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
纪录片里看懂中国:灾难类纪录片的中国式呈现
在切入现场路径、影像表现手段以及制作风格和传播渠道等方面,《***》以鲜明的个 性化烙印,为灾难类纪录片的中国式呈现提供了一种别具风格的影像蓝本。
南都周刊主笔_石扉客 纽约报道
《***》的摄制组,所面对的主要拍摄对象并不是公权力部门,而是失去孩子的父母 们。夏明提供
2008年5月,一个生活在纽约的四川人也来到了震后不久的灾区。这个名叫夏明的人,真实身 份是纽约城市大学的政治学教授。
夏明的背后,是一个来自美国的纪录片摄制组。除他之外,成员包括阿尔巴特、奥尼尔两位美国纪 录片导演,夏在纽约城市大学的同事、来自台湾的政治学教授邝治中,以及另外一位上海纪录片拍摄者米子。这个片子的投资方与制作方,是美国{zd0}的电影电道HBO(美国家庭影院)。
夏明和他的摄制组团队拍摄重点是两所倒塌的灾区小学。摄制组跟踪遇难孩子的家庭,在四川灾区 辗转都江堰、德阳、绵竹等地拍摄了十余天,{zh1}回到美国进行后期制作加工,这个纪录片最终定名为《***》。
《***》成为2009年前后,以川震为背景的纪录片系列中颇具影响的纪录片之一。
这部39分零42秒的片子里,最为打动人心的细节之一,是一位准备去上访的母亲,出发前站在 孩子的坟前双手合十祈祷,嘴里喃喃自语:幺娃,你一定要给妈妈力量!
呈现灾难带给人类的冲击,记录灾难中人性的xx,向来是纪录片关注的重中之重。在切入现场路 径、影像表现手段以及制作风格和传播渠道等方面,《***》以鲜明的个性化烙印,为灾难类纪录片的中国式呈现提供了一种别具风格的影像蓝本。
隐身还是参与
纪录片的功能是什么?记录者的立场是什么?这恐怕是每个纪录片拍摄者都在考虑的问题。资深纪 录片拍摄者、前央视新闻评论部编导范俭也曾有过困惑,他在一篇文章里提到:纪录片仅仅是完成自我表达甚至自我意淫吗?纪录片仅仅是一种艺术创作方式吗?纪 录的社会意义是什么?
范俭曾经的领导、央视新闻评论部副主任陈虻曾有过一句名言:好的纪录片拍摄者,会把自己和摄 像机定位为停在墙壁上的一只苍蝇。这样,拍摄对象明明知道他在拍摄,但总是会忽略或者忘记拍摄者的存在。
已经去世的陈是中国影像界公认的纪录片大家,他这段名言被反复引用,作为纪录片拍摄者保持冷 静客观决不掺和的经典表述。但漫长的纪录片拍摄历程后,范俭开始反思这种纯客观主义态度,“我认为纪录片xx可以是公民的一种社会参与行为,这种参与不单 单是展示,也不满足于解释,更不是猎奇,而是要对公共事件、对社会问题表达意见、寻找策略,以期推动社会的进步。”
在范俭看来,刚刚获得今年奥斯卡{zj0}长纪录片大奖的《海豚湾》,就是一部典型的社会行动纪录 片。“很精彩,但是付出了一些代价”,范俭在这篇文章里继续写道,“代价和风险肯定会有的,不耽溺于艺术创作的单一追求,而把纪录片创作指向更宽广、宏 大、复杂、危险的社会领域,肯定是有风险的!”范俭所说的风险之一,显然是指直接加诸肉体上的袭击。
对夏明来说,这倒是从来没有碰到过的事情。和身体伤害相比,让人更好奇的是拍摄团队切入现场 时所遇到的困难与挑战。一架摄像机、一个大活人乃至一个拍摄团队,毕竟不能真的把自己隐身为歇在墙壁上的一只苍蝇。
对抗式还是桥梁式
