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读陪读:教育培养废品与粮食危机_天涯博客_有见识的人都在此_天涯社区


  住读陪读:培养废品的教育与粮食危机
  王xx子 2010-05-10
  (http://lishiba1.blog.tianya.cn 和http://lishiba09.blog.163.com/)
  
  我们的规模化培养废品的教育模式迫切需要改变:中小学不能再追求高素质宽基础学那么多课程,每门课也不要学那么多高深尖繁的知识,让学生有更多时间亲近自然亲近社会从事家务劳动和以体力劳动来锻炼身体提高动手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不能再追求学校规模的扩大,同时让农村居住更集中、教育资源分配更公平,让每个中小学生都尽能就近上学,不离开家庭不离开社会,使他们成为更健全的社会人。

  时下除贫困山区外,许多农村种田与外出打工相比较,收益并不低且劳动时间少休闲时间多。今年表哥家仅七分田大蒜仅蒜苔就卖了五千元(表哥用三千多元改造了楼房里的卫生间),还有大蒜果子可买几千元。在王xx子江汉平原农村老家,一患过小儿麻痹症腿有残疾不能外出打工的伙伴种有十来亩地,一年下来开支和吃喝之外纯落成二万多元,楼房住着餐餐小酒喝着,过得十分潇洒。
  
  相比之下,在城市打工的普工每月收入千多元,休息时间少且住得差吃得也差。即使农村毕业的大学生,有幸在城市找到好工作,或许两口子在大城市里有上十万收入,但是城市的高生活成本和高房价也压得他们负债累累筋疲力尽,不如其父辈在农村活得安逸。尽管如此,农村的(中)青年仍然不愿在农村种田,宁愿在城市的血汗工厂中打工,甚至流浪、犯罪也不回农村。
  
  其关键原因在于:中国自古以来的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是厌恶农业、厌恶农村、厌恶体力劳动的,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穸外事,三餐皆是饭来张口,从而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六亲不认(大学生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说话七不着调、社会适应能力差、经不起风吹日晒的、怕脏怕累的书呆子和不能从事体力劳动的废品。尽管我们的现代教育也近百多年了,与古代教育相比只是所传授的知识不同而已,培养模式仍然是一样,培养远离体力劳动的精英的教育和学习目的仍然一样。
  
  在士农工商的古代中国,读书人极少,读书人是社会的管理者是官僚的候补大军,成功者进入官僚统治阶层而成为士,他们受到社会尊敬和特权优待。所以,古代教育培养远离和厌恶体力劳动的知识者对于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没有损害,能够远离体力劳动反而是一种激励。但是在现代社会里,当人人都能够而且必须接受长达九年的义务教育时,教育体制大量生产厌恶体力劳动、害怕风吹日晒的年青人,就会给社会和社会生产带来严重隐忧。
  
  这个隐忧就是整个社会缺乏从事体力劳动和普通工作的年青劳动者:在农村里种田的主要是3860xx,基本看不到中青年人,使农业劳动力出现严重的断层,未来农业生产将缺乏懂农业生产、能承受农业重体力劳动、不怕日晒雨淋的农业劳动者,因此粮食安全将会受到影响。蔬菜价格连年大幅上涨,就是农业劳动力的断层的结果。在城市里,厌恶普通(体力)劳动、追求高收入和高生活质量的大学毕业生也大量失业,尽管普工短缺他们宁愿啃老也不愿意低下身份从事收入尚可的普通工作。当然,城市里还流浪着大量没有技能、找不到工作又不愿回农村务农的普通农村青年。
  
  这种隐忧随着学生住读以及家长陪读的趋势扩大而更加严重。在农村,由于计划生育和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大量学校被撤并,小学生读书往往离家到十几里和几十里的镇上住读,中学则更要到县城住读。这使农村后一代从懂事起就远离农村生活,远离农业生产劳动、远离家庭、远离社会,这使学生更加缺乏自然生存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有些读书成绩尚可,在城市高中读书的学生,往往还有家长(爷爷奶奶或母亲)陪读做饭洗衣安排一切,真真正正的做到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城市里在重点中学读初中高中的学生,由家长陪读的也不少。
  
