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可不是保健必需品| Liveis

  特邀嘉宾: 中国医科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 黄建始  中国CDC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 何 丽

    ●中国消费者协会最近公布的资料显示,在过去的一年中,保健食品的投诉量是上升 幅度{zd0}的产品之一。

    ●保健品发展的主要理论依据来自“亚健康”理论。

    ●消费者应根据xx部门提供的准确信息谨慎选择使用。

    保健品青睐“亚健康”

    “亚健康”的来源与遗憾

    近年来,“亚健康”已经是一个能脱口而出、无需加以解释的常用词。尽管国内关于“亚健康”的讨论一直未停止过,各式各样打着“改善亚健康”招牌的公司、机构也多如牛毛,但是什么叫做“亚健康”?这个提法源自何方?其科学性怎么样?

    遗憾之一:尚无科学定义 据国内“亚健康”提法的一些倡导者介绍,这个词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学者布赫曼通过对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定义进行研究后发现,“亚健康”是一种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令人遗憾的是,人们迄今未能找到“亚健康”的科学定义。

    遗憾之二:找不到数据来源 我们先来看看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健康的定义:“健康是一种完整的躯体、精神以及社会适应的美好状态,而不是仅仅没有疾病或身体虚弱。”但实际上,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的身体状态xx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定义。而“亚健康”提法的倡导者常引用的一个数据是: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5%的人真正健康,20%的人有病,75%的人为“亚健康”。既然“亚健康”连定义都没有,人们又如何去界定一个人是否处于“亚健康”状态呢?如果连调查对象都不清楚,流行病学调查又怎能进行?所以当人们在检索查询以了解这些数据的调查和统计过程时发现,许多引用这个数据的文章居然{dy}手参考文献的数据为零。

    遗憾之三:相关研究不可重复 科学研究(流行病学调查也是其中一种)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可重复性。

    最近诺贝尔奖得主琳达·布克(Linda Buck)因为发现原始数据与文章内容不符,无人能够重复,便从《自然》杂志撤回了她7年前发表的文章。

    同理,一个无法准确、重复测量的状态也不能认为它是科学的,不管它的理论或实用意义看上去有多么伟大。即使它被冠以“亚健康学”并获得有关机构的科研资助,也很难被科学界所接受。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查遍医学文献,“亚健康”的说法仅存在于我国。而目前80%以上医学科学研究成果首先是在英文主流医学文献上发表的。如果在英文主流医学文献中找不到“亚健康”的研究报告,是否也能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一些问题呢?

    保健品爱炒“亚健康”概念

    由于“亚健康”所描述的各种症状几乎每个人或多或少地存在,部分商人就利用“亚健康”的说法来误导老百姓,宣称其产品能“包治”这些症状,以使有些所谓的保健品卖到三五千元一盒,甚至更高,最终骗走老百姓本来可以用于更重要地方的宝贵资源。专家在健康课堂上讲到目前市售的一些所谓纳米保健品的有效性缺乏科学证据后,一位退休金仅为500元的70多岁的老人感慨地说:“上星期我刚花5000多元买了一堆纳米保健品,要是能早些听课就好了。”可见,从某种意义上说,“亚健康”提法和保健品的{zd0}受益者可能不是老百姓,而是商人。

    保健品并非保健必需品

    保健的首要条件:营养均衡

    人体对营养成分的需求如此复杂,即使到了今天,人们的认识依然有限。仅仅根据这些有限的认识,就可以列出上百种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了。

    作为一个复杂、精密的整体,人体的生理机能需要各种各样的营养成分加以保障。就像一台机器,影响它运行的不是某一种特定物质的多少,而是每种物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是否都够用。任何一种成分的缺乏,都会使人体这台机器的运转受到影响。当然,有的影响很大,有的影响较小。所以,保障人体整体机能首要的条件是营养均衡。

    误区:保健品有“奇效”

    或许是营养均衡说起来太平常了,所以很多人喜欢追寻有“奇效”的保健品。而xxxxx和精力,是很多保健品产销的理论基础。

    建议:正确看待保健品研究

    目前很多保健品的研发得到了科研支持。但这些研究往往是提取动植物中的某种成分,拿去处理体外培养的细胞或某些实验动物。如果因为某种提取物的存在,细胞中某些与xxx有关的生物信号增强了,或是实验动物对于某种外界刺激的反应强一些,就被得出“该成分有助于xxxxx”的结论。然而,与不吃不喝相比,多数食物都会对人体产生有益的影响。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关键问题在于这种物质与其他普通食物成分相比,能否增强人体xxx和精力。可惜大多数宣称能增强人体xxx的保健品都缺乏这样的比较。人们当宝贝般、花几百块钱买来的保健品,很可能与几捆蔬菜没有什么区别。

