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派琴家泰斗——张子谦_匆匆小筑_百度空间


广陵派琴家泰斗——张子谦

  张子谦,原名张益昌(1899-1991),江苏仪征人,幼时私塾老师正是广州陵派琴家孙绍陶,受其熏陶及努力,十余岁已能演奏名曲多首。张子谦二十三岁离乡到天津谋生,结识着名琴家查阜西及彭祉卿(庆寿),经常切磋交流,结为知音,在当时有浦东三杰之称,人们以三位琴家的拿手琴曲尊称他们为查潇湘、彭渔歌、张龙翔。张子谦擅弹《梅花三弄》、《平沙落雁》等曲;尤以《龙翔操》为突出,故得此称号。1936年三位琴家成立了今虞琴社,半个世纪以来在古琴界影响至广。1961年张子谦和查阜西、沉草农合着《古琴初阶》由音乐出版社出版。1956年张子谦调任上海民族乐团古琴演奏家,经常作演出及录音;1988年被天津音乐学院聘为名誉教授,为古琴音乐的理论研究、打谱和教学作出贡献。
  张子谦的演奏风格清丽委婉,节奏跌宕,右手指法常用右偏锋弹奏于岳山和五、六微之间,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进入晚年后,其演奏更趋于夸张豪放,不拘细末,追求舒展惬意的情趣。本录音其时张老已逾八十高龄,听者对其晚年之洒脱风格可一窥究意。

曲波惊梦 涛声依旧

文·【韵松】

  张子谦八十五岁用五百年古琴演绎《广陵琴韵》,我已说不清听了有多少遍。但是每次听她,不仅会被那令人神往的琴声所打动,而且思绪还会随之飘回以前的故事里。

  广陵——今之扬州。“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诗圣李白的千古绝唱,给扬州古城平添了几许妩媚。清代的康、乾年间,扬州一带的文化艺术活动十分活跃,在绘画方面出现了“扬州八怪”,音乐领域产生了影响深远的“广陵琴派”。

  广陵琴派的历史,从文献资料上追溯,在隋唐时期已初见端倪。唐代诗人李颀写道:“主人有酒对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云仙杂记”中有“李龟年至歧坨,闻琴声,断弹楚声者为扬州薛满”的记载。从派系的传承关系上看,有史可查的广陵琴派创始人为清代琴家徐常遇。其人琴艺高超,指法“深微精奥”、“极古人所未尽”(周庆云《琴史续》)。从康熙年间至今近三百年来,广陵琴派不绝如缕,已有十几代传人。

  张子谦先生1899年出生于中国江苏扬州,髫年习琴,深得广陵琴师孙少陶先生的赏识。1934年秋,他在上海结识了查阜西、彭祉卿。那时,查阜西善弹“潇湘水云”,彭祉卿善弹“渔歌”,张子谦善弹“龙翔操”,故享“查潇湘、彭渔歌、张龙翔”之美称,有“浦东三杰”之誉。1936年,在他们的倡议和其他琴人们的共同努力下,创立了至今仍然享誉海内外的“今虞琴社”。1956年,张子谦先生被上海民族乐团聘请,成为中国{dy}位专业古琴演奏家,并为上海音乐学院兼职教授。1987年被天津音乐学院聘请为名誉教授。先生八十年操琴不辍,是广陵琴派的杰出代表。1991年先生以93高龄辞世,今年是张老的百岁诞辰。

  这张唱片是张先生晚年的演奏录音,分别录于1981、1982、1984年,那时先生已是八十多岁。

  “龙翔操”是张老的拿手好戏,曾有不少人慕名专门向他学习此曲。据张老《操缦琐记》记载:五十年代初,由于喜此曲者众多,他就每星期在琴会亲授,因此不少人弹的“龙翔”都得到过张老的亲传。“龙翔操”的音乐跌宕起伏,节奏变化万端,没有固定的2/4、3/8等节拍可依,而是多种拍子复合出现,并贯穿始终。张老演奏的“龙翔”,正是在这种多变的、别人听来似无固定节奏的音乐中驰骋。乐曲开始的{dy}句,虽然只有几个音符,就表现了明显的节奏、力度以及音色的对比和变化,这是其他琴家所没有的。乐句与乐句之间、乐段与乐段之间处理得丝丝入扣,使整首乐曲听来一气呵成。传统的琴书大都认为“龙翔操”描写的昭君出塞的故事,但张老凭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则另有高论:依我的体会,她更象庄周梦蝶,有我无我,似有并无,似无却有,“与天地俱化,与太虚同体”。1984年张老写下“听弹‘龙翔’”的绝句:“抚弦动操间,龙翔去无迹。仿佛有余音,萦回绕天际。”这实际上是张老自己演奏境界的写照。

