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2009/2010(下)_农业行情_万丰商贸网

流通与加工

朱长良
(良之隆冻品行董事长)

???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前提下,2009年我国餐饮市场保持了2位数的增长,其中进步{zd0}、提升最快的还是水产加工产品。特别是一批在水产加工品方面做了很多创新的公司,他们创新的产品受到市场热烈的回报,其中一个公司3个产品两个月就消耗了3个柜,非常地惊人。
???我对中国水产品内销市场充满了信心,中国水产品加工还会有更好更快的发展,因为它安全、便利、营养,价格也不昂贵。这一点没有必要去怀疑,要多宣传产品创新与质量管理要走深度加工、精细加工,不要走粗糙式加工之路。2010年预计水产品加工内销市场能达到20%以上的增长。目前困扰内销的还是技术创新问题,如果能在烹饪方式上取得突破,可能会取得不错效果。

吴志全
(海南魁北克海洋渔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2009年对罗非鱼加工厂而言是一个很大的考验,罗非鱼出口订单少、价格低,不少加工厂为抢订单恶性竞争,大部分加工厂都处于亏损状态,接下的路该怎么走很值得思考。
???海南的罗非鱼大部分都是采用精养模式,在原料鱼价格上,海南和广东的加工厂相比没有竞争优势,单靠出口罗非鱼片的话路会很难走,我认为一定要从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做罗非鱼深加工产品,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二是打造自己的产品品牌,没品牌的话只能做代加工,到{zh1}只能拼价格,拼一时还可以,长久的话肯定亏损。

樊旭兵
(北京海桥市场推广有限公司总经理)

