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你的时候——张译《兵团岁月》之玉泉

再见你的时候 天空中(飘然下着雪)  
再见你的心情 欢喜中多少带点伤心  
不敢看你的眼睛 怕看到里面藏着的事情  
不敢抬头去问你 就让心底淡淡留下了这样一句  

我问我自己为什么(永远支持你)  
也许你永远都无法体会 想念的滋味

    ——这是一首稍作改动的歌词,比较映衬此次探班的心情。

    早上出发,上午游览滑雪场之影视基地,下午玉泉镇某小学探班张译,天黑之前返回哈尔滨。玉泉——快乐之旅。

    2009年12月27日早上8点15分哈站上车,905分玉泉出站,一行六人简单吃了点东西,1030分抵达玉泉狩猎场。夏天狩猎,冬天滑雪,景色真的不错,天气也不甚寒冷,可是我们的心思基本都没在这上面。从正门穿越几乎整个狩猎场,来到位于狩猎场一角所谓的影视基地。六个人本着出来玩的心态,在影视城里观光了一圈,有点微缩景观的样子,建筑不是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建造的,比实际的房屋院落要小一点。很多大字报、标语(好人要当兵,好铁要打钉)(打土豪分田地)等等,都是新贴上去的,一看就知道是兵团剧组的人努力工作的结果。小戏台、茶馆、饭庄、炮楼,还有小桥流水、马车、炉子等不少农用工具,晾晒的玉米可是真的呦。柴火垛就不敢恭维了,下面是架空的,弄的那叫一个敷衍,不过如果只是作为远背景的话,应该不会穿帮。

    时值正午,唯恐误了此行的初衷,六个人带着六颗爱译的心,一路欢歌笑语,意犹未尽地返回镇里的拍摄现场。坐在车上看到大门口某学校的牌子时,就有了某种兴奋,车子驶进院子看到一大群人在教学楼门口,我们知道我们找对地方了。某小学的牌子被换成了——和平里中学,教室的门牌有部分也换成了高几某班。我们等待的那间教室,学生的作业本上赫然写着小学二年级。时空转换呀,时间从二十一世纪穿越回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空间从00后的小学校修饰成那个年代的高中校舍。貌似一场兵团的联欢舞会也是在一间教室里完成的,后来打起来了!我为什么这么说呢?呵呵,因为男女声的争吵和呼喊夹杂着撞翻东西的声音盖过了现场舞会的音乐声。

    站在外围的外围,我们从几乎穿着一样服装的演员中,搜索着张译的身影。参与演出的人很多,大部分是群众演员,足有二三十个。即使这样,有点近视的我还是不到五秒钟就在人群中锁定了目标,从那一刻开始,眼睛几乎没离开过他,虽然看不清表情,虽然相当模糊,可是能如此守护,别样心情。

    这是一场译版乔海洋和其他人一起成为兵团的战友,被沈傲君饰演的郑红梅言语奚落的戏。我隐约能看到乔海洋站在几个人中间望着郑红梅离开背影时,那种愤愤的表情。张译虽然穿着黑色的内衬羊毛大衣,可是扣子一粒都没系,里面是蓝色的上衣,裤子也是蓝色的。其他人的军装都是绿色的。也许正是这样,我的眼睛才能始终跟得上目标。等电视剧播出了,大家应该能看到这样一场戏:乔海洋兴奋地举着右臂{dy}个推开大门冲出来,后面跟着三个人,振臂高呼:“过了!噢!以后咱们就是兵团的战友了,来握个手吧。”四个人在互相握手的时候,郑红梅转身略带挑衅地说:“去兵团了,那咱们以后也是战友了。”四个男人有点诧异,乔海洋{dy}个“啊”出了声音,“你也去兵团?”……后面的声音很小。由于距离比较远,以上这些也只是听到和看到的一个大致情况。试戏、走戏、实拍,远景、近景、分镜头,一遍、两遍、三遍、不知道多少遍。

    等待,一直等到译拍完这场戏,从人群最里面走出来,四女两男带着极高的热情疯跑着过去,嘴里喊着“译哥”,译被我们吓到了,说:“我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我都冻透了。”“你们也找个暖和点的地方吧。”“大李,跟导演说一声,让她们几个先进楼里吧。”译面带微笑,可我透过他施了粉黛的脸,还是清晰可见掩饰不住的倦色。辛苦加艰苦,零下20几度,从早上5点多,奋战了七个多钟头,熬的都是心血,不冻透才怪。译的两只手都是通红的,放在一起搓了搓。我心情复杂地看了又看译通红的手,然后跟着助理大李哥向教学楼走去,在门口与另一位年轻漂亮的女主演擦肩而过,她蛮漂亮滴。大李哥是个好人,跟我们说,教室都锁着门呢,你们先在走廊里暖和一会吧。我们安静地站在那里安心地等待,生怕影响到剧组的工作。

