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乘用车市场展望-崔东树-搜狐博客

2009-12-31 | 2010年乘用车市场展望 该日志已被收录

     

一、09年市场回顾

1、数字的亮点

09年中国乘用车市场走势超强。根据全国乘联会内部统计的狭义乘用车厂家批发销量预计达到845万,增长50%,国内零售达到825万台,增长55%;而微客的销量预计达到195万台,增长85%。由此形成城乡私车消费的全面超越50%的高增长态势。加之商用车受到经济回暖的刺激,卡车市场恢复较快增长态势,4季度的狭义乘用车、微客、卡车市场全面较快增长,仅有大中轻客市场回暖稍慢。由此带来09年汽车销量在1365万左右,较08年的增长达到45%的历史高位水平。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zx1}数据:09年1-11月的汽车整车企业的销售收入13731.3亿元,同比增长28%,上缴增值税480亿元,同比增长65%,利润总额1063亿元,同比增长72%。而这一切是建立在出口总额289亿元,同比下降50%的背景下,很多汽车企业的出口退税发福降低,一切保增长的任务全要在内需上实现。

2、09年汽车市场增长原因

A、消费信心的恢复远超过预期

09年市场的增长原因主要是多种利好政策的组合贡献。而其基础因素是百姓对政府的信任,信心比环境还重要,而信任基础上的信心恢复对市场的拉动超强。

我们内部分析时说,企业促销5%,效果很一般,而政府的税收减免5%的效果太强了,这是百姓的对政府信任的结果,商业的诱惑太多了,政府的让利是最实在的。

B、燃油消费税政策的实施贡献{zd0}。

燃油消费税政策的实施贡献{zd0}的是,取代了养路费,这是改变了几十年来抑制汽车消费的税费体系。在总税费负担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从国家角度看,税收效率大幅提升、中央财政增收、道路建设支付能力明显提升;而普通消费者的养车负担下降千元,燃油消费税带来用车成本的上升也对抑制无度用车有作用;从汽车行业角度看,随着养路费门槛的取消导致农用车等靠免养路费的优势维持的市场快速萎缩,主流汽车企业的市场空间扩大,09年后期的轻卡市场的快速高增长,其中的农用车企业转型的贡献不小。而重卡的09年爆发也是养路费取消带来的运输效率的提升结果。

C、购置税减免的5%功不可没。

购置税减免的5%的效果如此明显,以致成为促进车市高增长的直接推动力,其核心还是养路费取消带来的养车门槛降低,普通消费群体的消费热情释放,两者形成干柴烈火的组合感觉。

D、汽车下乡的效果突出,这是微客等高增长的直接推动力。

而其背后的农用车的优势消失,汽车市场的边界扩大效应在微客和轻微卡领域充分体现。同时由于温总理特别关心农民的利益,因此我们乘联会内部政策分析时发现,汽车下乡的政策最为细致和有效,农民利益维护的很好,形成良好的助力效果。

3、09年汽车市场出现的问题

A、市场热点过于集中

此次的市场增长主要集中于1.5-1.6升的车型间,这块车型的销量从08年的32%上升到39%,上升了7个百分点,形成的对上对下的挤压。

很多人拿着简单的数字说话,1升以下增长如何,1.6升以下增长如何,但这种统计掩盖了很多问题,是外行的分析。

B、有效产能不足带来的购车难

今年的经销商是近期最扬眉吐气的时期,购车热潮带来的销量提升实现了利润和朋友地位的提升。很多的厂家人员为朋友说情,就是为了早提两天车,这是过去不可想象的。

C、生产加班带来的工人过劳现象

很多企业的销量很高,企业的生产难以对应,只能通过加班实现,每周只歇{yt}成为常态,而且是连续半年以上的加班,这在严格遵守劳动法的企业中,不仅工人有意见,企业领导也心痛,也怕出工伤。

 

二、2010年车市展望

1、车市持续增长需要化解很多矛盾

A、私车普及与社会承受力的平衡

大中城市的道路交通压力快速显现。这不仅是停车和拥堵的问题,而且是快速普及带来的新手过多,道路小磕碰事故等剧增,而私车与其他交通方式的矛盾也在激化。前期下班后的路口一般2个灯就能左拐通过,目前需要等4个灯,10多分钟过一个路口。我们不能指望城市道路建设加速发展,毕竟房地产价格高涨,修立交桥的拆迁成本大幅上升,而且自行车、行人穿越马路的随意的意识也不会跃进,私车普及需要和谐平衡。

B、车辆大型化与节能减排的压力

中国在2020年前,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较2005年减少40%至45%。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加上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可持续经济增长点,中国等的增长压力加大。

09年的1-11月的汽油消耗量达到6544万吨,同比增长13%;而09年的国产石油的生产仅有17360万吨,同比下降0.5%,我们的原有对外依存度又在上升。汽油消耗的增长必然带来碳排放的增加。而国外的碳经济和碳政治都需要中国买单。

C、蜗居与xx化的矛盾

中国私车普及的巨大优势在于基尼系数的偏高,这对于中高收入家庭的消费能力是有利的支撑。而中高收入家庭的年轻消费群体受到家庭的资助而消费xx化趋势明显。同样的房价快速升值带来的蜗居梦想对很对自立拼搏的年轻群体的压力巨大,财富的差异在年轻人中充分体现,不利于社会的和谐。

 

