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机的冲动!!

摄像机的冲动!!

2010-05-10 04:13:17 阅读7 评论0 字号:

斯坦尼康工作原理 摄像机的冲动!! - haden - haden 的博客

 

 

使用便携式摄像机拍摄,总少不了摇晃和抖动。

        对普通业余摄影师而言,要完成手持摄像或摄影,这是个麻烦活儿——边移动边进行拍摄时,不管您如何费力使自己保持平衡,相机似乎都会捕捉到每一步移动并发生晃动。

但是在专业的电影和电视节目中,您看到的许多长时间移动手持拍摄的镜头却丝毫没有摇晃和抖动的痕迹。摄影师之所以能够实现如此出色的拍摄效果,要归功于一种叫做斯坦尼康的设备。自1976年问世以来,斯坦尼康已成为电影制作领域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它的出现大大拓宽了电影摄影师的视角。

        在本文中,我们将揭开斯坦尼康的真貌,并弄清楚它是如何减少抖动和摇晃的。同时,我们还将了解斯坦尼康的发展历史并探讨其在电影中的运用。

失去平衡

        当您走路或者奔跑时,每走一步身体都会剧烈晃动一下。在大部分情况下,您不会注意到这些晃动,因为人脑会自动调整通过眼睛接收到的信息;当有意识地形成可视图像时,人脑会xx这种不辨方向的移动。

某些相机内置一个调节装置,可弥补摇晃所带来的不足,但是却无法与人脑中自然稳定的系统相媲美。摄影师的移动仍会对拍摄的画面造成很大的影响。

        即便摄影师静止不动,相机也会记录下很多晃动动作。摄像机很容易抖动,任意方向的轻微干扰都会导致影片画面的剧烈跳动。

         对某些情节来说,手持拍摄镜头中的摇晃和抖动有很好的效果,例如恐怖电影中混乱的追杀场面,或现实记录片;但大部分情况下,以往的制片人都很少使用手持摄影法。如果某个情节要求移动相机,那么工作人员会将相机绑在小推车(一种可沿小道或平滑地板移动的有轮平台)上。很多情节都可以靠小推车的配合获得不错的效果,但是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您不能在楼梯上使用小推车,并且不容易绕过障碍。更不要说在不平坦的地面上使用它们了。

20世纪70年代初,一位名叫盖瑞特·布朗的商务总监兼制片商开始研究另一种稳定系统以规避上述局限性。布朗打算构造一个高度便携式装置,以将相机与摄影师分离开来,同时还可以提高相机的平衡性,以减少振动和摇晃。

         1973年,布朗发明了一台十分简单却具有革新意义的机器,从而实现了这一目标。布朗稳定器(后来更名为斯坦尼康),只用以下三个主要元件就可以使相机稳定:

  • 一只具有关节的等弹性弹簧合金减震臂
  • 一个专门设计的平衡组件,用于支持相机设备
  • 一件辅助背心

        在上图中,您可以看到这些元件的组合方式。相机连同电池和摄像头都安装在平衡组件上。平衡组件与带关节的减震臂相连,减震臂又与背心相连。减震臂与背心的这一构造,旨在使摄影师的身体与相机分开。平衡组件可为相机提供{zj0}平衡性。

我们将逐一介绍这些元件,了解它们究竟通过什么方式来减少手持拍摄过程中的振动和摇晃。

减震臂和背心

         斯坦尼康带关节的手臂看起来像似一个弹簧式摇臂灯。它由两部分组成,通过一个旋转挂钩相接。每部分都是一个平行四边形:由两根金属杆组成,两头分别扣有两个金属终结器。跟其他任何平行四边形一样,不论减震臂处于哪个位置,这些金属杆都将相互保持平行(或者近似于平行)。因为两端的终结器牢牢固定在平行杆的两端,因此当减震臂上下摆动时,它们将保持不动(如下图中所示)。

在此设计中,如果要像摇臂桌灯那样为某个终结器连接一盏灯,当您上下移动手臂时,这盏灯将始终照亮同一个方向。同样,接连至某个终端的相机也大致指向同一个方向。但是,为了使相机平衡组件xx保持平衡,将使用一个可以自由移动的万向接头将其固定到减震臂上。平衡组件自身的重量分布可使相机保持平衡(将在下文中介绍)。

在这种结构中,相机平衡组件自身的重量会将手臂不断往下拉——从而平行金属杆可以一起移动,并使减震臂的前端终结器(A和B)低于后端终结器(C和D)。

        为了抵消这种下拉引力,每只减震臂的平行金属杆都与弹簧系统相连。弹簧系统可使平行四边形以反方向移动,从而使前端终结器高于后端终结器。系统已经过xx校准,可与平衡组件重量的下拉引力xx一致。如此一来,除非摄影师上下移动照相机,否则减震臂和相机平衡组件将终始处于同一位置。