    下午1点左右剧组开饭了,大李哥进来招呼我们,让我们也出去吃点东西,然后再回来。我们几个穿过操场去学校门口买了两支签字笔,因为不饿,就重新回到教学楼里。刚在原来的位置上站定,译一手拿着台词一手拿着一个透明的圆盒子,走到我们跟前。“你们真的吃饭了吗?”“这是我刚打开的,你们尝尝。”一边说,一边把台词夹在胳膊上,一边亲手给我们旋开盖子,递到我们面前。 没想到,怎么也没想到,译哥会亲自给我们送吃的,还亲手给我们打开了内包装。我刚开始以为是核桃,伸出两颗手指正准备品尝幸福时,谁知,更大的幸福降临了,译说,“都拿着吧,都给你们了。”哇……本想每人取出一颗的,就像我们对张译一样,我们不想让您记住我们每个人的名字,我们只想让您知道我们共同的名字,那就是——译家人!!!结果我们拥有了一整罐“少林寺素饼芝麻酥”,就像张译对我们一样,尽可能地抽出时间和精力在百忙之中关照每一位译家人。

    “你们跟我来吧。”译带着我们去了拍戏教室隔壁的教室。译在前面走,我们在后面轻手轻脚的跟着。到了教室门口,他推开教室门确认里面没人,示意我们几个先进去,然后他侧身让我们所有人从他身前走进教室,绅士风度尽显无疑。然后译去了那间拍戏的教室,但很快就回来找我们了。

    这是一间整洁的教室,窗明几净,学习氛围浓厚,除了室内温度不敢恭维。当然教室里还是比走廊里要暖和很多,因为走廊里的暖气是凉的。译回来时我正在整理大家集中在一起的本子和照片,他径直走到靠窗的班主任办公桌前坐了下来,我们围站在旁边。整个签名过程,译很像xx期间的老师在批改作业,更像一位大家长和一大群孩子在聊天。现在回想起来,译是一边给我们签名;一边和我们聊天;一边看着剧本;一边听着隔壁房间走戏的声音。这样子一心四用,貌似不可能,但如果配上一组连拍的照片,细心的人就会发现,这是真的。小太爷此等功夫了得!

    译哥的时间真的很赶,在操场上初见他时,译哥就说过要忙死了之类的话。从12月16日到27日,译哥马不停蹄地从上一个剧组杀青直接进入兵团剧组这十余天,在天寒地冻的艰苦环境中力求xx和创新。2010年的元旦还要在国家大剧院为全国观众再度演绎《樱桃园》,所以再拍两天的戏,28号的晚上译哥就要赶回北京,连觉都要在车上睡。貌似过了元旦,兵团剧组还要转到其他地方取景,所以应该是在赶拍。

    以下对话记不得顺序了。

    首先我把亲托我带的话复述给译,“黑河的宝贝,这次探班来不了,她说她相信一定会见到您,因为那是她的梦·想。”我的“美普”没说好,班门弄斧有点紧张。于是大家一起笑着附和我,顿时“唐山话”说成一片。笑过之后,我接着说,“艳姐让我跟您说,按时吃饭,多喝水,多运动,常出汗。”听到出汗,译说,“这可不是我能说的算的。”我心想,这大冬天想出汗,是挺难的。译接着说,“我现在吃饭挺按时的。”家人们异口同声,“这还挺按时呐,都一点多了?!”译说,“是啊,剧组天天按照一点多准时。”

家人:译哥,去过绥棱吗?

译:去过,去那里探一位演员的班,我也探过班的。

我:您家那猫还是4只吗?

译:是啊。

我:其实您那猫跟我们差不多,也总见不着您。

译坐着,我们站着,没注意此时译的表情,估计在微笑。

家人:可是译哥心里想着猫呀。

众家人齐声:译哥心里也想着我们呀!

然后译家人一起笑。

我:《大遣返》,您还拍吗?

译:不拍了。

我:之前看到不少海报、宣传什么的。

译:现在有不少这样的事,那是在拿演员做宣传。

我:您的下一部戏,谈好了吗?