  中国的诗词、绘画、音乐等艺术无不讲求“意境”,并以之为{zg}的审美境界。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主观的情调和客观的自然景象相互交融,产生“画外之境”、“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琴乐最讲究“意境”,“纡会曲折,疏而实密,抑扬起伏,断而复联,此皆以音之精义,而应乎意之深微”。“音从意转,意先乎音,音随乎意将众妙归焉”(《溪山琴况》),所强调的是一切技术、技巧都要为音乐的意境服务。

  张老演奏的“平沙落雁”,音乐平静舒缓,如诗如画,静中有动,豁达大度。几处夸张的滑音,更是情之所至,信手弹来,使听者随之神游物外。在演奏技巧上,张老的“字字有吟猱,而吟猱不露”之主张在此曲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使乐曲的旋律气疏韵长,魅力无尽。

  张老的“梅花三弄”,不同于我们常听的那首“梅花三弄”。古琴音乐流派多,谱子的版本更多。张老所弹是根据清代《蕉庵琴谱》打谱的广陵派琴曲,乐曲前半部分恬静安详,后半部分动荡不安,表现梅花迎风摇曳、坚韧不拔的性格。因其泛音主题在不同音位上出现了三次,故称“三弄”。清亮剔透的泛音与张老右手略带斜势的偏峰触弦所发出的浑厚按音、散音,跳动的泛音主题和抒情的发展乐段,使音乐充满活力。虽然古琴的音量远不及其他乐器,但它可以在自己特有的音量空间内,向人们展现她极其丰富多彩的音色和音响效果,在统一中求万变。乐曲尾声处,一个远关系转调,会使您觉得耳目一新。张老曾赋诗《咏梅》:“一树梅花手自栽,冰肌玉骨绝尘埃。今年嫩蕊何时放,不听琴声不肯开”。

  以上三首琴曲是张子谦最为喜爱和得意的曲子,也{zj1}广陵派特色。几十年来,伴随他走遍大江南北,人称“老三曲”。

  “酒狂”相传是魏晋时期文人、音乐家阮籍所作。“叹道之不行。与时不合。故忘世虑于形骸之外,托兴与酗酒以乐终身之志”(《神奇秘谱》1425年刊行)。音乐以6/8拍子为主,来表现醉意蹒跚之态。善弹此曲的琴人较多,张子谦的演绎不同于其他琴家的火爆和狂放,而是于平稳老到、不愠不火中见精神。第二句第五拍的音处理得略低,更使人叫绝。

