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人经济生产

彝族人经济生产

2010-05-03 15:00:53 阅读8 评论0 字号:

经济生产是彝族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社会生活的重要手段。由于彝族在中国西南地区分布广泛,各地生态条件的不同,使其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极不平衡,经济生产表现丰繁多样的特点。现代彝族大多为混合性的经济类型,畜牧业生产、农业生产、林木园艺、集市贸易、手工工艺等,构成了彝族不同的经济手段,不同地区彝族依据其自然环境和生产条件,形成了固有的经济文化传统,并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

  作为彝族重要的生产手段,畜牧业在彝族社会中的历史最为悠久。最早是一种游牧形式,即所谓“随畜迁徙,无常处”,后来,大多改用定居饲养和农牧兼营。牲畜、家禽主要有牛、羊、猪、马、骡、鸡、狗等。牛主要是作为畜力,遇有重要的活动、祭祀、节庆或招待贵客时方宰杀食用;羊是彝区主要的牲畜,除了食用和用作交换以外,羊皮、羊毛用作制衣、制毡,同时还用作宗教祭祀中的牺牲;马是彝族重要的交通工具,并充当交换时的等价物,平时主要用以乘骑、驮载货物等;彝族喜好养狗,一般不食狗肉,多用以狩猎和看护羊群和家园。

  彝族居住的山区,由于气候多呈立体分布,彝族人民在长期的畜牧生产实践中摸索并掌握了一套牧养羊群的经验,如凉山彝族在每年五月份左右将绵羊群赶上高山,九十月份又将羊群赶下山,以适应不同季节对绵羊生长的要求。在历史上,马的数量和品种是彝族财富的象征,因此,彝族在饲养马匹和品种改良方面较其他牲畜尤为悉心。他们所培养出的名马,如“滇中马”、“昭通马”、“建昌马”等,久负盛名,历史上常用于向中央王朝进贡或与汉民族进行“茶马贸易”。20世纪60年代以来,彝区从国外引进了一批优良牲畜品种,经过杂交改良,使彝族的畜牧生产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农耕种植是彝族群众主要的经济手段,由于名地区土质情况和气候的不同,彝族的农业生产至少可分为三种类型:在河谷和山间盆地,一般种植水稻;在盆地与高山之间的山坡地区种植玉米、豆类、马铃薯、圆根等;高寒山地,种植荞麦、燕麦等耐寒作物。

  彝族传统的农业生产工具较有特色,其本质农具主要有木杈、木耙、木槌等;铁质农具有砍刀、斧子、甩刀、犁、锄、钉耙等。犁具极富特点,凉山彝族所使用的直辕犁(铧式犁),形体呈等边三角形,犁尖呈锐角,犁尾平直,由于该犁无犁盘,只能破土和划沟,不能碎土和起垄,因此,较适合于山区坡地的粗放耕作;云南巍山等地彝族的犁铧也很有特点,其犁头呈鸭嘴形,犁头与犁板连用,适合于山区土地,易于截断草根、树根、避开石头。近年来新式的山地犁、玉米脱粒机、喷雾器等已为广大彝族农民所使用,对提高劳动生产率,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彝族地区的林业资源极为丰富,云南楚雄地区的金沙江中游林区的云南四大林区之一。云南红河与贵州毕节、威宁一带是我国西南地区xx的绿色基地。四川凉山北部及西南地区,森林面积达45万公顷之多。其林木有亚热带阔叶林、针叶林,及各种亚热带经济林木,还有许多高山亚寒带林木,种类繁多,品质较好。彝族的园艺种植主要有蔬菜、水果等。蔬菜有青菜、白菜、花菜、芥兰、韭菜、圆根、辣椒,以及传统的黄豆、萝卜、马铃薯等;水果有苹果、犁、石榴、蜜桔、菠萝、香蕉、芒果等,以四川凉山盐源、云南昭通等地的苹果,云南红河、广西隆林等地的亚热带水果较为出名。

  彝族传统社会由于经济分工不发达,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商业发展缓慢。贸易多采用以物易物的简单形式,以采集的药材、野味、畜牧业特产等,换取从汉区运来的盐、布、锅、铁、针等生活必需品。因此,货物的等价交换是彝族传统商品交换的基本形式。

  云南、贵州、广西的彝族由于其居住地区相对开放,早在宋代,在当时的邕州横寨(今广西田东县平马镇)和叙州(原名戎州,今四川宜宾)已形成了彝族先民“乌蛮”与内地汉族较为固定的贸易集市。宋代文豪苏轼《戎州》一诗中有“自倾方从化,年来亦款关,颇能贪汉布,但未脱金环”之句,生动地描写了彝族在戎州(叙州)贸易互市的情景。当时,在交易过程中还出现了xx,xx凭据以刻木为信,如《滇系》载:“交易称贷无书契,刻术而折之,各藏其半。”负债人偿还债务后,将债权人手中所执半片木契收回。

