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北京郊区的满族风情

民族文化---北京郊区的满族风情

2010-05-09 10:55:21 阅读3 评论0 字号:

民族文化---北京郊区的满族风情-摘自满洲百科:

位于北京怀柔北部山区的“汤河川”风景优美,历史悠久,聚居在这里的满族已有360多年历史。怀柔区满族人口也达到2.3万人,主要集中在汤河川的二乡一镇(汤河口镇),这里是全市满族人口占总人口比例{zg}的地方,也是北京市满族人口主要聚居区之一。其中喇叭沟门、长哨营是满族乡,在全市乃至全国均有广泛影响。由于满族人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因而形成了汤河川彭族满族特有的民俗风情。现在根据2007年怀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办公室编《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项目汇编.怀柔卷》中所涉及到的满族习俗进行梳理所得56项,简介如下:

满族是一个有较高文化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宗教和风俗习俗。《满族说部》是国务院公布的{dy}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是全国满族口头文学的集成,近百万字。记述满族神话时代的“天女浴宫碑” 的神话故事在全国各满族聚集地均有流传,在汤河川也有广泛的流传,这是表明满族人民在文化上共同心理素质的民族特征的突出表现。“喇叭沟门‘一善岩’”的故事已纳入《满族说部》“八旗子弟传闻录”篇中,是满族人民的共同文化财富,中华民族口头文化的组成部分。

口头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组成部分,除神话和民间故事外,还包括民间歌谣、民间谚语、歇后语等。汤河川满族人民谚语很多,如“不因有虱子,就烧了皮袍子” 。“风筝飞得再高,也是被线牵着”。“化愁为筹,遇困皆休”。“无理要认错,有理要让人”。“在家不会教子,在外不会做人”等……均有极强的民族特色。

歇后语是北京各族人民有地方特色的语言珍品,汤河川的满族歇后语也很有特色。如:一枪打不死的黑瞎子——没跑”。“一枪没打着——白送子”。“见了兔子才放鹰——有利才出征”。“老鹰抓兔子——稳拿”。“长白山老山参——难得”。“老套子裹珍珠——内里有货”。“马褂上穿背心——格(隔)外一套”。“三伏天穿棉袄——不是时候”。“黄鼠狼子带缨帽——硬装当官的”(缨帽,指满洲官吏帽顶的缨络)。“三九天不戴帽子——动(冻)脑筋” 。“老鼠拉木锨——大头在后面”。“二小穿马褂——应当应分”。“秃子撞葫芦——说不清谁碰谁”(满语‘秃子’和‘葫芦’发音一样,是一个词)等……

满族剪纸历史非常悠久,起源于萨满祭祀活动的需要。经过长期发展,剪纸已成为汤河川满族人民生活中艺术创作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使用在节日室内装饰和日常衣饰装饰花样之中,汤河川剪纸有深厚群众基础,不但有群众性艺术创作群体,而且涌现了获得“京郊巧娘”称号的崔国芝等有代表性的民间艺人。

满族自古好歌舞,古代舞蹈多由狩猎等生产生活活动演化而来。满族舞蹈有自己的特色,如莽式舞、扬烈舞、单鼓舞、铜镜舞、腰玲舞、巴拉莽式舞和五魁舞等。历史上凡宴会,主人家男女变更迭起舞。举一袖于额,反一袖于背,盘旋作势,舞蹈语言非常丰富,光莽式一个舞蹈就有九折十八式。“大班小班”是汤河川满族特有舞蹈,特色是又扭秧歌又耍鞭,分大人班、小孩班,两套人马演出,而且还有唱词。这个满族民间歌舞,已收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北京卷)》,是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喇叭沟门帽已村的二贵摔跤是民间花会不可少的表演行当,现已列入北京市{dy}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二贵摔跤兴盛于清末至中华民国期间,这是满族的花会行当,也是一种体育活动。表演者为一人,但他穿戴上巧妙制成的双人头道具,脚穿靴子,两手也穿上靴子,分别作为两人的双脚,然后在锣鼓声中扮演两个扎小辫的顽皮儿童样子扭打摔跤。一人扮两人摔跤,把互轮、叫劲、扫堂腿、下绊子、撅腰、就地十八滚等动作程式模仿得维妙维肖,一时难辨真假,显得滑稽、幽默。

