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用菌资源状况及生产对策

我国地域广阔,地形多样,跨越几个气候带,在众多的山野中分布着形形色色的大型xx,蕴藏量十分丰富。据不xx统计我国有可食用xx46科720种。食用菌具有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清香鲜美等特点,它是典型的绿色食品资源,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及广阔的市场前景。

1、 食用菌的资源价值及开发前景

  食用菌多是一些腐生菌、共生菌和菌根菌,少数为寄生菌,在自然界中野生于林间草地、林中倒木、伐桩、腐朽木及活立木的枯枝上。不同植物上有不同的菌类,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分布的食用菌种类也不相同,如东北地区xx的食用菌有榛蘑、黑木耳;华北地区是猴头、平菇、口蘑;西南地区则是牛肝菌、红菇、松茸等。食用菌与各种生物种群构成了复杂的关系,成为特定的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最初人类一直把菇类当作美味食品,60年代以来,人们对食用菌的利用价值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食用菌被列为当代重要的绿以健康食品,现在食用菌又成为开发xxxx资源的新领域,其它经济价值仍在探索中。

1.1、 营养价值

  食用菌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集中了食品的一切良好特性,营养价值达到了"植物性食品的项峰",自古就被列为菜中佳品,国内外科学家从营养角度对它给了很高的评价。食用菌蛋白质含量为其干重的30%-40%或鲜重的3%-4%,明显高于蔬菜和粮食,蛋白质中所含氨基酸种类也比较齐全,如草菇、香菇、平菇、羊肚菌等都含17-18种氨基酸,其中包括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像金针菇中赖氨酸、精氨酸含量较高,能促进记忆、开发智力,特别是对儿童智力开发有着特殊功能,金针菇在日本被称为"增智菇"。据估测,大约70%的食用菌蛋白在体内消化酶的作用下可分解成氨基酸,被人体吸收利用。可见,食用菌蛋白是属于高消化率的蛋白食品。食用菌具有高蛋白、低糖、低脂肪的特点,100克食用菌中仅含碳水化作物3.8g,脂肪少于2.0g,且脂肪酸为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血脂多食也不会引起发胖或引发心血疾病。

  食用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质元素,每100克鲜草菇中维生素C含量达206.7mg,比西红柿高20倍;香菇中维生素D含量是大豆中的21倍;蜜环菌、鸡油菌则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食用菌还含磷、钾、钙、锌、铜、锰、锗等矿质元素,如100g银耳含钙380mg、磷250mg、铁30.4mg,香菇、木耳含铁较多,灵芝含锗丰富。食用菌也是高纤维物质,所含纤维素高于粗麦砚中的含量。

1.2、 保健价值

  食用菌不仅作为营养食品被广泛应用,大多还具有特殊的保健作用,我国自东汉未年的《神农本草经》及以后历代本草学者都有记载。如《本草纲目》记载木耳治痔,性平味甘、xx气、止血xx;猪苓的功能是"天腠理,治淋肿、xx、白浊带下,妊娠子淋、胎肿、小便不利。"其功用为利水渗湿。《名医别录》上载有雷丸的功能为"……逐邪气、恶风、汗出、除皮中热,结积蛊毒,……,"雷丸是xx绦虫病的有效芗。《本草从新》认为冬虫夏草具有保肺、益肾、止血、化痰、止痨嗽等功能。有些食用菌还作为民间常暖和药用菌,如马勃有止血作用,用以xx胃出血,外伤止血等症;羊肚菌有xx、xx、补脑提神的补益功能。近年各国医学工作者双出现了某些药用菌的特殊疗效,从灵芝、猴头、银耳、香菇、平菇、金针菇、茯苓、猪苓、松茸菌、裂褶菌等撮多糖和多肽类物质,用于临床xx食道癌、肺癌、胃癌、胃癌、肝癌、肠癌,至少150种食用菌被证实具有抗肿瘤活性万分,食用菌的药用作用还在进一步探索发掘之中。

1.3、 发展潜力

  目前,我国食用菌资源中大多数种类仍是以采集野生为主,随着世界生态环境的恶化,保护森林系统的呼声越来越高,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组成部分,食用菌资源的开发应从保护生态环境出发,以食用菌资源能够再生为原则,合理采集野生种类,大力 发燕尾服人工种植食用菌。我国虽然已成为食用菌生产大国,但城乡居民的平均食用量较低。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消费食用菌数量逐年增长,美国人均每年要吃掉1.5kg,日本3kg,香港地区4.8kg,而我国大陆人均年消费才0.2kg,远远低于世界水平。另据农业部统计,我国每年烧掉的农作物秸秆有5亿多吨,如能利用这些充足原料,加以广阔的市场、先进的科学技术,食用菌生产在我国仍有巨大发燕尾服潜力。