???2009年中国水产行业的主题是内销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中国水产行业突出的问题仍然是出口持续低迷。一方面水产行业不得不将大量水产品用于内销,一方面被迫开展各种形式的内销促销活动,以期打开内销市场。
???由于国家2009年初出台的10大产业扶持政策并没有包括支持水产品和农产品内销,因此水产品内销的政府扶持力度还很小,还主要靠企业和民间小规模和零散的促销为主,其中以大企业和部分区域行业协会的力度较大,如大连獐子岛集团、广东省鳗鱼业协会等。
???2009年,水产品内销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主要归功于低廉的价格,而不是归功于优质的产品和出色的营销。消费者对相关水产品的知识了解仍然很初级,适合内销的水产品产品开发仍然很少。外销产品转内销后,产品质量下降、包冰加药现象越来越严重,食品安全隐患很大。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的主流超市大卖场和连锁餐饮集团都纷纷转向低价水产品的采购和销售,这也客观上造成零售终端的产品低端化。
???如果要挑选出2009年中国水产业的几件大事,应该是:
???1、水产品内销的营销模式初露端倪。主要包括:中国对虾产业发展论坛召开、罗非鱼产业发展论坛召开、中国水产与流通行业协会海参分会成立、顺德鳗鱼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推广、进口海产品(如加拿大龙虾、野生北极虾、挪威三文鱼等)在中国市场推广力度加大等。
???2、国家出台更多食品安全相关法规。《食品安全法》已于2009年2月28日通过,并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2009年6月18日农业部出台了《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规定了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的部分品种在配合饲料或全混合日粮中的{zg}限量,该限量为强制性指标。
???3、水产养殖仍然无法摆脱灾害性气候影响。从2009年11月上旬至今,一场几十年不遇罕见的超强冷空气袭击全国,从北至南,多省市出现较强冷风,大幅降温,大面积降雨降雪天气,水产养殖防之不及,很遭受了巨大损失。山东、河北、江苏、浙江、湖北、福建、广东等水产养殖主产区遭到重创,涉及多个养殖品种扇贝、甲鱼、鲍鱼、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罗非鱼、宝石鲈、笋壳鱼,同时由于暴雪降雨使得水产运输困难,水产品流通供应受阻,产地水产品运不出去,销地市场水产品供应紧缺。
???2010年中国水产品内销市场充满挑战
???2010年,估计国际市场(尤其是欧美和日本市场)的水产品消费不会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中低端水产品(如罗非鱼等)的出口前景估计会略好于其他水产品出口,但总体形势不容乐观。
???2009年,由于国际市场鱼粉价格大幅度上涨,其他饲料原料价格也不同程度上涨,造成水产养殖成本上涨。各饲料企业受上游原料上涨和下游主流零售终端低价促销的双重挤压,加上夏季的台风和冬季的超低温影响,举步维艰,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2010年,预计水产养殖成本将进一步上涨。
???随着水产品作为健康食品和优质蛋白来源的市场定位越来越深入人心,人们对水产品的期望也不再仅仅是鲜活、生猛等,而是越来越注重水产品的食品安全和营养。
???一方面是利润空间越来越被挤压,造成水产品整体质量堪忧,一方面是消费者的质量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越来越强。双重压力下,2010年水产品内销市场将充满挑战。
???2010年,要真正开拓水产品内销市场,有几件事必须做好:
???1、必须尽快建立全国性的水产品营销推广基金,从根本上保证水产品内销的营销资金来源。至少是成立单项产品(如鳗鱼、南美白对虾、罗非鱼等)的水产品营销推广基金。单项产品的年度推广基金不低于2000万元,首期营销基金持续时间不低于3年。这样就可以真正保证在3年左右的时间,从根本上初步解决大宗水产品内销难的问题。
???2、地方政府必须大力扶持本地优势水产养殖产品的内销市场化进程。积极申报水产品原产地、水产品之乡等区域优势水产品,并以此为核心,打造以原产地为核心的知名地方水产品品牌,如盱眙小龙虾、宁德大黄鱼、顺德鳗鱼、中山脆鱼鲩等。
???3、水产品外销企业和加工企业(尤其是xxxx)、大型水产饲料厂、大型水产养殖场,必须尽快建立各自的内销产品研发中心。真正在消费者调查基础上,根据中国消费者的特点,研发出适合内销市场的零售包装产品,使内销水产品尽快摆脱“裸体”销售(原条产品、初级产品)和“降价=加药和包冰”的原始状态。只有以消费者为本,才可以彻底摆脱对传统水产品批发渠道的依赖。同时,将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和上述的水产品营销紧密结合在一起。
???4、水产养殖企业、养殖户和相关配套企业(主要是鱼药企业和养殖设备和服务企业等),必须尽快从传统的高密度养殖中摆脱出来,以可控生态养殖的方式进行养殖。虽然养殖成本会上升,但质量也会大幅度提升。当然,优质优价的原则也必须体现出来,避免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而要做到优质优价,就必须和水产品营销紧密结合起来。同时,政府也要严格执法,防止以次充好和制假售假。
???5、利用市场调整期,尽快进行产业整合和升级。优秀的饲料企业可以趁机兼并收购、上市融资,进一步做大做强。可以向下游延伸,收购陷于危机的大型养殖场和拥有全国渠道的专业经销商,或者向上游延伸,收购优质苗种企业、拥有核心养殖技术的大学和研究所、大型鱼粉供应商等。优秀的外向型水产品加工企业要积极建立有核心竞争力的内销产品研发中心,从跨国水品公司(如雀巢、联合利华等)引进产品研发精英和营销精英。最近,海大集团深圳上市的事实、中粮集团并购广东恒兴集团和湖南正虹集团力图打造中国的ABCD跨国粮商的传闻,正表明了这个趋势。
???如果上述几件事迟迟不能启动,那三聚氰胺、有毒福寿螺、多宝鱼药残超标、对虾白斑病等严重食品安全事件和严重养殖病害随时会再次暴发,并随之毁灭相关产业。多次严重水产品安全事件的一再暴发,将严重损害水产品在中国消费和全球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
???如果有{yt},中国消费者(尤其是日益壮大的中产阶层和xx消费者)和全世界的消费者对“中国制造”(中国养殖)水产品彻底失去了信心,那中国的水产养殖行业只能沦为一个没有品牌、质量平庸、最终被后起的发展中国家取代的失落行业。
设备

蒋晓春
(上海风根压缩机有限公司销售经理)