    保健的必要条件:完善生活方式

    可以说,在科学家获得充分的证据证明某种食物成分能够切实有效地xxxxx之前,采取合理的饮食、有规律的作息、适度运动和保持良好的心态,才是更为有效的保健方式。

    误区:细胞或动物实验研究结果适用于人体

    在现代医学或营养学研究中,学者们的确希望找到一些对体内xxx有巨大支持作用的特殊成分。这样的思路不仅合理,也很热门,比如对硒、葡聚糖、蘑菇提取物等成分的相关研究。

    人们很容易在生物医学的文献数据库里查到相当数量能显示硒、葡聚糖、蘑菇提取物等成分可xxxxx的论文。但距离用它们指导居民的膳食补充还很遥远。这些研究结果的意义更多在于指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沿着这个方向走下去,可能是一马平川,比如证明这些东西确实有益于人体,并找到它们的使用方案。但也可能是走进了一条死胡同,发现那些初步的研究结果并不能在人体中得到印证。

    建议:寻找更为安全、实用的保健方法

    比如硒。有研究表明,硒对于调节免疫、抑制癌细胞生长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过量摄入可能导致硒中毒。所以,我国主管机构推荐了一个合理的摄入量,多数人xx可以从合理的健康食谱中获得。只有在某些特定地区,由于土壤的关系,人们饮食中所含的硒非常缺乏时才有必要补充。

    又如葡聚糖。它是现在被食品科学和工业界一致看好的一种可溶性纤维。但实际上,任何膳食纤维都对健康有益。而全谷、蔬菜、水果都富含膳食纤维。与其花钱去买葡聚糖,不如多吃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更划算。

    再如保持运动和乐观心态。坚持每天二三十分钟的步行、骑车等适合自己的运动,以及调整心态、保持乐观,都是更为经济、有效的保健方法。

    弄清保健品的“身份”

    根据我国2005年制定的《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的明确规定:保健食品(即人们常说的保健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xx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然而,当前市场上的保健食品种类繁多,不仅原料混杂、形态和商品名称怪异,连法律身份也是多种多样。有的保健品是保健食品的批号,有的是由地方主管部门批准的食字号,还有按特殊膳食用食品管理的进口食品、新资源食品、专利食品、非物质文化遗产食品等。为此,广大消费者有必要掌握有关保健食品的基本知识,学会选择和使用保健品的正确方法。

    常见的违规宣传手段

    自去年《食品安全法》颁布以来,国家对于保健食品的审批和监管更加严格,使保健食品中的伪劣产品数量大幅下降。但目前仍存在把保健食品当药品宣传,坑蒙广大消费者的现象。其常用手段为:通过媒体夸大功效宣传、虚构科学根据、病人现身说法、由头衔显赫的“专家”推荐医疗保健用品等。这类情况目前在农村地区和一些中小城市普遍存在。

    您需要哪种保健品

    肿瘤患者 可选灵芝孢子粉

    灵芝孢子通俗地说就是灵芝的种子,其细胞壁成分是由几丁质(几丁聚糖)组成,结构似纤维素。根据目前的研究,孢子粉中所含的一些物质,如多糖肽、腺嘌呤核苷、有机锗等可能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它还有增强免疫能力、调节心血管功能、抗氧化等功能。

    什么人该吃:适合慢性病患者以及年老体弱者,也可用于配合肿瘤患者的放疗、化疗。普通人不必吃。

    特别提示:购买时请选用破壁灵芝孢子粉。

    身体虚弱者 吃点蜂胶

    蜂胶是蜜蜂从植物的树芽、树皮等部位采集的树脂,再混以蜜蜂腺体的分泌物,经蜜蜂加工转化而成的一种胶状物质。蜂胶是一种稀少的xx资源,里面含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和萜烯类物质,可以调节血管功能,降低血压,改善血液循环状态,平衡机体免疫功能。

    什么人该吃:一般人均可服用,尤其适合慢性病患者及老年体弱人群。

    特别提示:购买时请选用xxxx,小心买到假冒伪劣产品。

    劳动强度大者 补些松花粉

    松花粉中含有一些抗氧化的维生素E、胡萝卜素及微量元素硒等,可抑制体内脂质和蛋白质过氧化反应,还含有一些微量元素、维生素C、B族维生素等,有益皮肤健康。松花粉中所含的植物化学物质和酶类,协同作用能调节机体的多种功能,促进新陈代谢。

    什么人该吃:所有人都可吃。给婴幼儿外用可保护皮肤健康。更适合易于疲劳的中老年人或从事超强体力劳动的人。

    特别提示:松花粉中含有的营养素和植物化学物质,在很多食品中都有。  

    餐后血糖不稳者 多吃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含有多种成分,有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树胶和木质素等。补充适量的膳食纤维可有效预防肥胖、糖尿病、冠心病、结肠癌等。膳食纤维可吸收胃肠道内的水分,迅速膨胀,使人产生饱腹感。膳食纤维还可减少肠道吸收糖类、脂类物质,能润滑肠道,促进排便,有控制体重的作用。