  《广陵琴韵》中共收了十一首琴曲,其中包括四首琴箫合奏。人们可以通过张子谦的演奏,去体味xx的广陵琴韵“浑然天成,跌宕飘逸”的艺术风格。

  录这张唱片,张子谦用的是明代古琴,名为“惊涛”。此琴是张子谦1948年连同其他七张琴,花了三千大洋,一起在上海购得。经张先生等琴家鉴定,“惊涛”{dy}。此琴为仲尼式(孔子所用琴之式样)通体细蛇腹断纹(历经百年,琴面出现变化,呈现出象蛇腹一样的纹,叫蛇腹断),“音清亮透润”具有金石之声。三准(低、中、高三个音区)俱佳,按音、泛音、散音音韵悠长。背面肩项间刻有狂草“惊涛”二字,龙池旁以行书刻《蝶恋花》词一首:石床操缦孤桐,细认蛇纹断,宫羽弦商,五百年来古趣长。曲弹流水,便有涛声惊梦起,剪取松波,凉意丛丛拂指多。池下行书刻:此琴曾藏丹徒刘铁云家,龙池无款,识测其断纹,五百年前也,为谱小令以美之。庚申八月梦坡居士记。从以上文字可以看出,“惊涛”琴制于明代,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文中所提刘铁云又是何许人也?此人名刘鄂,字铁云,别属洪都百炼生(1857-1909),江苏丹徒人。是中国近代小说家。其代表作《老残游记》为晚清影响很大的谴责小说之一。题记之人周梦坡,名庆云(1864-1933),是近代名副其实的儒商。经营盐业,诗、书、画、金石无一不精,深谙古琴,收藏甚富。着有《琴史补》、《琴史续》,由于其资料可靠、详实丰富而成为继北宋年间朱长文的《琴史》一书之后,于此领域内的又一扛鼎之作。由此看来,“惊涛”确为珍品,并为名家收藏。更为有幸的是,由于张子谦的拥有,为我们带来了无尽的享受。名琴、名收藏、名家、名曲、不俗的录制和高雅的装帧,成为这张《广陵琴韵》的特色。张子谦离开我们已有八年了。他的音乐仍然在流传,“涛声”永远依旧。
—————————————————————————————————————————
据某君云,此音有解“毒”之功效(瓦格纳之毒)。炎炎夏日,xx此曲,望各位“瘾君子”踊跃下载,早日脱离苦海。

专辑曲目:

01. 平沙落雁(琴箫合奏)
02. 梅花三弄
03. 阳关三迭(琴箫合奏)
04. 龙翔操
05. 忆故人(琴箫合奏)
06. 天风环佩
07. 酒狂
08. 普庵咒(琴箫合奏)
09. 良宵引
10. 良宵引
11. 梅花三弄(琴箫合奏)

emule下载地址:

        张子谦(1899-1991)——广陵派琴家泰斗。原名张益昌,江苏仪征人,幼时私塾老师正是广州陵派琴家孙绍陶,受其熏陶及努力,十余岁已能演奏名曲多首。张子谦二十三岁离乡到天津谋生,结识xx琴家查阜西及彭祉卿(庆寿),经常切磋交流,结为知音,在当时有浦东三杰之称,人们以三位琴家的拿手琴曲尊称他们为查潇湘、彭渔歌、张龙翔。张子谦擅弹《梅花三弄》、《平沙落雁》等曲;尤以《龙翔操》为突出,故得此称号。1936年三位琴家成立了今虞琴社,半个世纪以来在古琴界影响至广。1961年张子谦和查阜西、沉草农合着《古琴初阶》由音乐出版社出版。1956年张子谦调任上海民族乐团古琴演奏家,经常作演出及录音;1988年被天津音乐学院聘为名誉教授,为古琴音乐的理论研究、打谱和教学作出贡献。张子谦的演奏风格清丽委婉,节奏跌宕,右手指法常用右偏锋弹奏于岳山和五、六微之间,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进入晚年后,其演奏更趋于夸张豪放,不拘细末,追求舒展惬意的情趣。

      张子谦八十五岁用五百年古琴演绎《广陵琴韵》。1991年先生以93高龄辞世。
  
    “龙翔操”是张老的拿手好戏,曾有不少人慕名专门向他学习此曲。据张老《操缦琐记》记载:五十年代初,由于喜此曲者众多,他就每星期在琴会亲授,因此不少人弹的“龙翔”都得到过张老的亲传。“龙翔操”的音乐跌宕起伏,节奏变化万端,没有固定的2/4、3/8等节拍可依,而是多种拍子复合出现,并贯穿始终。张老演奏的“龙翔”,正是在这种多变的、别人听来似无固定节奏的音乐中驰骋。乐曲开始的{dy}句,虽然只有几个音符,就表现了明显的节奏、力度以及音色的对比和变化,这是其他琴家所没有的。乐句与乐句之间、乐段与乐段之间处理得丝丝入扣,使整首乐曲听来一气呵成。传统的琴书大都认为“龙翔操”描写的昭君出塞的故事,但张老凭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则另有高论:依我的体会,她更象庄周梦蝶,有我无我,似有并无,似无却有,“与天地俱化,与太虚同体”。1984年张老写下“听弹‘龙翔’”的绝句:“抚弦动操间,龙翔去无迹。仿佛有余音,萦回绕天际。”这实际上是张老自己演奏境界的写照。
        
