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栽培学》教学辅导一(接上)_烟儿的空间

第二节   花卉与光照

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光照随地理纬度、海拔高度、地形、坡向的改变而改变,也随季节和昼夜的不同而变化。此外,空气中水分和尘埃的含量,植物的相互荫庇程度等,也直接影响光照强度和光照性质。而光照强度、光质、光照长度的变化,都能对植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等方面产生深刻影响。

一、光照强度对花卉的影响

光照强度常依地理位置、地势高低以及云量、雨量的不同而变化: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弱,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强;一年中以夏季光照最强,冬季光照最弱;{yt}中以中午光照最强,早晚光照最弱。光照强度不同,不仅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强度,而且影响到植物体一系列形态和解剖上的变化,如叶片的大小和厚薄;茎的粗细、节间的长短;叶片结构与花色浓淡等。不同的花卉种类对光照强度的反应不同,多数露地草花,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植株生长健壮,着花多而大;而有些花卉,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反而生长不良,需半荫条件才能健康生长。依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不同,可将花卉分为以下几类:

(一)阳性花卉

阳性花卉必须在较强的光照下生长,不能忍受蔽荫,一般需全日照70%以上的光强,否则生长不良。原产热带及温带平原上,高原南坡以及高山阳面岩石上的花卉,均为阳性花卉,如多数露地一、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及仙人掌科、景天科和番杏科等多浆植物。

(二)阴性花卉

阴性花卉要求适度蔽荫方能生长良好,不能忍受强烈的直射光线,生长期间一般要求5080%蔽荫度的环境条件,在植物自然群落中,常处于中下层,或生长在潮湿背阴处。如兰科植物、蕨类植物以及苦苣苔科、凤梨科、姜科、天南星科、秋海棠科等植物,都为阴性花卉。许多观叶植物也属此类。

(三)耐荫花卉

耐荫花卉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介于阳性花卉与阴性花卉之间,对光照的适应范围较大,一般喜阳光充足,但也能忍受适当的蔽荫,如萱草 、耧斗菜、桔梗等。

一般花卉需光量大约为全日照的5070%,多数花卉在50%以下光照时生长不良。就一般植物而言,2000040000Lux已可达到生长、开花的要求。在夏季平均照度可达50000Lux,一半的照度即为植物所需的最适照度,过强的光照强度会使植物同化作用减缓。

光照强弱对花蕾开放时间也有很大影响。半支莲、酢浆草必须在强光下开花;月见草、紫茉莉、晚香玉于傍晚盛开;昙花于夜间开花;牵牛花只盛开于每日的晨曦中。绝大多数花卉晨开夜闭。

二、光照长度对花卉的影响

地球上每日光照时间的长短,随纬度、季节而不同,光照长度是植物赖以开花的重要因子。各种不同长短的昼夜交替,对植物开花结实的影响称为光周期现象。根据花卉对光周期的不同反应分为:长日照花卉、短日照花卉、中间性花卉、日照中性花卉四类。

(一)长日照花卉

是指在其生长过程中,要求经历一段白昼长于一定的临界值(临界日长)、黑夜短于一定长度的时期才能开花的花卉。延长光照时间,缩短黑暗时间,可以提早成花。许多晚春与初夏开花的花卉属于长日照花卉。

(二)短日照花卉

是指在其生长过程中,要求一段白昼短于一定长度、黑夜长于一定长度(临界暗期)的时期才能开花的花卉。延长暗期,有利于成花。一些温带地区晚秋开花的花卉如一品红、秋菊、叶子花等属于短日照花卉。

(三)中间性花卉

是指在其生长过程中,只有在某一范围的日照长度下才能成花的花卉,日照过短或过长,均不利于开花。这类植物种类很少。

(四)日照中性花卉

也称日长钝感花卉。这类花卉成花对昼夜长短无严格要求,只要其它条件适合,在不同的日照长度下均可开花。这类花卉种类最多。

植物在发育上,要求不同日照长度的这种特性,是与它们原产地日照长度有关的,是植物系统发育过程中对环境的适应。一般说来,长日照植物大多起源于北方高纬度地带,短日照植物,起源于南方低纬度地带。而日照中性植物,南北各地均有分布。长日照植物与短日照植物的区别,不在于临界日长是否大于或小于12小时,而在于要求日长大于或小于某一临界值。

日照长度对植物营养生长和休眠也有重要作用。一般来说,延长光照时数会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延长生长期,反之则会使植物进入休眠或缩短生长期。对从南方引种的植物,为了使其及时准备越冬,可用短日照的办法使其提早休眠,以提高抗逆性。

三、光质对花卉的影响

光质即光的组成,是指具有不同波长的太阳光谱成份,太阳光波长范围主要在1504000nm之间,其中可见光波长范围在380760nm之间,占全部太阳光辐射的52%,不可见光中红外线占43%,紫外线占5%

