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比碳酸饮料含糖更高

    咖啡饮料比碳酸饮料更甜,韩国民间团体日前公布的一项测试结果这样说。有关测试表明,咖啡饮料的蔗糖平均含量是碳酸饮料的4.4倍。 

  民间团体“市民消费者组合”公布的测试结果是委托韩国保健产业振兴院进行的。咖啡饮料较之碳酸饮料蔗糖含量更高的结论,与许多人的直觉不同。据介绍,此项测试抽取了11种咖啡饮料和10种碳酸饮料,分别测试其蔗糖和糖类的含量。咖啡饮料组的样品包括雀巢、麦斯韦尔等知名的咖啡品牌,碳酸饮料组包括可乐类等xx产品。根据测试,每100毫升咖啡饮料中的蔗糖含量{zd1}为4.6克,{zg}为7.9克,平均值为6.2克。而每100毫升碳酸饮料中的蔗糖含量从0-4.3克,平均值为1.4克。

  在韩国,许多消费者热衷于饮用咖啡饮料。有韩国学者呼吁,大量饮用含糖量高的饮料,有可能引发多种健康方面的问题。韩国媒体引用世界卫生组织的观点警告说,人类在饮食中摄取的糖分不应超过食物总热量的10%。

  业界一般认为,含糖量为8%—10%的饮料使人感觉舒适。在人类使用的甜味剂中,蔗糖的口感较好,果糖的甜味感觉产生更快,消失也更快。因此,碳酸饮料中往往会添加更多的果糖以得到爽口的感觉,而咖啡饮料为了追求口感,往往更多地使用蔗糖。


咖啡:素有兴奋剂之称
  咖啡,既是指原产于非洲热带地区的一种茜草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又是指用这种常绿灌木或乔木所结种子咖啡果制成的粉末。咖啡饮料是以这种粉末为原料制成的饮料,也可称咖啡。
  咖啡树目前在我国也有栽种,叶子长卵形,开白花,有香味,结浆果,深红色,内有两颗种子,种子炒熟后可制成咖啡粉。咖啡饮料是全球最xx的饮料之一,年销量为350多万吨,比可可和茶叶的总和还要多。既适宜于家庭,又适宜于餐厅饮用,对多种疾病有较好的疗效,受到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越来越多的人的欢迎。
  好的咖啡应该是色泽枣红,香气扑鼻,口味浓郁的粉末状。而质量低劣的则色黑无香味,有酸涩味。
〔营养成分〕
  咖啡的主要成分是xxx和可可碱。另含蛋白质、脂肪、粗纤维、蔗糖以及多种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性温味甘苦。
〔医生的观点〕
  咖啡、可可、茶,均属于碱性饮料,与各类果汁恰成鲜明对比,后者属于酸性饮料。常饮酸性饮料的人易促生肾结石,而常饮咖啡、茶和可可饮料的人,此类危险下降14%左右。这是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肾病专家跟踪调查得出的结论,其原理尚不清楚小比较一致的看法是,xxx和可可碱能兴奋大脑和心脏,每天饮用2 杯可治。心动过缓。
  据研究,一般人喜欢饮用咖啡,是因为咖啡中的xxx有明显的提神作用,饮用后让人感到神志清醒,大脑兴奋。这是由于xxx的分子结构与人体内的一种可抑制神经冲动的化学物质----化学贰的分子结构非常接近。另外与咖啡有xx强心,帮助消化和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可能有关。
  据研究,长期适量饮用咖啡饮料,有恢复青春活力的功能,对儿童多动症也有较好的辅助疗效。对于接触光波、电波、磁波等过量辐射的人来说,xxx有防辐射的功能。
  科学家们对饮用咖啡的禁忌论述颇多。一是认为在短时间内不宜大量饮用,饮用的xxx如超过 10克(一杯饮料中约含100毫克~150毫克)会致人死命。二是常饮咖啡如果“上瘾”,会对xxx产生依赖性,一旦停饮,会使大脑受到抑制,出现血压降低及剧烈xx等症状;有的人甚至会精神异常,喜怒无常。三是过量饮用咖啡且无节制地长期嗜饮,其肾上腺素水平可升高32%以上,其去甲肾上腺素可升高12%以上,血压升高可达3%以上,这样会增加患冠心病的危险。四是儿童和孕妇过饮咖啡会加大骨内钙质的流失,或对胎儿有潜在的威胁。五是咖啡提神对人体也有负面影响,因为过度兴奋之后必然会出现精神疲惫不堪,昏昏欲睡,这对应付复杂工作而又需要短期记忆的人是有害的。
  因此,专家们忠告:晚上{zh0}不要饮用咖啡;白天酒后也不能饮咖啡;不能一边抽烟一边饮咖啡;每次饮用咖啡不能超过10克(含xxx0.1克),每天不超过3杯;常饮咖啡要注意补钙,即在平时要多吃一些豆制品、紫菜、虾皮、油菜等含钙丰富的食物等;患有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脏病和胃溃疡的人以不饮咖啡为宜;开车人不能多饮罐装咖啡,以每日4杯以下为宜;喝咖啡时要限制糖量似防血清胆固醇、蛋白质及中性脂肪的浓度增高,并会促进动脉硬化;糖尿病患者,饮咖啡时更不宜放糖;服用西药痢特灵时忌饮咖啡。
〔调理新常识〕
  一般情况下,用咖啡粉 50克,加水1000克,白糖100克,可煮4杯咖啡饮料。方法是先将水用大火煮沸,投入咖啡后改用小火,边烧边搅,烧煮3分钟左右停火,滤去咖啡渣即成。咖啡一经煮好,应立即饮用,如果放凉再喝,泡沫就会遭到破坏,香味也会随泡沫的消失而消失。
  平时存放咖啡的方法同保存茶叶一样,不能吸潮或接触异味。{zh0}是放在金属或玻璃器皿中,盖严放于干燥处。 
  

郑重声明:资讯 【咖啡比碳酸饮料含糖更高】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