        张老演奏的“平沙落雁”,音乐平静舒缓,如诗如画,静中有动,豁达大度。几处夸张的滑音,更是情之所至,信手弹来,使听者随之神游物外。在演奏技巧上,张老的“字字有吟猱,而吟猱不露”之主张在此曲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使乐曲的旋律气疏韵长,魅力无尽。
        
         张老的“梅花三弄”,不同于我们常听的那首“梅花三弄”。古琴音乐流派多,谱子的版本更多。张老所弹是根据清代《蕉庵琴谱》打谱的广陵派琴曲,乐曲前半部分恬静安详,后半部分动荡不安,表现梅花迎风摇曳、坚韧不拔的性格。因其泛音主题在不同音位上出现了三次,故称“三弄”。清亮剔透的泛音与张老右手略带斜势的偏峰触弦所发出的浑厚按音、散音,跳动的泛音主题和抒情的发展乐段,使音乐充满活力。虽然古琴的音量远不及其他乐器,但它可以在自己特有的音量空间内,向人们展现她极其丰富多彩的音色和音响效果,在统一中求万变。乐曲尾声处,一个远关系转调,会使您觉得耳目一新。张老曾赋诗《咏梅》:“一树梅花手自栽,冰肌玉骨绝尘埃。今年嫩蕊何时放,不听琴声不肯开”。

    
    以上三首琴曲是张子谦最为喜爱和得意的曲子,也{zj1}广陵派特色。几十年来,伴随他走遍大江南北,人称“老三曲”。  

地址:

极度传真的录音,收录国宝级唐、宋、元、明四个朝代的名古琴,由一代宗师等倾心演绎八首绝世名曲。不可能再来的经历!遗产文化巨献国琴国韵,只限生产XRCD版本。一旦收藏,永无遗憾。张之谦先生已于1991年谢世,所以是用他1982年的录音制作。其它都是在2000年以后的录音。母带由公司制作成XRCD2。此碟虽系古琴演奏,但经过现代录音技术,特别经过公司{dj2}XRCD数码处理,音质决非普通古琴CD所及,动态巨大,空气感、分辨率极高,甚至连呼吸声都听得到!是收藏的至今最为发烧的一张古琴碟!

  xx的时候听古琴无疑是最合适的养生良方。柏菲的这张古琴录音音色十分通透澄彻,如甘泉清洌,寒冷的冬天静听,使人格外有“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之感~更难得的是擦弦声音收的十分好听,没有撕扯磨耳的呕哑嘲杂,反而十分自然融声入韵,韵多声少而自然动人。(.com

1. 潇湘水云(浙派) [宋]郭沔 曲 演奏:(唐琴"佚名"演奏)

  郭沔字楚望,约嘉泰至宝佑年间(1201—1251)在世,是南宋后叶较有影响的教育家。南宋亡国后他避乱衡山,以琴书自娱。一生中创制许多琴曲,惜大多散佚,存世者仅《潇湘水云》与《泛沧浪》二曲。作为南宋后期xx琴家,浙派创始人,郭沔一生创作了大量琴谱,《潇湘水云》是他的代表作。他的直系传人刘志方、毛敏仲、徐宇等人后来都成为一代宗师,形成古琴史上影响深远的浙派。几百年前的的曲子,代代相传,{zh1}化为联系古今,发扬琴派的神曲妙弹。

2. 思贤操(浙派) 徐元白 移植 演奏:(唐琴"佚名"演奏)

  此曲原是河南筝曲《泣颜回》,徐元白曾把其创作改编,谱作琴曲易名《思贤操》,刊登在《今虞琴刊》上。《思贤操》是传统的民间曲调,徐元白从小常听父亲用琵琶演奏,他后来将此曲谱入古琴,经过多年抚弄,始得古琴韵味。而此集中,由儿子亲奏父亲所创之曲,更是应了集名,也成就了这段古琴佳话。