2、 食用菌生产现状

  我国食用菌生产历史悠久,它真正成为独立的优势产业,是改革开放后才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进入20世纪后,人口恶性膨胀,出现了粮食和能源危机,唤醒了人们对废物利用的重视,大规模地利用各种廉价的基质和废物来生产食用菌,已被确认是通过生物作用将粗纤维转化为人类可食用优质蛋白的一条重要途径。我国用占世界上7%的土地,养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随着经济的发展,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发展食用菌生产能充分利用农、林副产品秸秆、棉子壳、木屑、酒糟、稻草等,还具有xx环境污染、化害为利、周期短、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等特点。1986年我国食用菌年总产量只有58.5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6.8%;1994年总产量达264.09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53.8%;近几年仍呈持续增长趋势,目前年产量已达400万吨。全国有24个县食用菌年产值超亿元,河南省泌阳县1998年食用菌产值达6.5亿元之多。我国从事食用菌及相关行业的生人员超过10000万人,每年出口食用菌罐头和干品30多万吨,换取外汇5亿多美元,成为名副其实的生产和出口大国。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菌的经济价值也越来越受到们的重视,食用菌生产已成为与种植业、养殖业并重的农村三大产业。

3、 食用菌生产发展对策

3.1、庭院栽培与工厂化生产相结合

  我国就目前经济状况和农业特点而言,有些地区发展食用菌生产应以庭院为主,农村每户都有田园地、农作物秸秆和剩余劳动力,冬季室内养菌,春季室外栽培,也可和粮食作物、蔬菜间作套种。例如:河北省兴隆县大河南村在玉米地里套种平菇边续三年获得成功,亩产菇900-1050kg,并使玉米增产18.7%。林区可以林副产品为原料,利用林荫地搞林菌复合经营。经济条件好的地区可以进行工厂化生产,建立食用菌开发公司等社会化服务体系,集供菌、培训、技术、效益于一体,产、供、销xxx,使某一品种成为名、优、新、稀产品。如河北省以冀州为中心的姬菇,平泉县为中心的滑菇,雄县为中心的平菇,灵寿为中心的白色金针菇,迁西垢杰树花等已初具规模。

3.2、引进新技术,开发新品种

  目前我国约有720种食用菌,能进行大面积栽培的只有30多种,栽培技术落后,同发达国家相比,食用菌生产单产低,质量差。今后要依靠科学技术,加大科技投入,因地制宜,培育高产、优质、高效的食用菌良种,将细胞工程、基因工程、杂交育种等高科技手段应用于食用菌生产。石家庄同河北师大生物系,利用玉米秸秆成功地培育出鸡腿菇。

3.3、抓好精细中工,加快与国际市场接轨

  我国食用菌加工以盐渍、烘干、罐头等粗加工为主要方式,价格低廉、经济效益低。近几年食用菌加工业虽有所发展,但其产量和规模较小,以河北省为例,全省食用菌总产量达15万吨,深加工率仅为10%左右,卖菇难,菇贱伤农的问题仍在各地不同程度存在。食用菌加工应加大开发力度,扩大规模,提xx次,增加品种,科研和企业携手开发系列药品,保健食品、饮品,大众食品的各个方面,xxx、多元化地渗透,构建面向千家万户"餐桌工程"。并注意在生产、加工、包装、储运及经营等一系列过程中逐步实现科学化、标准化,加快与国际市场接轨。

3.4、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可持续发展原则是既满足当代人又不损害后代人需求的发展,其基本出发点则是善待自然,与自然蚧协调发展,在发展食用功生产的同时,保护好森林生态系统。目前在食用菌生产领域,以破坏森林资源来发展食用菌产业的现象还大量存在。一方面传统食用菌种类其生产区过度采集,面临自然资源匮乏的问题,如松茸菌有关部门制定了封山3天,采摘{yt}的规定,而采菇者却天天上山,几乎"不忍心"让一棵松茸从眼前漏掉,片面追求经济价值,轻视了资源的生态价值。另一方面,尽管国家提倡食用菌生产使用枝桠和下脚料,但在一些地区仍沿用着传统的段木栽培法。如我国现年产黑木耳干品达3万吨,其中段木栽培的约占总产量的2/3,段木栽培黑木耳至少要消耗木材2200000m3。从50年代使用段木栽培黑木耳一直延续到现在,40多年累计消耗木材,相当于整个大兴安岭的森林覆盖量。食用菌生产的发展离不开木材,食用菌生产区应尽快发动群众植树造林,在房前屋后、田边地头、荒地滩地种植小灌木、速生丰产林,建立食用菌原材料基地,改造和建立新的生产模式,使食用菌生产走高效、低耗、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郑重声明:资讯 【我国食用菌资源状况及生产对策】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