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瓷器的种类及其特点区别_北京拍卖|北京书画|北京古玩-专业举办北京 ...

  瓷器与陶器的关系密不可分。当部分掺有高岭土(或长石、石英、石灰等xx釉料)以及他含有氧化铜、氧化铁、氧化亚铅等xx色彩成份的原料在烧结陶器时,会自然在陶器表面结成一成薄釉(日本信乐烧最早就是这样出现的。) 在中国的历史上,明代以前中国的瓷器以素瓷(没有装饰花纹,以色彩纯净度的高低为优劣标准的瓷器)为主。明代以后以彩绘瓷为主要流行的瓷器。另一个瓷器制作国家日本也与茶道文化界核发发扬了其独特的茶器。 最早素瓷依照颜色分类,有青瓷、黑瓷、白瓷三种常见颜色的瓷器。
  彩绘瓷和其他彩色瓷器中较为xx的有:唐三彩(唐三彩不是瓷,是低温铅陶)、信乐烧、青花瓷等 依照瓷器出产地点也有不同的分类。 如中国浙江越窑(秘色瓷)、江西昌南、河北定瓷以及日本在10世纪后转肩发展的特色瓷器:近江、甲贺的信乐烧(shigarakiyaki)、长崎有田烧(aritayaki)、冈山县备前烧(bizenyaki)等。另外欧洲自18世纪起亦开始制造瓷器,今天英国、法国、俄罗斯、德国等地,特别是英国已建立起多个高级瓷器品牌。
  瓷器釉下彩的一种。俗称青花加紫。在青花间用铜红加绘纹饰。以色彩绚美着称。始于元代。由于烧成难度大,青花釉里红器,被视为古瓷珍品。
  青花是指一种白地蓝花的瓷器,其制作方法是在成型的瓷坯上用青花料描绘各种图案花纹,然后施透明釉,在以1300C左右的高温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由于它具有蓝白对比,色彩鲜明而典雅大方的特点,因此从元代晚期迄今的六百多年中,一直是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关于青花瓷器的起源,从其釉下彩绘的工艺和所有青花钴料来看,已有悠久的历史。
  釉里红瓷,是指用铜的氧化物(铜花)为着色剂配制的彩料,在坯体上(或先施以青白釉的坯胎土)描绘纹样,再盖一层青白釉,然后装匣入窑,经1250C~1280C的强还原焰气氛,使高价铜还原成低价铜,呈现娇妍而沉着的红色花纹的瓷器。
  釉里红瓷和青花瓷一样,是景德镇元代陶工的杰出创造。它俩不但降生的时代相同,而且在工艺制作、装饰题材与画风等方面都极为相似,可谓一对惹人喜爱的孪生姐妹。然而,由于釉里红有严格的煅烧条件,烧成范围狭窄,比起青花来要娇气的多,所以其品种、产量及所产生的影响就不如青花瓷了。但它具有青花不备的那种红宝石般的富丽感,加上难于烧成而导致的物以稀为贵的原因,历来又显得特别名贵。
  珐琅彩瓷器是在清康熙皇帝的亲自授意下而创造的新品种,因仿制于铜胎画珐琅器,所以珐琅彩又称瓷胎画珐琅。珐琅彩瓷器的制作不同于其他瓷器,先由景德镇御窑厂制作优质素胎,送至皇宫,再由宫廷画师绘画,{zh1}由清宫造办处的珐琅作坊进行二次烧制。珐琅彩起始于康熙后期,顶盛时为雍正期至乾隆期。但雍正期的珐琅彩水平{zg},工艺最美。乾隆时期慢慢转向粉彩,故珐琅彩终止于乾隆后期,同时还有一部分瓷器其釉料有珐琅釉和粉彩共存。由于康熙时期尚属瓷胎画珐琅研究制作时期,因此康熙瓷胎画珐琅造型相对较少。此外,因为康熙时期是清代珐琅彩瓷的初创时期,不论是在彩釉、造型,还是制作技术上都存在极大的局限性,因此康熙珐琅彩瓷的种类与雍乾相比都显得略微单调。
  两大特点{dy},它的数量不多,由于珐琅彩制作难度大,成本昂贵,往往制作一件珐琅小瓶要精描细绘三至四个月时间,所以传世的很少。据现存的资料统计,雍正七年八月十四日至十三年十月,呈进珐琅彩为碗80对又17件,碟44对,酒圆36对,盘12对,茶圆26对又3件,瓶6对。目前,全世界范围内收藏清宫珐琅彩瓷有400多件,近200个花色品种。
  第二,没有相同的两件珐琅彩。素胎入宫时都由宫廷画师自行选择绘画图案,因此每件珐琅器都单独绘画,珐琅彩被称为古月轩瓷,然而传世珐琅彩中并无一件署此款,古月轩也成为了珐琅彩高贵身份的代名词。
  鉴定要领瓷胎:瓷胎细薄,修胎规则,完整无缺,大多为小件,超过一尺大的都少见。
  造型:多为碗、瓶、烟壶之类的日用小件瓷和动物摆设品。

  底轴:为纯白轴,不偏青也不偏黄,轴面光滑洁净无疵。
  珐琅彩色:色极鲜艳且柔和,很少为纯色而为粉彩型偶合色。色种多,同一物上可出现七八种颜色,多达十多种。
  色料特点:每一图案均由多种色料调配而成。其料彩表面光滑有玻璃质反光感,有时还可反射蛤蜊光,十分美观。釉料均凸出底釉略高出一毫米左右,有明显的立体感,闭眼用手摸可明显感觉到,若用10倍放大镜看可在每一片小花、小叶上看到极小的开片纹。这一现象用肉眼看不出,这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特征。而粉彩则感觉不到有凸出的情况。
  绘画与纹饰:珐琅彩器画功特别讲究,多为功笔画;各个朝代有所不同,如康熙的珐琅彩大多为色地,其色地的色以红、黄、蓝、绿、紫、胭脂色等。康熙珐琅彩的特点是有花无鸟,其色彩调配比雍正乾隆两代都差一些。雍正的珐琅彩比较成熟,工艺上有所突破,彩料更为丰富。乾隆时期珐琅彩继承了雍正的风格,但技艺上没有雍正时严谨,并且还出现了粉彩兼珐琅彩之间的作品。
  款识:康熙时期的款识有一度是被禁止写款的。康熙四十年后才开放禁令让其落款。康熙的款识在珐琅彩器上均用色料写款,有红、蓝、紫、黑等色。落款仅为康熙御制四字楷书,加双方框。四字款有三种形式,其区别在于康字和御字各有两种不同用笔。雍正时期的款识也有两种方式,一为仿宋体,一为楷书体,均由四字组成外加双方框,仿宋体是雍正年制,楷书体是雍正御制,只见兰科款。乾隆的款识只有乾隆年制四字双方框形一种,乾隆有蓝料也有赫色料款。

全称:北京印千山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43号青云当代大厦12B06
邮编:100086
电话:010-62161055
传真:010-62161396
网址:



郑重声明:资讯 【中国瓷器的种类及其特点区别_北京拍卖|北京书画|北京古玩-专业举办北京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