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中国电信事业大变革中的信息经济学原理浅析_raypof·豹_百度空间

                                                      raypof              辽宁 鞍山 (114007)

【内容摘要】

        本文所论及的对象,属信息经济学五大领域分支——信息产业经济学与信息技术经济学下的电信经济学,通过对我国电信业重组前后体制,电信垄断研究及市场各主体之间竞争进行分析,摆出xx人士大量观察,观点及预计,列举了众多数据图表材料的同时,将所获得的行业现状与信息经济学进行对比引证,涉及不确定性,风险,实证研究方法和博弈论相关内容。

【关键词】电信业 重组 不确定性 博弈论

【正文】

一、 事件回顾

       2008年5月8日,有知情人放出风声:他们从电信管理层处得到灵通消息,称高管部门将于5月17日向外界公布电信运营商重组方案,从五月上旬起,各大媒体争相xx此事,而受此影响,中国联通当日涨8.77个百分点,收盘时达10.17元,并带动了股市通信板块集体上涨。而17日公布的方案验证了之前的传言不仅确有其事而且基本真实,由此中国电信业开始逐步建立起新的格局。

       电信运营商缘何由“五霸之争”转而“三足鼎立”,此中包含了那些经济学玄机?笔者在此综合诸方观论,对其背景、意义影响及存在问题进行浅析,以打开思路,抛砖引玉,供后来者参考。

       对于电信重组究竟是“砸碎旧社会”还是缓和利益争端的权宜之计,需要分析重组前的背景和重组后的影响及市场的个中组成部分。笔者不妨先给出结论再从头分析,结论是:在这场变革中的主角——五大电信运营商(ISP)之间长期争夺市场的需求与实际差距之间的矛盾,可以归纳为信息经济学中稀缺资源的高效率要求与不xx信息之间存在矛盾,并为解决这一矛盾而进行的博弈。

二、 变革前的背景
      
        重组前电信市场的打形势,三家(电信、网通、铁通)主营固话,两家(移动、联通)主营移动业务,两类ISP“井水不犯河水”,仅与同类业务对手间实现竞争。

       上世纪还被国人视为xx品的移动电话进入2000年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疯狂膨胀,短短几年间就实现了超越固话用户数的预言。其中“中国移动”凭借抢得先机、更多的发展时间使其在技术、设备和用户数方面占有明显优势,并曾一度影响市场价格,而作为后进入电信市场的“中国联通”一开始就成为冲击这一不xx竞争市场(低效率市场)的移动的对手,中国联通从一开始的“进入市场博弈(entry deterrence game)”开始,就面临着重重挑战,在这场较量(博弈)中,中国移动始终具有xx信息,中国联通则信息不xx。

       另一方面,在固话市场中,中国电信对中国网通来说俨然扮演着之前移动的角色(信息主动者,网通则为信息被动者),而移动和联通都没有固网经营许可证,无法参与分配市场份额(即非市场参与主体)。

       截至目前,中移动主体地位,拥有GSM(以下称G网)用户约4.6亿,用户数远超联通G网用户,而联通还要同时进行CDMA(以下简称C网)的建设与维护,以及C网在后来与移动“全球通”和“动感地带”竞争中的尴尬处境,不仅联通在短期内难以通过C网实现顺利翻盘,反而因要让双网顺利运转而不堪重负,而电信凭借小灵通业务对早已垂涎的移动市场发起攻击。综上,重组前电信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性明显、不xx竞争和市场失灵(这里排除关键行业的国家控制因素)等因素。

       常言道:不破不立。电信重组被普遍看成是一项格局改变的开始 。

三、重组阻力知多少

        从目前的分析来看,矛盾的越来越明显使这场重组应运而生。然而,实行这一方案仍存在很多阻力,如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产业政策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凯等电信专家看来,这个方案具有“不可愈合”的“硬伤”,目前中国联通C网和G网的拆分“根本不可能操作”,“因为两网除了无线部分以外,其它所有设备、网络、基站、机房、支持系统和人员甚至营业厅都是结合在一起的,这将导致新电信和新联通整合难度大、成本高”,而“联通并网难度更大”“网通G网和联通G网业务、区域都有不同”。

        如今几年过去了,虽然联通对一手带起的C网业务卖给电信“总不那么情愿”,但从消费者的切身感受来看,这一交接正在有计划平稳进行,在宣传上“泾渭分明”的趋向愈发明显,虽说否定了“根本不可能操作”,但分析仍然有他的道理,“设备、网络、基站、机房、支持系统”问题确实会对今后两网的网络质量和建设产生影响,进而对已经产生“消费偏好”(典型的不确定性因素)的部分消费者产生负面的影响。

