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收藏—— {dy}版人民币部分券别赏析(一)--壹圆与伍圆_{n1}射手座 ...


                                                                                                                                                                   

    {dy}版人民币自1948年12月1日发行至今已过去六十多年,在看惯了众多国外强钞后再重新审视这老版的人民币,一种古朴自然,意境深远的感觉涌上心头,虽然没有华丽的防伪,但它传递出历史的蚕桑,看到它仿佛将你重新带回到战火纷飞的年代,带回到耕地放牧的农耕时代,至今仍依稀记得币展上一位六七十岁的老人谈起使用这版币时兴奋、激动的神情,娓娓道来的故事仿佛使他又回到了孩提时代,这也许就是一版币的魅力所在吧!

    本人收藏人民币的时间要早于外钞收藏,虽然近些年人民币收藏未有新的斩获,但对于以往的藏品还是时常翻看,与外钞不同的是,它们拿在手中仿佛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毕竟它们曾是历史的一部分从我们身边走过。本人将通过四期分别介绍和点评手中一版币的部分券别,尽量以个人的视角去理解这版人民币,从票面信息、防伪、鉴伪的角度去再次感受一版人民币,重温的同时也算是本人对这版人民币再认识的一个过程吧。

正面:工厂、汽车                 发行时间:1949.8             停用时间:1955.5.10          规格:116*56mm

背面:面值数字及团花       印xx位:上海印钞厂        印刷工艺:胶印三色            水印:无

    一版币中{zd1}面值为壹元券,共两个券种,分别是上图的“工厂”和“工农”。如果说人民币中哪个面值{zd1},有不少人会说是一分,实则上述两张一元券才是人民币中名副其实的{zd1}面值,它实际的购买力也是{zd1}的,1955年第二版人民币发行时与{dy}版人民币的兑换比例为1:10000,也就是说,一版的10000元只可以兑换二版的1元,100元仅仅可以兑换二版的1分钱,而这两张1元实际价值只百分之一分,等于十分之一厘,由此可见其低廉的价值。

        一版防伪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暗记,即隐藏在票面中的微小文字、数字、或图案。“工厂”票面中共有十处暗记,正面左侧树上有“R”和“人”字,树下有“R”,中国人民银行的“中”字左侧花团中有“D”和“C”,面值文字左上有“一”字,下部桃心形图案中间有“中”字,厂房上有“2”字,背面年份左右两边各有“Y”和“Q”字两处暗记。

正面:工人农民                      发行时间:1949.1.10             停用时间:1955.5.10          规格:113*54mm

背面:面值数字及团花       印xx位:天津人民印钞厂       印刷工艺:胶印三色            水印:无

    工农一元券是一版中为数不多的几个无底纹的券别之一,同时它也是一版中{wy}没有序号的券别,只印了“一二三”三个罗马字冠号。票面印刷细节也少于“工厂”券。纸张颜色有黄白之分,本人这张为白纸,荧光灯下无荧光反映。此券暗记三处,“工农”左边“A”字,“壹圆”的壹字下方有“一”和“人”两字暗记。

“工农”图中对人物面部的眉毛、眼睛、鼻子等细节也进行了描绘。

正面:牧羊图                           发行时间:1949.2.23            停用时间:1955.5.10          规格:117*56mm

背面:面值数字及团花       印xx位:人民银行直属(石家庄)印刷厂       印刷工艺:胶印三色            水印:无

    此券依底纹深浅分为浅纹和粉红底纹两种,本人的这张为粉红底纹,底纹为“中国人民银行”空心字体,一版币中以这种银行名称的空心字为底纹的券别比较多见,这种底纹也要比简单底纹和无底纹的券别印制难度稍大一些。

    “牧羊”暗记共八处,正面左侧树丛中有“人”、“中”两处,左侧边框(斑点右侧)有一区别于下边实心三角的空心三角,正面右侧草地中有“中”字和“Z”字暗记,背面“伍”字上方花团中有“5”,“伍”字中间有一“O”字暗记。



正面:帆船                             发行时间:1949.1.10            停用时间:1955.5.10          规格:115*56mm

背面:面值数字及团花       印xx位:第二印刷局        印刷工艺:石印三色            水印:无

    一版币由于受经济、技术、各地印刷水平差异等诸多条件的限制,使得同一券别存在诸如纸张颜色、底纹深浅等多种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券种,比如,“帆船”券因底纹的深浅可分成多个券种,本人这张是浅纹券。深色券的云彩部分呈蓝黑色,相对浅纹券要少一些。

    “帆船”暗记共六处,左下角“伍”字上有一“O”,字的右下有一“Z”,帆船中间有“Y”,“伍圆”的圆字两点中间有一“人”,右侧“伍”字左下有“中”,背面“伍”字右侧团花中有一“O”字暗记。

正面:纺纱                             发行时间:1949.8               停用时间:1955.5.10          规格:116*56mm

背面:面值数字及团花       印xx位:上海印钞厂        印刷工艺:胶印三色            水印:无水印与字母水印

    “纺纱”券是本人非常喜欢的一张一版币,正面主图描绘了母亲与女儿两个人物纺纱时的场景,人物写实而自然,同时也是当时纺织情况的真实写照,这张底纹设计也很有特点,采用了浮雕波纹组成“5”字,艺术和技术上都有较高的价值。


    “纺纱”券纸张也很有特点,由于使用了美钞纸,部分券上还有英文字母水印,这样带水印的“纺纱”券可视为珍稀品种,价格自然高出普通券种数十倍。

    5圆券的暗记有九处,正面主图左侧板凳边有一“中”字,右侧板凳头处有一“H”,伍圆正下方花团中有一“中”字,圆字两点间有“A”。背面数字5左下有“中”右上“民”字,正上方花团中有“”和“上”字,右侧5字上下各有一“人”字暗记。

    根据背面有无“”暗记,还可分成有星券和无星券,可见,一版币的印刷不但有印刷时间的区别、地域印刷的区别、还有印版的区别等等。

        这些情况反而是当时情况的真实反映,一版币可以说是随解放军的步伐迈向全国的,解放一个城市就将现有的设备集合起来,就地造纸、就地印刷,因此,印刷质量参差不齐,也为日后收藏中的鉴伪平添了极高的难度。

    就印刷水平和防伪水平,相比本人以前介绍的41版20荷兰盾,个人认为差距在三四十年以上,但那时的中国正是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时期,能够通过一版币就此结束货币发行混乱的情况已经实属不易了,下次本人将介绍比一元和五元券更加精彩的部分拾元及贰拾元券,欢迎收看。


     

   


郑重声明:资讯 【人民币收藏—— {dy}版人民币部分券别赏析(一)--壹圆与伍圆_{n1}射手座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