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培训有得有失 不良的培训更害人_生活训练师_新浪博客

中国古代有一个故事叫“塞翁失马”,说塞翁丢失了一匹马,他很沮丧,对邻居抱怨自己的倒霉。邻居告诉他:“是福是祸还不一定呢!”过了{yt},塞翁丢失的那匹马带回来几匹野马,塞翁感到非常的喜悦,他又对邻居说:“呵呵,我的运气真好呀,不仅失而复得,而且……”邻人打断他说:“是福是祸还不一定呢!”后来,塞翁的儿子训练野马,摔断了腿,变成残疾。塞翁悲伤的对邻居说:“我太不幸了,几匹马怎能换来我儿子的终身幸福呢!”邻居安慰他说:“是福是祸还不一定呢!”又过来一段时间,战事起,国王征兵,儿子因为残疾逃脱入伍,结果村子里当兵的男人一去不返,全部战死了。世人感叹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当今培训市场很拥挤,有些人见课就上,以为艺多不压身,被媒体誉为考证一族。其实人的知识重在有机结合,就象筑楼的基石,不是什么都可以往里填的。学以致用,这是古人语。虽说知识给人的力量,知识改变命运,还要看你内心是否有容纳、消化这些知识的能力。不然,众多学识搅合在一起,发酵冒泡出酸,把人变得迂腐、自大、孤傲甚至巅狂。是药三分毒,知识也是一种济世、修身、齐家的药,它的毒性恐怕不止三分。有时听了一位大师的课,尤如醍醐灌顶,内心充满狂喜,殊不知,是福是祸还不知道呢。

 

知识的传输需要语言,而语言表达得不确定性是非常明显的。比如一个文学家去听一位数学家讲超弦理论,坐在那儿可能像听天书,有的时候他通过联想看到粒子在十维空间下的存在方式,以为自己听懂了,欣喜若狂,实际上他以为听懂的事与弦理论本身要表达的差之万里呢。有一个记者问数学家纳什:“能用五百个字让我明白你的纳什平衡理论吗?”纳什说:“我可以用五百个字来说这个理论,不过还得用五千个字来为你注解五百个字中的专门词汇,这五千个字也许你能懂一半,或者更少,我还得用更多的话来解释……。”学识的交流借助于专门的思维逻辑与语言系统,要听懂大师们的课需要首先把握大师使用的语言系统。

 

的确如此,不同的人会对同一次讲座产生不同的理解和联想,对自己有不同的启发和收获,以为这些正是老师讲得。但我肯定的说这些理解、收获在很大程度上与讲课者无关,与听课者对讲课的期待、内在领悟力、相关知识的积累沉淀、经历与经验有关。其实,你听进去的东西一定是你内心有的,甚至已经准备好的东西,听得过程是在自己内心搜索的过程。心中没有的,听而不闻,听了也白听。

培训一般分两种形式,

 

一是理论、知识、专门技术、经验的讲授与训练

 

有时候书上虽有完整的东西可读,听专家咀嚼过的东西只是为了省力省时,前提是你要假定授课者的理解和对某理论的造诣比你深,当然还不能太深,不然听到的东西会让你xxxx。有时候,我们接受培训是要学习授课者独到的经验和智慧,这些东西与授课者本身的人生、学识、经历、个性、智慧分不开,学是学不走的,只能分享和借鉴。这样的培训危险低,最多就是白交钱,白费些气力。不过,很多我们消化不了的东西会沉积起来,在我们见识和经历增多时,可用于反刍并从中获得滋养。这样的培训危害虽少,反复的接受也会得病,健康的信息太多太滥,会让每个人都感觉自己有病。极端的心灵善与美的宣扬会让人人感知自己内心的恶与丑。信息赘述会让人们变痴,如范进中举。

 

这种培训的技术关键是

 

扰动:把你固化的视觉打开,重新看待事物与存在,产生新感觉。

 

激发:获得一种能量,内心躁动,不稳定,压抑的力量和情绪释放出来。

 

自组织:新旧知识系统产生融合,彼此协调和组合,形成一种内在重构。

 

自组织是关键,你内心的积累是多少,自组织后产生的能量和收益一定是不同的。

 

二是体验、成长、拓展类

 

这类培训不是注重知识的传播,而是注重传输的一种积极的思考、态度、行为和生活方式。感觉上一定是好的,但在现实中操作起来谈何容易。人不是机器,不可能设定一个程序变化就被固化下来。人是关系的产物,人的外部意义是在不同的关系界面被标定的,人的内心又被这些关系现实所渲染。观念改变行为,行为的结果又会反馈到观念,让观念发生改变,这是反馈之反馈。多次反馈后你得到的看起来很美的东西在你内心就没了踪影。体验的确可以强化学习,如李阳的疯狂英语。原因是人有两种记忆,一是显性的,语言文字的记忆,或称脑记忆,这类记忆很容易遗忘,也不深刻,靠反复刺激。二是隐性记忆,或称躯体记忆,感觉、感受、情绪的记忆,这类记忆深刻,有的终身不忘。体验的培训是同时激发两种记忆,让你学到的东西更牢固。国际上比较流行这种培训方式,因为不管你内心的知识沉淀和准备怎样,在同一个团队里,感觉、情绪、行为是比较容易互动、共情、分享的。

 

这种培训的技术关键是

 

共情:建立团队的信任感,归属和共同感,通过躯体接触、内心开放、接纳与互动等环节让彼此形成一种合力。

 

群体效应:人在群体中会出现一种盲目,或随同性,容易放弃自己固有的观念和态度,真是感受到自己潜在的能力,以及心理层面中自我的其他面。

 

自组织:通过体验使人对自我,对社会,对他人产生新感觉,把这种感觉印刻在内心,形成一种干扰,在面对现实中的问题时,好的感觉会补偿、替代、转换原有不好的感觉,自我得到成长。

 

两种培训最终还是落在自我重组的中心上。我个人感觉参加培训一定要用并存主义的态度,不要太在意谁对谁错,水纳百川,有容乃大。如果像猴子掰包谷,掰一个丢一个,结果还是两手空空。不过,体验式培训可能对某些人有自我瓦解和再生的过程,危害比较大。很多邪门歪道、传销训练都故意强化体验培训中的集体催眠效应,让人们盲目的跟随他们,失去正常的判断力。

 

以下几个特征可以判断这种害人的培训,一旦发现应考虑脱离

 

一,鼓吹个人崇拜,渲染神秘感,要人{jd1}服从。

 

二,形成一种封闭环境,否定贬低其他信息,{jd1}化。

 

三,单一信息反复传输,形成一种催眠效应。

 

四,过分利用情绪宣泄,如大声喊叫,跺脚,拍打,产生一种类歇斯底里症。

 

中华文化是重教育的文化,教书育人先要学会做人,先做人才能著学,这是真谛。所以,听谁的课,先了解谁的为人,为人好,即便学识你不需要,模仿老师的做人收获也是大的。传说曾子门下有徒叫公明宣,三年不读书。曾子责问,公明宣说自己这三年学的不是先生的知识,是先生的为人。曾子叹道,学做人才是真学问。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参加培训有得有失 不良的培训更害人_生活训练师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