古代满族是以渔猎生产为生的民族,汤河川满族也有这个传统。用桦树皮制作各种生活器皿是满族传统手工技艺。桦树皮文化在中国北方狩猎民族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桦树皮不但可以制作家具,如“养活孩子吊起来”的摇床,在古代就是用桦树皮制成的,还可以制作工艺品,在黑龙江省白金宝原始遗址中,出土了一件仿桦树皮陶罐,据C14测定距今有3千年的历史,桦树皮器皿在我国器皿造型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现在桦树皮制品在黑龙江等省发展成各种装饰画和花样繁多的手工艺旅游产品。汤河川不但有许多桦树皮制品物质遗存,而且还有许多老人通晓这门技艺,保存着民族历史的记忆。

波罗叶饽饽:农历四五月间采集嫩而又大的栎树叶(满语为波罗)叶子洗净备用。然后把糯米或黄米磨成面,擀成薄饼煮熟,再将小豆煮烂捣成泥包进薄饼之中,把波罗叶洗净涂油,包裹在薄饼之外,蒸熟就叫波罗叶饽饽。吃时博取叶子,极为清香。波罗叶饽饽是满族有代表性的满族食品。此食品制作技术来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

满族的先祖们由狩猎时代变为农耕时代的初期,人们由吃野兽肉改吃五谷杂粮后肚子总是感到不适。特别是到了夏天,总是腹泻。一拉肚子,便浑身无力,不要说上山打猎,就是下地种田也干不得。这样一来,地也荒芜了,人也憔悴了,眼看着满部落的人都要完了,愁得人们一点办法也没有。正在万分焦急、走投无路的时候,{yt}晚上,大家不约而同地做了一个相同的梦:一个非常美丽的女子,自称是王母娘娘的七仙女中的老三,反复向他们说着一句话,“别忘了旧波罗”。谁也记不住她说了多少遍。等仙女上天了,大家也都醒了。第二天,大家说出昨夜的梦,都感到奇怪。“旧波罗”是指什么呢?谁都解释不了。这样的梦一连做了三天。大家虽然知道这是仙女在向他们指点什么,但又苦于不解其意,感到十分苦恼。第四天,全部落的人聚在一起,研究这个梦预示着什么。大家七言八语,说什么的都有,但总得不到一个满意的答案。{zh1}一个白胡子老者干咳了一声,慢条斯理地说:我琢磨着,这是仙女在拯救我们。现在我们把谷米叫做“波罗”,但我们的祖先是把橡子树叫做“波罗木”,把橡子叫做“波罗”的。仙女告诉我们不要忘了“旧波罗”,是不是告诉我们要治好大家的拉肚子病,要用橡子树。但橡子果实不好吃,我们试试用“波罗叶子”包饽饽吃,看看灵不灵。大家觉得老人说的有理,就派人采了些波罗叶子,包在饽饽的外面,蒸熟吃。吃了几天,大家的腹泻病慢慢地好了。从此以后,波罗叶饽饽成了满族人非常喜欢的食品。为感谢仙女的指点,他们还做成各种各样的波罗叶子饽饽祭奠她。按照现代医学的观点,栎树叶里含有单宁或单宁酸。用波罗叶包饽饽,人们可以吸收微量的单宁酸,这对预防和医治夏日易得的腹泻,是有一定作用的。当然,满族人食用波罗叶饽饽不会是仙女的指点,还应该是他们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发现了波罗叶的保健作用,并用之于食品,使之成为满族人的习俗之一。

狩猎是满族先民赖以生存的主要生产活动,骑射是满族的主要习俗。早在三四千年以前,舜禹时代满族祖先肃慎就向中原王朝“朝贡弓矢”,说明满族先民肃慎制造使用弓矢,至少已有四五千年历史。有清一代,满族均把“国语骑射”当作保持民族特色的一项重要内容向下传承。制造xx是满族传统技艺,北京聚元号xx的制作技艺是国家{dy}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清代汤河川是提供xx原料基地,紫杉是制弓的理想材料,其他的柳树、橡树、山核桃树、雪松、铁树、百榆、桧树、桦木和铁山木均可制弓。近代制xx的机会少了,汤河川还有用xx打猎的传统,森林和野生动物保护后,xx已成为儿童玩具,现仍有制作xx的习俗。