不同光谱成份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不同。在可见光范围内,大部分光波能被绿色植物吸收利用,其中红光吸收利用最多,其次是蓝紫光。绿光大部分被叶子所透射或反射,很少被吸收利用。红橙光具有{zd0}的光合活性,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形成;青、蓝、紫光能抑制植物的伸长,使植物形体矮小,并能促进花青素的形成,也是支配细胞分化的最重要的光线;不可见光中的紫外线也能抑制茎的伸长和促进花青素的形成。在自然界中,高山花卉一般都具有茎杆短矮,叶面缩小,茎叶富含花青素,花色鲜艳等特征,这除了与高山低温有关外,也与高山上蓝、紫、青等短波光以及紫外线较多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种子萌发和光线关系不大,无论在黑暗或光照条件下都能正常进行,但有少数植物的种子,需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萌发良好,光成为其萌发的必要条件,如报春花、秋海棠、杜鹃等,这类种子,播种后不必覆土或稍覆土即可。相反,也有少数植物的种子只有在黑暗条件下才能萌发,如苋菜、菟丝子等,这类种子播种后必须覆土。

第三节   花卉与水分

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在水的参与下进行的,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矿质营养的吸收、运转与合成等。水能维持细胞膨压,使枝条挺立、叶片开展、花朵丰满,同时植物还依靠叶面水分蒸腾来调节体温。自然条件下,水分通常以雨、雪、冰雹、雾等不同形式出现,其数量的多少和维持时间长短对植物影响非常显著。

一、花卉对水分的要求

植物种类不同,需水量差异很大,这与不同植物原产地雨量及分布状况不同有关。通常依据花卉对水分的要求不同分为旱生花卉、湿生花卉、中生花卉、水生花卉四大类:

(一)旱生花卉

指能长期忍受干旱而生长发育良好的花卉类型。本类花卉多见于雨量稀少的荒漠地区和干燥的低草原上。旱生花卉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了在生理和形态方面适应干旱的特征,如叶片变小或退化成刺状、毛状或肉质化;表皮角质层加厚,气孔下陷;叶片质地硬而革质,有光泽或具有绒毛;细胞液浓度与渗透压增大等,由此大大减少了植物体内水分的蒸腾,同时这类花卉一般都具有发达的根系,更增加了其抵御干旱的能力。如仙人掌科、景天科、番杏科以及大戟科等多浆植物。

(二)湿生花卉

该类花卉耐旱性弱,需要生长在潮湿环境中,在干旱或中等湿度环境下生长不良或枯死。其特点是通气组织发达、渗透压较低,根系不发达,控制蒸腾作用的结构弱,叶片薄而软。如一些热带兰、蕨类、凤梨科、天南星科、秋海棠类、湿生鸢尾类等花卉。

(三)中生花卉

这类花卉适于生长在干湿适中的环境中,对水分要求介于旱生花卉与湿生花卉之间。有些种类偏向于旱生植物特征,喜中性偏干燥环境;有些种类偏向于湿生植物特征,喜中性偏湿环境。绝大部分露地花卉属于此类。

(四)水生花卉

水生花卉是指常年生活在水中、或在其生命周期内某段时间生活在水中的花卉。水生花卉的植物体全部或大部分浸没在水中,一般不能脱离水湿环境。其根系不发达,输导组织衰退,植物体表面几乎都有吸收功能,机械组织弱化,细胞渗透压很低,一般不超过10个大气压。由于水中光照较弱、氧气较少,因此水生花卉的沉水叶叶片通常柔软,小而薄,有的还裂成线状,以扩大与外界的接触面;在结构上,叶内没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茎、叶各部分都含有叶绿体,植物体内有很大的细胞间隙或发达的通气组织。通常根据其生活方式和形态的不同而分为挺水花卉、浮叶花卉、漂浮花卉、沉水花卉四大类。

二、花卉在不同生长期对水分的要求

同种花卉在不同生长期对水分的需要量不同。种子发芽时,需要较多水分,以利胚根抽出。幼苗期根系弱小,在土壤中分布较浅,抗旱力极弱,必须经常保持土壤湿润。成长期植株抗旱能力虽有所增强,但若要生长旺盛,必须给予适当水分。花卉在生长过程中,一般要求较高的空气湿度,但湿度太大往往会导致植株徒长。开花结实时要求空气湿度相对较小,否则会影响开花和受精。种子成熟时,要求空气比较干燥。

水分对花芽分化及花色也有影响,控制花卉的水分供应,可控制营养生长,促进花芽分化。梅花的“扣水”就是控制水分供给,使新梢顶端自然干梢,叶面卷曲,停止生长而转向花芽分化。对球根花卉而言,凡是球根含水量较少的,花芽分化早;早掘的球根或含水量较高的球根,花芽分化延迟。球根鸢尾、水仙、风信子、百合等常用3035℃的高温脱水,使其提早花芽分化。

