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与德国人的区别_- 祭。_百度空间

立夏过了,这几天迎来的都是雷暴雨。尤其是昨天晚上的雷雨,就连我们班的男同学也说:“太恐怖了,我简直不敢走出阳台。”

好吧,转入正题。今天回来的时候打开电脑,看新闻。其中看到一条其实挺令我感到气愤的。题目是《广州白云机场138个航班延误 滞留旅客砸毁柜台》,由于沿海地区发生了雷暴天气,所以多个机场都被迫实行流量控制。广州白云机场航班运行严重受阻。

被砸过的VIP咨询台。

被砸过的咨询台,无辜的电脑。



这个登机口,旅客正在跟机场人员争吵。

这时我想起了一篇在语文报里的文章《德国人为何不发飙》。尽管同样的事情发生了,德国人的反应却不同于我们中国人。中国人态度蛮横,而在场的德国人却安静地坐在哪里听从指挥。那些德国人的想法是:你一个顾客,怎么会比航空公司更了解整个航线的气候状况和飞行情况?在“不可抗力”下,作为顾客,你要无条件地服从航空公司的决定,因为他们的决定是从全体乘客的利益和生命安全的角度出发的。

这就是区别。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坐火车,我忘了好像是出了什么故障的。而德国人并没有什么怨言,而是听从着只会走路到几公里外的小村庄里。是一句怨言也没有,每个人都是这样子。

那为什么中国人与德国人的区别如此大呢?这只有我们知道吧!这里顺带给大家分享一篇文章:《德国人眼中的中国人》

所有中国人都爱吃大米饭,不会发R结尾的卷舌音,长得都差不多。关于13亿中国人的偏见,如果列个单子一定会很长。

在西方,个子矮小、敏捷伶俐的中国人形象深入人心。这也难怪,普通欧洲人又能对中国有多少认识呢?顶多去中餐馆吃一顿已被西化的中餐,点一个油炸春卷,来一盘炸鸭,除了中国人不用刀叉吃饭以外,欧洲人了解多少关于中国的知识呢?德国新闻社用调侃的笔调,试图纠正几个关于中国的错误看法:

1.中国人很有礼貌,总是面带微笑。

德国特里尔大学的汉学教授卜松山(Karl-Heinz Pohl)说,“在为人处事方面,中国人有很明确的礼节规矩。但到了火车站的候车广场,规矩就不灵了。”在中国的大街上,仍有人随地吐痰,拥挤时推推搡搡,不太雅观地在大街上吃午餐。在正式宴请的场合,中国人对外国客人十分热情有礼,但他们还是把啃干净的骨头,吐在盘子边的桌布上(编者注:有教养的做法是用筷子或其他餐具将骨头放到自己碟子的边缘处)。龙的传人也不是总在微笑,到中国去的游客一踏上中国的土地,就基本能够体会地到。

2.中国人轻声细语?现实正好相反。

德国柏林大学的汉学家达严思(Jens Damm)说,中国人的嗓门比西方人想像得大得多,中国人对说话的分贝值宽容度要大得多。奥运会前夕,人们不但要学“怎样规规矩矩地排队”,还要学会“轻声讲话”。

3.中国人热爱米饭,而且无所不吃,四条腿的除了板凳桌椅之外啥都吃。

据卜松山教授介绍,北方人爱吃面条馒头,南方人爱吃米饭。至于肉食方面,中国人主要还是吃普通的鸡鸭鱼肉。但是南方人更敢吃,能吃的都上了餐桌,常常令欧洲人见后做惊恐状,例如油炸蚂蚱和烤狗肉。

4.中国人不会发R的卷舌音。

卜松山教授说,汉语里没有R结尾的卷舌音,但这只需要练习就可以发音。达严思则说,中国人中有人会发非常标准漂亮的R卷舌音。中国人把R的音都发成L,达严思认为这是谣传。

5.汉语是门很难学的语言。

卜松山教授说,汉语其实不难,至少语法简单,没有复杂的和变格。但很多外国人学汉语时,对四声音调难以掌握到位,“妈麻马骂”就是经典的练习,说不好的话意思都拧了。汉语中有5万个汉字,读书看报需要掌握1500~3000个汉字。

6.所有的中国人都长得差不多,个子矮小,黄皮肤。

在不染发的情况下,大多数中国人都是黑发,眼睛深色。中国人的个子并不矮,看看中国的篮球运动员就知道了。北方人个子比南方人高。而且,卜松山教授说,中国人的皮肤也不是那么黄,和欧洲情况相似,北方人的皮肤比南方人白。不过,中国人自认为是黄色人种,并以作为黄帝的后代而骄傲。

7.儒家思想“非常中国”。

到底什么是“非常中国”呢?专家认为,儒家思想中的家庭观念是最典型的。达严思说,尊重长辈、维系家庭直到今天在中国还很普遍。但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养老院也成为老人的归宿。



郑重声明:资讯 【中国人与德国人的区别_- 祭。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