社会学家曹锦清在其名著《黄河边上的中国》中,曾感叹社会学调查在当下面临的最困难问题,就 是如何安全、迅捷、非破坏性地成功切入现场。与之相比,纪录片拍摄者切入现场时遇到的挑战会更严苛,对于要进入灾难等突发事件的冲突现场拍摄的纪录片,严 苛程度更是可以想象。
纪录片里,带有强烈冲突情节的“戏份”向来甚为珍稀,在一些{jz}的细节里,竟犹如排练好的戏 剧一般,拍摄对象既像有高度默契,又仿佛是在按着事先写好的台本,一板一眼一招一式地进行本色演出。
曹锦清在黄河两岸的田野调查,最终是依赖地方党校系统的人脉关系,伪装成党校教师曲线切入现 场。和田野调查不同的是,可遇不可求的“戏份”,纪录片拍摄者往往要靠强弓硬马强行切入的对抗式拍摄来呈现。
民间纪录片拍摄人赵赵早已习惯了这种危机四伏的对抗式拍摄方式,他的办法是多带录像带,勤换 带子。
“我的办法是拍摄过程中总是提前换带子,最短的是几十秒、一分钟、五分钟,最多可能三五十分 钟,超过30分钟我已经觉得带子很不安全了,一般十分钟马上换带子。所以我一般拍片子磁带浪费量很大,我这两年没拍满过一盘60分钟的带子。”
运气好的时候,被拍摄对象也不会强力干预,而是安排人手来对拍,此举在取证和资料留存之外, 也含有抗议或者威慑的味道。
这种相安无事的平和对拍局面,会让有经验的纪录片摄像师拍摄心态得到空前放松,赵赵甚至还有 余暇去观察对方阵营里的同行,“我对设备非常了解的,我换了5盘以上带子,他只换2盘,说明他至少有3个小时是在假拍。摆个样子,无非让我们老实点,不要 太嚣张。”
除了被拍摄对象的自我克制外,这种对拍方式得以形成,与拍摄方始终保持着咄咄逼人的进攻态 势,使得对方始终无法分神来对付摄像师有很大关系。赵赵分析,这种情形往往是“他们被主要矛盾缠住了,就没功夫来纠缠你了。否则你不可能有那么长的拍摄时 间。”
与之相比,《***》采用的是另外一种桥梁式切入现场的拍摄方式。制片人之一夏明是 成都人,得地利之便,同时又是美籍政治学教授,在海内外政商学各界结下了相当不错的人脉,地震时恰好又在四川旅行,藉此天时地利人和之便,理所当然成为了 摄制组和拍摄对象间最重要的一座桥梁。
《***》的摄制组,所面对的主要拍摄对象并不是公权力部门,而是失去孩子的父母 们。在记录这种潮水般袭来的悲痛时,夏明很注意说服同事们尽量避免对这种悲伤情绪的叠加式刺激。
在镜头对准这些被悲痛笼罩着的人们时,他仍能以学者的审慎注意甄别拍摄对象们身后的复杂情 绪。他说,“家长们其实并没把物质赔偿当做最重要的需求,他们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上的目标,即真相得以呈现,悲剧不再重演”,与此同时,“他们也非常知道如 何利用媒体的力量。每次去上访或者找政府前,他们总是希望我们能跟着去拍摄。”
尽管对抗式拍摄并不是摄制组寻求的目的,但在这么一个矛盾高度集中的灾难现场,冲突依然在所 难免。摄制组在四川共拍摄11天,和相关部门面对面遭遇了四次。
夏明回忆,“可以负责任地说,有关部门拍摄我们的片子{jd1}超过我们拍摄这个片子的时间,他们 有足够的素材做一部以我们摄制组为主角的大片。”
尽管如此,作为一个有过中国大陆生活经验的人,夏明并不赞同拍摄中的对抗式切入方式。在一些 场合,只要得到明确的警告,他一定会力阻奥尼尔和阿尔巴特和相关部门发生面对面的冲突。“虽然你是美国人,他们最终不能拿你怎么样,而且冲突起来拍着也的 确好看,但你没有必要去这么做,因为在他们看来,你这么做就是蔑视他们的权力。”
为什么一定要去对打呢?