  我们的规模化培养废品的教育模式迫切需要改变:中小学不能再追求高素质宽基础学那么多课程,每门课也不要学那么多高深尖繁的知识,让学生有更多时间亲近自然亲近社会从事家务劳动和以体力劳动来锻炼身体提高动手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不能再追求学校规模的扩大,同时让农村居住更集中、教育资源分配更公平,让每个中小学生都尽能就近上学,不离开家庭不离开社会,使他们成为更健全的社会人。
  


其关键原因在于:中国自古以来的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是厌恶农业、厌恶农村、厌恶体力劳动的,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穸外事,三餐皆是饭来张口,从而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六亲不认(大学生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说话七不着调、社会适应能力差、经不起风吹日晒的书呆子和废品。尽管我们的现代教育也近百多年了,与古代教育相比只是所传授的知识不同而已,培养模式仍然是一样,培养远离体力劳动的精英的教育和学习目的仍然一样。


这个隐忧就是整个社会缺乏从事体力劳动和普通工作的年青劳动者:在农村里种田的主要是3860xx,基本看不到中青年人,使农业劳动力出现严重的断层,未来农业生产将缺乏懂农业生产、能承受农业重体力劳动、不怕日晒雨淋的农业劳动者,因此粮食安全将会受到影响。蔬菜价格连年大幅上涨,就是农业劳动力的断层的结果。在城市里,厌恶普通(体力)劳动、追求高收入和高生活质量的大学毕业生也大量失业,尽管普工短缺他们宁愿啃老也不愿意低下身份从事收入尚可的普通工作。当然,城市里还流浪着大量没有技能、找不到工作又不愿回农村务农的普通农村青年。

这种隐忧随着学生住读以及家长陪读的趋势扩大而更加严重。在农村,由于计划生育和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大量学校被撤并,小学生读书往往离家到十几里和几十里的镇上住读,中学则更要到县城住读。这使农村后一代从懂事起就远离农村生活,远离农业生产劳动、远离家庭、远离社会,这使学生更加缺乏自然生存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有些读书成绩尚可,在城市高中读书的学生,往往还有家长(爷爷奶奶或母亲)陪读做饭洗衣安排一切,真真正正的做到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城市里在重点中学读初中高中的学生,由家长陪读的也不少。


农村知识青年-中国的红利与负担
文章提交者:半天斜阳 加帖在 经济风云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
 我们来自农村,从踏入城市的那天起,我们便被贴上了标签,贫穷是我们最明显的特征,作为国家的人口红利和廉价劳动力,我们也许注定一生都是不幸的,我也相信在网上很多人和我一样贫穷而少有希望。
 在那个读书可以改变一身的年代,父母使出浑身解数供我读书,父亲甚至说如果考上大学就是卖房子也要让我上,其实农村的房子能买几个钱(只能卖给村里人),但是父母的爱子之情溢于言表,我小学快毕业的时候父亲因病过世,留下失去劳动力的母亲及我和妹妹,生活艰辛只有自己知道,后来没有读大学而是读了技校,原因除了英语差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不说了,工作时到了北京才知道要按北京的标准我和我们那里的大多数孩子,大学是可以随便上的,其实不平等在我们还没有出身时就已经注定,同时注定的还有我们这一生中绝大多数人将操劳一生,离开农村那一刻起我们便成为瓦屋一片、地无一寸的人,而这又是一个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的年代。
 工作5年了,艰辛而少有收获是我对生活{zd0}感悟,即便是现在我和媳妇两人的收入一年也刚到10万,在北京这是个负收入,其实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待在北京,如果不是这里有一份还能活人的工作话,到现在我们两人也没有什么积蓄,资助亲人、家人、回家过年、结婚、看病快花光了所有的钱,在这里我不得不感谢我的继父,尽管他是我工作时才成为我的继父,但要没有他我想我正在四处举债养家,现在到了生孩子的年纪我们却依然居无定所,连老家四线城市的房子也买不起(在哪里或许能找到工作),每次和媳妇讨论买房子的问题我们都不欢而散,转过头我就开始埋怨政府,既然不能为我们提供廉价的房子为什么要阻止我们百姓自建房,为了这点利益政府就让自己的百姓四处举债、漂泊无依,既然如此又为什么宣称自己是**共和国?
 作为人口红利存在的我们注定收入微薄,收入微薄的我们注定没有消费能力,但又能怎么办呢?每次我回老家看见平穷的打工夫妻带着孩子,我心里就哀叹!又一个廉价劳动力(平穷的家境注定受不到好的教育,没有可能为他们提供资本,以及关系网),在这个一个活体肝脏只能卖2-3万人民币的国家,劳动力是什么价钱什么地位可想而知。
 作为一个以农业体系发展而来的国家及国家制度里,雷霆雨露皆是天恩,除了承受还是承受,不承受难道还逆天行事?
 国家又开始调控楼市和{zd1}工资了,但物价的飞涨正吞噬所有的调控,今年发生多起惨案,但在年初公安系统就放话说今年维稳压力大,无疑告诉我们其实政府对自己行为的结果有清醒认识,但利益的诱惑难以抵挡,随着农村知识青年的成长,一个有点知识、平穷、居无定所的巨大群体正在行成,虽着我们生活需求的扩大,政府会怎么xx我们这些快用完的人呢?
 我发了很多牢骚,但请不要抓我!