古称“河漏”,是满族传统面食工具。饸饹床由底部带孔的饸饹腔和下部带砣的饸饹盖两部分组成。要饸饹吃面时,把和好的荞麦面、高粱面、或白面放入饸饹腔内,把饸饹盖对准腔体向下压,俗话叫“锅开压,锅开打,” 用饸饹砣把面从腔底挤压成圆柱状面条,从底漏中落入锅中煮熟。饸饹面吃起来筋道有弹性,口感{jj0},别有风味。

满族人中流传这样几句戏言“猪肉炖粉条,荞面黏米糕,马褂穿在外,兜兜人人爱”。概括了人们饮食、服饰生活的特点。“兜肚。贴胸小衣,俗称“抹胸”或“兜兜”。新生儿满月、周岁时,亲朋好友都有探望,少不了送件虎头鞋、虎头帽、杜兜兜等适宜婴儿所用之物。做母亲的都有一颗母爱之心,她们在孩子身上所付出的心血,乃至对其所包期望只要透过孩子的衣装打扮就可明白。兜兜一般是手工缝制。制造方法是把一方尺布,去其一角,或裁为方圆,上彩绣花卉纹饰。顶端以丝绳系于脖颈,中间系于腰际束住腰腹,富有者,以银链系兜肚。紧贴前胸,防风寒于内腹。满族男女老少皆用,夏季幼儿喜赤背带兜肚护肚脐,大人穿汗溻可以度暑。此俗沿至今日。

满族鞋样式较多,旗式坤鞋就有多种。坤鞋平底鞋,前端着地处稍削,便于行走,鞋面为布、缎、彩绣花卉图案。马蹄底鞋,妇女穿高底鞋,鞋底中部以木为之,前平后圆,上窄下宽,因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马蹄而得名。花盆底鞋,妇女穿高底鞋,鞋底中部以木为之,上敞下敛,成倒梯形似花盆。马蹄鞋底、花盆底鞋亦称旗鞋或“寸子”,穿此鞋称“踩寸子”,妇女盛饰时多穿用,走起路来袅袅婷婷,轻盈娴雅。满族妇女穿旗装时,要穿花盆底鞋(又叫寸子鞋、马蹄底鞋)穿花盆底鞋是为了冬天在雪地上行走不会把鞋上绣花弄脏,满族人正月有穿花盆底鞋“走百病”的习俗,现在有穿花盆底鞋竞走的体育项目“雪地走”。

旗袍,满语称"衣介"。是旗人所创袍服的简称。由于旗袍非常适合中国妇女的体形和贤淑的个性、民族的气质,后来这一源于满族的传统服装渐渐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朵苛葩,受到国内外妇女的青睐和赞赏。北京市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中有城区申报的“京式旗袍传统制作技艺”代表了北京地区传统服饰制作水平。怀柔记录了满族男女喜穿大襟长袍的历史,以实物说明汤河川历史上妇女有穿旗袍的传统。

马褂是长及肚脐、平袖及肘的短褂,经改进现发展为传统节日中的礼服,增添喜气氛围。除对襟马褂外,平日可在常服外套坎肩,又称“马甲”“背心”或“半臂”。坎肩中以巴图鲁坎肩(又称十三太保)和琵琶襟马甲最普遍。

亦称“奶油糕”“奶乌他”,满族风味小吃。用乳酪和砂糖制成,冬日成也冻成,夏日在冰桶中冻凝。洁白如霜、食如嚼雪、清凉滑润、香甜可口。水乌他系满语,是奶为主料的奶制品。水乌他色泽如雪,冷若冰霜,香浓醇正,营养丰富。具体制作方法:将奶油倒入锅中,用中火熬炼,当浮出清油后,即可用细箩滤去渣滓和杂质,待清油凝结后即为黄油,盛入容器中待用,将木制刻有各种花卉的乌他模子泡入摄氏零度的凉开水中待用;凉水用旺火烧沸,放入白糖和黄油,溶化后,放入香料搅匀;搅至水乳交融呈糊状时,立即从凉开水中取出模子放好将稠糊舀入模内,刮平再浸入凉开水中,凝固后磕出,即为水乌他。