???2009年在和养殖户的接触中,感到他们最关心的事情还是池塘老化、养殖水体恶化日趋严重的状况。多年来,养殖户越来越追求高密度、高产量,力图在有限的单位水体中获得{zd0}的利润,但是由于大部分的养殖户缺乏有效的水质调控手段,各种xx和微生物制剂的质量参差不齐,养殖水体极易恶化。造成鱼虾病患严重,养殖风险急剧增加。
???追求单一物种的高密度、高产量,势必带来高风险。采取这样的生产模式,会造成:1、当单一物种高度集聚时,相同的致病病毒浓度急剧增加,养殖的品种极易感染;2、高密度就意味着要多投饲料,其残渣必然增多;3、随之养殖生物的排泄物的量无疑也增大;4、当然随着养殖密度的提高,养殖生物的总体耗氧量也增加了。
???这样一来,水体中的有机物就大大增加,分解这些有机物的负担加重了,水体很容易陷入缺氧的境地,很容易造成严重缺氧,水质恶化。一旦水质恶化,致病菌和致病病毒大量繁殖,交叉感染现象严重,只能大量的用药,增长增氧机械的运转时间,养殖成本自然就随着增加。
???所以养殖户如果相互交流,最关心的还是怎样来有效调节水质;希望能有耗电省、效果明显、使用可靠的增氧设备。当然也希望所买到的鱼药虾药能名副其实。
???微孔增氧明年的变化可能会体现在两个方面:
???1、一些厂家为了迎合养殖户喜欢翻水大的视觉要求,可能会增大曝气量。殊不知,单纯的增大曝气量有可能会对藻相和菌相造成失衡,养殖户在选购此类设备时应该考虑到这一因素。
???2、有的厂家会在同一套设备上加装气流式的推流器,在增氧的同时能使水体产生水流,这样能使溶氧更加均匀,也符合鱼虾等养殖动物趋水的特性,养殖户应加以xx,在经济能力允许的条件下,尽量选购这样的设备。

钱辉仁
(上海蓝海水产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2009年南美白对虾大面积发病死亡,养殖成功率低,站在对虾养殖的十字路口,考虑最多的还是南美白对虾今后该如何养殖。养殖户需要转变旧的对虾养殖观念,优质苗种、良好的管理方法及正确的调控水质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2010年对虾苗种生产将会引起较大xx,其中稳定的生产是关键。
???2009年我们推广的生态调控养虾模式,即利用生物基、曝气式立体增氧等的对虾养殖模式已被越来越多的养殖户接受。在上海、江苏、福建、海南等地的实验表现非常成功。2010年公司将继续坚持推广循环水养虾,生态调控养虾,并开展鳗鱼、多宝鱼循环水养殖。
养殖者、业务员、经销商

冯庭玉
(惠东平海镇三姐妹虾场场长)

???2009年虾价并不稳定,时高时低,表明对虾病害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种苗质量、气候环境都是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我认为要以种苗带动行业,政府部门也应抓好质量关,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其次2009年饲料提价2次,说明原材料不断上涨,给饲料行业质量带来压力。而饲料价格不断上涨,种苗排塘率上升,也给对虾养殖带来最沉重的压力。
???第三是养殖过程中虾苗藻毒素中毒比较严重。体现同样的苗种,有人能养有人排塘,原因在于养殖户养殖过程中肥水、水质处理不当时,有益藻种退化快,容易引起虾得肠胃炎,排塘率高达70-80%。2009年粤西粤中上半年对虾养殖成功率不到40%,导致虾价不断往上涨,以后谁能够把技术稳定下来谁就能养好虾。
???挑选虾苗方面,一要看虾苗是否是健康虾苗,还应弄清虾苗的来龙去脉,它的质量标准,再者亲虾饲喂何种饵料、是否带有病毒等都要xx。
???我认为虾是朝阳产业,市场潜力巨大,值得大家信赖。在国内偏远地方还很少能见到虾,虾的价格并不高,需求将会持续上升。

李义军
(海南南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2009年我印象最深刻有2件事:
???1.中国的对虾产量在增长,对虾的出口量在减少,而虾价却在升高,说明国内消费市场在不断地增长。
???2.国内的研究机构和大型企业纷纷开展了南美白对虾的选育工作,说明我们国家对虾体系意识到白对虾苗种市场受国外机构和企业的控制,制约了我们白对虾产业的发展,为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必须有自己的品牌。
???2009年海南的对虾养殖状况整体较差,主要体现在病害多、产量低。主要原因是今年海南苗种市场混乱,养殖户几乎买不到品质比较好的苗种;另外,今年海南的气候特殊,部分地区降雨量达到50年以来的历史{zg}水平,致使养殖病害率较高。
???2010年海南的养殖形势也不会太好,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旅游开发而导致养殖面积的缩小。特别是国际旅游岛获批之后,对养殖企业的养殖废水排放会提到一个更高的标准,所有的产业都得为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让步,所以养殖企业会增加投资建设污水处理设施,这就导致部分效益差的企业倒闭或转产。