新华网兰州5月8日专电 新华调查:甘肃会宁兴起“陪读潮” 农村教育暴露新课题
 记者朱国亮、梁强

 近年来,“陪读风潮”在甘肃一些乡村逐渐兴起,一些农村家庭甚至从幼儿园、小学开始,就不惜代价到县城、乡镇租房陪读。

 在扶贫工作重点县甘肃会宁,陪读现象尤为突出,一些学校周围已然形成较大规模的“陪读村”。农民缘何热衷陪读?如何看待这股“陪读风潮”?记者近日以会宁为重点对农村陪读风潮进行了调查。

 农村“陪读风潮”兴起并趋向低龄化

 距离会宁县一中不远的居民区,一排排新修建的二层红砖瓦房,仿佛一座庞大的村落,当地群众告诉记者,这里就是会宁县一处很有名的“陪读村”。

 沿着窄而深的巷道进入一户院落,记者随机采访了来自会宁平头川乡双头村的貟焕录老人和他的老伴。已在会宁县城陪读了4年的两位老人,先是陪同大孙子在县城一初中补习,孙子考上会宁一中后,又继续陪读了3年。

 “陪读到几时不好说,还有一个孙子在上高一,一个即将上高中。”69岁的貟焕录说,“只要身体不垮,恐怕还得陪上几年。”

 貟焕录租住的院落共有9个房间,已租出的7间住的都是陪读户,一户一间。貟焕录租的房也就10平方米左右,用木板搭了两张简易床,大床睡三个人,小床睡一个人,门边搭有炉灶,吃饭睡觉都在这间小屋内。记者注意到,由于房间小,没有书架、课桌,孙子的课本、复习资料不得不垫在褥子下。

 “陪读从什么时候开始,县城有多少家长陪读,我们没有进行过调查,但这种现象在周边许多地区都有。在会宁县一中、二中两所高中学校附近聚集的陪读家长较多。”会宁县教育局副局长张贵荣说,“从我们日常了解的情况来看,一般是母亲租房看孩子,父亲在家务农或外出打工,也有不少是爷爷奶奶到县城租房陪读。有的陪读母亲还兼职打点零工。”

 记者调查中发现,陪读现象不仅在高中学生中很兴盛,而且已开始在初中、小学甚至幼儿园阶段出现。来自会宁大沟乡的徐秀丽就彻底放弃老家的一切,陪同一对儿女在县城读书,现在女儿上初一,儿子上小学。会宁县幼儿园园长薛玉霞告诉记者,幼儿园里969名幼儿中约有五分之一来自农村,这些孩子的父母是在城里定居、务工还是纯粹陪读则不得而知,不过这所幼儿园早中晚必须家人接送孩子。