满族传统小吃。民间流行以豌豆制成糊状的甜品,只靠本身的黏性凝固的豌豆黄,质感较松散,但有起沙的口感,味道不太甜腻。清朝的御厨将其带入宫内,并放入宫廷独有的冰库内,制成糕点给慈禧太后品尝,她一试即爱上这款甜点,其后更成为国宴上必备的糕点。汤河川制作的豌豆黄有加红枣习俗,使其味道更美。

其制法是将豌豆去皮如果煮成粥状(汤河川有加红枣习俗)将水分渐干结成块状,切成三角状而食。

农历十月十三在古代叫暖冬会,是迎接十五水管生日活动的组成部分,因1635年农历十三年日皇太极发布谕旨,正式改族名“女真”为 “满洲”,所以又称“颁金节”。十月十五是水官生日,古代满族人有围在一起吃火锅“说古”习俗。泥盆火锅时在特制的木桌中间挖一圆洞,将泥盆套在圆洞中间。盆中升起炭火,中央放置铜制或铁质锅具,把鸡、猪肉及放汤于其中,待汤沸后再放入酸菜等佐料。泥盆火锅表面油亮,火盆沿宽0.17米,可以放置碗筷、吃碟、酒具。

汤河川满族人有在每年的腊月初八这天有腌制腊八醋习俗。把蒜放入坛子、罐子、瓶子内,内装醋然后封好,春节时启封吃饺子用。届时泡好的蒜都是碧绿的颜色,如同向翡翠一般,配上深红的米醋,煞是好看。蒜之碧绿、醋有酸香,非常可口。三十晚上吃饺子要蘸腊八醋、吃腊八蒜。因为腊八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日,吃腊八醋可沾佛祖神气。给家宴上增添了节日色彩。

春天炸“香椿鱼”。春天香椿树发芽,色泽碧绿微带焦黄,形似一条条碧绿的小鱼。咬上一口,松脆xx,清香溢鼻。夏天吃“扒糕”。《燕都小食品杂咏》中称:“色恶于今属扒糕,拖泥带水一团糟。嗜痂有癖浑难解,醋蒜熏人辣欲号。”扒糕的颜色虽不好看,但很多老北京人仍钟情于扒糕。主要是因为扒糕的原料“荞麦”有很大的营养价值。据《本草纲目》中说荞麦“实肠胃,xx力,续精神,能炼五脏滓秽。作饭食,压丹食毒,甚良”。秋天炸“玉米花糕”。色泽米黄,块形周正,香甜可口,酥脆宜人,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极易被人体吸收,是老幼皆宜的糕点佳品。冬天炸“豆腐”。“上场豆腐下场糕”的习俗至今延续。

汤河川的满族小吃主要有:泡饼(又称水团子、漂饼)、粘火烧、粘豆包、渣豆腐、玉米花糕、发糕(满语:哪玛米糕)、扒糕、豆面糕(驴打滚)炸饹馇盒儿、炸三角、杏仁茶、酥盒子和荞麦食品等。怀柔满族小吃制作技术已列入北京市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该项目中目前能制作的多数都是粘性粮食。2007年文化遗产日在怀柔区世妇会公园内进行莜面食品技艺表演。

“二八”席兴盛于清朝乾隆年间,适用于婚丧宴请流传到现在。传统“二八”席即八碗、八碟。其中八碗是指:红、白条子 (就是冻豆腐上盖肉条),红、白剪子(冻豆腐上盖肉。)三个吊锅有海菜吊锅、粉条吊锅、丸子豆腐吊锅。八碟是指:热菜——炒葱头、炒菜花、炒大豆、炒白菜条;凉菜有——猪头肉、灌肠、花生米、拌白菜心。二八席上菜顺序:先上把大盘子(东拌猪头肉、熘肉片、爆炒鸡胗子、肉炒芹菜、炒肉片、火腿肠、炸丸子、凉拌白菜丝)。然后上四腿(炒鸡丁、炒腰花、肚丝、熘鱼片[配菜自选])。{zh1}是八大碗,以四喜丸子为{zh1}压桌菜,{zh1}上三鲜鸡蛋汤。