        此外,在运营商和消费者中会产生这样一个问号,即重组能否改变“中国移动”一家独大的局面?仅凭其所拥有的4.6亿G网用户来看就很显然无法改变,至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除非移动自身出问题或不可抗拒因素,这种可能性很小,联通的风险偏好也不会达到如此“守株待兔”的地步),否则凭目前成熟的技术和雄厚实力,中移动仍将占大市场份额。

       而这场博弈中,重组对新联通而言则充满着更多不确定性,如有的分析认为重组使中国联通卸下“沉重的包袱”,使得能在移动通信领域专攻其一,中移动虽然还是{zd0}收益者,但新联通将成为{zd0}受益者,也有如荷兰银行那样,仍然看好中移动,认为联通作为{wy}的能抗衡移动的力量此次却被“劈为两半”,是元气大伤,而新方案未有鼓励竞争的明确体现,除非把中移动拆分,否则很难实现“势力均衡”,当然,作为终于拿到移动业务牌照的电信也被巴黎银行、高盛等寄予希望

四、“小灵通”,难灵通。将何去何从 ?

       从12月1日起,中国电信正式接手原中国联通CDMA网,这既标志着C网开始姓“电”,“联通新时空”等名词成为历史,也体现着我国电信重组又向前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而另一方面,电信内部功不可没的“小灵通”则很受冷落。

       小灵通的推出本是电信走出的这样一步缓棋,即当初中国电信本身没有移动通信牌照,又想在移动市场分一杯羹,抢得更多用户,待牌照条件成熟之时再将其转为自己的移动用户,如今新电信顺利得到牌照,而市场风云变幻,随着3G网络的进行时,情况已和几年前大不相同,电信能否考虑市场不确定性,并进行必要的信息搜索以应对不确定性、降低风险将是小灵通何去何从的解药。

       xx的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其著作中提出“创新”理论,认为从事创新活动是有风险的。而小灵通可算作是中国电信在国内通信领域的一次创新(实际上是一次向外国的学习,之前日本等国家已推出类似我国小灵通的业务)。而在移动市场已被两大ISP牢牢控制下的小灵通究竟能否为市场所接受,是不确定的。而目前,已经打下千万用户基础的小灵通又面临着用户数量逐渐减少的现状。

       据统计,我国小灵通用户截至2008年4月为7950万户,相比07年底减少约500万户,预计这一趋势仍将持续,甚至有机构分析:当小灵通用户少于5000万,流失率将进一步明显,红极一时的小灵通即将面临退出市场的境地,小灵通的明天会怎样?外生不确定性再次考验小灵通。

       但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导致小灵通当初迅速站稳脚跟占领市场与现今不断萎缩的原因却是相同的,即小灵通自身的特点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博弈。

                 

       如图笔者构造了这样的一个模型来分析这一博弈过程:

       在小灵通初涉市场的a阶段,当时市场为两ISP掌握,二者之间虽有竞争但由于中国移动占有{jd1}优势,掌握资费(信息经济学中的“柠檬”)的成本(xx信息),而联通仅能透过移动资费的信息来参考定价(信息不xx),致使消费者始终抱怨话费太贵,影响了消费积极性。

        小灵通恰恰抓住了这一现状及时插入,使更多不注重异地漫游的群体能花更少的钱移动通话,并且在小灵通出现后,移动联通开始相继降低话费或以套餐形式变相调低。市场竞争因素增加,小灵通功不可没,并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移动联通的通话资费始终没有降低到如小灵通一样的低价格,小灵通站稳了脚跟,获得进入b阶段。

       此时可以看到,小灵通风险(不确定性)降低并保持低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移动联通的话费与人们的期望值之间的差距开始缩小,而各种资费更低的套餐的出现,网络时代人们对各种资讯的需求,以多媒体,GPS导航为代表的各种增值业务的推出,重组后中移动经营的TD-SCDMA是我国进入3G时代,也使得消费者开始转向功能更多花样更多的移动联通,但仍是2G的小灵通因为功能有限,漫游不便,通信质量不佳的缺点开始显现,仅有资费优势吸引力开始降低,进入c阶段,风险抬头。

       ● 小灵通d阶段的展望
       选择有效地转网方式将成为影响小灵通用户转网意愿的重要方面。不管小灵通未来将如何,现阶段加紧改革以适应市场仍是题中之义。

五、结语
        综上,我们对电信市场重组前背景、重组后影响进行了强调分析,并将小灵通作为一个例子进行了详细分析(实证研究),提出了相关模型(需要说明这个模型具有普遍意义,如它也可描述C网的情况),在此抛砖引玉,希望对读者的进一步研究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从网络外部性、市场锁定和标准选择角度分析联通CDMA与移动GPRS市场竞争》 钱春海 肖英奎
xx小灵通群体转网的报道 杜鹃(叶贝思高级电信分析师) 《中国计算机报》 2008年11月11日
       2.《信息经济学({dy}版)》 乌家培 谢康



郑重声明:资讯 【【论文】中国电信事业大变革中的信息经济学原理浅析_raypof·豹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