作为摄制组的桥梁,夏明喜欢用另一种建筑材料来打比方,“中国人的好处和优势是我们的性格像 竹子一样,有强风暴雨时,我们稍微低头躲闪一下,为什么一定要去对打呢?打个两败俱伤。躲避一下风暴,我的韧性会再让我回来。”
研究地方政治治理的政治学者身份,再加上和国内长期以来的密切联系,给夏明的桥梁作用带来很 大便利。前期拍摄时,他会很容易就进入基层官僚的话语系统,三言两语就表达出彼此的利益交叉部分。他甚至会同情和可怜这种体制内的官僚,“他们的底线就是 他们的官位。他们也要养家糊口,我们不要把他们逼到底线。”
他也承认屡屡碰到这种遭遇会让他心境大变,心情变得很不爽。但与此同时,摄制组同事们面对媒 体采访时言过其实的渲染,又让他比较反感。
“我的两位美国导演力图让他们的作品引人关注,确实有一些戏剧化而非政治化的言行,这恐怕是 美国新闻电视和电影的生存之道。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我没有听到过要我们交录像带的事;中国公安根本就没有试图要我们的录像带。我也从来没有看到任何公安人 员用枪顶住我或我的同伴。”夏明说。
因为摄制组几次近距离接触的都是素质较高的外事xx,夏明甚至表示,“说句公平话,中国xx 对我的态度基本上要好于纽约xx对我的态度。”“那次在成都被困的时候,我们打电话给美国领馆,就离我们车距十几分钟的距离,没有人过来。那就是说在任何 一个国家,政府都有相通的地方,他这个官僚机构也不想惹麻烦。”
无论对抗式拍摄,还是桥梁式沟通,高强度冲突类型纪录片的这种切入现场方式,常常会引出公权 力执法与公民记录中拍摄权问题的探讨。{zx1}的一个案例是,前几天在湖北十堰,两个路人因拍摄酒店门口的上访群众,竟被当地xx带走送进精神病院。
“xx是否有权拍摄我们?我们如何拍摄xx?”时评人长平曾经发出这样的双重疑问。
但无论采用哪种切入现场的拍摄方式,纪录片拍摄者们始终没有异议的一点,是记录的功能,在于 增加权力说谎的成本。
传播战
与切入现场的难度相比,纪录片的传播渠道也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
除了一小部分能进入常规传播平台外,大部分地下纪录片们所依赖的传播渠道,始终是发布在视频 网站供点击。题材敏感一点的难以在视频网站保留,只能用提供下载链接的方式做隐秘的传播。更原始一点的,甚至要靠面对面的散发方式。
前述这位纪录片名家,索性就做了个专门登记用的电子表格网页,任何人只要打开这个网页,填上 姓名地址和联系方式,点击提交,就相当于下了个免费的订单,不久就可以收到他旗下专门寄上门来的快递。截至2010年3月,不算制作成本和人力成本,光快 递费用就不下20万人民币。
大大小小的纪录片们,早已成为了打上了制作人鲜明个性烙印的传播符号,将参与和改变、勇气和 行动这些公民社会必需的元素,源源不断地传播到四面八方。这种xx不惜工本的传播方式,已经接近人力的极限了,很难再有个人性质的纪录片拍摄机构效仿。
夏明不用担心这个问题,《***》的老板是鼎鼎有名的HBO。在制片的过程 中,HBO的执行制片人定下了英文片名,直译为“中国的非自然灾害:四川的眼泪”。
如何配上一个优美的中国化的片名而又不失英文片名的意思?夏明花费了好几天去苦思冥想。作为 四川成都人,他希望让这部影片散发出浓郁的川味。久居成都的唐朝大诗人杜甫的忧伤悲愤诗句自然成为他的寻宝之处。在《羌村三首》中,杜甫描述了战乱给乡村 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当我想到素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川西平原,想到那里的 乡亲们所遭受的多重打击,只能用一个‘劫’字来概述。沉郁、忧伤、悲愤的诗句就产生了:***。”