汪敏华
(东方龟鳖网)

???经过2008年恶梦般的市场洗礼,2009年龟鳖养殖户终于感到一丝暖意:甲鱼价格比去年平均涨了15%左右;对于大宗商品龟来说,上涨幅度更是前所未见,中华草龟从年前的8元/斤涨到今年{zg}20元/斤,涨幅达150%,巴西龟从{zd1}的6元/斤涨到14多元/斤,涨幅也达{bfb}以上。
???如此巨大的价格差,使卖早的养殖户承受了巨大的亏损,也使很多养殖户深感迷惘和困惑,发出了养的好不如卖的好的感慨。应该说,2009年的上涨是2008年龟鳖价格非理性暴跌后的报复性反弹,是一种市场的自我修正行为。
???回顾2009年,是守得乌云终见日,对于刚刚到来的2010年,龟鳖行情更是非常值得我们期待的。我们有理由相信,2010年的龟鳖行情会更趋于成熟和理性。经过此次市场的洗礼,也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现实,我们养殖户不能只是埋头养鳖,还要学会抬头看天。在2008年的暴跌中,很多养殖户血本无归,但部分优良鳖养殖户还是取得了不俗效益。因此,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养殖户也要与时俱进,在品种和养殖模式上不断创新,争取更好的效益。

谢锋
(海大集团大川饲料有限公司水产工程师)

???2009海大上市了,作为一名“海大人”我倍感荣幸。
???2009年对我来说也是值得去总结的一年,我们每天都奔走在塘头地间,不停的告诉养户养鱼是要先养水,一次一次的把我们看到的学到的优秀养殖模式传递给我们的养户,并说服他们来尝试,这中间我们遭遇了白眼、冷嘲热讽、不理解、不信任等等,但我们都坚持了。2009年12月份是丰收的季节,可是这个时候却偏偏是鱼价{zd1}迷的时候,很多养户干塘之后脸上都是愁云密布,但到了我们的养户那里时,收获的却是一张张久违的充满笑容的面孔。这一张张笑脸是对我们2009年所有工作的一个{zh0}的总结。看着那一双双原来不信任的眼睛慢慢转为了期望,我们感觉有压力了,但这种压力将会转化为更大的动力,驱使我们继续每天奔走于塘头地间,把先进的养殖理念带给我们广大的用户。

容志朝
(高要市朝阳水产医院执业渔医)

???2009年虽然水产业总体上取得很大的发展,但很多痛心的场面依然历历在目。一片片漂浮在池塘边因链球菌病而死亡的罗非鱼,一箩箩冻死在塘底的罗氏沼虾,一双双彷徨而略带血丝的眼睛……总让人感觉心里不是滋味。病害的暴发、恶劣天气的影响和饲料的涨价等等,这一年,对大部分从业者来说都是难熬的一年。作为一个基层的渔药经销商和执业渔医,在那段每天从早忙到晚的日子里,所能做的就是尽自己{zd0}的能力,为养殖户提供一切技术服务和信息。
???经过了忙碌的几个月,现在已是水产淡季,回想这一年所发生的事情,感触良多。我们在各个环节都想自己利益{zd0}化的基础上,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水产品价格的“低廉”、饲料质量的“不稳定”、xx使用的“混乱”、病害发生的“频繁”和xx难度的“增大” ……很多专家学者和有关领导都束手无策。营养方面疾病的增加、xx抗药性的增强和养殖环境的不断恶化等问题,也不是三天五天就可以解决的。水产业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整个产业崩溃,唇亡齿寒,但社会仍在发展,水产业也必然在矛盾中前进。
协会