译:谈着呢。

家人:什么风格的?也是这样年代的戏吗?

译:接近一个类型的。

    有张照片相纸正面很滑,签字笔在正面写不上,译换了一支笔,只写了一个“弓”,字还是花掉了。译说,“现在拿湿纸巾,我敢保证擦完之后一点痕迹都没有。”我赶紧从包里取出湿纸巾,抽出一张递过去,译接过纸巾,说,“这张湿纸巾,好湿。”我们一起看着幽默的他。他把湿纸巾打开,重新折得很小,很方正,很像豆腐块儿。一下就能让人联想到,他在家里把抹布叠成豆腐块儿的模样。译擦了一下,“完了,擦不掉了。”一边说,一边用力的又擦了几下,表情可爱至极。“现在拿干纸巾擦擦吧,我再给你签一张。”译说。如此谦和的他心里永远装着译家人,才会对家人如此的体贴和细心。

家人:您在这儿签吧。

说着亲让正在签名的译看了一下自己的围巾。

译回头笑着说:别闹了。

当看到亲已经把围巾摘下来,真诚的递到他面前时,译非常认真地签上了名字。

我:您对“老子就是淑女”这句话怎么看?

译显然没听懂我的话,于是我重复了一遍,译和家人一起笑了。

我:这是19群一句有代表性的话,如果让您把“老子就是淑女”这句话落实到纸上,难吗?

译笑,说:挺难的。

我也笑了,说:那就不签了,看来老子只能继续做淑女了,呵呵。

译看着我9月份探班跟他的合影,说了句:多喜庆啊!

我说:啊,胖了!我一会还想跟您说,能不能把xx的方法传授给我呢。

译说:我最近也在想这件事儿。

签名要结束时,我说:能写一句祝xx成功的话吗?这样才有动力呀,要不真坚持不下来。

家人(男的)接着说:这话也送给我,我也xx。

于是译没有半点犹豫的写下了:祝xx成功!张译与您共勉。

我:现在盛传,乔海洋是乔锐的父亲,您觉得这事靠谱不?

译:靠谱。
家人:按时间算,应该是爷爷吧?

译:不是呀,68年的时候,乔海洋才十几岁。
我:哦,那就是父亲了,靠谱。

    译家人不说两家话,悄悄地和译家人小小爆料一下兵团的结局:乔海洋带着对郑红梅深深的眷恋,事业又有了新的成功的起点,故事进入了改革开放初期,也锁定了一个似乎没有结束的结尾。

    我们感谢译哥,在千忙万忙之中,给译吧、给19群、给探班的亲签名题字。有的写着祝福,有的写着台词,有充满睿智地文采,亦有简单的两个字:随便。总之,张译时时处处透着对译家人的关怀和感恩。没等签完名,早有按耐不住的亲张罗着合影。译谦和的说,“合影先别着急,我真得过去了,就在隔壁拍戏。如果你们不走的话,在这里等我一会,一会回来跟你们合影。”我们相当理解和支持。于是,译拿着剧本匆匆地走了。

   

    等待是快乐的,等待是幸福的。我们六个人中有素未谋面的亲,但真的没感觉到生疏,真的毫无距离感。早上见面时已经打成一片,上午又共同游历了影视基地,现在来到大家心中共同的梦想——张译身边,共同守候他,共同感受快乐的味道。这时译送的那盒饼干成了主角,大家争相合影。某个男生似乎比女生嘴馋,利用合影的机会公然取出一块放进嘴里,于是饼干被我们重点保护起来,坚决不让该男生再有接触到饼干的任何一点机会。我们是英雄的团队!我们是专业的团队!在刚开始的等待过程中,沈傲君带着助理和化妆师走进来,坐在门口的位置上,化妆师为她重新梳理了辫子。她们走后,除了时而会有工作人员进来,教室里就只剩我们六个人了。我们是安分的,出发点就是不给张译带来任何一点麻烦。我们一直听话的乖乖的在房间里等候,前一个小时几乎没在室内走动。后来的后来,我们还是在等待中分享了那盒饼干,香香的酥酥的,放在嘴里真好吃,还留了一人一块在火车上吃。全体工作人员和演员集中在隔壁教室和走廊里。导演,副导演一遍遍喊着“开始,实拍,现场安静。”然后现场{jd1}安静,我们在这边也不敢怠慢,说话都是很小声的。同是译家人,拥有同一颗爱护张译的心,于是我们商量了如何喊口号。{zh1}确定,我来喊:一二,男生喊:张译,女生喊:我们永远支持你!!!小声练习了几遍,大家很积极,喊的很整齐。这样做,{dy},可以表达译家人的心情;第二,可以给张译造势,提高知名度;第三,也可以在冬日里给译哥带来些许温暖吧。