在最初的斯坦尼康设计中,金属杆直接与弹簧相连。而在现在的斯坦尼康设计中,虽然功能相同,但连接更为巧妙。您可以仔细查看下图来了解这个系统的工作原理。

         每段减震臂位置较低的金属杆中实际上是一个空心的圆筒,里面装有一个很大的弹簧圈。弹簧固定在滑轮上,滑轮又通过两根金属线缆与一个电缆盘相连。电缆盘又通过一根线缆与反向终结器相连。在这个结构中,弹簧拉动滑轮,以转动电缆盘,从而拉动与反向终结器相连的线缆。这样,在弹簧圈的拉力作用下,平行金属杆将发生移动,以抵消相机重力。

此系统的优点是您可以方便地调整弹簧拉力,使其满足不同的重量负荷需要。线缆可以在终结器处上下移动。向上拉动线缆可以转动电缆盘,将滑轮拉得更近,从而展开弹簧,并增加可抵消重力的拉力。

        这个带关节的减震臂主要用作相机平衡组件的减震器。摄影师移动时,减震臂的基座也会随之发生移动。其余部分的弹簧系统则根据平衡组件的重量做出响应。相机可以平稳地转移方向,而不会产生剧烈的震动。减震臂还将摄影师的双手释放出来——减震臂直接连接着背心,因此摄影师不必用手举着相机的平衡组件。因此可以集中精力定位相机,拍摄到{zj0}镜头。

在下一节中,我们将继续探讨平衡组件原理,以了解斯坦尼康摄影师如何在移动照相机时避免发生更多震动和摇晃。

平衡组件

         斯坦尼康平衡组件实际上是一个固定相机设备的组件。斯坦尼康摄影师通过转动和摆动来平衡杆移动相机,平衡杆是平衡组件的中间件,它将相机的各个零件组装在一起。在标准配置中,摄像头和电池安装在平衡杆的底部,而相机则安装在顶部。有些斯坦尼康还可以反过来放置,即摄影师可以将相机放置在底部而将其他零件放置在顶部。这样放置可以更容易地从低角度取景。

除随平衡杆一起移动之外,相机还可以围绕底座(又称橇)上下转动,有些斯坦尼康的平衡杆可以上下拉伸。这样,摄影师就能够从高角度取景了。

        除了托起相机设备以外,平衡组件的主要功能是使相机保持平衡。平衡组件通过提高相机系统的惯性力矩来实现此目标。物体的惯性力矩是衡量物体抗震能力的一项指标。它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物体质量;以及该质量到物体转动轴的距离。质量越大,物体就越难旋转,此特征同样适用于质量与转动轴之间的距离(例如,旋转一堆泥土要比转动一个质量较轻的泥球困难得多)。

提高物体的惯性力矩,可减少相机发生意外震动。提高惯性力矩的方法之一是为相机系统增重,不过对摄影师而言,将面临更多的难题。因此,盖瑞特·布朗决定利用相机现有的零件并在其基础之上加以扩展,从而增加旋转轴与整个相机组件质量之间的距离,提高相机的抗震性。

        扩展这些零件还会转移相机组件的重心。简言之,物体的重心就是物体重量达到平衡的地方。如果您正好握住物体的重心,那么您可以垂直提起该物体,因为下拉引力在各个方向上都一样。例如,如果在扫帚条与扫帚把中心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就可以用手指水平托起此扫帚。但是如果您将手指放在扫帚把的任何其他位置,则引力总会偏向一边,扫帚就会掉下来。

在普通相机组件中,重心将位于相机内部。如果您将这些零件展开,则重心会沿着平衡杆下移到各个设备之间。在斯坦尼康中,为了防止相机发生任何倾斜,带关节减震臂的万向接头正好在重心上方卡住平衡杆。通常,摄影师会在接近重心的地方握住平衡杆,从而可以更加得心应手地操作相机。

要使平衡组件保持{zj0}平衡,需要准确执行每一步操作。照相机、摄像头和电池都要合理安装,这样才能使重心接近万向接头。为了使调节变得更加容易,一些复杂的斯坦尼康还配备有无线电控制的电机,从而可以按微步进量移动各种零件。

         当摄影师准备进行拍摄时,此功能可以更容易地使平衡组件保持平衡,同时还可以在拍摄过程中进行调节。在拍摄过程中,平衡组件的平衡性经常会发生变化(例如,胶卷在相机中移动时重量会移位),因此此功能非常重要。而在拍摄某些情节时,摄影师可能希望从万向接头转移重心,这样相机就可以独自倾向某个方向。这时也可以调整平衡,只需在平衡组件的把手上安装一个控制手柄或者使用无线电控制装置进行远程调整就行了。