为弱小者发声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阿尔巴特说:“我并非是故意找中国的茬,我希望中国能成功,能越来越好。 我从来不认为,美国的观众应该比中国的观众有更多的权利,他们作为观众的权利是一样的。只要我有机会用手中的摄像机去做一些能推动社会进步的事情的时候, 无论是在哪里,我都会去做,哪怕是为此付出代价。”
在夏明看来,作为一个政治学教授来说,参与这次纪录片拍摄,虽然只是一次意外“走穴”,但 2008年的四川之行,将会深深影响他一生。
在接受华文媒体《世界日报》采访时,夏明这样描述自己的心情:“因为这次的经验让我的人生出 现很多变化,我的思想、工作中心都要调整。你可以选择趋炎附势,或是用自己的力量反映自己的理念,为弱小的人民发声。”
中国纪录片三十年
80年代
《话说长江》(1982)、《话说运河》(1986)是中国纪录片发展史上最早的两个高峰。
90年代
●《流浪北京》,被认为中国新纪录运动的发轫之作,导演吴文光之于中国新纪录片的意义相当于 崔健之于中国摇滚。随着摄像机的越来越亲民,中国大陆的独立影像作品也越来越多,这场新纪录运动的高峰出现在2000年之后,那几年,优秀作品迭出。
●《沙与海》记述了沙漠中和海边的两户普通人家的琐碎的日常生活片断,《{zh1}的山神》则记录 了大兴安岭鄂伦春人孟金福夫妇在山林中的生活,反映了一个游牧民族的没落,两部片子先后获得亚广联国际纪录片奖。
●《望长城》继丝绸之路、长江、黄河之后又一部中日合拍的大型纪录片。该片突出了纪录片朴素 之美,大量使用长镜头,同期声,不事雕琢的手法令人耳目一新。
● 《较量》、《xxx外交风云》
21世纪
●《淹没》有人评价为《三峡好人》的现实版,但现实总比电影更动人,更残酷。该片获2005 年柏林电影节青年论坛沃尔夫冈·斯陶特奖,入选2005年法国真实电影节。
●《平衡》记录了可可西里无人区的藏羚羊和保护他们的西部工委“野牦牛队”的故事。全片没有 一句解说词,这在其他纪录片中是不多见的。该片获得中国电视纪录片的{zg}奖项:金鹰奖{zj0}长篇纪录片奖。
●《幼儿园》该片获第十届上海国际电视节{zj0}人文纪录片创意奖、2004年广州国际纪录片大 会纪录片大奖。导演张以庆的其他作品,如讲述大熊猫和饲养员之间感情的《英和白》、以及《舟舟和他的世界》,皆属体制内纪录片人的优秀作品。
●《故宫》和《台北故宫》中央电视台出品,导演均为周兵,海峡两岸的民族文化圣物,终于在荧 屏上团聚。《故宫》在2005年第八届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奖国际纪录片评选中,获得人文及社会类“{zj0}长篇纪录片奖”、“{zj0}摄影奖”两项大奖。
●《铁西区》记录沈阳铁西区的辉煌和这个老工业基地的沉沉暮霭。
●《三元里》一部实验纪录片,城中村、珠江、高楼大厦,以及其中的人们,在音乐中流动。
●《高三》镜头对准福建一个县城高中的高三班,单调、沉重的高三生活,有痛苦也有快乐。
●《筑梦2008》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出品。从朝阳区的拆迁户到刘翔,从容地讲述了“奥 运梦”的实现过程,突破了传统纪录片的套路。
●《劫后》反映汶川大地震,获得了第15届上海电视节{zj0}亚洲纪录片奖。
●《复活的军团》以2000年前秦国xx如何统{yt}下为主题
●《大国崛起》记录了近代世界史上9个超级大国崛起的过程,并总结大国崛起的规律。
电视台的纪录片栏目