邓家焯
(广东省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

???从2006年开始,每年都召开罗非鱼协调会议,但效果都不明显。2009年罗非鱼收购价和出口价更是创了近几年新低,出口越多亏损越多,如果再不规范,罗非鱼产业将会遭受毁灭性打击。当前,我国罗非鱼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价格又相对低廉,不应该受到别人的操控而互相竞争。协会曾为此提出很多方案,但协会的作用在于监督和沟通,没有管理职能。在我看来,关键还是要加强行业自律,提高企业的自觉性,对违法违规行为要予以相应的处罚,才能遏制行业恶性竞争行为,保障行业良性发展。

陈小石
(顺德区水产商会龟鳖业委员会副会长)

???龟鳖产业发展到现在,面临着一个很迫切的转型问题。现在对龟鳖的需求其实是全年的,并不是集中在年底。如果单一养殖初期商品鳖,都集中在春节上市,那这个市场就不平衡了。所以要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养殖结构,初级的、中级的、高级的、外塘的、温室的都要养,错开上市时间,这就保持了供求的相对平衡,{zd0}限度地适应了市场。

杨水权
(廉江罗非鱼协会会长)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广东省各地罗非鱼价格几个月来都一直处于低位状态,塘头价格维持在3元/斤左右,加之饲料成本高、鱼病等多种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大大打击了他们的养殖热情,养殖户们普遍感到风险倍增。7-9月份广东、海南、广西三省又暴发严重的罗非鱼链球菌病,网箱和池塘养殖的罗非鱼均有此病的发生,发病鱼的死亡率达50%以上,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但是由于协会信息发送及时,预防和跟踪到位,我们的会员没有一户出现发病情况。
???在2009年罗非鱼价格不理想的情况下,协会仍然坚持以纯投料为主精养模式,由专门的饲料公司供应饲料,在一定时期后由公司统一收购,由于种苗、饲料、技术等均一致,保证了最终产品的规格和质量,使风险降到了{zd1}。2010年协会会坚持把这条路走下去。

庞德彬
(广西北海对虾苗种协会会长)

???2009年的对虾养殖业,我印象最深的事件有二:一是在极端气候条件下,先进的养虾技术和高科技含量的渔药都拯救不了病虾!2009年的4-6月,冷空气、低温阴雨、时冷时热的天气连绵不断,水温长时间处于20-28℃,其结果是养殖户重复着培水、放苗、排塘、培水、放苗、排塘……此时,养殖技术成为笑话,渔药成了摆设。当务之急是要找出对虾养殖应对极端气候的科学的、可行的防治方法,否则,只能祈祷2010年风调雨顺。
???二是进口{dy}代虾苗得到了养殖户的普遍认可。在广西,2009年有四成以上的虾塘放养进口{dy}代虾苗,养殖效益是历年{zh0},从养殖户排长队{qg}进口{dy}代虾苗和党江镇养殖户2009年年底在银行排长队存款以及新购200辆以上轿车的现象,充分说明进口{dy}代虾苗已掀起了新一轮的南美白对虾养殖高潮。
???2009年,广西虾苗市场由于品牌饲料公司在广西建造种苗基地而显露了良好的局面,进口{dy}代虾苗供不应求的现象得到缓解,二代苗逐步取代了普通苗,外省运来的普通白对虾苗销售量越来越少,对虾苗种行业正向规范、健康的模式发展。
???2010年,南美白对虾的养殖会迎来新的高潮。北海市对虾苗种协会将会在苗种质量、安全用xx面加强管理,全力协助正在按规模化、标准化、功能化改造的十多家苗场办理相关手续和争取政府的支持,组织苗种场开展抓品质、创品牌的生产活动,为对虾养殖业者提供足量的放心虾苗。

?徐利明
(广东省鳗鱼业协会会长)