古代满族人非常豪放,讲究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因此饭后爱喝奶茶。汤河川的奶茶时将茶泡好后再入奶饮用满族殷实家庭有早点和夜餐吃饽饽(点心)的习俗,喝奶茶时可佐以“萨其玛”、“芙蓉糕”(满族小吃)。汤河川满族人还有将高粱米炒熟当茶喝的习惯,叫“糊米水”。正因为满族又喝奶茶的习惯,所以在小池中把许多“粥”类的流食也叫“茶”,如面茶、油茶、杏仁茶和茶汤等。

有关资料记载说“满汉全席”分:“上八珍”、“中八珍”和“下八珍”。“上八珍”:燕窝.熊掌.象鼻.驼峰.鱼翅.猩唇.哈士蟆.鹿筋;“中八珍”:海参.干贝.豹胎.竹荪.鱼肚.鲍鱼.猴头蘑.银耳;汤河川满族“八大碗”以“下八珍”为基础,菜名为雪菜炒小豆腐、卤虾豆腐蛋、扒猪手、灼田鸡、小鸡胗蘑粉、年猪烩菜、御府椿于、阿玛尊肉。其中阿玛尊肉最有代表性,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时代流传下来的。

满族人建住宅最讲究的是大门的朝向。俗有“大门朝阳,子孙吉祥”、“大门朝南,福享不完”之谚。满族的居室,屋内修筑锅台和火炕,与室外的烟囱相通。其房屋“柱皆插地”,四壁以泥土或土石筑之,房顶覆以小青瓦。所以,小青瓦墁顶技艺;五花砖垒石头墙技艺;顶棚裱糊技艺;火炕盘搭技术彰显了满足人民的居住特点。

围着火盆唠嗑,子孙椽子挂摇车,大柜中间放杂物,各家均设四方桌是满族人室内不可缺少的。满族室内陈设比较简单、适用。东北气候寒冷,室内日常活动多在火炕上进行,所以满族人室内陈设比较简单。室内一般没有桌椅,只有炕桌,有的人家有八仙桌,吃饭时围桌盘膝而坐,暖和而方便。上屋炕西头有供装衣物的两开门大板柜。柜高三尺、长五尺,柜上镶有四个圆形黄铜大折页。北炕西首置木箱一对,上面摆放梳妆用具等。南北炕皆放置幔帐。门柜的横木上放置一大块木块,家具都放置其上,既规整,又很好地利用了空间,俗称搁板,满语“额林”。满族夜晚室内照明用“霞绷”,俗称糠灯。满族家庭中,还备一个火盆,多用生铁铸成,平底口敞开,有一宽边沿。将燃烧后的木火等放入盆内,置盆炕上,用来取暖。室内房梁上常悬有悠车。

彭家大院位于长哨营满族乡二道沟村西北,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距今已有170年历史。房院建设属三进院落,如今保存完好的当属三进门楼,正房及东跨院。喇叭沟门下河北村恢复的“千户村”,长哨营的八旗村均展现了满族建筑特色。

历史上满族婚姻要经过看门户、换盅、放定、下大茶(送衣裳)、搬箱日、接鞭等程序,有的还有夜婚和坐福等习俗,如今只有订婚、通信、迎娶、拜堂、宴请这五项习俗仍在延用。结婚仪式上有许多风俗歌,在仪式上的各阶段均有相应的歌词,使结婚礼仪增加了气氛和色彩。

满族有报庙的习俗。报庙,是到家庙上报到。过去满族宗族都有家庙,庙内藏有家谱(满族几乎每个宗族都有“家谱”,死者用黑墨书写,生者用红笔续之,一代一代依次序谱),死者家人要在谱书死者名字的旁边划一黑杠,谓之 “报庙”。意为阳界少一人,在阴界上户口。按辈分发孝戴孝、儿子戴大孝,儿媳闺女带花孝,小辈依次扎孝带。满族还有报丧习俗。报丧,是通知亲友;满族有丧,丧家还要在宅院报丧在门前挂红幡。红幡的幡头和四条幡尾均为黑色,幡杆一丈五尺,立在院前,男左女右。其状如手,满族人认为幡是死者的魂灵。孝服为白色旗袍,或用白布包头。

