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界早已达成共识,敦促政府部门积极介入
食盐过量,有害健康
“过度摄入盐有损健康”,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了这个问题。此前《柳叶刀》、《新英格兰医学》等xx期刊也陆续发表过很多相关的报告,减少盐摄入意味着每年挽回成千上万条生命和数以十亿美元计的医疗花费,减少盐摄入成为挽救生命最廉价,最简易的方法。最近,美国纽约市政府也开始展开行动,着手准备减少食品工业和餐馆中的盐分。然而,对于盐摄入量影响的争议可能要比得上此前对香烟的争议。
医学界已形成共识
目前,xx医学机构正在逐渐形成对盐摄入量的共识。《柳叶刀》以大规模调查报告肯定了这个说法,另一份医学xx期刊《新英格兰医学》也发文指出减少盐的摄入可以每年挽救成千上万的生命,挽回几十亿美元的医疗花费。
2007年,医学界{zg}xx期刊《柳叶刀》发表了一份重要的报告指出,如果能把目前全球的食盐消费量减少15%,就可以在2015年之前挽救900万条生命。因此,如同公众已知的戒断烟瘾的作用一样,减少盐的摄入也同样有利于人的健康。
此外,《人体高血压》期刊也曾分析总结道,每日少吃5克盐,可以降低23%的中风几率和14%的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另一些研究则揭示了减少盐摄入的更多好处,已经有多次实验报告显示过度的盐摄入和慢性肾损伤、胃癌和骨质疏松有关联。
据调查,一个普通的英国成年人每日摄入约8.6克盐,美国人摄入更多,大约为10克,这是美国卫生部建议的摄入量的两倍,也超过了人体真正需要盐量的5倍。
根据《美国国家饮食指南》,成年人每天不应摄入超过6克的盐,世界卫生组织则建议不要超过5克,而即使是这样,也远远超过人体所需的量。在生理化学层面上,成年人每天仅需要摄入1.5克食盐就足够了。
《美国国家饮食指南》将在2010年更新,学界普遍认为到时,新的食盐摄入参考值会进一步降低。现在,英国的一些部门如卫生部、国家临床技术研究院等也正准备着手提出新的建议。
政府行动开始
根据“盐改革”倡议者,过度地摄入盐并非人们自己选择。我们每天摄入盐的量大约只有15%是从自家的盐罐中倒出的。其余的食盐全都来自加工食品。在很多出售的食物中,都加入了过度的盐使其更可口,或者增加肉制品中的水分含量。增加盐摄入有利于食品和饮料工业的盈利。
因此,医学界建议,应该仿效“香烟有害健康”的标识,在食品包装上标出盐成分量,人们也应该尽量购买盐分少的食品。但即使这样,因为人们教育、收入、理解水平不同,做不到大规模减少盐摄入的意识,因此,医学界建议政府要着手强力介入食品工业。
医学界已经形成强大的力量,游说政府的卫生部门参与到盐的消费中。在美国,纽约卫生局正在和“国家减少盐行动”项目联手合作。“国家减少盐行动”是一个城际、州际卫生组织,致力于帮助减少工业和餐馆中的盐分。现在,美国已经有15个州与其展开了合作,希望能使美国人的盐摄入量在5年内降低20%。《新英格兰医学》的文章认为,这个行动每年可以挽回4.4万人的生命,并节省几十亿美元的医疗花费。而纽约市卫生和心理健康局估计,这个行动配合未来《美国国家饮食指南》降低盐摄入的建议量,可能每年可以阻止15万人死亡。
从2004年开始,英国食品标准局就开始和食品工业合作,要求后者或者提供更清楚的包装标签,这样消费者就会注意到盐分量。其直接结果是,英国人的盐摄入量从每天9.5克降到了8.6克。另一些国家做得更好,在日本、葡萄牙和芬兰,在一系列措施下,将国民平均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下。
反对声音也很多
不过,支持减少盐摄入的科学家们也遭到了反对声音的猛烈攻击。即使在科学界,也存在很多不同的声音。
比如,最近,《美国肾脏协会临床期刊》就刊登了一篇文章,作者在文章中批评英国政府做的“减盐”行动不具备科学性,认为其主要依据的是2000年和2008年的两份研究,但同时却忽视了过去20年中所做的一大批同类调查。
该研究组负责人卡隆(David McCarron)一直反对“盐改革”。他认为,尽管政府做了很多措施,但英国和其他国家一样,在盐的消费上并没有很大不同。他和他的同事在调查了全球33个国家后发现,尽管饮食文化不一样,但每个国家的人都摄入差不多的盐。他认为,美国人摄入更多盐是因为他们吃更多的东西。但因为美国人吃更多的东西,也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盐的摄入,令钠的吸收得到一个平衡。如果强行减少食品的含盐量,人们就可能通过吃更多的东西来保持原有的钠平衡。卡隆强调,建议减少盐摄入主要是依据血压的证据,但是可能会有其他未知的后果出现。
食品工业的反对声更大。对于食品工业来说,减少盐分意味着利润的减少。他们强调,过度摄入盐和健康受损之间的关系并不明确。也有科学家指出,大部分对盐的研究都是清晰、一致、xx的,所谓的“反例研究”,大都来自和盐生产工业有联系的科学家。盐的争议可能重走香烟的老路。在香烟是否有害健康,是否导致致死疾病的问题上,科学界内部、医学界与烟草行业争执了几十年,才最终得出结果,在盐摄入问题上,因为很多非科学因素的介入,这个科学问题也变得棘手起来。
编译/本报记者 金煜
已投稿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