1993年,上海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先后推出《纪录片编辑室》和《生活空间》,进行栏目化运 作。前者的成功作品如《茅岩河船夫》(1993)、《远去的村庄》(1996)等获得国际奖项。其他电视台亦纷纷效仿。再之后,央视还推出了《纪事》、 《见证—影像志》等栏目。
纪录片里看懂中国:NHK,来自他者的眼光
有一位日本编导为制作一期中国节目,花了两三个月看了60多本书;至于拍摄地点和人物的选择,往往更是要跑很多趟。国内新闻纪录片要么是先拍,回来 才发现该深入的地方没有拍;要么就是主题先行,然后去拍摄相应的内容为主题服务。
文_彭远文
1 安徽某农村,一个孩子的视网膜脱落,母亲从娘家借了900元,准备带孩子去北京同仁医院复查,年迈的母亲连10元钱也给了她。
2 没钱去北京给孩子复查,母亲很悲伤,无奈的父亲开门走出去。
3 孩子的奶奶也生病了,自己在家输液拖着。
4 提起生病的孩子,母亲很伤心。
5 父亲独自在发愁。
“{zh0}的”来自国外
“我们的纪录片要赶上NHK,一定比我们的汽车赶上丰田要晚。”——李伦 (央视新闻频道《24小时》制片人)
一开始的场景就让人想起小学课本里的《多收了三五斗》:镜头摇过排队长龙,凌晨五点的北京,同仁医院门前人头攒动,前来就诊的患者及家人约有800 人。有人大声吆喝着维持秩序,有人说已经排了一宿,有人说冻得感冒了,一个东北口音的女孩子说又冻出病来这病可咋治……黄牛党兜售挂号券,排队的人抱怨普 通人哪买得起。两小时后挂号开始,热门医师的号十分钟卖完,人们垂头丧气:“完了,又完了。白排了,真气人。”
这样的场景已经被拍过无数次,但在NHK纪录片中,镜头之准确,叙事之精巧,仍然明显比其他同类片子高出一筹。
这是NHK“***”系列之《病人大长龙》的开场,片子迅速以一个急救病人住院不停付费切入,然后以来自安徽农村的患者家庭的遭遇和同仁医院市场 化迅速发展过程,作为两条主线展开叙事。廉价药房、农村简陋的医疗设施、形同虚设的农村医疗保险、医院以富人为服务群体展开的市场化扩张、医疗改革方案等 诸多中国医疗体制问题,随着故事一一呈现,个体叙事和宏大叙事结合得浑然天成。结尾一组镜头又回到同仁医院排队的大长龙,{zh1}一句解说词这样说道:“今天 又将是通宵达旦。”
《病人大长龙》播出后获得一系列国际纪录片大奖:法国国际电视节(FIPA)纪录片部门金奖、意大利国际电视节2008年度纪录片金奖、摩洛哥蒙特 卡洛电视节{zyx}奖、德国世界媒体视听节{zyx}奖、匈牙利国际影视节金椅子奖。在“***”系列纪录片中,《病人大长龙》并不是{wy}获奖作品,而在 NHK拍摄的中国题材纪录中,“***”只是诸多系列之一。
可以说,但凡中国的重大事件,NHK均推出了系列纪录片,近几年就有“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系列、“***(奥运前的中国)”系列、“四川大地震” 系列以及{zx1}的“中国力量”系列等,而针对中国今年最重要的世博会,现在就有三组人正在上海拍摄制作。
就质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题材的纪录片,无论叙事、影像、深度、广度,NHK的纪录片都是一座标志性的高峰,远远超出中国国内和欧美国家的其 他同类作品。
“我们的纪录片要赶上NHK,一定比我们的汽车赶上丰田要晚。”央视新闻频道24小时制片人李伦如是说。他是中国最早一批拍摄新闻纪录片的编导,后 来由他担任制片人的《社会记录》是中国{wy}强调纪录片形式的新闻日播栏目(2008年初被撤销,《南都周刊》曾做过题为《一个另类央视节目的消亡》的报 道)。在李伦看来,中国目前很多纪录片还停留于呈现的层面,而NHK的纪录片则是思考性质的,并且已经形成产业化规模效应。