 在一些乡镇陪读现象同样存在。刘寨乡是会宁最偏远的乡镇之一,距县城100多公里,刘寨乡乡长张旭介绍,最近几年乡政府所在地租房也很紧张,主要是周边村庄的家长陪读租房,现在全乡约80%的小学生集中到了乡中心小学。刘寨乡陈庄村村支书王鹏举告诉记者,全村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家在乡镇或县城陪读。

高中为算经济账 小学主因学英语
 其实不仅仅是会宁,记者近年在甘肃很多县城乡镇采访注意到,陪读现象悄然出现后,愈发兴盛,甚至还成为一些地方房价走高的重要因素。那么,陪读现象近年为何会兴起?

 在会宁县教育部门看来,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当地气候恶劣,连年干旱,土地收入微薄,父母迫切希望孩子走出农村,因此全力供孩子读书。二是近年农民通过务工等途径,生活条件好转,因而追求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

 会宁是甘肃有名的高考状元县,也是甘肃最贫困的县之一。气候干旱是导致这一地区贫困的最主要原因,土地收成很不稳定,庄稼常因干旱颗粒无收。

 在会宁县一中、二中,两所学校负责人还介绍,当地高中办学条件有限,但生源不断增加,学校供水、住宿条件都难以满足需求。像会宁县二中现有5700多名高中学生,其中住校生仅有2800多人。

 选择进城陪读,陪读家长心中也有一笔账。貟焕录告诉记者,孩子能考上一中、二中,考大学就有希望,就能走出农村,家长肯定会全力供,陪读经济上也更划算。孩子在学校吃住,{yt}得10多元,一学年少说得两三千元,还吃不好,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也不好。家长陪读专门做饭,{yt}4个人也才十来块钱,孩子还能吃得好;二是可以监督孩子学习,防止孩子学坏,县城有许多网吧和娱乐场所,社会环境复杂,对孩子影响大;再者农村土地收入微薄,年轻父母到县城陪读,还能利用闲时打点零工。对于低年级学校出现的陪读现象,记者采访了解到,主要原因是农民群众为了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张旭告诉记者,农村不少家长将小学生送到城镇就读,主要是学习英语,现在小学就开设了英语课,但村级小学英语老师缺乏,有的甚至没有。

 必须正视的农村教育资源匮乏问题

 农村“陪读风潮”的兴起,引起不少媒体和社会人士的xx,一些人士认为,政府有关部门应正视这一现象,并对暴露的问题加以解决。

 针对社会上“不惜代价陪读,造成一些家庭生活艰苦”的说法,会宁县{dy}中学校长郑焕明认为,对学生的教育,不能xx依赖学校,家庭的管理也很重要,尤其是当前思想、文化多元化发展,社会复杂,孩子容易接受一些不好的教育,有家长陪读并非坏事,虽然生活会暂时艰苦些,但对孩子的成长有益。

 不过,郑焕明也认为,高中陪读现象的大量存在,与贫困地区资金匮乏,高中办学投入不足有关,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大对贫困地区高中学校的投入。郑焕明介绍,会宁县一中原来仅有一栋公寓楼,可住1500名学生,2008年建设了一栋新的公寓楼,耗资1500万元,目前还欠施工单位1300万元,而学校总负债高达2000万元。

 西北师范大学教授王嘉毅一直十分xx学生学校寄宿、校外住宿、陪读等现象,他认为对于陪读现象不能一概而论,在会宁这样的贫困山区,确实需要通过大规模教育移民,让更多人走出去发展,陪读现象的出现是当地学生家长重视教育的表现。另外,孩子成长中需要与大人多沟通,当前的校园周边环境也不够好,有条件的家庭,家长陪读有好处。

