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原创)

门(原创)

2010-05-06 22:31:14 阅读44 评论14 字号:

儿子四岁了,越发的活泼可爱,也越发的爱玩爱闹了,不知不觉背着书包上学堂快半年了。由于离家比较远,年迈的母亲不能步行接送,于是在我家帮我照看孩子接近四年的母亲决定要回老家了,她老人家很不舍得走,我们也很舍不得她回去,可是家里还有一个小的孙子需要照顾,更为重要的是当我的儿子上学后,她感觉到在这里没有了原来的重要作用,于是下定决心回家。

回家后自然需要收拾房子。原来老家的房子已经收拾的差不多了,这个xx我们三口回家,母亲正要安一个防盗门。于是一起去加工厂去看门。不锈钢的框架,里面还要套一根钢筋,再安上玥码锁,似乎很是坚固。只是这样的门造价很高,要800多元。看着这装备精良的防盗门,我忽然想起在这座房子,曾经有过很多种门。

最早的门应该是柴门,“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印象中,秋收后父亲会挑选出高大笔直的玉米秸,用麻绳紧紧勒住玉米秸,砍头去尾,一会儿就做好了一扇门。这扇门只有一米多高,下面会用一块板片定住,目的是有一个,防止虫蛇蛤蟆之类的东西不请自来,惊了我们一家的美梦。而这时候全村的门似乎也都是同一个类型,尤其是夏天,几块木板就这么简简单单组合在一起,人站在门里,能露出大半个身子,满脸的笑意都送给了在门前路过的乡亲们。到了冬天,寒风肆虐时,又会用一床厚厚的棉被或是塑料纸抱起来的玉米秸做成的门帘挡在柴门外面,这样不但挡住了屋外的寒风,还挡住了屋里蓬蓬勃勃的热气。那时候好像很少听说有谁家招过贼,丢过什么东西。

到后来,不知谁先开始做木门,清一色的厚板,外面刷一层红漆,上面钉两个门环,很是气派。也许这就是潮流,于是家家户户开始做木门,上面也多了一把或大或小的锁。不知是不是原来锁太少,一个家庭也就一把两把锁,很孤单的钥匙就很容易被遗弃。地里干活时,街头闲聊时,不时会有人吆吆喝喝找钥匙。于是很多人家都把钥匙放在了自家的门框上,窗台上,或是旁边一个倒扣的破碗下面。反正放的地方左邻右舍都知道,自家的孩子放学回来,轻车熟路地找到钥匙,进门写作业,吃饭,喝水。就是这样的防盗系统,一般也很难听说谁家进了贼,丢了什么东西。

改革开放了,有些人不讲道理地先富起来了,腰包鼓起来了,钱就不知道放到哪里好了。抽屉里,柜子里,甚至破鞋坑里,坛子里,都是藏钱的好地方。睡不着觉的时候,就会感到周围人似乎都是恶狠狠的红眼睛,于是感觉自家的门越来越不安全。于是,第二天,有的人家就有了大铁门,很宽敞,很威猛,也很嚣张。高高的墙头,宽宽的大铁门,自此宣告了发家致富的胜利。有的在墙头上还遍插玻璃碴子,更有甚者,涂上厕所里的黄白之物,让人看了满心的厌恶。

钱挣得越来越多,感觉房子太矮了,家里喂养的鸡鸭鹅太脏了,于是盖楼,三层,五层,六层,十七层、、、、、钢筋水泥混凝土,结实的就像监狱碉堡。门当然是防盗的最重要的关口,于是各型各色的防盗门应时而生,一层防盗,三层防盗,一个门三把钥匙。指纹钥匙,声控钥匙,越来越高级,越来越xx。这些住的高级,防的高级的人,越来越怕和人交往,于是钻一个猫眼,只是半站在家里,偷偷瞄外面的世界。窗子有防盗窗,门有防盗门,家还像个家吗?

很清楚的记得原来农村时,大家伙常常端着碗,东家串,西家溜,谈笑风生间,就解决了午餐晚饭。小孩子更是吃东家,喝西家,在谁家玩饿了就在谁家吃。谁家做了渣豆腐,左邻右舍一定少不了一碗;谁家煳咸菜,也是每家必有几块。一到晚上,大家都喜欢出来闲聊,一把蒲扇,就扇走了大半个夏天。而今天呢,晚饭后又有几个还能蹲到街头巷尾去侃大山呢?

再厚再坚固的门总还是有钥匙的,可是人们的心门一旦关闭,就不是什么钥匙都能打得开的。当我们一次次用心加固我们的房子时,我们正在把自己投进一个更为深远更为闭塞的监狱。敞开门吧,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和原来一样无拘无束,笑出几声洒脱爽朗的朴实和真诚,笑出我们心灵深处最真实的声音。不要防盗门窗,不要牢不可摧,不要提心吊胆,让我们共同努力,回到原来笑声朗朗的快乐中好吗?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2010.04.29="" by="" yangfan--="">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门(原创)】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