3. 普安咒(金陵派) 夏一峰 传谱 演奏:(宋琴"古调"演奏)

  平常的曲子或写意,或写景,终究有对象,〈普安〉却无一描述之客体,纯粹是藉由声音产生力量,形成交感,看他全曲都在拟声──钟磬、木鱼、梵呗唱诵,这也是咒语的本质──虽说咒语也有其意义,但恐怕更大的意义是在于声音。所谓“风水树鸟,皆能说法;梵音潮音,皆为妙音”。《流浪者之歌》悉达多{zh1}在河边悟道的契机,不就是众流汇聚的声音──“口奄”!这真是一首极特别的曲子。这真是一首极特别的曲子。

  据说金陵派老琴家夏一峰先生每逢除夕必操此曲,说是窗外会招徕鬼神聆听;而刘向《琴说》说鼓琴有七例,“感鬼神”居第二,唐代薛易简《琴诀》,认为古琴“可以观风教、摄心魂、辨喜怒、悦情思、静神虑、壮胆勇、绝尘俗、格鬼神”,“格鬼神”落到{zh1}。可见愈往后代,古琴与宗庙鬼神关系愈远。可见愈往后代,古琴与宗庙鬼神关系愈远。

弹琴时“坐必正、视必端、听必专、意必敬、气必肃”,《普安咒》更能清心涤俗,《笑傲江湖》盈盈为令狐冲疗伤奏的便是此曲,前面加“清心”二字。所以弹《长门》或会招来怨鬼,《普安》只致祥和。

4. 醉渔唱晚(金陵派)周空明 传谱 演奏:(宋琴"古调"演奏)

  明、清传谱中原有《醉渔唱晚》一曲,有着不同的解题:有说是唐代诗人皮日休和陆龟蒙所作;有说是据张仲宗的词而作;还有说“与《渔歌》音同而调异”,并说“实有笑傲烟云,醉乡酣美之意”等等。明刊本《西麓堂琴统》(1549)所载之解题:“陆鲁望与皮裘美泛舟松江,见渔夫醉歌遂写次曲。西塞山前,桃花流水,其兴致恐不相上下也。”明刊本《太音补遗》(1557)所载之解题:“次曲盖本张仲宗词云:‘明月太虚同一照,浮家泛宅忌昏晓;醉眼冷看朝市闹,烟波老,谁能惹得闲烦恼。’”清刊本《诚一堂琴谱》(1705)后记中说:“奇音妙趣,描写醉态,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目前流行的此曲,据说传自张孔山。音乐利用切分节奏,滑音指法和音型的重复来表现豪放不羁的醉态。其中有表现放声高歌的音调和类似摇橹声的音调。全曲的素材精练,结构紧严,体裁短小,形象鲜明,是近代川派的代表琴曲。

5. 捣衣(诸城派) 梅庵琴谱 演奏:(元琴"{yt}秋"演奏)

  《捣衣》古琴曲。传为唐代潘庭坚作。秋凉时节,家家妇女都为亲人赶制冬衣,为此需要捣衣,故又名《秋杵弄》、《秋院捣衣》。乐曲表现了妇女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杨抡《太古遗音》分析其乐曲内容是:“始则感秋风而捣衣”,“继则伤鱼雁之杏然”,“终则飞梦魂于塞北”。

  ,“诸城派”第三代传人,少自家承,师从名门,并融众家之长。5岁从父习琴,8岁登台演奏,受业于诸城大师徐立荪(在《英雄会》里为徐主荪,请确认)。刘老操缦六十余载,其艺冠绝,抚桐引操,批栎习习,微音攒越,余响飘迈,四座倾倒。生平致力传承琴学,重建梅庵琴社,声名远着,被誉为“中国大陆{gjj}音乐家”,蔚为一代古琴宗师。

  刘老挟倾城之宋朝古琴秋风,奏诸城派之经典名作,尽显诸城神韵。xx与大师xx结合,传世琴典之经典再现。传承古音绝响,聊慰雅士清听。

  历千年风霜之宋代古琴“秋风”,其状古朴,其音韵绝。清声激越,沉声若雷。流传千年,其珍弥贵,价值连城!被誉为“中国大陆{gjj}音乐家”的古琴名家、诸城派掌门演绎本派名曲!曲曲动人,绕梁三月!正所谓: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思妇之声,哀婉动人,感人至深。

