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唯有肉搏式的扑向冰湖(评论: 胶带)
2010-05-10 14:59:21   来自: (阴谋家已死)
的评论   5 star rating5 star rating5 star rating5 star rating5 star rating


    
   第七届纪录片交流周里xxx的抵达真实的一部,你几乎很难用简单的词语概括它。这个东西已经超出了纪录片本身,可以说成是一种日志,一个人和世界在几年里发生的所有关系,激烈然而晦涩的诗,越来越黯淡的那道弧线,一次没命的燃烧。
    
    其他纪录片里单独涉及到的层面,《胶带》里面都有了。极端的私人,逃脱不开的公共,赤果果的政治批判,间接的隐喻,超现实的创造力,空气稀薄的家庭生活又无限的窒息在现实的层面中。有的时候,你看到他躺在床上自慰,有时镜头会对准手机上某个女性发来的短信,对准他儿子的小鸡*鸡,你会觉得这太私人了,但就是这样极度的私人居然{zh1}抵达了公共的层面。这个人的私人认知拼命的寻求表达,和公共建立他想要的那种角度锐利的关系,他的表达不是流行歌,地摊文学,也不是示威游行,不是自*焚,甚至不同于其他孤芳自赏的艺术表达。他要的是一种侵略感,用他完整的力量去和社会环境造成一个危险的切割面。
    
    “胶带”,是他的凌云焰舞蹈团用燃烧殆尽的方式尝试的身体艺术,大多数时候借助于游击队式的街头表演。它的粗砺感来自于对现实元素不加修饰的采用,垃圾,不干胶,三轮车,编织袋,机器极具吞没性的节奏感,灰尘,沙土,混乱不堪的拥堵的街道,错愕的人群如同观看火星人。又是自由的,释放身体能量和可能性的尝试,和舞蹈甚至没有关系,只是肢体和肢体之间各种关系的探索。这种身体的自由不是无边无际的,它粘着在胶带上,靠粘性来达成自身,靠人和人之间的束缚,撕扯,实现一种互动的,有戏剧性的(因为有人物关系)自由变化的肢体动作。这些纯粹的肢体探索又混入了社会政治批判的不少符号,比如学生的课本纸,作业纸(对教育的讽刺),工业机器的声响,推土机(拆迁),被碾压的身体纸片儿(学*生*运*动)。游击队式的街头表演把它们又生猛的还给社会,直接粗暴的发生在一个毫无准备的社会空间和人群里。最为带劲的也就是这种和环境的间离感带来的张力,那些围观的人群空洞而盲目的眼神,这种xx的不理解,又被冷不丁的强暴,个人认为恰恰是他要的侵略感,这里面有居高临下的成分么?也许吧,但围观的人群也可以用他们的嘲笑居高临下。把垃圾还给这个巨大的垃圾场,把人民币还给车水马龙的街道,把僵硬的粘着的关系还给僵硬粘着的人群……最为魔幻的莫过于他在推土机面前表演的时候,钉子户看懂了,跟他说出了他更为惨烈的计划,他准备了汽油瓶跟他们拼命。超现实在某些瞬间,会无限的接近现实的真相。
    
    从纪录片的技术角度来讲,它的影像很业余,而且非常不稳定。换了三十多个摄像,你能从拍法上看出哪个是男的,因为他能奔跑着跟拍,跟得还稳),哪些是女孩,因为她们充满好奇的晃动镜头像忽闪的年轻的眼睛。有一个叫宛如的女摄像在李凝打架的时候被揍了一拳,机器剧烈的晃动,但是她还是xx的把整个惨烈的场景记录下来了,那是一个年纪很小的女孩,从她出乱不惊的镜头里你能感受到她的力量。这力量是李凝的附体。
    
    但这种力量同时也是孱弱的。片子里引述了李凝的朋友段姐的一句话,“为了理想你可以跳进冰湖,却不能忍受洗碗的冷水”。这句话让身在纪录片交流周的许多人觉得在说自己。我们患上的是相同的病,这个病就是拼命的想要找到活着的感觉,却无法降落在大地上实实在在的生活。
    