    什么人该吃:习惯性xx、肥胖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特别是餐后血糖不稳定者。

    特别提示:吃膳食纤维要少吃油腻、辛辣食物。膳食纤维能抑制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吸收,少年儿童和体弱者不要吃膳食纤维。

    高血脂者 来点儿深海鱼油

    深海鱼油是指富含EPA(二十碳五烯酸)、DHA(二十二碳六烯酸)的油脂,寒冷地区深海里的鱼(如三文鱼、沙丁鱼等)体内EPA、DHA含量极高。EPA与DHA均为n-3不饱和脂肪酸,是老年人不可忽视的营养物质。它可以延缓大脑萎缩,防止大脑功能衰退。EPA可以在人体内协助生成高密度脂蛋白(HDL),因而有降血脂的作用。补充不饱和脂肪酸还有改善记忆的作用。婴幼儿、儿童及青少年需要补充不饱和脂肪酸,但不要从鱼油胶囊中补充,而应从食物中正常补充。

    什么人该吃:高血脂人群可吃。不建议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使用。摄入高剂量的鱼油可能会增加肝病患者出血的危险。对鱼和海鲜过敏的人,应谨慎选择鱼油类产品。糖尿病患者和高血压患者慎服。

    特别提示:鱼油胶囊不能代替xx。每天服用深海鱼油不要超过3克,应随餐服用。注意,吃鱼油后有可能出现嗳气、口臭、胃灼热、恶心、稀便、皮疹和流鼻血等副作用。买深海鱼油时要注意看生产日期(在常温下,保质期为2年左右),看含量(每1000毫克含DHA和EPA的量)。

    大多数人 都适合螺旋藻

    螺旋藻制品的蛋白质含量很高,能占到干重的60%~70%,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比例也比较接近人体需要,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很高,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也很高,可以归类于优秀食品。但它对于满足人体需要的意义取决于每天能吃多少,如果每天服用的螺旋藻制品只有几克,它所含的蛋白质、多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素的总量跟一日三餐中的含量相比,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

    什么人该吃:所有人都可食用。美国就螺旋藻对糖尿病、高胆固醇、过敏、xx、xx等八种功能的研究评价是:“没有清楚的科学证据。”世界卫生组织对螺旋藻的推荐意见是:“有些研究显示螺旋藻对于改善儿童中度营养不良可能有一定帮助,但是应该进一步研究。”

    特别提示:美国FDA没有审查和认证螺旋藻的任何“保健功能”。如果生产条件合格,排除重金属污染,螺旋藻是一种很安全的食品。但如果希望每天吃上几克来防治疾病和强身健体,科学证据还不足。

    选购保健品有诀窍

    ■不相信所谓疗效、xx

    

    保健食品只是特殊的食品,虽然可以调节机体功能,但并不以xx疾病为目的。对有病的人来说,无论哪一种保健食品都不能代替医生的xx。一些食字号的营养品,是不能声称有任何保健作用的。

    而有些老年人非常看重一些保健品虚假宣传中的“功效”,还有一些老年人常将保健品代替药品来使用。这些做法都是不可行的,一定程度上还会延误疾病的xx。

    

    ■必须针对自己的身体状况

    

    消费者在选购保健品时不要盲目跟着广告走,更不要轻易购买上门推销的产品,而应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加以选择。每种保健食品只能适用于特定的人群。例如xxx低下、xx、单纯性肥胖者,可以选择相应的xxxxx、xxxx、xx类保健食品。绝经妇女和老年人等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可以选择增加骨密度的保健食品。三高人群(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在服用xx、合理膳食和注意劳逸结合的同时,可以选用辅助xxx、降血脂和降血糖的保健食品。

    

    ■理性购买保健食品

    

    人体健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营养素过多和不足都不合理。当有些与人体健康有很大关系的营养成分难以通过正常膳食摄取(如食量较小和偏食的老年人和慢性病人)时,需要适时补充缺乏的部分。当工作压力大,人体处于紧张状态而容易引起身体内部失调时,也可以适度选用保健品。选用时{zh0}由医生或营养师给予指点。

    

    ■认准蓝色草帽样标志和批准文号

    

    消费者一定要到正规的经销场所(如大型超市、卖场、连锁药房等)购买保健品。为辨别保健食品的真假,消费者可以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网站(网址为www.sfda.gov.cn),在“数据查询”栏目进行相关产品的查询。

相关内容

评论

郑重声明:资讯 【保健品可不是保健必需品| Liveis】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