    不知不觉中,教室里石英钟的指针划过了三点,我们不得不商量着下一步要怎么办了。因为原定是坐下午358分的火车回哈。有亲第二天要考试,还有亲需要从哈尔滨坐火车才能回到自己的家,而且第二天还要上班。就在大家决定一切顺延的时候,我们的福星福将——张译回来了,穿着一套蓝色的衣服,正是脱掉大衣里面的那套。进门就说,“不好意思啊,时间太长了。”一边说一边张罗着跟大家照相。合影拥抱握手,{dy}次探班的亲尤为兴奋,译也尽量配合着满足家人的愿望。我基本是靠后的,尽量把机会让给家人,并同时感受着她们内心的悸动甚至是紧张。

    也许是室内光线有点暗,也许是拍摄太累太疲劳,脱掉厚重大衣的译,看起来不比之前胖多少,他的脸远没有照片上那么圆润。端详着译突显疲惫的脸,打量着译眼神中的倦意,我心疼地说,“译哥,你也没胖呀,看来这镜头是有欺骗性啊。”译点头,“是啊,镜头都是横着拉的。”

    合影之后,译出去了,大家还没从刚才的兴奋中抽离出来,貌似都不知道该干什么了,我示意大家收拾东西离开。正当我们穿戴整齐,马上要集体走出门口时,译突然开门,又一次和走在前边的我面对面,我们在门里,译在还没有xx推开的门外说,“你们想不想和我们导演照张相啊?”因为之前签名时,译就不止一次的提过导演特别好,所以我当时就把声音提高了一个调,“想啊”。其实我们当中,几乎没人知道导演的名字,嘘……小小的私心呦,给导演面子的同时,给译哥赚赚人气嘛,而且这是译哥提出来的呀。我们从门口走回到黑板前,译就带着导演进来了,导演才叫一个喜庆呢,个子很高,身材也很魁梧,穿着红色类似滑雪服的衣服,进门就说,“你们都是张译的粉丝啊?”家人们点头,我说,“是啊,我们都是译家人!”然后我招呼译和我们一起合照,译说,“我给你们照吧。”我就把相机递给了译,转身时导演身边站满了人,我临场发挥,大声地说,“我要站导演旁边,红与黑嘛。”{jd1}的临场发挥,因为{dy},我穿着黑色的羽绒服,和导演的红衣服可谓红与黑;第二,这样显得咱跟导演多亲和呀。是吧,译哥!拍完照,导演说,“你们都喜欢张译呀!”我们纷纷表示,“是啊。”导演离开之前{zh1}说,“我也是张译的粉丝。”我们都笑了,译也笑着给导演开门。这时,我忽然想起没喊的口号,译示意我们不要太大声。于是我们按照原计划,郑重地、轻轻地、整齐地喊出,“张译,我们永远支持你!”虽然没有很大声,虽然门是关着的,虽然现场只有张译、助理大李哥和六位译家人,但是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我们表达出了我们内心的情感。

    大李哥把我们从教室一直送出楼门口,我们跟大李哥挥手告别。走出学校,不远的地方就是我们上午吃饭的那个砂锅店,斜对面就是玉泉火车站。时间刚刚好,15点58分发车,17点01分到哈。现买的火车票当然没有座,但并不影响大家的兴致,围站在车厢的一头,译家人看着相机里新鲜定格的照片,分享着此行的快乐和福气。之所以说译哥是我们的福星福将,是因为他在根本不知情的状况下,还是让我们顺利地赶上了预计的火车。福星福将——福是福气的福,福是幸福的福!译家人亦是有福气的。有这样一个人让我们如此爱戴是我们的福气,有这样一个人让我们彼此相识是我们的福气,这个人带给我们的不只是福气,还有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一种……(词穷了)

   

    “走啊,士兵突击,打雪仗去!”

    “是你一个单挑我们一群,还是我们一群单挑你一个?”这是这次没说的话,如果有下次,一定连同福气一起带给你——译家人的张译!



郑重声明:资讯 【再见你的时候——张译《兵团岁月》之玉泉】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