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节,话青年律师上岗培训_律道演者_新浪博客



 

李道演按:4月27日下午,在省委党校的报告厅,当我领到一本酷似实习证的培训结业证书时,却感觉不到一丝的兴奋。可能是因为证书领得多了,这次是最容易的。

    为期十三天的省律协2010年{dy}期律师上岗培训就这样宣告结束了,或因工作事务烦扰,或因我一向不善学习,本打算给这次律师职业生涯中的{dy}次培训总结出点内容,但迟迟未能下笔。

    下午随意间上了ONLY兄的博客,被他那用大于二号字书写的标题为“浙江省律师培训总结”文章给震吓住了。这厮自从参加了培训后每天一篇记录日志,很是用心,今天又来了一篇官味十足的总结性报告,弄得我因至今未提一字而羞愧不已。

    想想今天是五四青年节,在这个有意义的日子,写点回顾性的总结、哪怕只是为了纪念,也是有必要的。

    ONLY兄对培训的全部内容已经总结的很到位很具体,把所有的课程内容归纳为四大“关”: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关于律师如何避免执业风险;关于律师行业的发展现状、实习律师拓展业务和成长;关于如何从事具体的法律业务。还对全部上课老师给予了高度的且有区别特色的评价,并配以“优良的师资配备、紧凑有序的课程安排和丰富精彩的讲座内容,收获的是老律师们积累多年所提炼出来的宝贵知识和经验,认识到的是成功的律师靠的是勤勉和坚持,想到的是我们年轻法律人应用青春去诠释的使命和担当。”

    ONLY兄对这次培训良好体会和嘉奖,我就不重复了,不过倒是有几点需要补充的。记得在本次培训的考试中,整卷xx都借以大家的团伙作案之功,只有一个论述题我倒是认真做了回答,就是关于给这次培训的意见和建议。现在,回过头来再思考和分析一下。   

    一、课堂互动太少,活力不足。本次培训的主讲老师自然都是我省执业律师中的大腕级人物,在各自业务领域内达到了很高的成就,他们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办案技巧和成功经验,都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精彩的讲座,且有许多值得我们这一代青年律师学习和效仿的。但不得不提出一点,大部分律师在讲课时缺少与学员的现场互动。印象中,老师们问得最多的是“你们有谁不知道李庄案的?”、“有多少人办过刑事案件”,还有金迎春律师在谈及律师尽职调查时让学员回答了几项问题。听之前的师兄们说,上次的课堂互动还是比较多的,不知道这次为何少了?课堂互动少了,结果难免导致瞌睡虫的繁衍,法律也本是xx的艺术,应当让学员多多发动逻辑思维,而不该仅从讲台一方发声。

    二、老师身份太高,共鸣有限。就像上述说的,本次上课的老师都是业已取得非常成就的高级律师,都是各业务领域中的代表人物,在他们身上,青年律师可以展望自己的美好未来。但是,展望不如近观,大律师的成功模式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临摹的,其在二十年前、十年前的丰富阅历和奋斗方式也未必符合现阶段青年律师的起步状况。中国律师的三十年,五年为一阶段,都有不同的色彩和特点。在保留几位大律师的谆谆教导外,是否可以考虑邀请在现阶段已有一定业绩的青年律师中的佼佼者,让他们将自己初成的体会与尚未走上执业律师岗位的学员一起分享,这样更易引起大家的共鸣。今天在杭州律师网看到80后律师荣获了“杭州首届xx平安人物”,虽然名头有些虚,但是相信她的确做了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事情。此外,邀请法律共同体中的检察官、法官,也可以从他们的职业角度谈谈律师执业的看法,至少在业务知识上可以多加指点。