出殡、祭墓。出殡要选在单数日子,用幡作前导,以代铭旌。丧车到了坟地,亲友都来抢大幡,认为幡布给小孩佩带,可以免灾去病。棺材入土以后,要在坟前摆上供桌,然后将供桌上的酒菜、馒头一起焚烧,谓之“烧饭”。烧饭祭奠日期有“一七”,也叫“头七”,人死后第七天家人和子女要携带供饭。以后是“三七”“五七”“七七”祭奠,叫“烧百日”祭奠完毕,家人和子女才能脱孝服。满族还有烧周年之俗,除葬后七天一烧,四十九天一烧,百日再烧,然后每周年烧一次,连续烧三年。另外,清明、七月十五日、十月初一、腊月卅日(除夕),均为满族的祭墓日,与汉族大致相似。

满族的睡扁头习俗,相传在很早以前就形成了,不过那时的扁头不是睡出来的,而是用石头压出来的。当然这种说法是不可信的。满族睡扁头的习俗,的确有相当长的历史了。他们认为,婴儿睡扁头,可以使后脑扁平美观,同时又可以使婴儿的鬓角突起,不致形成鬓角,这样可以使婴儿头部外型变得美观大方。在满族人看来,如果哪家姑娘后脑没有睡扁,就会被认为是"丑闺女"将来找婆家也困难。在一些满族地区,婴儿出生后,其父母就有意识地让其睡"扁头",即小孩出生后,就让其仰面睡。在枕头里装一些小米之类的东西,这样久而久之,婴儿的头骨就会变得扁扁的、平平的。汤河川的满族人在历史上有“睡扁头”的习俗,以保持孩子的头型美。满一周岁后,还有“抓周”的习俗。

满族可谓“风度翩翩的礼仪之族”。满族传统的礼仪表现在衣、食、起、居、言、行、举、止各个方面,十分讲究。满族人在路上遇到长辈要致敬“打横”,要侧身微躬,垂手致敬,闪到路边请长辈先行。不但晚辈见了长辈要施礼,在同辈人中年轻的见了年长的也要施礼问候。亲友相见,除握手互敬问候外,有的还行抱腰接面礼。过春节时要拜两次年,年三十晚上拜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叫迎新春。到人家做客,客人离去时,主人送出门,客人返身退步,两手贴身,也要横退一、二步“打横”,表示辞行。对尊敬客人敬酒时,右手举杯,左手在右手下呈托举状,以示尊敬。

历史上是一种社会组织制度,努尔哈赤在女真人牛录(左领)制的基础上创建而成,具有军事、行政、生产三方面的职能。凡满族成员分隶各旗,平时生产,战时从征。八旗按方位分布:东方甲乙木,金克木,金为白色,东方驻正白、镶白两旗;西方庚辛金,火克金,火为红色,西方驻正红、镶红两旗;南方丙丁火,水克火,水为蓝色,南方驻正蓝、镶蓝两旗;北方壬癸水,土克水,土为黄色,北方驻正黄、镶黄两旗。中央戊己土,所以皇帝居中。怀柔在京城北方,所以汤河川满族属于内务府满洲镶黄旗。

比父亲高三倍的人称祖太爷(高祖父)、祖奶奶(高祖母);曾祖父(太爷)、曾祖母(太奶);祖父称爷爷、祖母称奶奶;历史把父亲叫阿玛,妈妈叫额娘,嫂子叫新姐。从称呼到语言均保留了许多满族特点。汤河川的满族人由于来自京城,所以没有口音。2000年3月北京大学外院语言学所长、博士生导师赵杰教授,与3名博士生和1名日本学者落合守合到喇叭沟门曾对这一现象调查,写出了“京北喇叭沟门乡满语透析”一文。发表在《北京社会科学》2000.4期。

《满族简史》记载,满族入关前吃饭时,围桌盘膝坐炕上,这是一直沿用的满族饮食习俗, 一般满族传统住房为西、中、东三间,大门朝南开,西间称西上屋,中间称堂屋,东间称东下屋。围桌座位长幼有序,辈分分明。西为贵、北为上、东为小。所以,客人坐西、长辈坐北、小辈坐东。

