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印后包装技术得到业界的普遍关注,印后包装的明天又会向哪个方向发展呢?让我们从历史的长河出发,来探讨一下。建国后,我国印后包装工艺可以归结为进行了四次大变革:
{dy}次变革
(公元1956年)公私合营制的形成,小作坊式的手工装订逐渐开始减少,50年代中期,订书机泛起,形成多种切纸机、锁线机共存的局面,人们将这一时期定义为从手工到单机的变革期。
第二次变革
(60年代末70年代初期)单机已经无法适应大批量单一品种的印刷,这时出现了紫光生产的起码联动生产线,实现了从单机向联动的变革。
第三次变革
(90年代中期至现在)印后加工工艺实现了一切向国际标准纳入;短版活、无线胶装订、出书短又急的活明显增多:书籍质量很多也十分复杂。这就是第三次变革,大批量生产逐渐形成机械化。科印网科印网
第四次变革
由2004德鲁巴展出的印后设备来看,整个印刷界都已经开始关注印后包装技术的发展。德鲁巴展会上展出的许多设备,我国尚没有。2004德鲁巴展会上,我们发现了许多与往届展会相比的不同之处,在这次展会上展出了许多先进的印后设备,其中包括以下几点:
1.马天尼和沃伦贝格的直线下书,解决了定型不好的问题。
2.联动生产线向高速自动化方向发展,螺旋式传送带减少了机器占用的空间,更方便工人操作。
3.起码联动生产线向高速发展。该生产线在我国出现较早,现在全国各地已有上千条。新的生产线新增了正反双贴装置,解决了不是一边折头也能联动的问题;自动助帖,光电控制,解决了人工续帖,高速机停机问题;增加了粘页及压痕装置。
4.沃伦贝格平装锁线联动生产线,实现了从配页机到锁线机到自动传送压实,涂胶,上卡纸,上封,加密定型,直到输出裁切的整个流程。
5.数字装订联动生产线出现,可不用配页机,但价格较高。
6.文件加工联动生产线,实现了从配文件到折叠再到磨切的整个过程。
本文来自http://www.shchengm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