???2009年广东省鳗鱼行业协会通过在香港、重庆、杭州、上海各地举办鳗鱼推介会宣传广东鳗鱼,2010年1月鳗鱼推介会又来到了北京……通过这一系列的宣传活动,我们的鳗鱼慢慢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自开展内销宣传以来,鳗鱼的国内销量增加了3-4倍,菜鳗从25000元/吨涨到65000元/吨。同时日本等国外市场也不再打压,开始肯定中国鳗鱼品质,菜鳗的出口价格也上升了5%,真正达到了中西合璧的效果。
???通过这一年的宣传我们慢慢了解到市场需要什么,消费者需要什么。其实不只是鳗鱼产品,中国的很多农产品都已经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只是缺乏宣传推广。2010年鳗鱼内销市场的前景将会更好。
???欧鳗被列为濒危保护动物后,从短期来说对广东是有利的,因为广东不养欧鳗;但对中国而言则意味着市场份额的缩小。此外,厄尔尼诺现象使得鳗苗量大幅减少,对此,并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只能通过宣传鼓励养大规格鳗鱼来提高产量。
科研

王清印
(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所长)

???2009年对虾养殖业逐步走向成熟,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养殖者心态越来越理性,开始按照客观规律组织生产,按照市场需求安排生产。越来越多的养殖户树立以效益为中心安排生产,而不再是以产量为主。河北地区现在是少放苗,放好苗,养大虾,效益十分好,人越来越理性。2、养殖业的自觉性越来越强,养殖用药减少,对虾养殖从业人员对质量安全意识有较大幅度提升。3、对虾产业也兼顾其它产业。如海南减少养虾面积,促进其它行业发展。
???另外养殖新品种正在产业中发挥作用。比如黄海一号,养殖面积超过10万亩,而且养殖模式多样;南方斑节对虾的新品种也有3万亩;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的南美白对虾也在投入使用,良种覆盖率越来越高。
???当然,未来对虾养殖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仍需进一步提高,水质、xx如何调控要进一步加强,希望将来对虾养殖向工业化养殖一样,按标准和规范来管理过程。其次养殖业发展要有更好的生态保护意识,“保护水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养殖业自身”这一理念要一直宣传。同时,质量安全问题在任何时候都要重视、宣传。

?司徒建通
(中国水产学会秘书长)

???2009年水产养殖的新气象有两个方面:一是池塘改造,促进养殖产量、质量提高,因为扩大养殖面积并不现实,池塘改造仍将继续;二是受金融危机影响,很多回乡青年在就业上主要从事水产养殖业,促进了淡水养殖的增产增效,池塘养殖的效益比其他行业高,吸引很多其他行业投资加入到水产行业。
???从国内市场看,养殖水产品加工越来越受市场青睐,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省在大力发展养殖业同时也加快加工业发展。淡水养殖、海水养殖发展平稳,也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
???但科学养殖知识普及不到位,有关法律法规宣传不到位,将影响行业今后的发展。如农业部推广健康养殖方式,而真正了解的养殖户不多,大多追求高产、高密度,忽视养殖容量,养殖用药不规范等,示范、推广的力度等跟不上。而环境污染、品种退化、养殖不科学这三个压力仍然存在,并没有得到解决,还需要政府下力气改善。

?江世贵
(中国水产科学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

???2009年国家水产产业技术体系内的几个主要品种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对虾产业仍有不少问题:首先是产品安全性,虽然2009年没有出现大的问题,但产品的标准化仍要加强。比如禁xx面,对于国外规定的不能用的产品使用其它产品替代,有些产品可能在国外也没有规定不能用,但我们把没有规定不能用的全当成能用的就有问题。
???我认为纯淡水地区就不应该养白对虾,这是生态问题,对虾养殖需要添加卤水,如此一来盐都流到沿岸,这并不是好事,而且虾不在淡水内陆养,对虾产业可能会更好。只有这样,饲料行业才会发展,加工出口方面也会保持紧俏。这是产业经济战略,我们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2009年我们在斑节对虾育种方面有些进展,实验表明其生长速度提高了20%。养殖户担心苗成活率不高,拼命提高养殖密度,其实并不对,低密度养殖斑节对虾风险低,高密度反而风险较高。

?杨先乐
(上海海洋大学教授)