 王嘉毅说,另一方面陪读现象暴露了贫困地区高中教育投入不足、农村英语教师缺乏、农民渴望优质教育资源等问题,近些年国家对义务教育、大学教育、职业教育投入多,偏偏忽略了高中教育,现在该是加大高中教育的时候了。

 至于农村英语教师缺乏、农民渴望优质教育资源的问题,王嘉毅认为,由于城乡差距太大,城乡教育资源难均衡,长远之策是加快城镇化发展。而当前{zh0}的解决办法是在农村实施“校车工程”,小学布局向乡镇集中后,学生用校车接送,这比发展寄宿制更可行,也可化解农村陪读低龄化的问题。

 “现在一所村级小学只有二三十个孩子,一个年级才有几个孩子,把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等各方面教师都配齐很难,也不实际,但也不是每个家庭都有条件陪读,国家确需采取一些其他措施解决这一问题。”张旭说。

这大学,逼我萌生了退学的想法
作者:沈辰飞啊 提交日期:2010-4-21
  如今的大学,课堂上学不到东西,晚上回宿舍,同学们都在兴高采烈地玩着游戏,看着电影,或和女朋友聊天甚欢。如今的我,已开始怀疑上大学真正的目的何在,找不到上大学的真正动力所在。本人要考cpa和ACCA,投入了全部的精力了,白天在图书馆看书,上课时候我也在看书,不听老师那些无聊或者吹牛的课程,没有实质性的东西。大学老师其实自己也知道,自己忙的是自己的项目,而不是自己所能教授的课程。在大学里浪费生命,打乱我的奋斗历程,倒不如退学算了。我要勇敢地走出这一步,这样离我们的奋斗目标近了一步,对我来说,也是在我的奋斗道路上扫清了一道障碍。大学的教育,相对于我的目标而言,只是一道道不能逾越的障碍。如今,我要鼓起勇气,去扫除我的ACCA和cpa的障碍。但是,对于cpa而言,没有大学的xx,又不能报考cpa,这叫如何是好。但对于ACCA而言,却没有那么多的限制,考完ACCA的前九门,再另外提交一篇论文就可以拿到英国牛津大学布鲁克斯大学的本科问题,再通过后面的五门课程,再工作两年,反而可以拿到MBA,这是多么人性化啊。虽然我的大学课程也是国际会计,但是上的课程,无聊透顶,到社会上能用上的寥寥无几,再加之大学老师不言传身教,不诲人不倦,等到毕业那一刻,我真的害怕成为大学生芸芸众生中徘徊在生存底线的蚁族,或是要靠父母救济的“天之骄子”!
  
  如今的大学,我想真正学点有实际意义的东西,只有图书馆一个去处。为了在茫茫人群中脱颖而出,我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我想我只能退学。不然,回到宿舍这个娱乐不夜城,我得不到很好的休息,为了扫除宿舍这个障碍,我也与学校宿管办进行了沟通,然令人气愤的是,丝毫取不到进展。白天来回于图书馆与教室,待到宿舍快关大门的时候,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宿舍,闻见欢歌笑语,想好好休息一番,却怎么也睡不着。在同学的气氛带领下,无奈地跟着打牌,玩游戏,聊天,打xx,看电影。等到深夜12点以后,大家都困了,想睡觉之时,宿舍终于安静下来了。我刚躺在床上,便能听见呼噜声阵阵,我在呼吸声中能略微闻到臭鞋子与臭袜子的气味。宿舍空气严重浑浊,一躺下,过不了多久,我也进入了久违的梦想。但没过多久,就听到楼上宿舍搬动椅子的声音,楼道开门关门的声音,厕所里哗哗的冲马桶之声。在我嫉妒困倦之时,倒也没觉得什么,将之当成一种睡前的大学之催眠曲。
  
  在迷迷糊糊之中,清晨悄然而至,已经6点半了。我已觉得很对不起自己了,怎么可以睡那么晚。我起床一看,舍友都还在梦乡之中,或许正做着各种美梦吧——我要成为第二个比尔盖茨,我要创办一家世界500强企业,我要考研,我要考公务员。。。
  