6. 搔首问天(诸城派) 梅庵琴谱 演奏:(元琴"{yt}秋"演奏)

  《搔首问天》最早见于《五知斋琴谱》,表达了一种忧抑悲愤的情绪。

  搔首问天:古琴曲,又名《秋塞吟》、《水仙操》。此曲初见于《五知斋琴谱》(清徐琪撰于1722年),但正名作《秋塞吟》。三个曲名虽同为一曲(曲调大同小异),但解题内容却迥然不同。今山东诸城派按《搔首问天》诠释音乐。《梅庵琴谱》(王燕卿传谱,徐卓编述)在其后记说:“本曲即《离骚•天问》篇之意。内容极尽忧抑悲愤之情。”

  {dy}段,泛音由高音区移向中音区,并转入低音散音、自由跌宕的旋律,音区大幅度的音变化,给人以孤高旷达之感。此后,旋律在中、低音区徘徊,音调起而又伏,第三段反复吟叹,尤如“低徊穷思,不得申诉之苦,及俯仰哀号无可奈何之慨”(《梅庵琴谱•搔首问天•后记》)。第四、五、六段中,旋律多次冲向高音区,表达了“或仰天长号,或俯首深思”的情绪。第七、八、九段连续快弹,一气呵成,有“悲愤欲绝之势”。全曲以无可奈何抑郁之情而终结。

7. 梅花三弄(广陵派) [明]《神奇秘谱》 演奏:(明琴"惊涛"演奏)

  张老的“梅花三弄”,不同于我们常听的那首“梅花三弄”。古琴音乐流派多,谱子的版本更多。张老所弹是根据清代《蕉庵琴谱》打谱的广陵派琴曲,乐曲前半部分恬静安详,后半部分动荡不安,表现梅花迎风摇曳、坚韧不拔的性格。因其泛音主题在不同音位上出现了三次,故称“三弄”。清亮剔透的泛音与张老右手略带斜势的偏峰触弦所发出的浑厚按音、散音,跳动的泛音主题和抒情的发展乐段,使音乐充满活力。虽然古琴的音量远不及其它乐器,但它可以在自己特有的音量空间内,向人们展现她极其丰富多彩的音色和音响效果,在统一中求万变。乐曲尾声处,一个远关系转调,会使您觉得耳目一新。张老曾赋诗《咏梅》:“一树梅花手自栽,冰肌玉骨绝尘埃。今年嫩蕊何时放,不听琴声不肯开”。

8. 龙翔操(广陵派) 张龙翔 打谱 演奏:(明琴"惊涛"演奏)

  “龙翔操”是张老的拿手好戏,曾有不少人慕名专门向他学习此曲。据张老《操缦琐记》记载:五十年代初,由于喜此曲者众多,他就每星期在琴会亲授,因此不少人弹的“龙翔”都得到过张老的亲传。“龙翔操”的音乐跌宕起伏,节奏变化万端,没有固定的2/4、3/8等节拍可依,而是多种拍子复合出现,并贯穿始终。张老演奏的“龙翔”,正是在这种多变的、别人听来似无固定节奏的音乐中驰骋。乐曲开始的{dy}句,虽然只有几个音符,就表现了明显的节奏、力度以及音色的对比和变化,这是其它琴家所没有的。乐句与乐句之间、乐段与乐段之间处理得丝丝入扣,使整首乐曲听来一气呵成。传统的琴书大都认为“龙翔操”描写的昭君出塞的故事,但张老凭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则另有高论:依我的体会,她更象庄周梦蝶,有我无我,似有并无,似无却有,“与天地俱化,与太虚同体”。1984年张老写下“听弹‘龙翔’”的绝句:“抚弦动操间,龙翔去无迹。仿佛有余音,萦回绕天际。”这实际上是张老自己演奏境界的写照。(资料来源于网络多处,九九只负责整编——.com



郑重声明:资讯 【广陵派琴家泰斗——张子谦_匆匆小筑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