2、2010年车市的机会

A、经济工作会议带来的汽车行业重大机会

09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定调明年发展方向:要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以稳步推进城镇化为依托,优化产业结构,努力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一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其中进行户籍制度的改革,推动中小城镇的发展的机会重大。

 

B、政策优惠的末班车效应

由于今年的税收优惠要到年底截止,这必然引起消费者的提早购车获取更大优惠政策,也就是车市的末班车效应在强化。

2010年的汽车消费政策取向已经较明确:要保持政策连续性,进一步做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继续实施家电和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受到城市的交通和环境的压力,私车普及的重点转向中小城市。明年核心就是推进中小城市和城镇的汽车消费的普及,同时考虑城市车辆消费的升级,加速拉动农村汽车消费。

根据今年的政策调整思路,明年的年末又有一次末班车效应,因为2011年的政策优惠可能进一步缩小或取消,这必然引起明年的消费者的购车热潮仍会出现。

3、2010年车市的复杂而不确定

A、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

2010年的世界各国刺激性政策逐步退出,而经济复苏的基础并不稳固,迪拜危机的多次反复体现出危机的风险依旧存在。虽然刺激内需是近期政策的着力点,但出口的巨大支撑拉动是近几年经济增长的核心拉动,短期内是内需拉动难以替代的。明年的出口恢复较快增长对中国经济复苏极为重要。

B、通胀预期的治理

随着房市的过热现象称为治理的重点,未来的经济调控和保增长的平衡性难度加大。这尤其是在明年3季度的产能提升与消费回落的车是敏感期更为影响较大。

C、兼并重组与企业的自立做强

2010年的行业主题是兼并重组,而其中的部分企业始终是围绕着重组与被重组的光环,在地方政府的强支持下,很多企业必然拼搏增量和确立行业地位。在09年的火爆行情下的绝大部分企业和地方政府的热情很高,由此带来车市的竞争激化,不确定性因素增多。

4、明年车市趋势

09年的车市爆发是长期积累的消费潜力的释放,尤其是养路费取消带来的潜在购车群体大幅增加以及购车变现率的大幅增长是09年的1年高增长难以消化的,2010年的乘用车消费仍很旺。

在厂家产能增加和潜在消费群体数量庞大的基础上,加之明年的末班车效应继续体现,估计2010年的国内车市增长仍会在20%左右。但2011年这个增速难以实现,减速还是必然的趋势。

A.小排量轿车难逃悲惨命运

09年的小排量轿车(一般是指1.3升以下车型)走势仅仅跟上了轿车市场的总体增长速度,并未借力实现突破,这是严重的问题。从乘联会的报表统计看,1.5-1.6升的A级车走势超强。而小排量车在诸多利好的强心针下,仍未能超越总体市场的走势,仍没有补上前几年的份额丢失,仍没有成为与宣传导向一致的购买热点,这是中国私车普及和节能减排的重大问题。

2010年的小排量市场更不乐观,入门群体释放力度小于09年、购置税的优惠降低但依旧有效、08年9月的消费税调整的短期效果衰减、车辆大型化趋势被认可后的A级新品研发逐步投放、价格区间的逐步下压、紧凑型车产能逐步拉升、汽油价格上涨等,这诸多因素都对小排量车市场带来无形的压力。

我们不希望看到小排量车在06年-08年的份额持续下滑后,09年仅是暂时的喘息,随后份额又一路下泻。

 

B、SUV的热潮仍会持续

奥迪Q5的进口车型先行上市将引爆豪华SUV的国产化浪潮。前期的广丰汉兰达上市的良好表现和近期的Q5逐步引入是丰田与大众两大世界巨头开拓国产豪华SUV市场的重要措施,其效果将很明显,并引发其他厂家的xxSUV引进,降低豪华车的入门门槛,中国狭义乘用车的世界核心地位进一步强化。

而整车特征以及贸易争端对进口车的影响较大。诸多政策也引导豪华SUV的进口模式转为本土化,国产豪华SUV将成为重要的狭义乘用车细分市场。

国产小SUV市场也在快速启动,但中国人好面子的心理对实用型SUV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当年的韩国酷派的平民跑车逐步越跑越窄就体现了现阶段的消费特征。

 

C、MPV的回升很艰难

随着一汽海南的普利马新车上市,其定位于全能家轿的新概念,从当年流传甚广的“5座加2座,工作加生活”的MPV定位,逐步转向全能家轿的新定位,其调整较大。而郑州日产的帅克等轻型商务车的新探索,面对下方的庞大微客升级趋势。这种MPV的转型效果应该很好,如果辅之以较好的推广策略和群体定位,其重新辉煌也有较大机会。

但中国的家庭小型化趋势和独生子女家庭的高消费模式对SUV的拉动要远大于对MPV的拉动。加之中国的出口外向型经济出现停滞调整的过程,这对中国的商务MPV市场冲击巨大。明年的MPV市场依旧压力较大。

D、 微客市场依旧看好

微客市场是竞争并不充分的市场,前期的市场低增长和轿车潮流把微客甩在边上,目前的微客成为重要的数量市场。中国的数量决定地位的观念导致微客的战略地位大幅上升。我看微客市场的潜力主要是看竞争要素是否充分体现,目前的竞争要素并未充分体现,很多微客比QQ、F0等轿车的价格高出不少,这是重大的机会。

未来的微客市场需要充分的竞争,不要仅看总产能,要看有效产能。随着竞争的深化,很多产能会变成无效产能,市场的机会仍在。 

 

 

郑重声明:资讯 【2010年乘用车市场展望-崔东树-搜狐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