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启盈的BLOG»移动支付PK银联,谁在取代谁?

  移动支付PK银联,谁在取代谁?

  文/毛启盈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号称“超级网银”的央行第二代支付系统,将于8月份上线,首批十多家试点的商业银行正进行接入系统开发。这一行动计划,并不包括第三方支付组织。对此,业界对第三方支付前景表示担忧,甚至怀疑第三方支付是否会被网银挤垮、取代。这种说法乍一看还有些道理,传统网银遍地开花,街巷皆知。加之政策推波助澜,可能垄断整个支付市场。但是,从长远看,我国移动商务市场,尤其是3G时代,移动支付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成长壮大,不难预测,银联和移动支付的博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一段时期内,不会发生互相替代的关系。

  首先,随着上海世博开幕,手机刷门票、移动支付、云城市,中国物联网“闪亮”登场,尤其是手机支付为“三网融合”打开一扇窗。根据xx机构预测,2011年我国手机用户到将超8亿,如果按照日本50%使用率计算,用户数量超过4亿。如果每人以2009年平均每笔交易金额200元估计,人均每年手机支付一次能800亿元的消费市场。Strategy Analytics 预计,到2011 年将有360 亿美元的交易通过移动非接触式方式,即手机刷卡进行支付。目前,中移动将移动支付列入了KPI考核,据银联公布的数据,2010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数将达到1.47亿户,其同比增长率将达到36.1%。不过,中国联通推出了xx和电信移动不同的支付模式,实现机卡分离,其便捷、快速、低碳是银联无法比拟的。

  其次,第三方支付拥有互联网的特点,及时、灵活、便捷、低碳,这也是与银联体系差异化竞争的卖点。第三方支付,不仅能够提供移动电话支付,还将互联网、手机、固定电话{zh0}的整合在一个平台上,提供一站式服务,使电子支付“网上线下”全覆盖。以中国联通“网上营业厅”使用的易宝支付为例,可以给手机、固定电话、小灵通和宽带充值或交费,同时在3G商城购买号卡、iPhone手机、合约计划产品等。同时,对3G商城不同供应商还实现了实时、自动分账。全国统一运营,满足各地个性、本地化需求。而相比之下,依靠“四大行”垄断形成的银联系统,因其不够便捷、手续费高、服务网点少等缺陷,逐渐在失去用户。其实,这次升级,也就是对其本身存在的缺陷进行完善。

  再次,第三方支付除了用户互联网特点外,需要行业深度竞争力。据工信部副部长奚国华透露,工信部正在给移动支付制定标准。我们知道,关于第三方支付企业是否需要发金融牌照,仍然具有很大争议。未来,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除了支付宝、易宝支付、快钱、财付通等规模较大的企业来共同“分粥”外,一些来自国内外的大企业也蠢蠢欲动,国内数以百计的中小型支付企业正未雨绸缪。第三方支付起源于欧美,发达于亚洲日本、韩国、新加坡。这些国家和地区有着成熟的市场环境,完善的平台,成功的市场运作经验。而我国第三方支付刚刚起步,善于借鉴国外模式,本土化运营商的企业更有机会。譬如,一站式服务,实时付款、自动分账、人性化的服务等等。

  {zh1},第三方支付尤其是手机支付,是“三网融合”的xx呈现之一,关系到国务院决策,黎民百姓的生活。但是,和西方发达国家迥异的是,传统思维、管理、政策仍然制约着这个产业的发展。其一,人们一谈到第三方支付,就联想到网上支付,进而想到网络安全,想到购物。其实,相比中国8亿手机用户,互联网用户接近4亿占据50%。说明如果手机支付成熟,其用户远比互联网用户多。值得强调的是,以小额支付,远程支付,手机支付为方向的企业更有前途。其二,目前,支付领域大多到网上购物,其实在航空、物流、娱乐领域,也有很大市场。据xx机构调查,开心网、人人网、MySpace等SNS领域,均使用了包括支付宝、易宝支付在内的多种支付方式。

  所以,无论是网银,还是第三方支付产业,都是均等的机会。监管部门{zh0}先别“一刀切”,譬如,试图去统一技术标准,支付模式等等,因为第三方支付原本就不是金融机构。应该鼓励创新,多模式发展,打破传统思维和金融牌照垄断,先做大市场“蛋糕”。 唯独如此,这个产业才能兴旺,老百姓才会便利、安全、放心地去选择支付手段,移动电子商务才能发展起来。

评论审阅已启用。您的评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会出现。

郑重声明:资讯 【毛启盈的BLOG»移动支付PK银联,谁在取代谁?】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