认为吃素馅饺子一年生活素净平安。此俗由彭商之子彭启宣而来。彭启宣是征战台湾的将士,自幼吃素,回家乡后受到族人的尊敬,因此成俗。满族人把饺子叫做饽饽,剁馅时要说“岁岁平安”,入锅煮时叫“元宝入库”,大家吃饺子叫“幸福分享”。全家团聚吃团圆饺子,俗称“揣元宝”。煮饺子时,家主要吆喝:“小日子起来了吗?”其他人同时回答:“起来了!”他们把饺子从锅底浮起来比作日子起来了。然后让小孩爬上柜子上蹦三下,以示新日子“蹦个高”。

春节在满语为“阿涅业能业”。挂笺(亦称挂旗)的颜色要和自家旗籍一致,分为:“红、黄、蓝、白”四色。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另外还要贴对联、贴门神、贴窗花、办年货,清扫庭院,张贴对联、挂笺、窗花和福字,蒸年糕,烧香拜祖,磕头、请安拜年,跳满族秧歌,玩嘎拉哈,乘爬犁跑冰等,这些传统习俗随着时间的变迁有的已经失传,有的也已经演化,当然,更多的是注入了许多新的项目。

正月十三至十五。满族人崇拜“三官”,认为正月十五是天官的生日,叫上元节;七月十五是地官的生日,叫中元节;十月十五是水官的生日,叫下元节。上元节是灯节要庆祝五天。正月十三为“上灯”,十四为“试灯”,十五为“正灯”,十七为“罢灯”。由于月亮有十五不圆十六圆之说,所以正月十六也很热闹。

正月二十五添仓节时,俗用谷面或软米面捏成仓官爷、谷囤、粮仓及各种家畜家禽形状的灯若干盏,内包煮熟的红枣豆子,灯芯用细谷梗裹棉花制成。入夜,灯内注油,将粮仓灯放在存粮处,牛灯放在牛圈窗台,鸡灯放在炕头,狗灯放在门上边,猫灯放在墙角等,一一点燃。仓官爷灯高五寸许,头戴红缨帽,左手执簸箕,右手拿斗,骑着马,马身上驮若干口袋。将仓官爷灯放置碗内,飘浮在水瓮内。放时要念:“仓官爷爷饮马来,银钱粮食(或麻子、黑豆)驮着来,麻子炸了油,黑豆喂了牛。”以此乞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满族家家讲究煮黏高粱米饭,放在仓库,用秫秸棍编织一只小马插在饭盆上,意思是马往家驮粮食,丰衣足食,还要连着添三回新饭。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两把锄头插在饭上。

满族来自东北地区,而东北地区的春季物候要到农历二月出现。因此古代满族把二月初一作为春天的开端,叫“吃肉节”,是古代满族盛大节日之一。宫廷过节吃肉节在金易、沈义羚所著《宫女谈往录》(87页)曾有记载,汤河川有此习俗是传统的遗存。农历二月初一是“吃肉节”,这{yt}传说是太阳的生日,各家要把春节门前贴的各户挂笺摘下,然后面向太阳焚烧,叫“太阳钱粮”这{yt}宰猪可邀请同族共食,仿渔猎民族共同吃猎物的传统。满族人民爱吃猪肉,常用白煮的方法烹制。典型的食品是白血肉肠、什锦火锅。

春龙节吃春饼叫龙皮、吃面条叫龙须、吃包子叫龙眼。二月二吃炸糕和豆面卷子,以示步步高。汤河川有吃爆米花的习俗,此俗来源一个民间故事:北京人最敬重的神仙是碧霞元君,供奉庙宇是娘娘庙,俗称叫“顶”。每年妙峰山和丫鬓山的娘娘庙香火均很盛。玉皇大帝生气,要将大旱给北京。身边的龙王同情百姓,私自向北京降雨,使得北京人躲过了旱灾,却惹恼了余地,把龙王镇在了九龙山下,下旨“必须等金豆开花才能自由”。老百姓用爆米花显示出金豆开花的景象,龙王因此的到自由。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2010.04.29="" by="" yangfan--="">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民族文化---北京郊区的满族风情】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