落后是全方位的。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就加入NHK纪录片制作的一名摄制组成员说,类似《病人大长龙》这样50分钟的节目,成本大概是人民币150 万元(国内纪录片水平{zg}的栏目之一是央视的《纪事》,经费是4.5万元),采访拍摄周期两三个月,片比(拍摄素材与最终成片的比例)超过100:1(一 般的纪录片片比是50:1),整个制作周期达半年。
前期准备工作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比如“***”系列的《富人与农民工》,光是中文资料翻译成日文就译了上百万字,这只是资料收集中很小的一部 分。日本编导在这方面非常认真,如果不懂就一定搞懂为止。
有位日本编导为制作一期中国节目,花了两三个月看了60多本书。至于拍摄地点和人物的选择,就更不用说了,得要跑很多趟。国内新闻纪录片往往是先 拍,回来才发现该深入的地方没有拍;要么就是主题先行,再去拍摄相应的内容为主题服务。
张华东帮NHK做了十年的摄像,做了三四年摄像助理才终于转正。目前,他的日薪是1200元,而在国内,一般摄像的日薪是500元左右。有次为了拍 摄一个沙漠落日的镜头,他从兰州租车跑了三天。张华东开玩笑说:“日本人A型血比较多,特别轴。”
李伦认为,NHK的纪录片“在影像叙事方面已经挑不出毛病了”。
像《病人大长龙》,后期制作中改稿就改了八遍。NHK的节目在日本是全民收看的,要求能吸引老人小孩看下去。这并不意味着要削弱片子的思想性,前述 那位NHK摄制组成员说,上大学的时候,教材往往会说电视语言不擅长表达深刻的东西,其实并非这样,只不过电视语言需要付出百倍的努力而已。
当然,对于普通观众来说,也许最容易记住的是NHK记录的深入程度,比如{zx1}的“中国力量”系列有一期是关于中国电影的,让网友大发感慨的是导演陈 可辛与媒体讨论如何打压《三枪》的过程,居然也让NHK给全程记录下来。而在《富人与农民工》一片中,富翁李晓华和其他人商讨如何操纵股市,会议讨论进入 实质环节的时候才不让拍了,摄像不慌不忙徐徐退出,画面平稳流畅。这样让人拍案叫绝的细节,在NHK的纪录片中随处可见。
NHK的生存之道
“NHK把握尺度把握得非常好。”——刘斌(梅地亚中心电视业务部总监)
梅地亚中心紧挨着央视,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这栋大楼是NHK和央视合资修建的。当初是为了方便转播1990年的北京亚运会而修建,因为NHK属于 日本国家电视,不允许盈利,梅地亚中心作为酒店在日本国内引起一些反应,{zh1}在2001年退出了合资经营。但NHK和央视下属的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签署了 长期合作协议,梅地亚中心电视业务部几乎成为专门为NHK服务的一个部门。梅地亚中心电视业务部总监刘斌提供了一个数字,这些年NHK的纪录片业务占了该 部门90%的业务量,今年才略有下降。
刘斌说,在中国,像梅地亚中心电视业务部这样专门为某个外国电视台服务的公司极为少见,人员多达30多人,其他从事同类业务的公司往往只有6、7 人,而且基本是民营性质,不可能有央视这样的背景。
梅地亚中心参与的方式主要是,自己报题,NHK通过,然后获得资金进行拍摄,题材主要是人文风景类,比如中国武术等,新闻方面比较少,曾经拍过新疆 采棉工,四川地震博物馆等。涉及中国社会问题的纪录片,梅地亚中心参与较少,即使参与也主要是提供器材和摄像人员。
