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孩子走过“雨季”的泥泞_西乔木_新浪博客

如何引导孩子走过“雨季”的泥泞

如何引导孩子走过“雨季”的泥泞

朱春学

    “我女儿最近老是接到班里一位男生打来的电话,说些含含糊糊的词儿,令我听不懂,也猜不明白。您说咋办?”

    “我儿子上学期与班里一位女同学要好。又是送生日贺卡,又是一同去北海滑冰。可是这学期刚开学不久,他又换了一位女友,压根儿不提上学期那位了。您说这孩子,怎么小小年纪就花了心?”

    如今,层出不穷的“问题男女”让众多父母伤透了脑筋,有的父母大动干戈,有的家长鲁莽行事,非但不见其效,反而酿出了桩桩悲剧,什么“少女杀婴”,“早恋官司”,“少男强奸”,“亲子互毁”,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这些极端的例子引起了社会、家庭和家长的高度重视,越来越多的家长和老师也开始反思,在震惊与痛心之余应当xx的,难道不是如何防止此类悲剧再度发生吗?

    青春期,被文学家称为“花季雨季”,这原本是个多么让人神往的年纪,但青春的躁动也让他们变得格外敏感。少男少女情窦初开,怀着美好憧憬,充满青春激情,一不留心堕入爱河,却不知河水究竟有多深。青春之情,同窗之爱,初恋与失恋的酸甜苦辣,他们都在体验,正是“春色满园关不住”的年纪。所以,父母首先要接受这个现实,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才能有理解孩子行为的基础。

    当更多的家长冷静下来,希望用理性的眼光来看待并解决这个问题时,也陷入了另一种困惑:如何引导孩子趟过雨季的泥泞?

    对此,我国xx恋爱婚姻家庭专家、青少年心理教育专家陈一筠教授,在多年的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形成了很多自己的独到见解。2000年,她组织了一批学者,在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下,创办了“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信息中心”,出版了《青苹果》杂志,开设了“青苹果”网站、“青苹果健康咨询热线”以及“青苹果”家长学校,其研究方向就是要帮家长们解读孩子们的青春密码。

 

“早恋”=“早练”

    “老师,我儿子昨天把不及格的数学xx往我面前一撂,还甩出一句:‘失恋了,烦着呢!’您说我该怎么开导他呀?”这位家长的提问的确很尖锐,既有父母提心吊胆的困惑,也有孩子让人担忧的早熟,反映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但是陈教授接着便给他支了招儿:“你首先要给孩子来点鼓励,称赞他是个严肃对待感情的血性男子汉,因为一个游戏人生的庸人是无所谓失恋痛苦的。但同时要告诉儿子,就算认认真真谈恋爱的现代成年男女,{dy}次也未必如愿以偿,何况你现在才上中学,情感训练及人生准备刚刚开始呢!中学生好像286电脑,版本和内存都很低,等你努力升级到586、奔4、奔5等等,你的眼光和感觉肯定不和今天一样了。向前看吧,儿子。山顶上有颗芳草属于你,就怕你上不去,得不到!”

    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在陈教授这里就这样迎刃而解。陈教授说,青春友情难言爱。青春期的异性友情,应该是开放的,不保密、不占有、不作{yj}承诺的。这种友情越多越好,“多个朋友多条路”,当某位异性朋友离你而去时,你就不会觉得太孤独,太寂寞,太失落。不由自主地想与异xx往,是“青春期的真理”,但父母面对孩子与异性之间的“友情链接”,却总是不那么坦然,不是提心吊胆惧怕“早恋”,就是装聋作哑视而不见。

    鉴于此,陈教授石破天惊地提出“把早恋看做早练”的观点。

    孩子们除了学习必要的专业知识,准备升学、就业,挣钱谋生之外,终究要选择一位异性作为终身伴侣,与她(他)相知相爱、相守相伴。而孩子将来与伴侣相处的知识、智慧、能力、技巧等等从何而来?与生俱来吗?否!学校传授了吗?没有!一个人不是等到考试再读书,而是先读书,再考试。而恋爱、择偶、结婚,是人生路上最重要的考试,为什么不需要学习和练习呢?

