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几件国宝级瓷器(整理)_灵感重来_百度空间

    清乾隆 黄地轧道粉彩虞美人纹碗

此碗口径18.8厘米,敞口,深腹,圈足,底书“大清乾隆年制”青花款。碗内施白釉,外壁轧道粉彩,加绘粉彩虞美人纹饰。虞美人花枝伸展,娇艳欲滴,绿叶作衬,清爽飒飒,从画风、构图和彩料来看,具有典型乾隆朝的特征。 轧道粉彩的制造过程比较繁复,是在烧好碗胎后,工匠继而用一种状如绣针的金属工具,在彩釉地上拨画出一种细如毫芒的凤尾纹,俗称“轧道”工艺,再以粉彩料加绘出勾莲纹花卉图案,又被称为“锦上添花”。

   清康熙 青花凤仪亭人物大盘

此青花盘直径37.5厘米,制作规整,尺寸较大,其釉色肥润,紧皮亮釉,青花发色艳丽,属于上乘发色,绘画细腻,具有典型的康熙时期特征。 画篇取材于《三国演义--凤仪亭》之故事:吕布自董卓收貂蝉入府为姬之后,心怀不满。一日,吕布乘董卓上朝时,入董卓府探貂蝉,并邀凤仪亭相会,貂蝉见吕布,假意哭诉被董卓霸占之苦。凤仪亭的典故,刻画了吕布、董卓与貂禅的微妙感情世界,这种微妙,在这件青花盘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明万历 青花开光瓜棱式提梁壶

“提梁壶”又名“东坡提梁壶”,简称“提苏壶”,高19厘米,壶身为灯笼圆壶,厚圆盖,钮宝珠形,一弯式流如提梁状衔接壶身。其造型高雅别致。相传此型为宋代苏东坡所创制,以其圆纯端重的造型,简巧虚空的提梁设计,历来为壶界所珍爱和推崇。 明代青花瓷壶少见,而提梁造型更是少之又少,流传至今,多有残缺。而此壶保存完好,实属不易。若置于案头,一壶清茶,品明代之风,必是一番别样滋味于心头。

    清顺治 青花虎牢关人物故事诗文罐

此罐高25厘米,长直口,口无釉,腹鼓,平砂底,胎体厚重,釉色呈鸭蛋青色,青花发色灰蓝,绘刀马人物。画面典故出自《三国演义》第五回“三英战吕布”。虎牢关,又称汜水关,在洛阳以东作为洛阳东边门户和重要的关隘,因西周穆王在此牢虎而得名。南连嵩岳,北濒黄河,山岭交错,自成天险。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此处曾经发生过无数经典战斗,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即指此地,当时袁绍联合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猛将吕布一连打败众将之后,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在虎牢关与吕布大战撕杀。此罐具有典型的明末清初之过渡时期特征。 题识:“以一当三勇乃为世之巨,安万及亿志全方国可彰”。

    清康熙 五彩四妃十六子罐

此罐高37厘米,唇口,直颈,丰肩,腹鼓,至下而略收,圈足处略外撇,砂底无釉。胎体厚重,彩料硬朗,青花发色灰蓝,通景绘仕女婴戏,场景生动。 此画篇名为“四妃十六子”,清代康熙时期,瓷器中关于婴戏图的题材比较多,比晚明更为常见。除承继晚明各类与功名有关的题材外,还增加了四妃十六子题材,十六子为十六相或十六族的引申,是舜向尧推荐的十六位贤臣,因各有大功皆赐姓氏,故称十六族,因而,四妃十六子的象征博取功名之吉祥寓意非常明显。关于四妃指女子的四种品德,分别是:贵、淑、贤、德;另一种关于十六子的说法是指姜子牙点将时的十六贤臣。延续至今,四妃十六子代表了家庭美满、多子多福等各种美好愿望于一身。

清康熙 青花五彩人物罐

此罐高29厘米,直口,丰肩,敛腹,砂底,胎体厚重。此罐以釉下青花和釉上五彩绘人物,其彩艳丽,青花发色灰蓝,在表达绘画场景上,二者相得益彰。为康熙早期之典型器物。后为法国藏家收藏,加以西洋手法装饰,配铜制鎏金底座,更显富丽堂皇。

象牙雕彩绘寿星像

象牙雕彩绘寿星像高18.5CM。在中国的民俗中,给老人祝寿过生日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而且旧时都会张挂一幅寿星画像。虽然请神下凡往往流于形式,但生日宴会能博得老人高兴却是实实在在的。家人齐聚,子孙满堂,享受天伦之乐。这样的场面是表达孝心和亲情的家庭仪式。



郑重声明:资讯 【鉴赏几件国宝级瓷器(整理)_灵感重来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