???这几年水产病害暴发越来越严重,2009年浙江省象山县网箱养殖鲈鱼小瓜虫病,还有对虾养殖因病害等方面的原因,使渔民损失惨重,我认为主要原因有:
???1、病害防治的基础薄弱。我们对水产动物的较多疾病知之甚少,很多疾病,不清楚其病原、不了解它们传播途径和流行特点,更不知道它们的防治方法。由于没有相应的知识与技术的储备,当疾病发生时养殖者就会束手无策,导致较大的损失;
???2、种质退化,品种选育滞后;
???3、养殖环境恶化或突变的频度加大;
???4、防疫、检疫意识差,检疫制度和方法欠缺或不完善,没有有效的病害预报预警系统。目前养殖者较多xx的是养殖的产量与经济效益,而对疾病的防疫意识却较薄弱,检疫工作缺失,导致了疾病的流行。鱼种xx工作不力;病鱼、死鱼到处乱扔;无完善的进排水系统,进水不沉淀、xx,发病后将池水向外排,导致病原体蔓延及交叉感染,疾病暴发在所难免。
???另一方面,病害频发,为什么大家事先一无所觉?没有完善的测报预警系统可能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5、xx防治上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和顾此失彼性。
???6、投喂营养不全面的单一饲料或变质饲料,导致了病害的发生。
???控制水产动物的病害应从以下方面考虑:
???1、加大对水产动物病原学、流行病学以及防治学的研究,为其病害的控制奠定相应的理论基础;
???2、提高种苗质量和种苗的良种化率;
???3、推广标准化养殖,注重养殖环境保护,预防疾病的发生;
???4、推进水产动物营养学和饲料配方的研究,合理地投喂饲料,提高水产动物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5、加强微生态制剂的研究,有效地改善水产养殖动物体内外的微生态环境,推进和深化生态养殖模式;
???6、加强免疫防治的研究,合理、规范和有效地使用xx;
???7、开发主要疾病的诊断试剂盒,加强对疫病的检疫,防止传染性疾病的蔓延;
???8、建立对水产动物疾病的防治数据库,总结经验,提高水产动物疾病控制的整体水平。

?杨弘
(国家罗非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2009年有两件事给了我很深的印象:
???一是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罗非鱼产业的影响。受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5月份开始,我国罗非鱼出口业出现很大困难,订单减少,价格下降,直接影响到广大养殖户和相关企业的利益,这正是我国罗非鱼产业长期以来片面追求产量,忽视市场开发的结果,也表明罗非鱼产业到了必须规范市场行为、防止内部恶性竞争的时候。
???二是今年高温季节南方多省发生的大规模罗非鱼链球菌病。近年来罗非鱼病害呈上升趋势,今年则是达到了大范围发病的程度,海南省受灾最严重,有的塘罗非鱼死亡率高达70-80%,经初步调研,病害的发生与苗种、水质、养殖模式、饲料等多种因素有关,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业界长期以来重产量、轻质量的问题,与当前国际市场对水产品质量越来越xx的发展趋势不相协调。
???2009年,通过体系人员共同努力,申报的成果“罗非鱼产业良种化、规模化、加工现代化的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果为我国罗非鱼养殖产量、加工出口、产业链规模三个全球{dy}提供了技术支撑。
???2010年,体系将重点在苗种质量控制、健康养殖、病害防治等方面开展研究,提出适合各主产区的轻简化技术,为生产服务。

?相建海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

???2009年水产研究领域{zd0}的特色是新的产学研机制促进了新成果如生态养殖、生态调控等运用于产业。产业链条的拉长,也促进了产前产后的研究,从基础研究到高技术研究,甚至人文经济也在发展。以前是生产走在前面,研究比较滞后,有很多问题科研人员也解释不了,现在科学体制比较健全,知识储备与生产发展的差距越来越短。
????2009年国家在病害、良种等问题上都加大了投入,从收集到的情况可以看到,通过产学研机制,各方面的产出也是很丰富,科技正支持产业实现跨越发展。我相信即使1993年白斑病再次来到,处理起来也会比较从容。
水产养殖品种的要求不仅是高产,更重要的是优质、安全、满足各方面需求。美国考虑生态平衡与发展,提出“生态管理基础养殖”,欧盟提出的“知识性水产养殖”是建立在知识精准调控上。
???中国资源有限、人口多,水产养殖也应建立在此基础上,从自然养殖到粗养式,到精养,再到精准养殖发展。

?

想保证博客的稳定与信息安全吗?快来,一键备份博客大巴文章到新浪博客!请点击进入~


郑重声明:资讯 【视角2009/2010(下)_农业行情_万丰商贸网】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