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公园鸟类调查及多样性分析报告(转载)_autobj_新浪博客

天坛公园鸟类调查及多样性分析报告


 

 天坛公园      自然之友观鸟组

(xx 杨萌 付建平 高武等)

 

二零零五年十月

  天坛公园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是明清两朝皇帝举行冬至祭天和孟春祈谷等国家祀典的场所。1961年天坛公园被国务院列入{dy}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天坛公园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天坛公园座落在北京市的南城,不仅矗立着世界上{zd0}的祭天建筑群,而且还是北京城区面积{zd0}的绿地,具有保护北京市内环境、净化空气和改善小气候的功能。

1.项目背景

  此次天坛公园鸟类调查项目是“天坛公园生物多样性调查”课题的组成部分,由天坛公园牵头,“自然之友”观鸟组具体实施。自2003年春季开始至今,为期两年。本调查主要是在春、夏、秋、冬各季节,进行连续观察和分析,摸清天坛公园各种野生鸟类的种类、数量、居留类型的本底情况,为天坛公园植物保护和绿化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关的科学数据。

2.环境概况

  天坛公园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祭祀园林的代表,占地约200万平方米,绿化面积160万平方米,占公园总面积的80%。其自然环境较为单一。

  天坛公园分为内坛和外坛两部分。内坛乔木主要有侧柏、桧柏,以及油松、国槐等。外坛为公园生产用地,有果树地、苗圃地和花卉生产用地。全园缺乏xx水源和大量复杂的植物群落,特别是灌丛较少。

  公园绿地中,乔木占地约49万平方米(30.89%),主要有柏树(20%),油松(5.6%),毛白杨(1.6%),国槐(1.3%),核桃树(1.9%),柿树(0.49%)。人工草坪占地71万平方米(44.4%),其中,冷季型草坪(早熟禾)占地30万平方米(18.8%),丹麦草占地41万平方米(25.6%)。此外,还有一些花卉用地。

3.调查概况

3.1 调查方法

  此次天坛公园鸟类调查采用线路法和样带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首先把天坛公园划分为六个区(见附图),即:1#(外坛西北地区),2#(包括双环亭和百花亭),3#(内坛丹陛桥东边区域),4#(皇穹宇和神厨),5#(斋宫及其东边区域),6#(祈年殿西边及月季园)。确定的调查路线为:天坛西门→1#→2#→5#→4#→3#→6#, 调查路线相对固定。

  调查时按以上路线以1-2公里/小时的速度前进(慢步走),如若遇到鸟多或其他特殊情况时,可停留片刻。记录前方及左、右50米之内发现的鸟类种类和数量,看见﹑听到的都算在内。从后方飞向前方的鸟类不记录,不做重复记录;但有当次未记录的种类,也记录在内。对于不能确定其种类的可大致确定其分类再记录,如?柳莺﹑?鸫;对于xx不认识的鸟,则尽量描述其形态或叫声,以备以后确定﹑补充。

  天气允许,每周调查1次,4月、5月、9月、10月间有时每周调查2次。每次调查主要是在上午,一般使用手持双筒望远镜进行观察。

3.2 调查人员

  调查人员均为观鸟志愿者,指导老师为首都师范大学高武教授。每次调查人员2—10人不等,至少有2名有一定观鸟水平的志愿者参与。

3.3 统计方法

  物种多样性包含两层含义:{dy}个为物种丰富性,即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寡;另一个为异质性,用来测定各物种的个体数量是否均匀,越均匀,其异质性就越高。多样性指数是反映物种丰富度和异质性的综合指标。

  本调查采用香农-威纳指数作为衡量天坛公园鸟类群落多样性的指标,公式为:H=-∑(Pi)(log2Pi),i的取值范围为1到S。其中,H为群落的多样性指数,Pi为样品中属于第i种的个体的数量比例,S为群落中物种数目。

  香农-威纳指数包含着两个成分,物种数目和各种间个体分配的均匀性。各种之间,个体分配越均匀,H值就越大。如果每一个体都属于不同的种,多样性指数就{zd0},即Hmax=log2S。Hmax为群落理论上的{zd0}多样性指数。以实际的多样性指数对Hmax的比率即可获得均匀性指数:E=H/Hmax。其中E为均匀性指数;H为实测多样性值。

 

4.调查结果

4.1 鸟种记录

  2003年5月至2005年4月,共记录到天坛公园鸟类100种,隶属12目33科(见附录1)。即鹳形目1科3种;雁形目1科1种;隼形目2科9种;鸻形目1科1种;鸽形目1科3种;鹃形目1科1种;鸮形目1科1种;雨燕目1科2种;佛法僧目1科1种;戴胜目1科1种;鴷形目1科5种;雀形目21科72种。

