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股票认购证时代:造就无数百万元大户- - ccyfu - 和讯博客
难忘的股票认购证时代:造就无数百万元大户 [转贴 2010-05-10 07:54:57]   

□谢荣兴

  上海于1992年初推出股票发行新办法,即股票认购证,凭身份证购买,每本30元,从1月19日起发行至2月1日止,无限量发售,认购证有效期为一年。最终共发行207万份,其中约6000万元的销售收入全部捐给了社会福利机构,堪称股市(股民)对社会福利一笔最早的也是{zd0}的捐献。

  推出认购证为的是为确保人生安全

  因为在91年上海三家本地券商申银、万国、海通已经采用了先发预约券,再抽签摇号,{zh1}付款的方式,也就是谁家承销哪家股票,谁家就发预约券,这是不收任何费用的。所以每次发行总是人山人海。人命关天,当时监管部门、公安部门为此事都深感xx。比如91年10月份,万国发行兴业股票,总共才200万股,当时万国三家营业部分别设立三个发券地点,我所在的万国黄浦营业部先是将发放点设在黄浦区的云南中路小学,然而不仅人们将小学团团包围,周边好几条马路都围得水泄不通。公安局出动大量警力维持秩序也无济于事。第二天下午黄浦区分管治安的副局长周国雄正坐在我办公室商量措施,结果来了一名“黑猫警长”大概就是城管的,敲开我办公室,跟我说:你们在外面到处张贴“不要排队、地点将更改”的字样,影响市容整洁,是要罚款的。明明是要来敲诈拿预约券的,还冠冕堂皇讲市容。我和他说现在是在讨论怎样才会不死人的事情,我随手指着周局长,跟这位不速之客说:怎么办?你去问问公安局局长吧!周局长一面用手势请那人出去,一面发出“觑觑觑”的声音,把他赶走了。后来我们到处找地方,走到哪里,就有好多人跟到哪里,我们只能乘夜晚开始玩躲猫猫,最终在凌晨4点躲到上海市体育馆的篮球场,也就是现在上海大剧院的所在地,偷偷地将兴业股票的预约券发掉了。

  “团体认购” 提前预售

  万国黄浦认购证发行收款比其他网点提前一个星期,而且是在个别网点提前发售被监管部门通报之后,黄浦开始预售,但黄浦采取的办法是,《公告》:“凭单位介绍信,本部门组织团体预购,付款方式不限”。“组织单位团体认购”是当时政策鼓励的。而“介绍信”说真的,到处好开,我的“合理冲撞”一招比别人要多出三分之一的销售时间。黄浦营业部的认购证销量是全市之最,人气旺,排长队,临近的银行网点却无人要,好像黄浦的风水特别好。

  认购证造就无数“百万元大户”

  在92年认购证发行期间,我为销售认购证到处摇旗呐喊。记得我在“百乐门”大酒店开办认购证的专门讲座中大声疾呼:天下华山一条路,今年买股票只有买认购证。这天30元的门票黑市涨到50元,因此受益的人真不少。

  市场上熟知的“多头大老李”,他说,如果不是我骂了他,他是不会买认购证的,因为我跟他说:你不买认购证,你就等于退出市场了。他在销售的{zh1}{yt}终于买了3000份认购证,并成为他发财致富的第二次崛起。

  一位黄浦营业部姓范的残疾人大户,通过买认购证在股市上赚了大钱后跟我说:“当时我是听了你的话把上海股票全抛了,把深圳股票也全抛了,因为你说:买认购证可以做‘期货’,所以我把所有的钱全都押在认购证上了。”

  原“老八股”申华股份董事长瞿建国在他的《传记》中,把我动员他买认购证发的财,视为一笔重大的原始积累。

  “百万元户”的大量涌现,使我大户室人满为患,我不得不借市工人文化宫内的饭店开大户室,二个吊挂式电视机,一部电话,一位报单小姐,客户将近一百人,中午还必须离场,让饭店营业,而进入大户室的每月要收费800元,再加上另外二个无窗的暗房大户室,一个月的大户室人头费收入就超过我整个营业部年租金支出,让大房东市总工会工人文化宫的领导心里很不平衡。

  二千多万财富擦肩而过

  2月1日下午3点,离全部认购证销售截止时间还有2个小时,有一位购买了3300张认购证预付款的人跑到经理室,跟我谈预缴款的收据在换认购证时能否不写名字,我说:

  “不行,这是人民银行的规定。”

  “为何别人可以‘白板’(指不记名),我不可以?你如果不给我办,我就去告你。”

  “我不怕,那是在人民银行作出明确规定之前卖出的,现在已经明确规定不可以不写名字。”我说。

  在吵得不可开交时,我找来好多客户当救兵,帮我说话,结果他终于停止了与我的争吵,然后提出:

  “我全部退掉,也不跟你吵了。”

  “不”,我说:“虽然你跟我之间的矛盾没有了,但我劝你不要退,至少留一部分,自己认购一点肯定赚钱,现在已经5点到截止报数的时候了,但我再多等你半个小时。”