NHK非常重视中国题材的新闻,从1974年开始至今,不xx统计,制作了超过5000期关于中国的节目,中国题材的节目在日本的收视率也高于其他 地区。目前正在中国拍摄节目的有10组人,而光报道世博会的注册人员就超过200人。
NHK同中国政府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良好关系,每年和广电总局会有一次合作会议,诸如“***”,“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这样的题材,都是得到广电总 局同意拍摄的。刘斌说:“NHK把握尺度把握得非常好。”
虽然也曾发生过不和谐的小插曲,但整体而言并未有太大影响。2007年播出的“***”系列纪录片就曾引发小小波澜,《***》曾报道,中国外 交部新闻司及中国驻日使馆为此向NHK提出交涉,认为“不客观、误导观众、损害中国形象”。NHK在当年七八月间曾停播了原定每月播出一集的计划,并表示 后续的节目将更多地反映“中国政府的立场”,对今后采访拍摄“施加积极影响”。NHK婉拒了外界媒体的各种询问及采访,甚至包括专程从北京飞赴东京的《中 国青年报》副总编的采访要求。如我们后来所看到的,这样一个不和谐小插曲并未影响到NHK此后在中国的拍摄。
在NHK摄制组的成员看来,根本原因还是NHK对中国的态度客观全面公正,与一些欧美媒体相比,NHK没有那么先入为主,而是从中国的现实出发,不 回避也不夸大。并且NHK不允许对他国问题横加指责,一方面是这样做不合适,另外则认为这种指责很可能是错误的,媒体对自己的言论需要格外慎重。所 以,NHK与中国政府的良好关系源自长期以来培养的信任。
这并不意味着NHK要牺牲媒体的独立性,据介绍,NHK中国题材的纪录片播出前不接受中国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审查要求。那位摄制组成员说,中国的舆论 环境越来越好,尤其是奥运期间有了长足的进步。如何在维护良好的政府关系与保持媒体的独立性之间寻找平衡,境外媒体需要向NHK学习的还有很多。
“比我们还了解自己”
“日本人远比我们自己还要了解中国。”——“沙与沫”(NHK同好会QQ群管理员)
目前,NHK纪录片在中国几乎没有正规的传播渠道,除了少部分酒店能收到NHK国际频道,国内电视台基本没有购买NHK纪录片播放,音像店也很难找 到NHK中国题材的碟片。和线下的冷清相比,网络上NHK纪录片热闹非凡。用“NHK 纪录片 中国”为关键词搜索,谷歌有505000个结果,百度有240000个结果,搜索结果主要分布在论坛、博客和网站。
“NHK的片子相比BBC,美国的国家地理和探索等,涉及更多的社会、政治、经济、时事类事件,关于中国的纪录片,其分析之深刻、报道之全面、立场 之客观,令人印象深刻,是很不错的参考资料。某种程度上可以这样说,日本人远比我们自己还要了解中国。”网友“沙与沫”,现在是一个名为“NHK同好 会”QQ群的管理员。群里主要以80后为主,很多是大学生,许多人想申请加入但进不来,因为QQ群最多就是200人。他们主要是通过电驴分享,或通过QQ 中转站,“沙与沫”说:“群里有几个高人(据说在日本)专注于片子的编译。”
“蓝旗营”(网名)正是“沙与沫”所说的那些“高人”的组织者,25岁,刚毕业。2008年6月26日,他成立了NHK纪录片字幕组;后来在字幕组 的基础上,2009年4月11日又创建了道兰纪录片同好会论坛。“蓝旗营”说,目前字幕组已经译制NHK纪录片中文字幕196部。平均每三天译制一部。
在招募翻译志愿者的帖子中有这样的要求:“强调从容翻译,每部50分钟的片子,译制时间20天,还可申请延期10天。成为正式组员后,基本职责是每 两个月份翻译一部,而不是其它字幕组的一周必须翻完一部。”