    三、课程安排过密,学法疲劳。本次培训安排的内容覆盖范围很广,除了响应司法部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开展律师道德教育而安排了三堂有关课程外,还包括了律师业务拓展、律师现状与使命、青年律师成长之路以及各类业务技能等多方面的知识。但是,从4月15日开始{dy}堂课,到27日结束,虽然中间休整{yt},虽然可自由请假三堂课的人性化安排,但如此密集的课程还是让学员们喘不过气来,从而影响了学习效率。于是,当听到休整{yt}和提前结束的消息时,台下自然引发一片由衷的为解脱而起的掌声。另外,长达十多天的集中杭城培训,对于我这生活在本地的学员倒无影响,但是外地学员的吃住成本不轻,对于尚在温饱阶段的青年律师而言自然是个不小的开支了。当然,律协也有难处,毕竟类似丽水、衢州等地新学员人数较少,面临一年难以安排多次培训而影响领证的尴尬。对此,律协陈秘书长也表示,已经着手考虑通过现场学习和网络课堂像结合的模式,相信今后这一问题可以顺利解决。

    关于课程安排,其中还有一小细节。在课程表上本有安排袁裕来讲授的“行政诉讼难点、热点问题”,因经常到其博客上学习,所以想着能亲眼目睹袁律师之风采,但被告知课程提前结束,未能如愿。后在袁裕来博客上问之,其表示“未接到通知”。看来是某方面沟通存在了问题。  

    零零散散总结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希望不要被鄙以自持清高之嫌。总而言之,青年律师要学习的地方很多,一次培训当然无法完成业务和精神层面的升级。持之以恒,天道酬勤,用我们安放在法律上的青春,铺垫一条通往大律师的成功之路吧。

 

 

 

 

 

附:浙江省律师协会培训总结

   

来源:

 

    由于去年报名错过了时间,我被安排到参加今年4月份举办的{dy}期培训,具体时间是2010415日至28日。培训的内容涵盖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律师执业管理规定、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行为规范、律师实务知识和执业技能等。

这十四天的培训是紧凑而有序的。之所以说紧凑,是因为课程安排非常紧密,每位老师讲一个半天,而且周六周日也包括在内;有序是,这次培训纪律公开透明,充满人性,比如组织者承诺我们都有三次无理由请假的机会(书面请假),惩罚明确,变更通知少且都会提前告知。

现在把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汇报如下:

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罗杰律师(浙江素豪律师事务所)通过添加副标题“与年轻同行漫谈”的形式,告诉我们这堂课并不像我们脑子里想的那么“标题党”,而是生动而有趣的,是从律师中来,到律师中去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和提出、法治理念以及法治和理念的含义,同时又通过“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次贷危机”等三个例子揭示出中美两国法治理念的不同,并提出美国实现民主政治的基础,从而告诉我们法律制度,乃至法律理念是同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社会主义理念的支配之下,我们又需要做到五点:1、忠实于法律,不要随意曲解法律,更不要在法律之外进行主观臆造;2、独立于当事人,不要将自己混同于当事人,更不能成为当事人的附庸;3、不畏权势、敢于坚持,以法律作为抗衡强权的武器,自尊自强;4、大气、宽容,不要事事锱铢必较,有所失必有所得;5、甘于寂寞和孤独,大凡有所成就的人,都能够忍受住寂寞,忍受住平淡无味的生活,在默默无闻中锐意进取,且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关于律师如何避免执业风险。因为李庄案事发在前,所以“执业风险”就成为很多律师当下需要严肃考虑的问题,对我们尚未进入执业阶段的实习律师来说,尤为必要。徐宗新(浙江靖霖律师事务所——浙江xx专门从事刑事辩护的律师事务所)、杨京军(浙江东唐人律师事务所)两位律师分别从实体法和程序法的角度,给我们传授在目前执业风险{zd0}的刑辩领域,如何做到在咨询、会见、阅卷、调查、开庭、接待等法律服务过程中,尽职尽责的同时维护好自己的权益。当然除了在技术层面下功夫外,在执业伦理方面,给自己加上一个道德的紧箍。马骏律师(国浩律师集团(杭州)事务所)围绕《重庆打黑惊曝“律师xx门”》,结合律师职业的起源和社会对律师的期望,对律师职业伦理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总结出律师行业的五性——自治性、服务性、专业性、法律性、政治性,以及律师执业的三个层次——基本底线伦理、严格履行职责、追求公平正义,同时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律师的商业机能和专业机能、当事人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程序正义和实质正义、追求个人价值和集体理性价值之间的关系。何延法律师(浙江人民联合律师事务所)以自己从业二十余年的经验和担任省律师协会省律协纪律与惩戒委员会主任的职务经历,通过一个真实生动案例,给我们敲响切莫违纪(违法犯罪)的警钟。当然更也不能忘记自身的使命和责任,冯震远(浙江百家律师事务所)律师和陈有西律师(京衡律师集团)分别以“律师的使命和责任:兼谈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律师”和“中国律师执业现状和律师使命”为题,告诉我们牢记使命和责任是优秀律师应有的品质。其中我对陈有西那句“进可匡扶正义,退可养家糊口”可谓推崇备至。