  天坛公园鸟类中,旅鸟占49%,比重{zd0};留鸟和夏候鸟所占的比例大致相同,分别为23%和21%;冬候鸟的种类最少,只有7%。(见表1)

表1

在一年的十二个月中,春季(3、4、5月)和秋季(9、10、11月)所观察到的鸟类种类最多,这与记录中旅鸟种数比重{zd0}相一致。

 

  综合这两年的调查记录,我们分别统计出了各月单次调查中各鸟种的{zg}数量记录,同时列出了各鸟种在全年中单次调查的{zg}记录。

 

 

在这99种鸟中,约有90%为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10种,分别为隼形目鹰科的松雀鹰、雀鹰、苍鹰、普通鵟、大鵟\,隼科的黄爪隼、红隼、红脚隼、燕隼和鸮形目鸱鸮科长耳鸮。北京市一级保护动物有13种,分别为鹳形目鹭科的小白鹭;雨燕目雨燕科的雨燕、白腰雨燕;佛法僧目佛法僧科的三宝鸟;鴷形目啄木鸟科的蚁鴷、大斑啄木鸟、灰头绿啄木鸟、星头啄木鸟、棕腹啄木鸟;雀形目王鹟科的寿带,卷尾科的黑卷尾和鸦科的灰喜鹊、红嘴蓝鹊。

此外,在2005年5—6月期间,还记录到12种此前未在天坛公园记录到的鸟种,隶属于4目11科,未在本次统计范围之内。

 

4.2 多样性统计分析结果

4.2.1 分区统计

在样带经过的六个区中,一区的多样性指数{zg}(3.5817);四区其次(3.3833);五区{zd1}(1.6928)。三区的均匀性指数{zg}(0.7023);四区其次(0.6650);五区{zd1}(0.3203)。(各区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见表2;)

2

 

4.2.2 年度统计

  全年12个月中,5月份的多样性指数{zg}(3.0821);4月份其次(2.9771);12月份第三(2.9440);6月份{zd1}(1.6458)。2月(2.8524)和10月(2.5753)的多样性指数也较高。均匀性指数12月{zg}(0.6421);2月其次(0.6068);1月(0.5742)、5月(0.5580)较高;6月(0.3590)、7月(0.4496)、8月(0.3579)均较低。(全年各月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见表3;年度变化趋势见图3)

表3

5. 调查讨论

5.1 天坛公园对环境和候鸟迁徙监测的作用

  公园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维护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报道称老龄公园的鸟类多样性四季都优于幼龄公园。天坛公园历史悠久,拥有北京城区{zd0}的绿地,为众多鸟类在城区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栖息地,同时也是候鸟迁徙途中的中转站。

  在这两年的调查记录中,北京市留鸟只占调查种类总数的23%,而旅鸟占到了49%。结合多样性指数统计分析,在鸟类迁徙比较集中的5月和10月间,公园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这充分说明了天坛公园对于候鸟迁徙的重要作用。对于北京这样人口拥挤的大城市来说,天坛公园是城区内难得的鸟类监测点,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通过长期的鸟类调查,可以为城市环境的监测,候鸟迁徙的研究等科研工作提供{dy}手资料。

5.2 鸟类群落多样性与植物群落空间结构的关系

  一般认为,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格局直接决定了该地区的鸟类群落多样性;鸟类群落的均匀度指数与植物群落的水平格局密切相关,某地植物的水平格局越简单,其鸟类的均匀度指数将会越高。

  在本次调查中,各区的多样性指数与该区的植被状况紧密相关,植物种类最多的一区由于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丰富,因此具有{zg}的鸟类物种多样性(见表4)。而均匀性指数也与植物群落空间结构的季节变化相一致。由于冬季植物种类减少,水平格局简单,因此冬季各月全园的鸟类均匀性指数均较高(见表3)

表4

面积

(万平方米)

H

E

植被

一区

64.1

3.5817

0.5545

树种丰富;少量灌木;野生草地和人工丹麦草坪

二区

23.1

2.9259

0.5211

柏树、元宝枫、杨树;人工草坪和野生草地各半

三区

28.4

3.0353

0.7023

油松、柏树;人工草坪

四区

17.7

3.3833

0.6650

主要有柏树,少量核桃和杨树;野生草地

五区

23.7

1.6928

0.3203

柏树、国槐;野生草地和人工草坪各半

六区

6.1

3.0144

0.6340

柏树、月季;野生草地

  以上分析表明,鸟类多样性与植物群落结构关系极为密切。同时,由于天坛公园游人众多,人为干扰也会影响鸟类群落多样性。一区的教学苗圃相对隔离,人为影响较小,又具有相当多样的植物群落结构,因此对提高生物多样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5.3 对调查工作的建议

