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鳞鲑

珍贵的冷水性鱼类

——细鳞鲑

       细鳞鲑的地方名称很多,如桦鱼、花鱼、五色鱼、黄花细鳞鱼、小红鱼、梅花鱼,在东北还被称为细鳞子、江细鳞等,这些名称都是我国民间根据它的外形特征而起的较为形象的名字。

       细鳞鲑的体形为中等大小,略呈纺锤形,稍侧扁,体长为17—45厘米,体重为0.5—1.5千克,{zd0}个体可达6—8千克。吻钝,微突出,上颌稍长于下颌。口小,在身体前端,位置较低,口裂抵达眼的中央。唇较厚。上颌骨宽而且外露,后端伸达眼中央的下方。眼较大,位于头的侧上方,眼的上缘几乎与头的上缘持平,两眼之间平坦或中央微凸。两鼻孔很邻近,约位于吻中部。鳃孔大,位于侧面,向前达眼的中央或稍前下方。牙齿较多,上颌齿46枚,下颌齿26—28枚,犁骨齿与腭骨齿各有一行尖齿共约32枚,排列呈马蹄形。舌厚,前端游离,舌上也有齿,左右各5枚,排列呈“V”字形。有假鳃。鳃耙19—24个,外行为长扁形,内行小块状。鳃盖膜分离亦不连与狭部。体表被圆形鳞片,非常细小,头部无鳞,侧线稍呈侧上位,侧线鳞约有140—150个。背鳍外缘向后倾斜,平直或微凹。脂鳍与臀鳍相对,脂鳍基稍后于臀鳍基。胸鳍位于侧中线的下方,呈尖刀状。腹鳍位于体长中点的稍后处,其起点正对着背鳍基的中部,鳍基有一个长形腋鳞。尾鳍浅叉状。肛门紧靠臀鳍基的前方。身体背部黑褐色,背鳍前颜色较深,两侧为淡绛红色,至腹侧渐呈银白色。背部及身体两侧侧线鳞以上及脂鳍上还散布多个长圆形黑蓝色圆斑。腹鳍为棕色。在繁殖季节,身体侧面渲染的红色更加艳丽。

  细鳞鲑在我国北方分布较为广泛,主要有东北地区的黑龙江流域、鸭绿江、图门江和辽河上游等,华北地区的北京、河北北部白河上游、滦河上游,以及西北地区的新疆额尔齐斯河及其支流,以及流经甘肃和陕西秦岭的渭河支流等。在国外,还见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蒙古和朝鲜的河流之中。它属于陆封型冷水性鱼类,即生活于低于20℃的淡水或咸水内,但产卵繁殖需要在16℃以下,河床为砂砾或砾石的江河内的狭温性鱼类,大多分布在河川的上游。

  细鳞鲑是冰川时期经日本海来自北方的残留鱼类,喜欢栖息于水温较低,水质较好的河川支流中。在秦岭山区,一般于5—6月产卵,此时河水刚刚解冻不久,水温约为6—10℃,产卵区一般都是水流清澈、流速较缓,底层为砂砾,水深1米左右的靠近岸边的环境,产卵前有逆水溯游的现象。雌性的怀卵量一般为4000—8000粒,卵为沉性卵,卵粒较大,橙黄色或淡黄色,直径约为3—4毫米,一次排完。细鳞鲑的幼体生长和性成熟均较缓慢,1岁龄时体长约为13—16厘米,3—5岁龄时达到性成熟。冬季则在江河中的深水潭或河道的深槽中等地方越冬,俗称为“归坑”。

  细鳞鲑以动物为食,也是淡水鱼类中比较贪食的种类之一。从4月底到8月为它的摄食旺季,早晚摄食活动非常频繁,阴天则全天摄食。食物主要有小鱼、鱼卵、虾类,以及蜉游、飞蚁、莹火虫、瓢虫、牛虻和其他昆虫等,饱食后胃内食物可以达到自身体重的10%。采食的时候,它还能经常跳出水面捕捉飞在水上的昆虫,{yt}可食100多个虻、蝇等。它在吞食鱼卵时,往往也把水底的树叶或枝条的碎片一并吞入。细鳞鲑的胃很大,为白色弯管状,胃壁很厚,但肠非常短,仅为体长的三分之二,有幽门盲囊65—75个。

  细鳞鲑体内具鳔。鳔是鱼类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消化管前部向外突出并逐渐延长扩大形成的囊状体,它还与消化道以短的鳔管相连。鳔管消失的鱼类被称为闭鳔类,如鲈形目的种类;鳔管终生保留的鱼类被称为管鳔类,如鲤形目、鲑形目的种类等。闭鳔类的鳔一般仅有1个室,但通鳔类的鳔变化较大,有1个室的,如鳗鲡等,有2个室的,如鲤鱼等,有3个室的,如鳊鱼等。细鳞鲑为通鳔类,仅具1室,鳔长而大,呈圆锥形,壁很薄,后端尖而且伸过肛门。

  鱼类从一个水层到另一个水层,必须调节体内的压力,也就是调节自己身体的比重才能达到。鳔的主要功能就是起这种调节鱼类身体比重的作用。当鱼处于水中一定的深度时,鳔内蓄积的气体恰好能使鱼体的比重与水环境的比重相等,鱼就不再上升或下沉。如果鱼需要游向深处,由于水环境的压力增加,鳔中便释放出一部分气体,鱼的体积缩小,使身体比重加大,就可以适应新水层的压力。如果鱼需要游向水的上层,则恰与上述的情况相反。但是,鳔调节鱼体内压力的过程较为缓慢,如果鱼类需要在水中快速升降,鳔的存在反而成为障碍,所以鲨鱼、金枪鱼等游速很快的鱼类体内均没有鳔。此外,一些栖息于水底环境,很少向上游动的鱼类也没有鳔。

  秦岭细鳞鲑被列为国家II保护动物,它是细鳞鲑的一个我国特产亚种,由我国学者发现并定名,仅以“点状”分布于流经甘肃渭源、岷县、漳县、甘谷、张家川和陕西陇县、周至的渭河机器支流,以及流经陕西太白、佛坪的汉江支流等地。它与产于黑龙江等地的指名亚种的主要区别是体形较小,性成熟年龄较早,沿背鳍基及脂鳍上各有4—5个圆黑斑,体斑稍大,幽门盲囊、侧线鳞和{dy}鳃弓外行鳃耙的数目均较少等,野外数量十分稀少。



郑重声明:资讯 【细鳞鲑】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