    乍一看,陈教授简直跟那些“早恋”的孩子一样“离经叛道”了,也招来一些保守家长和老师的批评甚至愤怒指责。然而,时代在进步,家长老师们就不需要“与时俱进”了吗?加之独生子女一代成长过程中感情发育不良、人际交往失当、性冒险导致怀孕xx及至性犯罪等等事故频发,也带给了家庭和学校太多的教训与反思,就像大禹治水,要用导,而不是用堵的。

    而且,陈教授的进一步解释打消了大家的疑虑:“我建议把“早恋”改为“早练”,一来不要给初入异xx往中的少男少女太大的压力,二来不要让家长把这种交往与成年人“搞对象”、“谈恋爱”混淆在一起,以免过度紧张和忧虑。”

    陈教授讲过一个真实案例,很能说明问题。某班级闹过一场风波:晚自习时,一个小男生向前排女生借用橡皮,那位女生头都没回就把橡皮递至脑后。小男生一把抓住女生的手,足有三分钟不放开;女孩又叫又喊,小男生似乎没听见。全班同学起哄吹哨,好像看到什么“西洋镜”一般开心痛快。

    第二天,那个女生没来上课,班长不得不向老师汇报了实情。班主任做梦也没料到,这次“出洋相”的竟是那个平日不声不响、在女孩面前最为羞涩腼腆的小男生。这天放学后,班主任把那个小男生请到办公室来,态度和蔼地问他:“你知道自己昨晚做错了什么事吧?能不能告诉老师,当时你心里在想什么?”

    小男生一脸的羞愧,悔恨的眼泪忍不住流出来。“老师,我错了。我就是想去摸一摸那个女生的手,想了三天三夜才想出这个办法来,就试了一下。”“摸一下就够了嘛,为什么抓住人家几分钟不撒手呢?”老师仍和颜悦色地低声询问道。“当时我都懵了,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道同学们为啥起哄。”

    老师听完后笑了,没有指责什么,只是耐心地向小男生解释说:“你已是进入青春期的男孩了,对女生有好奇心很正常。平常应多与女生公开接触交往,使悄然产生的性心理压力得到合理释放,懂吗?昨晚的事不要放在心上,老师会替你向同学们解释的。”小男生点了点头,擦去眼泪,表情轻松地离开了办公室。

    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从性成熟到结婚,要经历十多年的“性待业”期。于是,陈教授为“早练”开出了一剂药:让少男少女“公开放电”,打破神秘感,健康阳光地交往。她建议学校、家长能够开通一下,多组织点有益身心的课余活动,“例如跳舞、学拉小提琴之类,让男生女生一起参加,让他们有机会摸摸手,搂搂腰,拍拍肩什么的。这叫公开放电”。

    不错,谁家的孩子有这样公开的机会与异性同学愉悦放松,谁家的孩子就更阳光,更健康,就没必要在青春期性压力的驱使下“转入地下”。

 

爱情属于明天,不是吗

    在陈教授的“青苹果”家长学校里,有一位童欣老师开了一门课叫“解读儿女的心事”。她以自己的“现身说法”告诉家长如何引导孩子趟过雨季的泥泞。

    童老师的女儿快到14岁了,正是多梦时节,一张“情人节”的卡片竟惹得她心神不宁。她开始对无话不谈的妈妈吞吞吐吐,藏藏掖掖。经过细致入微的“暗中调查”,妈妈发现原来是班里一位小酷哥向她“传情”了。童老师和丈夫起初也很惊讶,但并没有惊慌,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如何理性地引导女儿走出自己的迷茫。其实在这种时候,孩子可能比家长还要惊慌失措,他们像不慎撞到网上的鱼,会不由自主地挣扎。如果父母处理不当,很可能鱼死网破,两败俱伤,甚至可能毁掉孩子的一生。

    xx下来的父母决定先不“打草惊蛇”,打算挑一个合适的机会将这层窗户纸捅破,捅破了也就没什么神秘感了。很长时间里,父母就这样不动声色地xx关心着女儿的生活,直到女儿生日那天。他们买了个大大的蛋糕,并插上14只彩色蜡烛,在烛光与音乐相伴的温馨气氛中,爸爸首先举杯:“女儿,祝贺你,长大了!少女的魅力有人欣赏,我为你骄傲!”