  我悄悄地穿上衣服,刷牙洗脸,悄悄地离开了宿舍,拿着我的奋斗目标——ACCA书或是cpa书,去了图书馆,或是拿着英语书读读。很多次,我中途回了下宿舍,都9点半了,舍友仍然还躺在床上,不觉得自己在原地踏步,也相当于自己在原地踏步。很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以这样一种状态,怎么找到工作呢。
  
  后来选择了一种方式,逃避宿舍的不夜城。其实谁不想玩,谁不想轻松地过完大学生活。但是我明白,我不可以,我不能在“养老院”里沉沦,我还年轻,前面的道路还很曲折很长。我在这里大喊:“这样的养老院,束缚不了我!”
  
  每天过着这样的日子,身心疲惫之极。倒不如不要大学这张在养老院里“养”出来的xx,不要报考cpa了,报考ACCA吧,我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有一张ACCA证或许足矣。我这一声中,有许多想做的事情,有了物质基础之后,我可以去学更多的东西,参加更多自己喜欢的培训。这ACCA其实是我崭新人生的开始,如今却被大学牢牢地束缚在一起。学校又不让住在外面,又不同意换宿舍,其实宿舍换来换去都一个样——不夜城。除非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但万万不可能。就算找到了,他们亦是人,亦要娱乐,作息时间和我亦不一样。这条道路,难以上青天。
  
  倒不如回家算了。当年高考的时候,我们高中同学打趣地说,考不上大学,就上家里蹲大学,一边打工一遍家里蹲,总有{yt}可以蹲出出息来。回家跟着亲戚学做生意,晚上参加ACCA的培训,自己看书,这样学业,事业或许能两不误,只怕误了大学里应有的爱情。
  
  大学里,将我们这一群花季少男少女集中在一起,这不是明摆着让我们谈恋爱嘛。谈恋爱没什么错,错的是,看到人家谈了,也跟着谈了。一同学让我给他介绍女朋友,他是这么说的:“你认识的女的多,你人缘交际广,帮我介绍个女朋友,只要是个女的就行,谈着再说吧。”我听到这句话,不得不发出感慨,这什么恋爱观呀,都畸形得不能再畸形了。
  
  大学里还是要以学业为重,综合锻炼各种能力,分析与处理事情的能力,交际能力等。可这大学呢,教会我们的是什么呢,是拖着我的身子,是拿着手机从一个教室到另一个教室,手机一直在手中玩着,书本一个学期下来,依然崭新如初。课堂上,老师讲老师的,学生做学生自己的。在众多学生中,我发现了还是有许多在看自己的书,有看考研的,看中级口译的,公务员的,零星几个听听老师讲的内容。若是在新东方,这样的老师早被学生轰下台了,你教的什么呀。我也看到了“以学业为重”的学生的无奈,聪明的耳朵里塞着耳机看书,意志力强的,撇开老师的话音专心看自己的书,时间一长,人也累了,耳朵也倦了,心烦意躁起来了。
  
  大学还是应该以学业为重。不是表面上的学业,而是各有各的学业。好的大学,实行很灵活的制度,愿意听的课去上,不愿意去听的课,可以选择不去,但是只要能完成学业就好。若我们的大学,也实行这样的制度,估计大学教室里,就只有一个人影了哦——没有学生,只有老师一个人了。
  
  哎,这大学,该叫我如何是好。好不容易从高中解放出来,在大学这样的养老院里疲惫地养了2年半,实在是要散架了。
  
  这大学,不得不逼我退学!悲哉悲哉!
  
  乐哉乐哉!我敢肯定退学之后,我将迎来更多的挑战与障碍,但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只可惜父母省吃俭用把我从幼儿园供到大学,我实在是对不起他们。但你们放心,你们的儿子,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输入您的评论:(不支持HTML标签)

验证码:      段首缩进两个汉字:

    
本文所属博客:
引用地址:


郑重声明:资讯 【住读陪读:教育培养废品与粮食危机_天涯博客_有见识的人都在此_天涯社区】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