  这半个小时,对他的人生影响实在太大了。结果他还是一个字“退”,他说:“我不懂股票,也不会炒股票,我跟你说白了,我是专门xx‘票证’的,(上海人俗称“打桩模子”),你写了名字,我就没有用了。”

  其实这只是一张总的缴款收据,并非认购证,届时可以根据缴款单具体列出的名单写在认购证上,只不过是不能空白、不能更名,真正团体认购的也都是这样的。最终他没有听从我的劝说,草率决定全退,想不到第二天黑市就涨了二元,二千多万的财富跟他擦肩而过。后悔的他又来找我,想再买回来,真是有点天真,别人都“进化”了,他依旧守在“打桩模子”的岗位上。

  抓住机遇 亿万身价

  由于认购证印制赶不上销售的进度,致使有限的认购证先满足零星的散户,和现在流行的大户优先、VIP优先相反,我们是散户优先。认购证大户无法即时换取认购证,这一措施,反而使一位投资者抓住了机遇。

  一位叫陈金义的浙江民企老板,他不仅自己拿了钱买认购证,而且给职工也买一点作为“分红”,出手很大,买了一万本认购证。结果一方面认购证在停售的第二天黑市就开始涨价,另一方面等到他可以换认购证时,职工也都因“过年”而放假了,他想了想跟我说:职工的名字也不全,还是自己一个人买了算了。{dy}次摇号出来,万国为他收款还开了个专场,他成了因认购证入市的大赢家,一万本认购证使他掘金5、6千万元。资产迅速膨胀的陈金义当年就以145万元拍下上海素有中华{dy}街之称的南京路6家国有、集体商店,成为改革开放后{dy}个收购国有企业的民营企业家而轰动全国。2000年,陈金义以8000万美元身家位列福布斯大陆富豪榜35位,2001年以8亿身家位列福布斯大陆富豪榜61位。然而历史跟陈金义开了个玩笑,当年股票认购证背面印有:“股市有风险 涉市须谨慎”字样时大胆入市,被称为“陈千万”的富豪,却在投资“水变油”项目中变成“负翁”而失踪。也许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风险原本就是孪生兄弟,偏袒某一方都是可以商榷的。

  “白板”认购证 “法不治众”

  从炒“白板”,即空白不写名字的认购证,到炒中签的,黄浦万国门口的广东路整整混乱了二年。由于前期销的认购证是“白板”,而后又明确必须写名字,尤其是“黄万国”不能盖更改名字的章,所以在黑市上同样中签的认购证,“黄万国”的只好打八折。即便这样我为了防范同行争斗,还是派人到专业银行(即现在的建设银行(5.08,-0.01,-0.20%)、工商银行(4.39,-0.01,-0.23%))的网点,尤其是到同行券商(申银证券)那里各购了10本“白板”,以“法不治众”来保护自己。

  “法不治众”的故事还未完,离{dy}次摇号出来中签缴款还剩{yt}的晚上,黄浦营业部被客户大包围,因为中签的认购证缴款只有{yt}了,黄浦的不允许更名,引发了聚众围攻并撞击卷帘门,我正好在总部百乐门,电话来了怎么办?僵持了大概二个多小时,只好向主管部门请示,{zh1}采取默认的答复,同意第二天更名盖章,才平息了大包围。

  “黑、白”通吃 成“一级半”专家

  从92年二月份起的二年间,黄浦门口的马路沙龙几乎被认购证的“黑市”所占据,黄浦隔壁的王宫饭店变成{zj0}的“大宗交易”场所。认购证{mfl},认购证更是炒疯了。其间以城隍庙“福佑路”来的“毛毛”为代表,也就是现在赫赫有名的“法人股大王”刘益谦。刘在福佑路从做人造革拎包的小商品开始到2万元豫园原始股暴涨至100倍起家,在92年开始不仅销售期间自己买了认购证,更是在黑市中收购了大量中签的认购证,资产成几何级数暴涨。我想以后专心做收购内部职工股、法人股的刘益谦,也许就是从上海认购证的“一级半市场”的暴富中得到的启迪。刘益谦是股票认购证的{zd0}受益者,更是股权分置改革、法人股流通的{zd0}受益者,刘益谦还投资PE,投资书画,现在“法人股大王”刘益谦的财富早就超过上佰亿。

  真是“百年一遇”的认购证改变了一大批人人生道路上的大转折啊!

  谢荣兴 国联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督查长。历任上海万国证券公司黄埔营业部总经理、上海万国证券公司总经理助理、董事和交易总监、君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董事、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经济师、国泰君安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裁。

   已有_COUNT_条评论

我最近在玩和讯财经微博,很方便,很实用。
一句话,一张图,随时随地与我分享理财心得与亲历见闻。
点击以下链接xx,来和我一起玩吧!

郑重声明:资讯 【难忘的股票认购证时代:造就无数百万元大户- - ccyfu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