在下一节中,我们将探讨斯坦尼康摄影师如何将这一技术运用到工作中,以拍摄到清晰平滑的手持拍摄镜头。

斯坦尼康镜头

          操作斯坦尼康是电影制作过程中最困难的工作之一,但同时也是一项最有成就感的工作。使用普通的斯坦尼康镜头时,摄影师必须按照预设程序来操作,一边调整相机以避免镜头中出现任何障碍物,一边还要支撑一个重达27公斤的相机设备。

        

摄像机的冲动!! - haden - haden 的博客

The Tiffen Company, LLC供图

除了拍摄标准的电影模式之外,Tiffen公司的斯坦尼康还可以用作摄像机。图中,摄影师梅勒妮·Motiska展示了一款Provid SK2 斯坦尼康。

这项工作需要摄影师具备充沛的精力并掌握各种摄影技能,同时还要求其具有良好的镜头组合能力。导演设计镜头,斯坦尼康摄影师则将其实现。

        斯坦尼康操作的{zj0}技巧xx取决于镜头的特性。为了拍摄两名演员之间的一段简单对话,摄影师可能会尝试模写推拉镜头的平滑感,以使相机xx保持平衡,并跟随演员的动作慢慢移动。如果要从低处拍摄一个“飞行镜头”,摄影师可能会故意将相机从一边倾向另一边,以达到滑翔效果。

         斯坦尼康最常用的一个功能就是当演员围着障碍物或在不平坦的地面上走动时跟踪其动作。 摄影师通常会走在演员的前面,当演员边走边交谈时,从前面进行拍摄。在这类镜头中,摄影师也可以在其他工作人员的协助下,边拍摄边往后走。也可以将相机指向身后,而身子却朝前走去。对于这些镜头以及其他大部分镜头,导演、工作人员和摄影师将会一起参与共同打造一个{zj0}组合模式。

        大部分专业的斯坦尼康摄影师都是自由职业者,他们将自己与设备一起整套“出租”出去。如果某个电影情节需要斯坦尼康镜头,制片人会根据摄影师以往的工作经验选出{zj0}人选。大部分既定斯坦尼康摄影师都是斯坦尼康摄影师协会 (SOA)的成员,该协会于1988年由盖瑞特·布朗创立。除了拥有上百名斯坦尼康摄影师之外,SOA还定期举办斯坦尼康培训班。斯坦尼康生产商Tiffen公司也会组织类似的培训班。

斯坦尼康摄影师在电影史上留下了很多最令人难忘的镜头。《洛奇》(1976)是首部使用斯坦尼康的故事片之一,剧中摄影师盖瑞特·布朗登上费城美术馆的台阶为人们展示西尔维斯特·史泰龙的英姿,众人皆为之倾倒。该镜头是影片中最令人难忘的镜头之一,而在发明斯坦尼康之前是可望不可及的。在《闪灵》(1980)一片中,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使用斯坦尼康镜头将鬼屋的走廊尽展眼底,另一个镜头则是杰克·尼克尔森穿过一条白雪皑皑的篱笆小径。

         马丁·斯科塞斯、保罗·托马斯·安德森以及其他众多导演都曾使用极其复杂的斯坦尼康镜头去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场景。在《盗亦有道》(1990)一片中,斯科塞斯使用斯坦尼康镜头将观众带入科巴卡巴纳海滩一家热闹非凡的餐厅中。在一个长达五分钟的镜头中,观众目送雷·利奥塔从后门穿过厨房,沿楼梯走上酒吧区,{zh1}停下来招呼顾客。这是电影中最吸引人的镜头之一。

         斯坦尼康也被用于{tx}镜头中。在《星球大战6绝地归来》(1983)一片中,对于极速追车这一幕,这可是摄影师盖瑞特·布朗带着相机在加州雷德伍德国家公园中的几个地方缓慢行走才拍摄成功的。{tx}处理工作人员将这些镜头快进并将其与演员在自动车上的蓝屏镜头相拼接,才得到这样一组令人兴奋的追车镜头。如果没有斯坦尼康,在快进时,这些镜头会发生晃动。

         斯坦尼康为制片人和电影爱好者提供了全新的自由移动空间。使用斯坦尼康,导演可以带着照相机(从广义上来讲还包括观众)走进森林、穿越人群或钻入山洞。在《急诊室的故事》等电视节目中,斯坦尼康镜头使观众身临其境,仿佛自己也成为了节目中的一员。这部简单的机器真正永远地改变了电影世界。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2010.04.29="" by="" yangfan--="">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摄像机的冲动!!】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