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蜂研笔记之十六:这些假蜜,可以公开在超市里卖,还不违法 前文中,我说“银杏蜜”准确的称呼应该是“银杏蜜膏”——在国家的相关法规中,蜂蜜的原料有且只能有一种,就是“蜂蜜”,不能加入任何物质。加入其他物质的,不能叫蜂蜜,只能叫蜜膏(或者叫蜜汁、蜜露、蜜液)。 打个非常恶俗的比方,某蜂农正在摇蜜,天上飞过一乌鸦,“啪”的拉了一坨落入蜂蜜中,这个就不能再叫蜂蜜了,也不能叫“被污染的蜂蜜”,而只能叫“鸟屎蜂蜜膏”。当然,这是笔者闲扯淡,就是为了让你透彻理解这个规定。 鉴于蜜膏更有迷惑性,多数企业会选择这个称呼。因为蜜汁蜜露蜜液给人的感觉是很稀,而蜜膏就应该是一种很稠很好的东东。 再来看一下蜂蜜的定义。新国标GB/T18796-2005这样定义蜂蜜:“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分泌物或蜜露,与自身分泌物结合后,经充分酿造而成的xx甜物质。” 细抠这个定义我们发现,只有在蜂巢中xx酝酿成熟的才能叫蜂蜜,未成熟经过机器代酿浓缩的,不应叫做蜂蜜。蜂场里卖的那些稀稀的未成熟蜜,也不能叫蜂蜜。这样一说,国内99%以上的蜂蜜都应算做假蜜,包括xx品牌的蜂蜜。当然,中国特色,我们依然把浓缩蜜视作真蜂蜜,尽管浓缩蜜不符合蜂蜜的标准定义。 浓缩蜜吧,尚能忍受。我这里主要想说的是超市里的那些蜂蜜膏。其实,它们可以被视同假蜜,但披上“蜂蜜膏”、“蜂蜜汁”、“蜂蜜露”的袈裟后,就获得了合法身份,可以堂而皇之地在超市里销售,连工商部门都没法查处。 市场上的蜂蜜膏有两种:一、加入微量提取物而成的复合蜜,比如银杏蜜,就是在蜂蜜中加入银杏提取物;二、超市里加入糖类或淀粉类物质配制而成的调配蜜,也称蜂蜜膏。 这两个同是蜂蜜膏,差别可以天上地下。蜂蜜中含糖量达到70%以上,还需要加入其他糖类物质吗?那加入什么异麦芽低聚糖、果葡糖浆(也叫玉米糖浆)之类的是何作用?很显然,降低成本。在新国标出台之前,这种调配蜜,是被混乱地称为“蜂蜜”销售的。新国标出台后,这些假蜜企业打擦名球,不标是“蜂蜜”改标“蜂蜜膏”。它没标蜂蜜,工商局就不能以假蜜查它们,它们就合法地在超市出售。 消费者呢,几个人懂?以为所谓蜂蜜膏,就是更稠更黏的蜂蜜,就把它当成真蜜买回家了。说是调配,是99%的蜜加1%的糖浆,还是99%的糖浆加1%的蜜,都未可知。如果是前者,造这种蜂蜜膏有啥意义?直接不加那1%的糖浆,当蜂蜜卖多好!你买回家一瓶蜂蜜膏,可能就是一瓶含蜂蜜微乎其微的糖浆。 这两种蜂蜜膏还是有所区别的:专卖店的蜂蜜膏,多数是一些稀有复合蜜,比如芦荟蜜、银杏蜜;而超市的蜂蜜膏,却是一些常见蜜种诸如洋槐蜜、紫云英蜜的调配物。 你觉得很无语吧?!那人家超市蜂蜜膏也是遵循了国家的相关法规的,要怪就一怪法规不完善,二是怪消费者自己不懂! 食疗养生坊 5月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