在花卉栽培过程中,当水分供应不足时,叶片与叶柄皱缩下垂,出现萎蔫现象,此时若将其置于温度较低、光照较弱、通风减少的条件下,能够很快恢复过来。但若长期处于萎蔫状态,老叶与下部叶片先脱落死亡,进而引起整个植株死亡。多数草花在干旱时,植株各部分木质化程度增加,叶面粗糙、失去光泽。相反,水分过多,使土壤空气不足,根系正常生理活动受到抑制,影响水分、养分的吸收,严重时会使根系窒息死亡。另外,水分过多会导致叶色发黄,植株徒长,易倒伏,易受病菌侵害。因此,过干或过湿均不利于花卉正常生长发育。

第四节   花卉与土壤

土壤是花卉进行生命活动的场所,花卉从土壤中吸收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元素、水分和氧气。土壤的理化性质及肥力状况,对花卉的生长发育具有重大影响。

一、土壤物理性状与花卉的关系

土壤矿物质为组成土壤的基本物质,其含量不同、颗粒大小不同所形成的土壤质地也不同,通常按照矿物质颗粒直径大小将土壤分为砂土类、粘土类和壤土类三种。

(一)砂土类

土壤质地较粗,含沙粒较多,土粒间隙大,土壤疏松,通透性强,排水良好,但保水性差,易干旱;土温受环境影响较大,昼夜温差大;有机质含量少,分解快,肥劲强但肥力短,常用作培养土的配制成份和改良粘土的成份,也常用作扦插、播种基质或栽培耐旱花卉。

(二)粘土类

土壤质地较细,土粒间隙小,干燥时板结,水分过多又太粘。含矿质元素和有机质较多,保水保肥能力强且肥效长久。但通透性差,排水不良,土壤昼夜温差小,早春土温上升慢,花卉生长较迟缓,尤其不利于幼苗生长。除少数喜粘性土的花卉外,绝大部分花卉不适应此类土壤,常需与其它土壤或基质配合使用。

(三)壤土类

土壤质地均匀,土粒大小适中,性状介于沙土与粘土之间,有机质含量较多,土温比较稳定,既有较好的通气排水能力,又能保水保肥,对植物生长有利,能满足大多数花卉的要求。

土壤空气、水分、温度直接影响花卉生长发育。土壤内水分和空气的多少主要与土壤质地和结构有关。

植物根系进行呼吸时要消耗大量氧气,土壤中大部分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也需消耗氧气,所以土壤中氧含量低于大气中的含量。一般土壤中氧含量为1021%,当氧含量为12%以上时,大部分植物根系能正常生长和更新,当浓度降至10%时,多数植物根系正常机能开始衰退,当氧分下降到2%时,植物根系只够维持生存。

土壤中水分的多少与花卉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含水量过高时,土壤空隙全为水分所占据,根系因得不到氧气而腐烂,严重时导致叶片失绿,植株死亡。一定限度的水分亏缺,迫使根系向深层土壤发展,同时又有充足的氧气供应,所以常使根系发达。在粘重土壤生长的花卉,夏季常因水分过多,根系供氧不足而造成生理干旱。

土温对种子发芽、根系发育、幼苗生长等均有很大影响。一般地温比气温高36℃时,扦插苗成活率高,因此,大部分的繁殖床都安装有提高地温的装置。

二、土壤化学性质与花卉的关系

土壤化学性状主要指土壤酸碱度、土壤有机质和土壤矿质元素等,它们与花卉营养状况有密切关系。其中土壤酸碱度对花卉生长的影响尤为明显。

土壤酸碱度一般指土壤溶液中的H+的浓度,用pH表示。土壤pH值多在49之间。土壤酸碱度与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活动有关,它影响着土壤有机物与矿物质的分解和利用。土壤酸碱度对植物的影响往往是间接的,如在碱性土壤中,植物对铁元素吸收困难,常造成喜酸性植物出现缺绿症。

土壤反应有酸性、中性、碱性三种。过强的酸性或碱性均对植物生长不利,甚至造成死亡。各种花卉对土壤酸碱度适应力有较大差异,大多数要求中性或弱酸性土壤,只有少数能适应强酸性(pH4.55.5)和碱性(pH7.58.0)土壤。依花卉对土壤酸度的要求,可分为三类:

(一)酸性土花卉

在呈或轻或重的酸性土壤上生长良好的花卉。土壤pH值在6.5以下。又因花卉种类不同,对酸性要求差异较大,如凤梨科植物、蕨类植物、兰科植物以及栀子花、山茶、杜鹃花等对酸性要求严格,而仙客来、朱顶红、秋海棠、柑橘、棕榈等相对要求不严。

(二)中性土花卉

在中性土壤上生长良好的花卉。土壤pH值在6.57.5之间,绝大多数花卉均属此类。

(三)碱性土花卉

能耐pH7.5以上土壤的花卉,如石竹、香豌豆、非洲菊、天竺葵等。



郑重声明:资讯 【《花卉栽培学》教学辅导一(接上)_烟儿的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