    父亲一句玩笑话就把这件事挑明了,虽然举重若轻,想尽量少给孩子压力,但女儿的脸还是刹时变得通红。

    与孩子谈这个敏感的问题,绝不能打无准备之仗,童老师是提前做过“功课”的,赶忙把自己当年的一段浪漫故事献上,现身说法:“大约也是14岁那年,离我家不远的胡同口住着一个叫美华的男孩。他英俊高大,彬彬有礼,我早起上学偶尔会碰上他。不知怎地,他就成了我心中的白马王子。我常常偷偷从家里溜出去,在他家那扇大红门旁边等着见他。他见我时总会笑眯眯地打个招呼,我因此会好几天兴奋不已,好象世界上的一切花香鸟语都因为美华的存在而增添了魅力。我被他迷得看不见其他男孩了。终于有{yt},我家门缝里塞进来一个蓝色信封,正巧父母不在,我打开信读到三行歪歪扭扭的文字,心都快跳出来了。我不知该怎么回他信,琢磨了半个月也没敢动笔。不料,‘xx’的风暴开始了,胡同口那个院子被红卫兵贴了封条,不知美华搬到何处去了。十几年后,听说美华家落实政策搬回来了,此时我已做了妈妈。”

    不幸的爱情各有各的不幸,但浪漫的爱情都有相似之处。听着妈妈的浪漫故事,女儿诡秘地朝爸爸挤了挤眼,不再羞涩。父母的开诚布公让她顿时没了距离感,多了安全感,竟兴致勃勃地冒出一句:“我好想见识一下当年迷住你的那位美男子!”

    童老师没有来上一句“小孩子瞎问什么”去怠慢女儿的好奇心,反而在某{yt}大大方方领女儿去到从前住过的那个胡同。她俩刚到胡同口,那扇曾让童老师刻骨铭心的大红门仿佛得到什么感应似地“吱扭”一声,开了,走出一个老成清瘦的中年男人。那就是妈妈的初恋情人!但女儿注意到,他似乎已经不认得妈妈了,毫无表情地朝大街上走去,对这对忐忑的母女视若无睹。

    “哇塞!老妈,不会吧?你当年咋就这般眼光?”女儿不再为这事烦恼,甚至敢拿妈妈的初恋开玩笑。一切都是那么平常!至此,童老师已无需再向女儿解释什么了,也变得更加释然,只是淡淡地回了她一句:“爱情属于明天,不是吗?”

    女儿会意地点点头,茫然的神情顿时开朗。

    陈教授说,青少年这一阶段有一个最薄弱的需求,就是他们在寻找爱。今天的独生子女没有同胞兄弟姐妹之爱,当他们从儿童时期——妈妈的怀抱里脱离出来,他们这个时候母爱、父爱都变成了另外一种。他们不再是儿童了,他们需要兄弟姐妹同辈之爱。但是在家庭当中是没有的。于是,他们需求友情、爱情。如果父母把这看做正常现象,也就不会那么惊慌失措了,而会让自己先冷静下来,想到一个合理的办法把孩子领出泥潭,走上充满阳光的青春大道。

    父母可以巧妙地选择一个让孩子感到自然和轻松的时机说出自己的想法,如与孩子外出游玩、购物时的休息空间,一同散步或看了某个影视片之后,开诚布公地和孩子交心。而千万不要在用餐时、孩子做作业前后或睡觉前问起孩子班里男女同学的情况,这会让他们更加焦躁,也难以顺畅交流。

 

《黄河黄土黄种人》2010年4期

 

真实姓名:朱春学

联系地址: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dy}中学高中语文组

邮编:255100

电子邮箱:

QQ:12652997

博客:http://blog.sina.com.cn/xzjcz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如何引导孩子走过“雨季”的泥泞_西乔木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