    季丹的《哈尔滨旋转楼梯》拍的就是这种脚踏实地的生活,空气稀薄快要不能呼吸的生活, 日复一日的拎着沉重的食品袋子,日复一日的走不出去的旋转楼梯……大多数人都是这样活着的啊,可是也有那么极少的一部分人,偏要较劲,偏要把自我探寻和表达当信仰,当呼吸,这样的人有多狂妄勇猛就有多虚弱,虚弱得过不了{yt}普通人的生活。没人能够分清,那些和日常生活较劲的人,是源于勇气,还是源于恐惧。就像拍《恋曲》的赞波说的,去拍片子,去创作,是我的xx方式。
    
    在片子里李凝自嘲的说,艺术比吃喝嫖赌厉害多了,要一个人成为败家子,就让他去搞艺术。 于是就这样砸锅卖铁,众叛亲离的一路狂奔,背着伦理道德的负疚感,和他脱光衣服跳进冰湖的行为一样一样的,xx是肉搏式的理想主义。不留余地,义无反顾,自私自利,气味强烈。那一定是他那个时期{wy}的xx法。
    
    而小小的儿子就在这中间无声无息的长大着,那么的乖巧懂事,是人世里甜美的拖油瓶。父亲终于暂时撕掉了身上的胶带,为了责任落在了生活里。这场滑落可以说是血肉模糊,但是人才交流市场排队的人群中,父亲搬演时故意的带着心甘情愿的笑容,那也是他的自由,自由的砸向了地面。
    
     
    画面之内,之外,都充满了很多被他的个人行为裹挟进去的年轻的身体,他们在这场滑落中陆陆续续的退场,从面孔上看起来,很多人甚至带着农村孩子的那种土气,一定有些人到了都不明白李老师在搞些什么。但是他们那么兴高采烈的加入了游击队,盲目的热情,认真的演出了一段和他们前后生活都没有关系的插曲。可能存在唤醒者,但没有人是救赎者。本来就是一艘漏水的风雨飘摇的船,其他人只能撤回自己的破船,带着一知半解的,解放了又束缚回去的身体,困惑着回到原本的生活轨迹里。那些身体和凌云焰要做的事一样,是半成品,也许无疾而终。
    
    李凝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有些问题的无法解决,始终困惑,才是我们不立马了结自己的那个理由。
    
    
    
                   2010-05-09
    

2010-05-10 15:53:43

  我尊重他,但是不喜欢他,有时候同性相斥还是怪严重的.

2010-05-10 16:24:00

  我想了想如果他是个女的……然后发现可能女人不会有那么强的侵略性。是这种东西在让人不舒服吗?我倒就是喜欢这一点。
    
  当然可以不喜欢,他在宋庄也是引起争议的。
    
  另外,不喜欢这个人和不喜欢这个片子是两回事吧?

2010-05-10 16:27:05

  如果是另外一个导演记录他的生活,我会觉得怪牛逼的,问题就在这.

2010-05-10 17:33:04

  哈,我和你的感觉正相反。如果是另一个人旁观的来拍,就没有粘性和温度了。

2010-05-10 17:53:43

  我在看话剧的时候最害怕演员离我太近了.

2010-05-11 14:47:59

  “大多数人都是这样活着的啊,可是也有那么极少的一部分人,偏要较劲,偏要把自我探寻和表达当信仰,当呼吸,这样的人有多狂妄勇猛就有多虚弱,虚弱得过不了{yt}普通人的生活。没人能够分清,那些和日常生活较劲的人,是源于勇气,还是源于恐惧。”
  又看到我们这种人被单列了,肯定是恐惧,并且越接近恐惧,就越相信空无。没有什么自我探寻,你们没法不表露自己,而自我,只是隔岸观火者的投射。所有人之间,只有程度和轨迹不同而已,没有什么普通大众和少数人。你不能剥夺生活中的严重时刻也降落在普通大众生活中这一事实。你属于哪类呢?

2010-05-11 19:01:54

  呵,我也不想作这种二元区分,任何归类的尝试当然都是不准确并且有中间地带的。但我始终不赞同所谓的无差别论,连大学同窗都会生活方式和态度越来越远直到无话可讲。至少无法想像李凝和那些下了班后看电视剧搓麻玩三国杀的人是同一类人。我属于哪类呢,我很喜欢做饭但绝不会过仅仅因为人到点儿必须吃饭就必须每天做饭的那种生活,以此类推,包括严重时刻。不在于经历什么,而在于以什么态度经历吧。个人这么认为。
  
  你说我们,有时候我们这种同类还是需要的。


郑重声明:资讯 【他唯有肉搏式的扑向冰湖(评论: 胶带)】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