“蓝旗营”曾经查询过专业翻译公司的报价,在那里,要译制一部同样的纪录片,费用高达1.5万元人民币。据统计,每部片子一年内至少被观看50万次 (根据电驴下载量);而道兰纪录片同好会论坛一年来有1200万访问量,每天独立访问用户一万人。除了网络下载,道兰纪录片同好会还把整理的NHK纪录片 刻成碟邮寄给大学图书馆、研究机构、公益组织等,目前已达100家。在论坛上贴有来自北京大学图书馆、安徽财经大学图书馆、杭州图书馆等机构发回的感谢信 和捐赠证书。
“蓝旗营”说,在道兰之前,很多网友提到纪录片都会想到BBC、探索的那种片子,而现在NHK已经成了非常重要的一个种类。许多人和他有着同样的经 历,最开始被NHK纪录片触动的就是2007年“***”系列的《富人与农民工》,他眼中这是一部标志性的片子。一般说来,翻译是为了解他国,而对这群 志愿者来说,更重要的原因是为了了解自己的国家。
“鼓励比讽刺更容易起到效果,不管对象是个人还是机构。微风细雨方能润泽大地,暴风骤雨只会毁坏土壤。从微观的小角度持续做努力,这样的人才是民族 的坚实脊梁。分析国外的得与失,给国内做经验借鉴和教训参考,是更好的一种推动中国进步的方式。”这是“道兰精神篇”中的几句话。“蓝旗营”说,他们作为 80后,没有历史记忆负担,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心态很阳光,很平和。
在同好会论坛上,有人发了这么一条帖子:“一句话形容NHK的纪录片给你的感觉。”目前已有179条回复:
要具备充分的好奇心和开放的胸怀,才能创造伟大的文化,这比最多的钱还要宝贵。
觉得活得踏实了很多。不再愚昧。
痴长了20多岁!世界原来是这个样子的。
真实记录历史,广泛收录观点,公正评价事件。
NHK尝试用其他国家的价值观去深入了解剖析该国发展及对日本对世界的影响,而西方媒体却霸道地用自己的价值观来衡量和批判一切。
NHK改变了我看世界的思路,也许对我和我们以后的影响会是不可估量的。
平实,给人一种很安静的感觉!!
如果用我们自己的眼睛无法看清世界,那么就借助别人的眼睛去看,NHK就是那双让我更清楚地看到自己所处的世界,并且使我对于自我有了新的认识和体 察。
道兰纪录片同好会论坛上的一周年纪念译作名为《麦客》,参与拍摄的一名成员说,针对这样一个群体,“中国需要这种人”。
NHK的中国印象节选
“***”系列 主要有:《富人与农民工》、《青岛老人院的故事》、《北京水危机》、《品牌骚动》、《13亿人的医疗》等,分别涉及企业发展、贫富差距、老龄社会、环境污 染、***等内容。其中《病人大长龙》更获得一系列国际纪录片大奖:法国国际电视节(FIPA)纪录片部门金奖、意大利国际电视节2008年度纪录片金 奖等。
“中国力量”三部曲 分为《电影革命的冲击》、《驰骋非洲的巨龙》、《吞购世界的巨龙》。
《茶马古道》 日本NHK和韩国KBS于2009年联合拍摄的6集纪录片。有网友说,这部片什么都好,就是“不是中国人拍的”。毕竟是国外电视台拍摄,评论认为该片只能 达到纯粹人文层面上的高度,没有力量也不可能对现代化冲击下的传统文明及其中的具体政治文化困境做一个客观的描述分析。
《丝绸之路》 上个世纪80年代制作,在日本风靡一时,引发了日本民众的“敦煌热”。喜多郎为节目制作的同名音乐,曾受到全亚洲的追捧。
《中国铁道大纪行》 分春季篇与秋季篇两部分,主要记录了日本艺人关口知宏在2007年以搭乘铁路的方式走遍中国的全过程。
《大黄河》、《12亿人的改革开放》等 早先鸿篇巨制的大制作理念,表达了对中国悠久文化传统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宏大叙事般的关注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