是地震次生灾害?地震灾害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地震的危害包括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 地震直接灾害是地震的原生现象(如地震断层错动以及地震波引起地面振动)所造成的灾害。主要有:地面的破坏,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滑坡、泥石流等),海啸、地光xx等。 地震时常常产生地面断层、大范围的地面倾斜、升降和变形。1906年4月18日美国旧金山发生8.3级大地震,断层长达430 km,断层的{zd0}水平位移达7 m。如果这种原生破坏发生在人口聚居区则会直接造成人员伤亡和房屋倒塌。 地震波引起地面震动而产生各种危害,它又可分三种情形:①地震波震动时形成的地震力造成房屋建筑、工程设施、水坝堤防等的破坏。这类破坏是造成人畜伤亡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也是造成社会财富损失的最重要的原因。②地表破坏。③地震波引起江河湖海中水的激荡,进一步造成危害。其中以地震海啸规模{zd0}破坏力最强。 地震的间接危害包括火灾、水灾、毒气外泄及瘟疫等,其中以火灾与水灾最为普遍。房屋倒塌后火源失控可导致起火。同时,由于震后消防系统受损失效,火势不能得到有效控制而极易蔓延成灾。1923年9月日本关东地震造成14.3万人死亡,其中死于震后火灾的竟占10万人。地震后,或因河堤水坝毁坏,或因山崩滑坡造成河道淤塞、水位上涨均可引起水灾。1886年6月1日中国四川省康定南发生7.5级地震,大渡河沿岸山崩,河流壅塞,尔后溃决,高数十米的洪水淹没下游民众达10万余人。 5.地震灾害的特征 (1).暴发突然,猝不及防。 (2).预测预报困难。 (3).成灾广泛,后果严重。 我国地震的时空分布: 我国地处世界最强大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构造复杂,地震活动频繁,是世界大陆地震最多的国家。 我国的地震绝大多数是构造地震,次为水库地、矿震等诱发性地震。地震的分布基本上是循活动性断裂带分布的,有一定的方向性,其优势方向在中国东部为北北东向,西部为北西向,中部为南北向和东西向。概括而言:我国西南、西北地区地震最多,次为华北地区,东南和东北地震最少(台湾例外)。地震集中的地带称为地震带,我国西部主要的地震带有近东西向的北天山地震带、南天山地震带、昆仑山地震带、喜马拉雅山地震带和北西向的阿尔泰山地震带、祁连山地震带、鲜水河地震带、红河地震带等。中国东部最强烈的地震带为走向北北东的台湾地震带,向西依次是东南沿海地震带、郯城-庐山地震带、河北平原地震带、汾渭地震带和东西向的燕山地震带、秦岭地震带等。 6.目前世界上有仪器记录的{zd0}地震是哪一次?世界上{dy}次取得明显减灾实效的成功地震预报是哪一次?建国后对中国影响{zd0}的地震是哪一次? (1)1960年5月22日发生在智利的8.9级地震是世界上有仪器记录的{zd0}地震。 (2)我国地震工作者成功地预报了1975年2月4日发生在辽宁海城的7.3级地震,被世界科技界称为“地震科学史上的奇迹”。 (3) 7.广东省历史上发生的{zd0}地震是哪次?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广东省影响较大的地震有哪些? (1)广东历史上{zd0}地震为1918年2月13日南澳7.3级地震。 (2)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广东影响较大的地震有: 1962年广东河源新丰江6.1级地震、 1969年广东阳江6.4级地震、 1994年台湾海峡7.3级地震、 1994年和1995年北部湾6.1和6.2级地震、 1999年台湾中部7.7级地震。 8.什么是地震前兆?常见的地震前兆现象有哪些? 地震前在自然界发生的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称为地震前兆。 蛤蟆赶巧大规模迁徙遭遇地震或感知地震蛤蟆大规模迁徙----可能曾有这样的事实,科学家正在观察包括蛤蟆在内的动物的反常行为.但蛤蟆未必靠得住。什么是地震预警?一份有意义的地震预警应包括:地震的震中、时间区间、里氏强度、烈度、发生概率等。地震的前期监测相比起不成熟的地震预警,地震的前期监测则可靠得多。 “养专家不如养蛤蟆”的嘲笑有科学依据吗?动物能否预报地震呢?科学松鼠会上的一篇文章认为:虽然自古以来就有动物能够预报地震的说法,但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地质调查局曾经发起过几个关于动物异常反应与地震的研究,结果是“没有找到二者间可信的联系”。作者说:事实上很多动物在地震来临时的异常表现不过是一种对震动的惊惧反应。很多大地震来临之前会有多次规模很小的前震,这些频繁发生的前震可能惊扰了那些对震动敏感的动物。 9.什么是地震预报?地震预报的三要素是什么?目前我国地震预报处于什么水平? 地震预报是对破坏性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以及地震影响的预测。 地震预报的三要素是指所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 我国目前的地震预报水平和状况大体可以这样概括:对地震孕育发生原理、规律有所了解,但远没有xx认识;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对某些类型的地震作出一定程度的预报,但还不能预报所有的地震;以年为度量的中期预报已有一定的可信度,但以天为度量的短临预报的成功还只限于极少数特殊类型的地震。 10.如何判断地震谣言和误传?怎样对待地震谣传? (1)带有封建迷信色彩或离奇的传说(如某地要沉为大海等)这些不没有科学根据的“地震信息”纯属地震谣言。 (2)传说某外国机构或某专家xx人士提出的“预报意见”,这种通过非正规渠道、不符合国家关于地震预报规定的信息不可相信。 (3)传说地震震级很大(8级、12级等)或发震时间、地点和震级十分具体(如某日、某时、某区、某村或几点几级等),这种脱离科学实际、脱离当前预报水平的信息都应视为谣言或误传。 对待地震谣传:不相信、不传播、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