  在彝族传统社会中也出现了等价交换的价值观念,以马、牛等大型牲畜作为一般等价物。此外,作为商品等价物的货币--银币(或银锭),也在彝族地区较为流行,如在马和牛的交换中常常以金银折价。但许多彝族把用物交换来的金银多用以制作工艺品,或将其埋藏于地下,作为一种固定的储蓄手段,而不能有效地再投入市场进行流通,制约了货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彝族群众正逐渐改变着耻于言商的陈旧观念,一大批彝族经商者走出封闭的山区,从事专门的商业活动,足迹遍布全国各省区。在彝族聚居区,各式各样的商品云集,满足着彝族人民生产、生活的需要。一批常期或定期的集市也在彝区形成,彝族群众常携带农产品、禽畜、药材、各种手工制品进入集市交易。此外,在一些节庆日,如云南三月会、二月八等,大型的集市贸易已成为较固定的节日内容之一。商品集市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彝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手工工业在彝族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保证了彝族居家、农作、服饰、器用等各方面的生活需求,而且由手工生产所衍生出来的工艺形式、美饰效果,则较集中体现了彝族的审美情趣和智慧创造。

  彝族社会中有特色的手工业主要有漆器和银器、金器的制作、纺织、擀毡、刺绣、乐器制作等。

  漆器工艺:漆器是彝族传统的生活用品,也是极富特色的工艺品。早在宋代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中就记载了云南彝族精美的髹漆技艺;清代彝族漆器工艺已有了“嵌漆”、“描饰”、“罩明”、“质色”、“金漆”、“隐花”等,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皮胎漆葫芦是清代彝族漆器的代表作,其设计巧妙,制作精美,内装多套漆术质盘、碗、杯、碟,充分表现了彝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精湛技艺。

  彝族漆器种类几乎包括了日常生活器用的所有方面,有餐具、酒具、兵器、经师毕摩的法器等。漆器的胎质由木、皮、竹、角、竹木、皮木做成,也有直接用自然物,如牛角、猪蹄,按其本来形状磨制漆绘而成。制作一件漆器,首先要经过锯、刨、磨、粘等工序,然后在器形表面精心漆绘图案纹饰。彝族传统漆器的漆料多是植物胶类的土漆,以矿物质颜料调配,多用锅灰、石黄、朱砂分别将土漆调成黑、黄、红三色构成漆器的基本色调。

  银器工艺:彝族的银器除器皿、兵器外,多为饰品。器皿中最常见的是一种小巧的银碗和各种银质酒器,器表多采用阴刻、楼空、镶嵌等工艺。银质饰品有头饰、领饰、胸饰、背饰、手饰等。头饰主要有各种缀有银泡的红带和各式耳环;领饰是各种领牌;胸饰长约1米,由7至9个独立的银饰件组合而成,用银链连接;背饰是由一块长方形的红布作底,上面镶以日月形银片,衬在红底上,显得鲜艳富丽,一般在女子结婚时佩用;手饰主要是银戒指和银手铺。

  纺织:彝族的纺织活动一般是在家庭中由妇女承担完成,传统的家庭纺织主要是织火草布和粗、细毛布,现在彝族家庭纺织多用棉花纺线织布。彝族家庭纺线时多用竹木质的纺轮,每抽出一段绒或纤维,都将其固定在纺轮的轴端小钩上,然后捻动纺轮将绒或纤维纺绕成线。织布机是一种腰机,它主要由紧板、推线木棒、线梭、腰带等构件组成。织布时,先将经线一端系于木桩上,另一端缠在织布者的腰上,织布者将带纬线的梭子在交叉的经线中一一穿过,然后用紧板压紧。织花布或彩锦时则根据图案,在不同的地方以不同的色线作经线或纬线梭织。

  擀毡:擀制毛毡是彝族传统手工业之一。彝族擀毡的工具有xx、笆扎、竹帘等。其工序先将羊毛撕松,铺在笆扎上,用xx将羊毛弹成毛绒,然后将毛绒均匀地铺在竹帘上压实,制毡者口含热水边喷洒边卷起竹帘,并用力搓揉,毛绒粘结成毡,将其置于笆扎上,用索织裙皱,用木板夹毡缠紧,数日后解开木板即成。

  刺绣:刺绣是彝族富有特色的手工工艺,一般多用于男女上衣、妇女头帕、女裙、男裤、荷包、烟包等。刺绣手法较多,有垫绣、引绣,以及缠针、乱针、长短针等,多以挑、压、镶等工艺结合,根据图案色彩的需要,以红、白、青、绿、蓝、黄等线交替使用。图案纹饰有较为形象的动物、植物、山水、天象和抽象的各种几何形图纹。

  制陶工艺:彝族的陶器制造业有着非常曲折的发展历史,游牧时代的彝族先民日常器用多为陶质器皿,考古发现证明了这一点。但随着铜、铁器和霖漆技术的使用和发展,彝族似乎摒弃了制陶业,在近代凉山彝区,陶器制作几至绝迹。云南和贵州的一些彝族村寨现在烧制陶器的技艺、工序及器形与周边其他民族相同,一般是就地取士和泥后,以手工轮盘国筑制作器形。陶器器壁较厚,器表以素面为主,器形多是一种形体较大的缸或罐。缸为敞口圆腹;罐为小底鼓腹、短直颈侈口,腹部有耳状把手;这两种陶器主要是用作水器和盛放粮食。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2010.04.29="" by="" yangfan--="">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彝族人经济生产】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