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城运动杂谈之二农民进城乌托邦》 - 文学音乐影视图片游戏文摘软件 ...
《造城运动杂谈之二农民进城乌托邦》 [原创 2010-05-13 06:15:26]   

    某一个人头脑发热之后,不仅没有出现给他检查身体的医生,也没有人给他提出警告,更没有人给他拿过退烧药来,所以,这个人的高烧持续到现在,以至于在造城运动中,这个人开始幻想将所有的农民都迁入县城、住进高楼大厦,哈哈哈。我还没发烧,看到一个地方政府做出如此神经错乱的所谓决策,很搞笑。

    农民进城是好事,试想,谁不愿意住楼房?谁愿意在茅草屋里面过一辈子?可问题是,农民进城的可行性究竟有多少,这些问题,难道就因为领导和地方政府发烧说胡话就一蹴而就吗。

    我以为,农民进城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

    其一、生活负担加重。农民进城后,倒是住进高楼大厦了,但是以什么为生呢?农民农民就是依靠土地的人,现在,人是搬进城里楼房了,可是自己的几十亩承包地不能一起带进城里,承包地又不能撂荒,那么问题是,住了楼房的农民难道还要坐班车到几十里远的乡下去种地?不种地。不种地我们吃什么?过去在乡下,有几亩承包地,除了粮食不用买之外,一年四季的青菜在田边地头或者房前屋后的空地生产的就足够了,进城住楼之后,这些不仅没有了,还要额外负担花钱去买。再比如说冬季取暖,住楼房除了物业费、水电费等等,还有一个取暖费,过去在乡下,农民可以依靠一些柴草或者少量的煤炭,但是进城后你还有地方烧柴草取暖吗?你的缴纳上千元取暖费,甚至还的安装空调。这些也是以前农民所不用负担的。

    其二、生活出路以及就业的问题。进城后,农民的承包地或者还能流转给他人搞集约化经营(我的幻想),但是农民的收入也成了问题,总不能喝西北风吧。要工作,才能有钱花。但问题是,我们这么大个小县城能提供多少个就业岗位?农民除了民工外,是否还能有其他的就业途径和机会?眼下,全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还眼巴巴的找工作呢,更何况那些除了体力外没有什么技术的农民。难道。农民进城后结果是沦为丐帮弟子吗?

     其三、生活习惯问题。两千年来,儒家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那些祖辈流传下来的生活习俗还在乡村保留着,这些,在上千年的历史中只是逐渐淡化,而没有彻底根除。远不是靠进城就能朝夕之间就能解决的。

    其四、素质问题。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不仅仅是靠建多少栋高楼来体现和带动,而是从居民素质体现出来,我们即便做好了农民进城的物质前提。还要综合考虑农民精神文化素质是否达到了全体进城所需要的文化水平。

     其五、综合配套设施问题。农民进城后。随机应该建起来的配套设施是否具备。比如说子女上学问题,医疗问题等等,就拿上学问题来说,既然这个村镇整体搬进县城,那么小学、初中、高中也应该随其迁入,否则的话,总不能{yt}跑几十里地再回到乡下上幼儿园、上高中吧?寄宿制?我看够呛,高年级还勉强,四年级以下的小孩子如何能寄宿在学校或幼儿园。再说说医疗,城里人口增多了,相应的医院也该应该增加,但是眼下的县城,一共才三个有点规模的医院,远远和居民的人口数不成比例。一旦有突发卫生事件,又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我觉得这个新来的张国栋根本没考虑过,因为,他还在高烧期呢。张国栋,这也就是没在闹非典的时期,让你白捡了,否则,就你眼下这体温,你早就该隔离了!!!

我最近在玩和讯财经微博,很方便,很实用。
一句话,一张图,随时随地与我分享理财心得与亲历见闻。
点击以下链接xx,来和我一起玩吧!

郑重声明:资讯 【《造城运动杂谈之二农民进城乌托邦》 - 文学音乐影视图片游戏文摘软件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