关于律师行业的发展现状、实习律师拓展业务和成长。针对这些问题,给我们上课的律师分别作了解答。省律协陈三联秘书长以翔实的数据和比较分析的分析方法,让我们得以在宏观的层面,了解了浙江律师行业律师的人数及构成情况、业务情况、与全国其他法律服务发达地区(主要是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地)的差距和浙江律师业发展前景。郑京都律师(浙江六和律师事务所)以“青年律师的职业素质与律师业务的拓展”为题,分别从对“律师的认识”、青年律师的职业素质、律师业务的拓展等三个方面,结合自身是如何做律师以及如何要求和培养律师(助理)等内容,为我们近距离揭开六和所能取得今天的成就的秘密。来自锦天城律师事务所杭州分所的章晓洪律师,以自己成长为例,提醒我们注意风险,鼓励我们拓展非诉业务,要求我们面对当事人要不卑不亢(这四个字很多律师都曾在课堂中提起,所谓自重者人重之的道理使然)。徐巍律师(浙江泽大律师事务所)以似大学师者的风范给我们讲述如何将谈判的技巧运用于律师执业过程之中。轻松活泼的讲课风格,简单易学的讲课内容,让我们上课甚是轻松愉悦。“Know something of everything ,Know everything of something”成为大家记得最牢的一门成功口诀(当然这句是易记难学)。吴清旺律师(浙江星韵律师事务所)以自己站着讲课的一贯风格、丰富的身体语言和幽默风趣的授课风格,以既不忌讳自己“失败”的案例,也不刻意隐瞒自己成功的法门的态度,围绕“细节”向我们娓娓道来。从而使我们明白,不注重细节的律师,注定不会成为一名好(成功的)律师。

关于如何从事具体的法律业务。来自浙江省内不同律所和侧重不同专业领域的律师分别向我们传授如何办理“公司法业务”(沈田丰律师)、“合同业务”(楼韬律师)、“房地产开发业务”(史建兵律师)、“尽职调查业务”(金迎春律师)、“知识产权业务”(唐银益律师)、“劳动合同业务”(黄新发律师)、“企业破产业务”(徐伟民律师)、“消费领域业务”(徐宵燕律师)、“人身损害赔偿业务”(赵丽华律师)等。这其中既有所谓的xx业务,也有所谓的传统业务。从各位专业律师的耐心而细心的讲解中,我们认识到律师专业化的内涵和深度,也意识到自身对某领域法律掌握有多浅和感受到需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紧迫性。尽管有些业务对应的法律,我们并不陌生,但是该领域内的法律事务却是我们没有接触过,或许在自己很长的执业时间里,甚至有些人一辈子都不可能去接触,比如公司法业务中的上市法律服务、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但是作为一名律师,除了自身有一定的定位外,也不能忽略业务的不确定性,因为你不知道哪天会形势逼人,迫使你去办理某个你未想过办理或未曾办理的案件,更不能无视律师职业本身的综合性,它要求你对一点要什么都应该懂外,还要求你什么都懂一点。只要这样,你才能真正担负起服务好当事人的责任,你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律师。

经过这十四天的学习,我们看到是优良的师资配备、紧凑有序的课程安排和丰富精彩的讲座内容,收获的是老律师们积累多年所提炼出来的宝贵知识和经验,认识到的是成功的律师靠的是勤勉和坚持,想到的是我们年轻法律人应用青春去诠释的使命和担当。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青年节,话青年律师上岗培训_律道演者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