  本次调查采用样线法,从清晨7:00开始至中午12:00结束。由于天坛公园占地面积大,路线较长,使得单次调查持续的时间拖得过长,各区不能在同一时间段内进行调查。鸟类清晨活跃、中午活动减少的行为特点,使得调查开始时和结束时的记录结果会存在一定误差,从而影响各区的多样性统计结果。

   在春秋季节,候鸟迁徙,天坛公园鸟类群落的种类也随之增加,调查中辨认起来很费时间。在此期间进行的调查往往不能沿样线匀速前进,有时一次调查只能覆盖一个区,这必然会造成各区之间的偏差,从而影响整体的多样性统计结果。而调查频度的波动同样会带来最终统计结果的误差。

  在本次调查中,冬季(12月、1月、2月)鸟类群落多样性高于夏(6月、7月、8月)、秋(9月、10月、11月)两季(见表3)。这一结果与我们依常识推断的结果不太符合。推测可能是由上述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仍需完善调查方法后做进一步的调查统计。

5.4 对鸟类保护的几点建议

  鸟类是自然界中生物链的重要一环,被科学家称为环境的指标,它维系着生物物种间的平衡,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学意义。通过鸟类调查,我们提出几点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1)天坛公园作为皇家祭祀的自然、文化遗产,众多的古松柏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公园的绿化面积虽不少,可总体上显得树种过于单一。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园中小小的苗圃因其植被的多样性,鸟种也显得异常丰富。

    因此,公园是否考虑在游览核心区外围保留一些xx的灌木和草被,可为雀、鹀、莺、鸫等众多鸟类提供栖息条件。在古树群落林下有选择地培植一些本地灌草,增加植被在垂直结构上的层次,即不影响景观,又可丰富生物多样性。以此加大鸟类保护的力度,增加鸟种及数量,提高树木病虫害生物防治的效果。

  (2)天坛公园缺乏水系,我们在苗圃中发现,水管滴漏形成的小水洼成为鸟儿饮水之地。能否考虑吸取国外的经验,在适当的位置设置饮水台、饮水器等,以提高鸟儿的栖留量。

  (3)长耳鸮是国家2级保护动物,是天坛公园的冬候鸟,在北京市内的固定栖息地可知的只有两三处,通过我们的鸟类调查和文献记载发现,园内越冬长耳鸮的数量已减少了很多,对于它们的种群数量变化及生存状态我们还不得而知。我们建议天坛公园为此立项来进行深入科学研究,并可以长耳鸮为对象在公众中开展科普教育和生态教育活动。

  (4)北京雨燕是北京市1级保护动物,是北京的夏候鸟,也是北京的一个标志性物种。现在京燕也已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吉祥物之一。但是随着古建群落的逐渐消失,北京雨燕的种群数量也明显减少,前两年已有项目报告文献。天坛公园内有一定数量的北京雨燕繁殖,经过这几年的鸟类调查,我们起草了一份给北京市文物局和园林局的建议书(后附),建议对北京市古代建筑的修缮时间尽可能避开北京雨燕的繁殖期。希望2008年能有更多的京燕为奥运会祝福。

(5)今年随着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卷土重来,人们谈禽色变。在城市里,除遇到病死鸟要上报外,很重要的是要避免人鸟接触。在这两年的鸟类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天坛公园里也有人用拍子逮鸟、用粘网捕鸟,有时情况更甚。鉴于此,我们建议公园应派专人进行专门巡查,在一些以往事发地贴标语,进行警示和宣传,杜绝捕鸟事件的发生,xx隐患。

  另外,我们建议在园内建立鸟类和植物展室(我们可以提供帮助),向公众普及生物知识,增加生态理念,提高环保意识,让游人在爱鸟护鸟的理念中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1.约翰·马敬能 卡伦·菲利普斯 何芬奇 著,中国鸟类野外手册,2000,湖南教育出版社

2.郑光美 主编,世界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2002,科学出版社

3.郑光美 主编,鸟类学,1995,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孙儒泳 编著,动物生态学原理,2001,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W.J.Sutherland等 著 张金屯译,生态学调查方法手册,1999,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6.赵欣如 宋杰,北京公园鸟类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中国鸟类研究,1991,科学出版社

7.祁润身 魏永信 等,天坛公园鸟类志,1995—1997,天坛公园管理处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天坛公园鸟类调查及多样性分析报告(转载)_autobj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