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秘史》_真木耳_新浪博客

     尤小刚尤爱“秘史”。近几年拍的这种风格。他自己说,这种演艺的风格,就是为了大众娱乐,让观众看着有趣,无关史实,比那些伪“历史剧”更好看。历史已然远逝、尘封,我们看到的只是风烟里的支离片段。只不过是谁的态度更严肃、端正,谁的态度更洒脱、无厘头。搜集一些素材资料的处理方法,是放大后修图。我们知道修出来的只是那些边缘轮廓,而图像依然还是模糊,甚至因为放大,而变成“马赛克”,连最初雾里看花的隐约都看。很多时候,我们对事情的探究,不过是对事情结果的强化,而对整个经过,无法还原,明察个就。对人对事的探究,是自己的映射,谁能超越自己而做别个。即便人云亦云,也有自身修养的高度决定了选择。

     王洛勇演的李白,太做作。挤眉弄眼夸张的表情、虚张声势的叫喊,像演舞台剧。过于活泼,顾盼流转的眼神、扑满粉的皱纹不少的脸,过于红润的嘴唇,每次高谈阔论,慷慨激昂后好像都有唾沫星挂在两边。诗仙,不可意会言传的传说,突然间就这副样子突兀而出,破坏了那份向往,我心悲兮。

     梅妃江采萍,如此才情横溢的女子,当像疏枝横斜的梅独立断桥边,寂寞无主开。又怎会卷入宫廷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腥风血雨之中呢。尤小刚的夫人邬倩倩有几分清冷的气质,超然脱俗。那沙哑的有磁性的嗓音更有女性的质地,比燕语莺声更动人心魄。如果她出演历史上的梅妃,倒有几分神似。既然尤小刚非要把梅妃“秘史”成心如蛇蝎,争名夺利的俗女子,那么当前的池华琼真的演出了那种俗而恶的神韵。看着恨着悲悯着,那个回心院徘徊悲吟的孤独终老的女子。

     谢阿蛮为了她玉环姐而“献身”的那场戏。高力士苦口婆心的劝说,晓之利害;谢阿蛮的挣扎;杨玉环感谢心疼的眼泪,剧中人越投入,让人越爆笑。谢阿蛮名正言顺“大义凛然”地完成了自己钓得金龟婿,攀龙附凤的心愿,她是为了正义为了纯洁的情谊而贡献;杨玉环甘愿自己的爱情受亵渎,还要疼惜好姐妹,还要感恩戴德;高力士的阴谋是为了后宫里的和谐安定与美好;……一场很丑很脏的事怎么就变成了一场真善美的赞歌呢?哈哈。

     帝王的“专宠”是一个笑话。高力士揶揄皇帝说“这话听着耳熟。你专宠过丽妃、专宠过梅妃、专宠过惠妃。这段时间你宠这个,是专宠。过段时间你宠那个,也是专宠。一般男人有喜新厌旧,始乱终弃。而至高无上的皇帝没有。”后宫佳丽三千,有着如此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在君临天下欲与欲夺的至高权力面前,“专宠”不是忠贞,而是一种笑话,是后宫你争我斗,你死我活的导火索。均施恩泽,分洒雨露,成了最公平、正确的做法。错误畸形之上,只能以错治错。年过半百的皇帝垂涎于儿媳的美色,利用种种手段使之就范。这种“爱”的基础本身就是欲望的膨胀,危若累卵,当然不堪一击。人性的恶劣时对新鲜猎物的搜捕网络。一旦达到目的,失去新鲜感,劣性复现。谢阿蛮、虢国夫人就是验证。帝王的爱情更是荒诞。不是所有具备了“惊世骇俗”元素的感情就可以称之为爱情。绝世红颜与{zz1}帝王之间不过也是一场交易与捕猎。好事者如白居易洋洋洒洒写就《长恨歌》,更多的是对红颜薄命的怜悯与悲叹。民间流传只是津津乐道的谈资笑谈。如果硬称之为千古xx,爱情范本,经不起如何的琢磨与推敲。他们之爱源于色,终于权,一场欲望的起与灭。

     以后的剧情里寿王被牺牲,被隐没了。带着父亲给他的瑁名,带着父夺子妻的屈辱,带着鸡飞蛋打的伤痛,过着他抑郁悲惨的日子。所以刚过了50岁就抑郁而终了。50岁,他的父亲刚刚遇上他的妻子而把自己打入地狱;50岁,他自己不堪忍受这一切的痛苦而告别悲惨的人生,得以超脱。临死前他会不会乞求来世不要生在帝王之家,飞入寻常陌巷,与心爱的女人匹夫匹妇安乐快活呢?子非鱼安知鱼,我不知道他这个一千多年前的悲剧男子。

     人的欲望无止境,权与钱促成无限膨胀的欲望的达成。人之初本性中的恶不能根除,只能收敛与压抑。普通人没有适合其恶性成长的土壤,显得平和而良善。一旦有了催生罪恶的腐殖质,谁能不犯错?哇哈哈?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说《秘史》_真木耳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